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常曰明”与适度增长

“知常曰明”与适度增长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书中,“常”字与“和”字曾多次出现。这就要从“为道”的修炼做起。从保护生态和环境的观念来看,就是要人们知道适度增长和正常发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否则,就会造成天灾人祸,殃及后代。这里所讲,正是老子提出的“知和”、“知常”的具体应用。《管子》以“行其山泽,观其桑麻”来判断国家的贫富。这种滥伐森林的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知常曰明”与适度增长_东方智慧与现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

《老子》书中,“常”字与“和”字曾多次出现。比如:“常道”、“常名”、“常无”、“常有”、“常保”、“常德”、“常心”、“常足”等,含有“常规”和“规律”之意。“和”字则有:“高下相倾,音声相和”(《老子》第二章)、“天地相合(同和),以降甘露”(《老子》三十二章)、“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牝牡之合”(指男女性交之事)等,含有“和谐”、“合作”、“和好”之意。所以,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又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意思是说知道万事万物要谐和相处、合作共生这个恒常规律,知道天地赋予万事万物以生存指令这个恒常规律的大道理,就是看事心明的明智之人。不知道这些道理,不按照这些规律办事的人,他们荒乱兴作,其结果必遭凶害。由此,老子向人们提出:要“知和”、“知常”、“知止”;而只有“知和”、“知常”、“知止”,才可以行而“不殆”,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知和”、“知常”、“知止”呢?这就要从“为道”的修炼做起。《老子》四十八章这样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说,读书求学是为了增多和积累知识;“为道”修炼却要内索反观更加深刻的道理,其趋向则为减法,只有修之愈久,才能情欲妄念愈少,减之又减,最后至于无欲,那就是“无为”。这个时候,才能无情欲而不为某物所蔽,才能明见万物以求“无为而无不为”,达到“知和”、“知常”、“知止”的境界。从保护生态和环境的观念来看,就是要人们知道适度增长和正常发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否则,就会造成天灾人祸,殃及后代。

对于老子的这些思想,黄老之学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黄老帛书》中有云:“天地无私,四时不息。天地立,圣人故载。过极失(当),天将降殃。人强胜天,慎避勿当。天反胜人,因与俱行。先屈后伸,必尽天极,而勿擅天功。”(《黄老帛书·国次》)意思是说,圣人做一切事情,都不要超越天道常规的极限,应当有所停止,否则“过极失当”,自然界就会降下祸殃;即使在人力可以强为胜天的情况下,也要谨慎行事,不要违反规律,更不要贪天之功以为己有。要知所谓“过极失当”,就是“变故乱常,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殃。”(《黄老帛书·国次》)在农耕时代,这种“过极失当”的行为更是要不得的,因为就农业生产而言,“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知地宜,须时而树,节民力以使,则财生”(《黄老帛书·君正》)。这里所讲,正是老子提出的“知和”、“知常”的具体应用。

《黄老帛书·国次》也从另一方面,指出了“过极失当”的种种弊端:就是“毋阳窃,毋阴窃,毋土敝,毋故(人)执”,因为“阳窃者夺天,阴窃者土地荒,土敝者天加之以兵,人执者流之四方”。是说阳气不足会失去农时,阴气不足可能因缺水而发生地荒,土地荒芜就会兵戈四起而造成社会动乱,人力过度可能使得人们逃亡四方。总之,黄老之学对农耕过程中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谐和与相辅相成是非常重视的。这里也已经包含了保护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朴素意识。

《管子》一书,也似有与老子提出的“知和”、“知常”、“知止”相同的观点。认为“山泽广大”、“垠地肥饶”、“荐草多衍”(《管子·八观篇》),这种地力肥沃,水源充足,植被丰富就是国富民强的基础,应当受到重视和保护。实际上,《管子》已经将保护地力,保护山泽,保护生态看成是保护财富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管子》以“行其山泽,观其桑麻”来判断国家的贫富。他说:“一曰,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二曰,沟河不遂于隘,鄣水不安其藏,国之贫也。三曰,桑麻不植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四曰,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五曰,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管子·立政管》这就是说,不重视山泽水草的保护,不重视桑麻五谷的种植,不重视六畜瓜菜的务养,而是“竞于刻镂”,“繁于文章”,必将导致国力的下降和财富的贫乏。所以,《管子·八观篇》提出“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垠地虽肥,桑麻毋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应当重视水草、桑麻和六畜对地力和生态的涵养和保护,这里,已经含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作用的意思。

战国时代的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学说却更多吸取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成分,因之,在他有关天道的论述中,包含着内容更为广泛的保护自然生态,保护周边环境方面的思考。荀子非常重视生态的保护,他认为,应当将“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作为统治者重要责任。他说: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2]还说: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其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淤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3]

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荀子不但重视生态保护,而且还提出了要掌握适当时机进行保护的具体措施。类似的论述在《孟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中,都有所散见。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了毫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林木,破坏山泽水草,是影响气候失调从而导致水旱天灾的人为因素。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的一些朝代也有与保护自然生态有关的法律规定,甚至还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专管这方面的事宜。上面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思想论述,虽其说法不一,但在保护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不因过度使用而遭受破坏方面,却是完全一致的,可见老子哲学关于“知和”、“知常”和“知止”、“不殆”观念的现实性和重要性。

反省当代人类所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欲求过盛,只顾眼前利益,无节制地砍伐林木,过度使用地力和各种资源,以致造成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和一些地区的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后果。据联合国的有关估计,全球每年有近1300万公顷(约合3200万英亩)的森林被砍伐,相当于希腊或尼加拉瓜的国土面积。这种滥伐森林的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首先是气候变暖。因为全球20%的碳排放量是由于滥伐热带森林而造成的。其次,是由于森林砍伐加快水土流失而造成山崩和洪水灾害的发生。砍伐森林还加剧了土地的风蚀和水蚀,使氮、磷等重要矿物营养成分流失,土地因贫瘠而加速沙漠化进程。据统计,全球52亿公顷农业干旱地区中大约70%已经退化,并受到荒漠化的威胁。砍伐森林还造成栖息于森林之中的多种生物濒临灭绝。这些触目惊心的严重事实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说明老子有关“知和”、“知常”、“知止”的论述,对于我们仍然有警示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