首页 百科知识 坚实的足迹

坚实的足迹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许柏林、饶曙光、李汀、李树声等都在电影故事片《兰州1949》的专题研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盛赞这部影片,《中国电影报》为此发了特刊。可以说,这是兰州纪录片创作史上一次成功的国际合作。这是在所有表现兰州黄河铁桥的影视作品中从未出现过的。在片中,丁如玮一行在德国人弗里德里希的帮助下,寻找有关铁桥的资料。弗里德里希,一位退休的中学校长,对中国和中国历史充满热爱。
坚实的足迹_今日中国西部角

阳光下的时光与黄河之水一样奔流向前,不舍昼夜。转眼已到了2014年春天,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脚踏实地走过了二次创业的十个年头,在这期间,曾经流失的专业人才一个又一个回来了,曾经在国外闯荡的海归也主动找上门来,加入旗下。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光明与期望。十年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荣辱与共,披肝沥胆,先后完成了42部精品影视作品创作,其中,纪录片18部,专题片10部,电影4部,电视广告宣传片10部。它们都在不同的时段,由不同的频道播出,获得了不同的反响,也获取了鲜花和荣誉。

我们列举一连串数字和获奖名单并不是难事,但细心一看,这一串数字当中,有着非常可贵的零的突破,还有质的飞跃。

最让大家骄傲的是电影故事片《兰州1949》的拍摄成功。这是兰州电视人全面走进电影业的一次成功实践。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在此之前,兰州市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创作的电影。当时,为了迎接建国六十周年,中心决定筹拍一部以兰州解放战役为背景的电影故事片。在资金困难和渠道不畅的情况下,这部影片经过几上几下,险些夭折。丁如玮顶着压力,与在影视拍摄市场中有过“江湖经历”的摄影师郑鸥一起,一头扎在北京二十多天,多方运作,最终得到了北京影视界的参与和支持,使项目如期实施。

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许柏林、饶曙光、李汀、李树声等都在电影故事片《兰州1949》的专题研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盛赞这部影片,《中国电影报》为此发了特刊。

仲呈祥说:“我赞成这个电影面对历史的唯物主义态度,让当代的观众从电视电影的鉴赏当中获取历史评价,这种做法是我们兰州市委市政府包括我们的兰州电影人具有政治智慧、艺术智慧和远见卓识的地方。”(见《中国电影报》2009年12月3日专版)

许柏林说:“我觉得今天这样一部成功的影片,它有一种文化上的意义,这个影片从文学艺术上完成了一次对历史的重读。”(同上)

饶曙光说:“《兰州1949》从总体上来讲是一个优质的电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电影,因为它找到了立足点,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视角,赋予了人物更多的内涵,也赋予了影片的叙事以更大的张力,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同上)

一部电影、一件事情可以有完结,但它所具有的意义将会在今后不断地被彰显。也许,正如电影里的这轮太阳一样,它灿烂着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的影视梦想,鼓舞着他们迎接一个又一个新作品的挑战。

于是,随着获奖作品的不断推出,许多新的机遇随之而来,而他们的眼界越来越开阔,路径越来越通畅,他们的片子不仅走出了兰州,走出了甘肃,而且走向了全国,走向了国际:

新加坡一家企业邀请,丁如玮和他的创作骨干王光达、田冰等人,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承担了电视专题片《新加坡的宗教和谐》的摄制项目。这在传播中心是从未有过的。

德国冰与火制作公司导演一行三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专程来到兰州,与传播中心共同合作完成了纪录片《奔向美好未来》,在德国剪辑,并由凤凰卫视播放。可以说,这是兰州纪录片创作史上一次成功的国际合作。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还巢。随着传播中心的事业发展,许多流失在外的人才又回来了。十年的时光当中,这些心怀阳光、坚韧自信的人们凝聚在一起,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追寻着影视艺术的梦想。

2006年,也就是农历乙酉年腊月十八,时任影视部主任的王光达率领摄制组一行六人,开着一辆紫色的长安七座小客车,开始了他们第一部纪录片的创作旅程。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到甘肃省镇原县太平镇马南庄村,去拍摄那里住在窑洞中的农民怎样过年。这一去就在村里足足扎了一个月,跟拍了这户人家以及他的左邻右舍赶集、祭拜、做饭、剪窗花等春节习俗。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有着浓郁乡土气息又丰富多彩的民俗,让他们的心里有了从未有过的震撼,也让后来观看这部片子的人们深受感染,这也许就是《窑洞人家过大年》片子播出后广受好评并收获中国山花奖的真正原因。

2009年8月27日,纪录片《中山桥的言说》在这座古老桥梁建成一百周年纪念日当天播出,收到了广泛的反响和好评。

丁如玮在播出后第一时间接到了一位电视业内专家的电话:“我刚刚看到你们的片子,我一直以为是中央电视台拍的,但到片尾时发现制作单位是传播中心,我真的是没有想到!”

也许是兰州人对这座桥梁有着太深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人们认可了片中真实的纪录和饱含真情的言说。这座铁桥与黄河、与兰州、与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紧密相连,又与远在地球那一面、横跨莱茵河的德国布兰登堡邦波兹坦格利尼克大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是在所有表现兰州黄河铁桥的影视作品中从未出现过的。

在片中,丁如玮一行在德国人弗里德里希的帮助下,寻找有关铁桥的资料。弗里德里希,一位退休的中学校长,对中国和中国历史充满热爱。当他知道摄制组要了解有关喀佑斯承包建设黄河铁桥的历史资料时,不辞辛苦地带着他们,跑遍了柏林国家博物馆、外交部图书馆、档案馆等处,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终于找到了这样一行珍贵而让人遗憾的字句:“泰来洋行注销。”一百年前承建兰州黄河铁桥的泰来洋行,带着自己的故事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万里之遥的中国留下了一座黄河第一桥继续书写着传奇。

在后来举行的观片座谈会上,许多专家纷纷表示,这部片子具有了超越兰州市以往纪录片的大气和高端的目光,是兰州市纪录片创作史上难得的一部佳作。

十年岁月一路走来,传播中心向着一个目标走出了两条通向胜利的道路:第一,扭转经济——回归专业——创出品牌;第二,在专业起点上实现零的突破——走出甘肃——行业领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