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领军人物铸造独特魅力

领军人物铸造独特魅力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上海、香港正是当时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城市,月份牌画崛起、繁荣于此绝非偶然。一时,郑曼陀的美人画大受欢迎,被时论誉为有“呼之欲出”的迷人魅力,他独创的画法也为众画家争相仿效,成为最流行的广告画风。月份牌画从此不仅风靡上海,而且迅速从上海辐射到全国各地,深入农村,甚至漂洋过海到了东南亚,以及欧美华人居住的地方。在艺术层次,月份牌的美人画,透露出清末民初时装化新女性的时尚、情趣和格调。
领军人物铸造独特魅力_晚清都市的风情画卷:上海小校场年画从崛起到式微

月份牌艺术崛起于19世纪末的上海、香港等中国口岸城市,有其时代背景。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到清代的四王,已发展到巅峰,后起的艺术家很多都在考虑怎样有所创新,画出自己的面目。任伯年、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张大千等一批艺术家相继变法,在国画方面走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与此同时,西方油画艺术也在此时逐渐传入中国,颜文梁、林风眠、徐悲鸿、陈抱一、刘海粟等一批艺术青年更是相继走向海外,虚心学习西方的绘画艺术,然后回到国内宣传推广。这两类艺术家在当时代表了中国画坛的主流阵营,但他们并没有很好地把艺术与商业结合起来。清末民初,正是商潮涌动、贸易大兴的时期,而应运而生的月份牌画则是把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典范。从事月份牌画创作的画家,都有过绘画实践的锻炼,有的还从事过照相肖像画的工作,打下了严格的绘画功底,接受过商业艺术的熏陶。他们大多没有出国留学的显赫经历,在画坛上也无法像吴昌硕、张大千那样高价鬻画,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但商业大潮将他们推到了社会前沿,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这一领域得到了充分发挥,所谓风云际会,恰逢其时。而上海、香港正是当时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城市,月份牌画崛起、繁荣于此绝非偶然。

作为一门新兴艺术,月份牌画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从印刷工艺和表现技法上来说,最初的月份牌大都采用石印或木板雕印,其传统的单线平涂笔法和木板年画与国画工笔相混的绘制技法,只能提供比较生硬、略显呆滞的样式,在画面上难以表现出细腻灵动的效果,尤其是人体的微妙质感。在这方面大胆创新、并获得成功的是郑曼陀。他是月份牌史上第一个开创性的人物。

民国初年的郑曼陀像

郑曼陀(1888-1961),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他生在杭州,从小就显露绘画才能,曾在著名的“二我轩”照相馆内设画室为顾客画人像,打下了描绘人物的扎实基础。辛亥革命后郑曼陀来上海谋生,挂单卖画,一时名声大噪。现有的著述都说郑曼陀1914年始来上海谋发展,实不确。至少在1913年,他在上海的卖画生涯已非常红火,可以摆摆架子了,这有他当年的一则《曼陀启事》可以佐证:“鄙人因画作纷积,终日伏案,一无暇略,致诸君枉顾,不克畅谈,万分抱歉。兹规定每日上午九时至十时,下午三时至四时,如诸君有事来访或须接洽画作者,均请于上定各时间内屈临为幸。”[6]当时的上海仕女画已很风行,书店里也多出售画得很细腻的西洋美女画和日本浮世绘美女。在激烈的竞争中,郑曼陀煞费苦心,首开新风,创出了一条具有独特风格的新路,这就是擦笔水彩画。其基本画法是先用不开锋的羊毫尖沾炭精粉揉擦阴影,使主体形象呈现出立体感,然后再用西洋水彩反复晕染,以显出丰富的层次,形成人物细腻柔嫩、丰满立体而风景自然明朗、清丽妩媚的意境,其效果令人耳目一新。郑曼陀所绘的月份牌画在题材、构图和色彩方面继承了中国民间年画和仕女画的传统,而在表现方法上则采用了全新的擦笔水彩画技法和西方的焦点透视法,使美女的肤色白里透红、细腻圆润,视觉效果极佳。一时,郑曼陀的美人画大受欢迎,被时论誉为有“呼之欲出”的迷人魅力,他独创的画法也为众画家争相仿效,成为最流行的广告画风。很快,在郑曼陀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上海月份牌画家群体,享有盛名的就有周柏生、谢之光、胡伯翔、丁云先、徐咏青、倪耕野、吴志厂、杨俊生、张碧梧、金梅生等。月份牌画从此不仅风靡上海,而且迅速从上海辐射到全国各地,深入农村,甚至漂洋过海到了东南亚,以及欧美华人居住的地方。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不同的时代需求。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商业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它们对作为广告的月份牌画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商业要求,而杭稚英恰在此时应运而生,将月份牌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继郑曼陀后月份牌界的又一个领军人物。

杭稚英(1900-1947),杭州宁海人,早年在商务印书馆美术部工作时其超人的美术天分即被客户们所看好。1922年他脱离“商务”,开设“稚英画室”,对外承接设计业务,当年一些脍炙人口的商品广告杰作,如“美丽牌香烟”、“双妹牌花露水”、“杏花楼月饼”、“阴丹士林染料”等,都出自他之手。当时人们说:周慕桥善绘古装女郎,郑曼陀擅长时装女郎,而杭稚英笔下最成功的则是充满时代风韵的摩登旗袍女郎,这正折射出上海开埠以来社会审美情趣的变迁和市民对美女形象的不同追寻。旗袍对于那个年代的女人来说是必需品,而且样式多变、用料考究,这里缝上一点滚边,那里设计一些盘扣,加上复杂多变的颜色和图案,然后用匀称的身材支撑起来,一下子就把那种难言的味道给带出来了:闲适优雅,加一点点慵懒。杭稚英可说是抓住了那个时代城市女人的神韵。杭稚英的身边还有两位得力的干将金雪尘、李慕白参与创作,故市面上流行的署名“稚英”的画作,不少是画室的集体创作,一般由李画人物,金补风景,最后由杭修改定稿。如此各擅所长,出品既迅速,质量又可靠,大受社会欢迎,据说一年可出品八十余种。30年代,杭稚英取郑曼陀而代之,成为月份牌画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他的画风及完善的商业运作机制也影响了当时众多的月份牌画家。

20世纪30年代的月份牌,杭稚英绘。

月份牌画崛起之初,主要面向市民阶层和乡镇富裕农民,故画面较多表现传统内容,如戏剧故事、古装仕女等。以后逐步以城市中产阶级作为主体消费对象,因而画面大量出现飞机、游泳池、高尔夫球等时尚消费和唱机、钢琴、电话、洋酒等高档奢侈品。当时月份牌着重表现的是:舒适的生活——洋房、汽车、佣人,优秀的特质——宽容、优雅、亲切,美好的形象——健康、端庄、秀美,并以此作为大众消费的导向和风向标。在艺术层次,月份牌的美人画,透露出清末民初时装化新女性的时尚、情趣和格调。画家们一般都用细腻的工笔技法去勾画人物,特别注重细部,如五官、肌肤、衣服花纹等,甚至连人物头发也绘制得纤毫毕现。他们受传统年画的影响,一般画面都撑得比较满,人体的结构比例也略有失调,有的画作,更以大胆的半裸体表现,以女性的肉体美色去吸引消费者,体现了当时唯美主义的心态和审美取向。月份牌画也有一些反映社会巨变的时事作品,如表现民国成立的《中华大汉民国月份牌》,反映上海“一·二八”事变的《一挡十》,隐喻抗日的《木兰荣归》等。新中国成立后,有很多画家用月份牌画的形式创作了一批表现新中国初期沸腾生活的画作,这不仅展现了画家们力图以新的内容来改造传统月份牌画的可贵尝试,也反映了他们努力融合于时代的良苦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