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的同心情结

我的同心情结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的同心情结/孙汉臣孙汉臣,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1月出生,宁夏中卫县人。1959年8月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同心县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韦州、张家塬乡村小学任教,1986年调同心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1987年退休,在同心县从教28年。孙汉臣(左二)给学生辅导功课1959年8月我从银川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同心县韦州中心完小当了一名教师。但是,并不是每次家访都能十分顺利、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此,我离开了同心。
我的同心情结_同心情结:外地人在同心

我的同心情结

/孙汉臣

孙汉臣,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1月出生,宁夏中卫县人。1959年8月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同心县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韦州、张家塬乡村小学任教,1986年调同心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1987年退休,在同心县从教28年。

img75

孙汉臣(左二)给学生辅导功课

1959年8月我从银川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同心县韦州中心完小当了一名教师。虽然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母和妻儿,但是我从未有过怨言,我只知道,党指向哪里,我就奔向哪里。初到学校我就被委以重任,接任了六年级的班主任,教语文、数学、自然、历史课程。繁重的教学任务加上自然灾害带来的各种困难,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边教授新课,边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这个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环境、不同学校,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或家庭困难等原因还辍学回家。看到这种情况,我心急如焚。于是,我就利用周末去做家访,耐心地开导他们的父母,动员他们让孩子回来上学。但是,并不是每次家访都能十分顺利、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抱着“绝对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信念,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直到让孩子重新回到学校。

在教学方面,我在教好新课的同时,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他们建立信心,引导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并且抽时间给学生补习以往没有学好的基础课程,复习当天没有掌握的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制定各自的学习计划,使他们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提高。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有了进步,心中有了希望,也就不再阻挠学生到学校上学了。通过不懈的努力,我教的这个班的50名学生全部完成了学业,顺利考入了初中,给我的教学生涯开了个好头。

在韦州中心完小任教的3年里,正值经济困难期,生活和学习条件都极为艰苦。学生、家长、老师都在饥饿线上挣扎。但是,我丝毫没有退却,没有因此而放弃工作。为了不耽误教学,我和其他老师一边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一边利用课余时间一起到东山大队一带挖老鼠仓、拾麻子,到高窑子去打甘草籽、卷棉蓬来维持生计。

1960年寒假回到老家时,一进门就看见母亲躺在病床上。母亲见到我激动地哭了,我卷起她的裤腿,两条腿肿得像注满了水似的。迫切需要照顾的母亲要求我留在她身边,坚决不让我回去上班。当时我犹豫了,但脑海里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使我坚定了回校教书的决心,毅然离开了母亲再次走上了教学岗位

1962年春天,我调到了东山大队余家井初小。由于精简人员,该校的两名教师都下放回家了,学校只剩下我一个老师和40多名学生。这个学校地处偏远、山大沟深,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十分简陋。从学校到另外的3个生产队往返一趟要行六七十里路程,往返一次公社有一百多里,还要翻过十来条山梁,跨越数条深沟,因此有些学生只能寄宿学校。而学校里只有3个崖窑勉强作为教学和生活场所,最大的窑洞作为教室,4个年级的全部学生都集中在一起上课,较小的窑洞供寄宿的十几个孩子住宿;最小的作为老师的办公室和宿舍,同时也是师生共同的灶房。由于一个老师要同时教4个不同年级的语数八种课程,教学课程多、时间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教学环节,语数交叉,主次搭配,合理分配时间。

此外,要精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这里,老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管好学生的吃饭和住宿。那时,和学生生活在一起,虽然艰苦,但我感到十分充实。妻子为了支持我的工作,也来到了学校,并且毅然承担起为40多名学生做饭的任务,这给了我极大的支持。

记得有一次,我去生产队打粮,由于山路难行,回来时已是傍晚时分,天色昏暗,我失足掉进了5米多深的深沟,右臂剧痛,由于附近没有人家,我顺着模糊的光亮艰难地爬出了深沟,来到最近的薛宝家。薛宝见到我受了伤,慌忙扶我上了炕,并请来了医生为我诊治。医生告诉我右臂已经骨折了,让我去公社进行治疗。但是,到公社治疗要耽误学生的教学,我强忍着伤痛继续坚持上课,没有去进行治疗,落下了残疾,直到今天都不能再提重物。但我从没有因此后悔过。令我欣慰的是,在这个学校四年级读书的6个学生,后来都很有出息。其中一个学生还当了新疆军区武警总队政委,据说是少将军衔

复式班的教学,使我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3年8月,调到张家塬公社任教后,我不断学习总结、刻苦钻研业务,力争让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更大的进步。在张家塬完小任教期间,我所带的六年级的数学课程,在公社组织的统考中,连续3年都拿到了第一名。

1964年,我来到海棠湖初小任教。初到海棠湖初小任教时,学校周围的土地十分贫瘠,没有多少绿色植被,感觉十分荒凉,也缺乏生气,校园里卫生条件也不是很好。另外,我发现由于长期缺乏教育引导,大部分学生都不是很注重个人卫生的养成,这些都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就经常给学生宣讲个人卫生知识,利用每周的劳动课,带领学生进行卫生大扫除,培养他们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此外,我还带领学生在校园内外栽花种树,美化环境。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看着校园里含苞的花朵、发芽的树木,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我关心爱护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严寒的冬季,我每天早早起来,把教室里的炉子烧得旺旺的,让学生都能在温暖的教室里安心上课;每年夏秋季节,雷雨频繁,经常爆发山洪。大雨过后,我就把学生一批一批地护送过山沟,安全地送回家,我才安下心来。学生没办法剪头发,我就买来理发工具为他们理发;天凉了,每晚备课完我都要去学生住宿的窑洞检查一遍,给孩子们盖好蹬掉的被子;班上有一个孩子没有双亲,和爷爷相依为命,一双鞋已经穿得破烂不堪,大冬天脚露在外面冻得通红,我看到后,立即把自己孩子的鞋送给他穿。后来,这个学生也成了一名教师,为此我感到欣慰。

1986年我调同心县教育局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和指导工作。虽然年纪大了,精力没有年轻时候充沛了,但我仍然干劲十足,经常坚持下乡,和青年教师们交流教学经验。在我快退休的时候,组织上照顾我,把我安置到中卫教育局教研室。从此,我离开了同心。

在同心县工作的28年间,我始终战斗在教学一线,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始终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赞誉。1983年,当时的同心县县委书记周生贤在预旺、马高庄、张家塬、窑山4个公社的干部教师大会上说:“过去同心的教育事业落后,许多外地同志为了同心的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不少贡献,例如我的启蒙老师——孙老师就培养出不少人才。”同年,我被评为同心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宁夏日报》还以《山区人民爱戴的好教师》为题报道过我的事迹。

在同心28年间,我教过了很多学生。他们有从政当到国家部长级干部的,有搞科研成为教授当科研院所院长的,有从军当上将军的。当然,更多的学生奋斗在教育、卫生、工农业等各条战线上。他们感念我,也经常来看望我,这让我感到无比幸福。曾经在海棠湖就读的一个学生,在得知她考上大学却没钱上学的消息后,我就资助她路费去上学。毕业后,她经常来看望我,让我非常开心,就像又多了一个女儿。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现在是甘肃省地矿二院院长。2010年“十一”长假,他携全家老幼,从兰州专程驱车来看望我。他在银川最好的酒店招待了我和他的初中老师,又诚恳地给我买了一套西服,在商店买衣服时,看见他搀扶着我,售货员问道:“这是您的父亲吧?”他说:“不是,这是我的小学老师。”售货员十分惊奇:“现在还给小学老师买衣服的人怕是不多了吧?”我听着,激动不已。

在同心的28年,是灿烂的28年,更是难忘的28年。自从妻子跟我来到同心县,一家人就随我在山里不断迁徙,吃尽了苦头。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同心出生的,是同心的山、同心的水、同心的人民养育了她们。也正是这样,我和当地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刚调到汪家塬初小任教时,当地群众对我们全家生活十分关心。刚搬到汪家塬大队,没地方住,社员王生祥就热情地把他家的大箍窑借给我住。那时候,还是低标准的晚期,看到我家吃粮困难,大队和生产队就以每斤0.11元低价给我家补助300公斤小麦。1964年秋天,阴雨连绵,汪家塬许多窑箍都让雨水泡塌了,为了不让我家出事,三队的贾廷玺老人把我们全家都接到他的崖窑里住,直到箍窑干了没危险才让我们搬回来。我被调到海棠湖初小后,妻子带着孩子继续留在汪家塬。妻子每天天不亮就要上工去打场,家中只有6岁的女儿带着不到一岁的小妹妹。一次,孩子不小心把煤油灯打翻在裹妹妹的被子上,吓得不知所措,大哭起来。幸好路过的社员汪作继听到哭声后,冲进窑里,救出了孩子。事后,生产队干部看我家过冬有困难,还补助了我家五丈蓝布。回想起这些往事和淳朴善良的同心人民,至今都感激在心。

缘分使然,2008年的一天,我的二女儿在银川意外地遇见了曾经对我家照顾有加的杜奶奶。她曾在余家井帮我照顾我的3个孩子,还为我的四女儿接过生。见到94岁高龄的杜奶奶,我们全家都高兴极了,把她接到家里住了好几天。女儿们为她做了衣服,送给她1.3万元钱,还专门开车把杜奶奶送回了家,从此我们两家又恢复了往来。杜奶奶的热心、朴实,对我们家的关怀,是那样可爱、可敬,这正是同心人民的美丽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