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时尚之都创格调

时尚之都创格调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1949年8月下旬,一家英国喷射式飞机应邀到香港进行飞行表演,给香港的市民带来了又一次新奇的感观享受。香港早于1929年已有马票公开发行。1949年1月18日香港报载的春季马票开彩,其头奖已经高达76万元。现时赛马会每年举办约700场赛事,分别在沙田及快活谷的马场举行。
时尚之都创格调_五千年历史切面:1949中国城市

七 花样年华:时尚之都创格调

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掀起了一股港式小资情调的风潮。片中梁朝伟与张曼玉饰演的香港白领小资,演绎出了一段无法抗拒而又绮丽无比的东方之美,阐述了一个有关人生的命题、一段互为交织的爱情;宣泄了一种紧张、神秘、情欲的调子,一场苦乐参半的梦。旗袍、留声机和街灯掩映出来的“花样的年华”,随风飘落的愁绪与欲求,填满了对于香港这个城市的“生活意象”。

人们以为香港是一座忙碌而紧张的城市,是一座人人都在奔波打拼的物质城市。其实不然,真正的香港,从来都没有缺乏过风趣、幽默、时尚、闲淡人生的轻松与小资情怀。香港市民生活的开放、创造、时尚与娱乐精神,从来都是上海,这座典型的小资城市,不曾完全移植而成的。

1949年的香港,已经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市民文化的窗口,让我们感知到香港这个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的“花样年华”。1949年元旦,《星岛日报》刊载了一幅漫画版,其中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表现了时人对于新年生活的热烈期盼与祝福。另外,“渣华油船公司”、“香港招商局”、“美国总统轮船公司”、“渣甸洋行总经理印华轮船公司”、“菲律宾航空公司”刊出的“恭贺新禧”的“公司庆禧广告”也都以一种喜庆、热烈的方式迎接新年。其中的菲律宾航空公司还打出广告“请你猜一猜她是谁?无疑的是一位美丽的空中小姐正在召唤着你们啊!”这样非常煽情的航空旅行广告。今天来看,1949年的菲律宾航空公司的营销理念也非常先进。

img187

《星岛日报》1949年1月1日元旦漫画版

img188

星岛日报》报载的香港大酒店印人婚礼

img189

《星岛日报》副刊《星岛画报》1949年元旦刊载的中外美女参选大赛照片

1949年元旦,《星岛日报》还刊载了“荣生祥办馆”的广告,办馆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进口商品专营商店,促销“白兰地”、“伏尔加”、“威士忌洋酒等,为迎合元旦的喜庆做足了文章。看到由漫画寄新年、公司迎新年公告、航空旅行促销广告、洋酒促销广告组合而成的1949年香港元旦报纸,我们不难感知,香港这个城市在那一年,依然保持了其商业繁华之都的“消费主义”风格。

香港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由港英政府治理,外国人中英联邦国家的人居多,大陆移民更占主流,再加上香港的本地居民,造就了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这座融合了东西文化元素的移民城市,显现了其开放、多元的本质一面。在不同种族与肤色人群的交流与交融中,香港成长为一座多元文化的容器,并绽放出独特的开放之都的活力如:1949年元旦的香港一次选美大赛,中外美女共同参赛;另外一个个案则是香港报纸的新闻中所报道的“一对印人结婚”的通告,通告称其“仪式奇异但甚为隆重,与欧式礼节迥然不同”,并开创了“该国人士在香港公开场所举办体现该国风俗礼节之结婚第一次”,而且家长都是印籍香港“印商”,因好奇而慕名前来一睹“异彩”者众。印人在香港的印式婚礼文化,给香港输入了多元文化习俗的元素,而应者众,欣赏者聚,表达了港人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

商业之城,不乏文化娱乐生活。在1949年8月下旬,一家英国喷射式飞机应邀到香港进行飞行表演,给香港的市民带来了又一次新奇的感观享受。

香港居民的娱乐生活应以看电影、买彩票、赌马为要素。

img190

《星岛日报》刊载的英国喷射式飞机来港表演的广告

香港人的赌马生活。香港是东方福利彩票的发源地,很多香港人都有赌马的习惯,希望通过购买“马票”中奖。港片中经常出现的马会开出天价马票的博采场面便是香港市民生活的一大景观。香港早于1929年已有马票公开发行。早期的发行机构只有马会,后来才有其他机构发行马票筹募慈善款项,其中包括东华医院、圣约翰救伤队、维多利亚游乐会及钟声慈善社等。1949年1月18日香港报载的春季马票开彩,其头奖已经高达76万元。难怪很多港人都不惜血本都要买马票,以期待一朝中奖便可“斩断穷根”[11]。香港的马票发行到后来只有香港赛马会。香港赛马会现已成为香港第三大慈善机构,1971年以后,香港赛马转为职业活动。现时赛马会每年举办约700场赛事,分别在沙田及快活谷的马场举行。马会收益扣除营运开支后所得盈余,交由属下的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管理,主要用做体育、文娱、教育、社会服务、医疗等方面。香港的马会、赛马、赌马、跑马场,日后逐渐成为香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更塑造了香港的城市文化意象要素。

img191

星岛日报》1949年1月18日开出的马票开采新闻广告

李欧梵先生一直将香港视作上海的“他者”[12]。诚然,香港的城市文化母体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保留了上海城市文化的胎记。这概因香港在1949年前后,从上海移植了大量的人口、文化与生活气息。但香港是一个独特的城市,作为一个东方自由贸易港,香港从来都没有被任何一种外来文化所同化,相反,香港是一个文化的巨大熔炉。她能够迅速地吸纳、内化异域文化的元素,并转化为香港这个万象之都的一部分。作为世界城市的典型,香港也从来都是上海的“他者”[13]。一个在商业、贸易、金融、时尚、创意、城市治理等领域优越的“他者”。就如汇丰银行的英文“the Hong Kong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就将两个城市拴在一起。就这样,在互为他者的日子里,香港、上海不断演绎着东方大都会的“双城记”,激烈、生动而又充满张力。

香港从来都是一个具有自身独特气质的大都会。从1949年的历史片段中,我们便能轻易地发现,这是一个与其他内地城市迥异的地方。她是一个包罗万象、繁华若梦、创意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当中国大地处于一派红色政权大放异彩的时刻,1949年的香港,却依然保持着其一贯的商业至上原则,到处弥漫着大都会生活的品格与气息。虽然有时局变迁带来的人口大迁移,但香港人,依然从容地自我存在着。人们买马票、看电影、看飞行表演、欣赏异国情调的婚礼、集会、旅行、喝酒、唱歌、努力工作。香港这个多元文化的熔炉,在两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中,不断历练出自我的文化品格,开放、多元、包容、坚韧,在商业逻辑的基础上,建构出一个高效、文明、时尚的国际大都会。

穿越1949年的时空,我们蓦然回首,香港这个东方之珠,在一个世纪的变迁中,塑造了一座东方大都会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爱祖国,也爱世界;爱打拼,也爱生活;崇商业,也慈善;重创意,更时尚。

1997香港回归之后,特别是2003年的CEPA签订以来,香港这个现代大都会,日益散发出迷人的色彩。花样年华的香港气质,依然在继续,从历史到现在,再到未来,香港将定然续写更多不朽的传奇。

正如香港之城市励志歌唱所唱的,“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们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欷歔;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抛弃区分求共对;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们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香港,这座中国文化史的“他者之城”,注定是一座全体中国人的“伤城”。但是,从屈辱的殖民历史中走出来的香港,却不折不扣地日益成了一座风月无边的“东方之珠”,成就了一座魅力无穷的“万象之都”。

我们对于她的阅读,将无疑穿透张爱玲、李欧梵的手指,来到王家卫、李安、刘德华、成龙的音画世界。登到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回想1949年的香港,我似乎是做了一个梦。去了,又走了,每天都在梦里再见香港。

不妨让我们多做一个美好的梦吧,梦回香港!

【注释】

[1]本章作者是胡小武,南京大学。

[2]吴家萃.中共党史纵横谈.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298

[3]余玮.荣归——解密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楚天金报,2007-06-30

[4]此部分内容摘录《百年电影——1949香港电影》,从中整理出了香港1949年全年放映的电影目录。

[5]参见: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41-242

[6]此部分内容参见:(香港)华侨日报,1949-08-08

[7]此图片内容参见:文汇报,1949-10-04

[8]纵观香港的经济发展,的确有其独特之处。一般国家的发展过程是由农业社会开始,经过工业化而进入现代社会,而且通常来说,城市是工业化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心。香港原来那种村落式的本土农业,只属于自给自足性质,又由于避处一方,并非经济活动中心所在,本无城市可言,其后的城市化也是因贸易的需要才开始。香港不是一个国家,它是中国

[9]图片摘自:郑宝鸿,佟宝铭.九龙街道百年.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

[10]数据资料来源:Hong Ko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Hong Kong Statistics,1949

[11]郑宝鸿.战前的马票.文汇报(副刊),2001-12-18

[12]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4

[13]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