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指导下的莱芜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指导下的莱芜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指导下的莱芜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韩建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正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但城乡二元体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城乡差距扩大化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瓶颈。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指导下的莱芜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_都市文化与美丽中国: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长三角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指导下的莱芜城乡一体化模式研究

韩建华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正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但城乡二元体制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城乡差距扩大化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瓶颈。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进步与繁荣。

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和谐中国,实现人民群众共同的中国梦,都需要继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马恩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及其中国化实践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乡关系将经历“城乡依存——城乡对立——城乡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起初,城市诞生于农村,农村是城市的载体,城市依附于农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经济逐渐占据人类社会的主体,城乡分割和城乡对立开始显现。后来,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城乡依存度加大,城乡通过协调合作走向融合。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1]第224页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还提出了实现“城乡融合”的途径:“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交换工种、共享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第77页马克思、恩格斯将城乡关系的发展过程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乡依存阶段,即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城市诞生于农村的阶段。这一时期,乡村是城市的载体,乡村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是城乡对立阶段,即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农村成为城市剥削的对象,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对立开始出现,城市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第三阶段是城乡融合阶段,即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与乡村间的依存度不断加强,城乡之间逐步走向融合。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要使现存的城市和乡村逐步演变为既有城市的一些特征,又有乡村的一些特征的新的社会实体。”[1]第224页

对于实现城乡融合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消灭城乡对立和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需两个客观条件: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只有通过工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工业化,大工业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才能推进城市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二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结果。同时,城市化和科学技术也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城市的发展对人的现代化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大城市,没有它们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工人决不会取得如此大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的理论与中国城乡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城乡发展的政策方针。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之后不断完善;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由“统筹城乡”上升到了“城乡一体化”;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三个进入”的判断,提出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由此,“城乡一体化”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我们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探索指明了方向。

二、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实践

莱芜市,地处山东中部,有125万人口,煤铁储量丰富,钢铁工业发达,且盛产姜、蒜、蜜桃等农产品,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发展中的莱芜,既看到了城乡二元分割局面没有完全打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的实情,也看到了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工业化水平较高,全市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4 500多家;大企业带动能力强,拥有莱钢、泰钢、泰丰纺织等骨干企业,带动全市一半的村居、70%的企业协作配套;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30%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2006年底,莱芜市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为指导,在深刻认识和把握国家政策方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对莱芜市情的基础上,果断地做出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力求探索出一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2008年,莱芜市成为山东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市。为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莱芜市同年编制完成《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思路,将全市进行统筹规划。近年来,莱芜市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发挥工业化水平较高、大企业带动能力较强、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等基础条件,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把全市2 24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统筹考虑,大力推动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管理服务一体化“六个一体化”,[3]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三个集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等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初步构建起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探索推行“两股两建”,建立城乡资源要素充分流动的市场化配置机制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做好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两股两建”的改革路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打破城乡市场分割,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所谓“两股”: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二是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所谓“两建”:一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流转制度。[4]

(二)着力促进“三个集中”,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是做好土地流转的文章,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重点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营激励、利益协调、考核奖励等政策机制,在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在各区建立服务中心,引导各级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二是做好“飞地经济”的文章,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制定“飞地经济”的政策,规划建设了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莱城工业区、钢城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引导不适宜发展工业的乡镇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到重点工业园区因地安置项目。三是做好农民变市民的文章,促进人口向新城镇新社区集中。在全市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建立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基础上,逐步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养老、医疗、计划生育等各种城乡差别,从根本上破除城乡户籍藩篱,为农村人口城镇人口转移打开了制度通道。同时,大力实施新城镇、新社区“两新”工程,按照小城市的发展要求规划建设新城镇,按照小城镇的要求规划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大合村并点力度,不断完善土地、建设、拆迁补偿、就业安置等政策措施,促进人口集中居住。

(三)大力推进“六个一体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框架

一是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按照城乡总体规划及产业、人口等12个专项规划,加快构建“一城六镇多点”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中心城、小城镇、农村新社区(中心村)、基层村梯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城乡空间新格局。二是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按照“经济区域化、产业集群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思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规划建设“三大产业板块”,北部生态旅游板块、中西部姜蒜加工储运板块、南部钢铁加工物流板块,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区域共建、城乡联网、设施共享”的思路,重点加快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构建起覆盖市区和所有镇村的城乡公交网络。四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主要是加快城市资源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如建立了城乡医疗卫生机构融合发展机制,全市19家乡镇卫生院全部与城市医院建立托管、合作关系,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深入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建立了市、区、镇、村四级联通的网络信息平台,组建了科技专家顾问团,同时,还健全了城乡一体的文化、教育、体育、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农村文化大院、健身设施村庄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80%。五是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的思路,建立起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救助等十大民生保障体系。如在就业保障上,市财政每年拿出1 7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向群众发放“培训券”的方式,累计免费培训4.8万人,80%以上实现了多途径就业创业。在养老保障上,从2007年开始就推行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现已实现了新农保全市覆盖。在住房保障上,改革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运作方式,探索建立以货币直补为特点的住房保障机制,每年解决1 50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和1 000户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六是推进城乡社会管理服务一体化。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在农村集中居住区、中心村规划建设130处社区服务中心,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警务、计划生育等“一揽子”服务,初步实现农村社区化服务全覆盖;全面推行“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设立市、区、镇、村四级代理机构和代理员,对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200多个服务项目实行全程代理,使群众只跑一趟路、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能办成事。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城乡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三、莱芜市城乡一体化创新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从2006年底至今,莱芜市在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面,改革步伐大,成效显著。莱芜市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一些做法,经学者专家提炼升华为“莱芜模式”,也就是“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5]莱芜模式,无论对莱芜自身还是对全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莱芜“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的主要经验

1.政府主导以及完善的制度供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保障。政府既是这一发展战略的决策制定者,也责无旁贷地是这一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者。在莱芜市具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后,莱芜市把城乡一体化工作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略,加强制度供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以功能分区促进产业聚集是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是对城乡一体化功能分区定位,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设合力推进的运作机制和制度,即形成以城市拉力和农村自身动力的良性互动和有机集成的运作机制。

3.新城镇新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莱芜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归并自然村撤乡并镇,在村庄整治和资源整合的城镇化过程中,探索建立集居住、生活、购物、休闲物业管理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功能的新型村民自治单元——农村新型社区。

4.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石。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远目标。2007年以来,莱芜市在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的思路,在全市初步建立起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救助、教育、文体、环保、安全、权益等覆盖城乡的十大民生保障体系,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群众。[6]

(二)莱芜“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在发展模式上要融合,提升农民收入上靠流动,发展成果上要共享。在融合方面,打破行政区划、城乡和产业之间的界限,使其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实现共赢、融合发展。在流动方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口、土地、资金、项目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顺畅流动、优化配置。在共享方面,加快推动各种优质发展资源向乡村延伸,让城乡群众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拥有平等的权利。

莱芜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方面,莱芜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工作主线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着力做好土地流转、“飞地经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等文章,构建起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类似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莱芜地区区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各项经济指标和全国平均水平接近或略高。区域内有城乡结合部、有平原,也有山区。发展阶段和发展面临的条件在全国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莱芜共享型融合发展模式进行深入总结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创新作出贡献,而且可以为其他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科学出版社,2009.

[3]中国网.莱芜:城乡一体化工农同步走[N].2011.5.12.

[4]赵涛、侯晓龙、许文萍.山东省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Z].蓝房网,2011.9.26.

[5]中国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共享型融合发展[M].

[6]韩强.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以莱芜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0.

[7]李玉亮.拓宽一体化幸福通道——专家眼中的莱芜城乡一体化(三)[N].莱芜日报,2011.4.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