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伐宛时期的玉门关

伐宛时期的玉门关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迁的《史记》撰于伐宛当世,三见玉门而无关字,说明当时玉门尚未置县,不会关县混淆;班固《汉书》撰于东汉,玉门下增一关字,以示关县区别。其时只记南北道而没有阳关和玉门关。
伐宛时期的玉门关_玉门关和玉关道

2.伐宛时期的玉门关

史记·大宛列传》记,公元前103年(太初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首伐大宛失利“还至敦煌……使使上书言……愿且罢兵。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玉门关在敦煌以东,这段记载已经说得十分明确,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及后来的不少学者都这样认为,只是没有考证出具体地点是石关。[5]反对者也不少,如夏鼐先生认为玉门关在敦煌,“贰师不待答诏已入玉门关”;向达先生认为“其玉门当即指玉门县”等。夏氏忽视了贰师上书时已经“还至敦煌”,武帝下诏时知道他在敦煌而“使使遮玉门”的事实;向氏则提前了玉门置县的时间。《汉书·张骞李广利列传》记载此事时为“天子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这是正史首次在玉门下加上关字的。司马迁的《史记》撰于伐宛当世,三见玉门而无关字,说明当时玉门尚未置县,不会关县混淆;班固《汉书》撰于东汉,玉门下增一关字,以示关县区别。说明玉门置县在伐宛之后。(详见赵评春先生文)[6]

《史记·大宛列传》又记,公元102年(太初三年)贰师二次伐宛,“出敦煌者六万人……牛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橐驼以万数……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適及载继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史记·匈奴传》中说:“匈奴欲遮之,不能至。”《汉书·西域传》又记:“其秋……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任文击救,尽复失其所得而去。闻贰师将军破大宛,单于欲遮之,不敢,其冬病死。”任文屯兵玉门的任务,一是给敦煌的贰师补充兵员和粮草,二是阻止北方匈奴南下断绝伐宛的后路。匈奴南下河西的唯一通道是居延古道,别无选择。石关的地理位置,既可为敦煌后矩,又可北拒匈奴入侵,如果玉门关在敦煌,地处走廊西端偏南,远离居延通往酒泉、张掖的古道,任文无法“击救”酒泉、张掖。

《史记·大宛列传》又记,二次伐宛“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其时只记南北道而没有阳关和玉门关。前101年(太初四年)伐宛得胜东返,“军入玉门者万余人,马千匹”。这是《史记》第三次出现玉门。学术界大都认为这个玉门在敦煌,太初三年由东边西迁来的。如是,“出敦煌者六万人”,在“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的情况下,即使“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也不至于只剩万余人入关。得胜返回的其余人马必定留在敦煌屯戍,置郡设关(阳关),玉门关还在酒泉嘉峪北山石关,并未西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