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筑起牢固的金融长堤

筑起牢固的金融长堤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喊要发展,金融就失控,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闸门”一齐打开,让货币洪流汹涌而出,结果无一例外地导致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具体地讲,一方面,中央银行贷款规模控制过于具体,影响了基层银行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地方行政干预过多,经常的强制性贷款使银行缺少贷款自主权。作为中央银行,是一个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机构,作为专业银行,是一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性质的实体。
筑起牢固的金融长堤_世纪末中国“探戈”:问题与对策

1993年的金融整顿虽然很快奏效,但人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金融方面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经济波动,都无不与金融有关。一喊要发展,金融就失控,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闸门”一齐打开,让货币洪流汹涌而出,结果无一例外地导致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一旦启动,我们便无法控制,无可奈何,只能下“猛药”,立即将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闸门”全部关死,银根紧缩,使经济大起大落,时快时慢,丧失了许多发展的机遇。

症结出在哪里呢?出在金融体制上。具体地讲,一方面,中央银行贷款规模控制过于具体,影响了基层银行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地方行政干预过多,经常的强制性贷款使银行缺少贷款自主权。尤其是在现行银行体制下,用银行的钱就是用国家的钱,用中央的钱,不花白不花。这种全局与局部、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导致贷款规模年年突破,货币发放年年超量。另外,生产流通开始走向市场,而银行体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其结果必然是,信贷超量投入不能带来超量产出,金融宏观调控失灵,各种资金的缺口都留在必须花钱的刀刃上,迫使中央银行增加贷款,造成货币供应量超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相当自然地”形成了。

要彻底打破频繁“开闸”“关闸”使经济像打摆子一样时冷时热的局面,就必须改革金融体制。于是,在整顿金融秩序的基础上,金融体制改革开始了。

1993年底,一纸文件掀开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序幕,这个文件便是《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许多老百姓或许感觉不到这与自己有什么直接关系,但这确实是关系着全国人民生存大计的一项重大改革。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强化中央银行的职能,尽快建立一个国务院领导下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形成一个中央银行领导、国有政策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融资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现有的专业银行全部改成商业银行,彻底摆脱行政干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中央银行是政府的一个职能机构,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承担经济增长的责任,其职能只是保持币值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这就是朱镕基同志所说的,“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而不是少了钱就开动印钞机印钱的“货币发行公司”;也不是要钱就能去拿的不上锁的“金库”。作为中央银行,是一个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机构,作为专业银行,是一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性质的实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