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沈阳“十二五”规划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

沈阳“十二五”规划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罗元文我国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这一发展规划具有非比寻常的重大意义。尽管“十一五”规划的路程还没有走完,但过去四年零五个月创造的业绩充分说明,“十一五”把沈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深圳2009年发明专利授权量5404件,沈阳市只有802件。沈阳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部分企业、部分产品已达到
沈阳“十二五”规划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_献策新跨越

罗元文

我国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这一发展规划具有非比寻常的重大意义。因为“十二五”时期,是进入后金融时代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面对全球经济态势新格局、新动向所提出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十二五”也是我国以转型升级促发展,全面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是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的关键时期。同时,“十二五”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是我国进入第三个30年的起步阶段,能否有个良好的开局,关系到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推进经济、政治体制全面改革,关系到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因而,要进行一系列新探索,力求为第三个30年中华民族伟大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规划的核心是战略决策,规划作为未来发展的经纶大计,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来发展的成败。沈阳市作为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城市,未来如何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沈阳市的发展规划,也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和全国的高度,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认真分析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发展态势及提出的种种要求,认真分析自身的基础、优势、潜力、不足和问题,通过缜密综合研究,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实际的战略选择,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

本部分主要根据掌握的部分资料,对本市以往的成就和问题,国际大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国发展态势提供的有利条件和新要求新挑战,以及本市未来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简要的战略分析,为沈阳市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性意见。由于掌握资料有限,水平有限,可能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沈阳“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自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沈阳出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十五”期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基础上,“十一五”开始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着沈阳市提出的“三大目标”和“五大任务”,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城乡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取得了显著绩效。尽管在此期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由于采取了有力措施,全市上下同心合力共克时艰,仍保持经济平稳顺畅地运行。尽管“十一五”规划的路程还没有走完,但过去四年零五个月创造的业绩充分说明,“十一五”把沈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现实的、生动的数据最有说服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取得的成就:

(一)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与前期的比较——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表1 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与2000年、2005年的比较

由上表可见,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区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均比2005年增长1倍以上,4年翻了一番;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增长两倍,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80%以上。与2000年比,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2010年预计可完成指标与规划指标比较——多数指标都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

表2 “十一五”发展规划部分指标与预计可完成指标比较

(三)沈阳主要经济指标与副省级城市比较——经济地位在上升

表3 沈阳在15个副省级城市的位次变化

从上表可见,经过几年持续快速增长,一是经济总量已由2006年的第10位,上升为第8位;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一直在高位上运行,数量大,增长快,如能有效利用,将会促进沈阳经济更加快速增长;三是工业增加值已位于副省级城市前列,工业实力较强,这是多年来沈阳集中主要力量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大成果;四是沈阳市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停滞在11—12位,农村人均纯收入水平也在中位数以下,这与沈阳经济地位极不相称,应引起高度关注。

二、面临的突出问题

市委、市政府领导求真务实,从不回避发展中的问题,而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找差距,实现自我超越,寻求新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和讲话中,多次提到我们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这里仅提出如下一些突出问题,希望在“十二五”规划中予以考虑: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

总的来说,实施创新战略力度不够,与深圳等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国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到核心战略的高度,因为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沈阳曾在2006年5月29日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10年时间到2015年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2007年曾开展创新年活动,可惜以后有所放松,甚至出现为经济发展挤占科研经费的现象。2009年,沈阳财政支出增长15.5%,科学技术支出仅增长8%。目前,我市R&D占GDP的比重,一说是1%,一说是1.3%,而深圳2008年就已达到3.3%左右。深圳2009年发明专利授权量5404件,沈阳市只有802件。2009年末和2010年初,国家科技部和发改委分别发文,确定沈阳等十几个城市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单位,同为试点单位的苏州提出,“要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实现以增强自主创新为重点的创新战略,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力度,吸收创新人才,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圳则提出要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区,全球高科技产业重要增长极”。沈阳提出综合经济实力或综合竞争力进入10强,其中科技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即使经济总量有所增长,也可能“大而不强”,难以实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其实,沈阳推进技术创新,有很多有利条件,应积极实施创新战略,加大创新投入,强化创新动力,建立创新机制,汇集创新资源,塑造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使之成为推动沈阳综合经济实力提升的强大的引擎。

(二)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

所谓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是指诸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更是指根据科技进步的趋势、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促进整个产业向高层次、高水平演进,提高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基地,这是沈阳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沈阳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部分企业、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从整体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一些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技术受制于人。我们决不能满足于某企业规模进入世界几强,世界先进水平是质的概念而不是量的概念,关键在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创新力度,扎扎实实地推进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从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度,认真研究我们有哪些差距,有哪些问题。下大工夫有针对性地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的重点跨越,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抢占装备制造技术的制高点,真正站在世界技术前沿,才能成为世界级先进的技术装备制造基地。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并不断把高技术产业推向高端。

概括来说,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不外乎三句话:一是淘汰一批——淘汰产能过剩、产品老化或污染严重的企业和产业。二是提高一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虽有较快的发展,但与一些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急需加强发展力度,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推向更高发展层次,同时,对目前八大优势产业(其中多为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提升其技术含量,做强做大,逐步向高技术化发展。三是创造一批——创建新兴产业,当今时代,新技术、新产业、新型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产生,许多新兴产业如新显示、新光源、新能源、新通讯、新材料、物联网技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不断涌现,受到人们的关注。建议我市根据实际条件,有选择地培育某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难以适应制造业发展的要求

我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十一五”期间变化如下:

工业立市一度使工业比重有较大提高,但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均GDP的提高,不能再就生产抓生产,就工业抓工业,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现代制造业不同于传统工业,产业链越来越长,前端包括信息咨询、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工业设计等,后端包括品牌策划、营销网络、仓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及现代金融等,两端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生产环节。现代制造业发展新趋势,是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高技术化,第二产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靠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与新兴工业化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并不否定传统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在解决就业、满足人民多种多样需求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关键在于沈阳面向大众的传统服务业,经营粗放,水平低下,更缺乏地方品牌和特色,与南方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积极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是改善民生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三)居民收入水平过低的问题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特别是大力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发展方式上说,对外贸依存度过高,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难以保证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消费才是经济增长最持久的动力。从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来说,更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沈阳作为经济大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在第12位,这是无法向人民群众交代的。建议“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好这一问题。一方面,必须严格限制黑色和灰色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大力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和福利待遇,主要包括企业的工人、早期国企退休的员工、下岗与失业人员、享受低保人员等。使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达到沿海城市的平均水平,同时大力提高农民收入。建议“十二五”规划中,列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规划,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居民收入长期滞后的问题,特别是突出解决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问题,避免用笼统的人均收入掩盖贫富收入差距。

(四)大力提高投资效益,改变投资效益低下的局面

从实际数据可以看到,沈阳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位于15个副省级城市的前列,持续大量的投资,与经济总量的增长却不相适应。一般来说,从投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投资率,二是投资效益,即每增加一元投资对GDP的贡献是多少,或者说每增加一元GDP需要多少投资。如果按此计算,投资在增加,投资效益却在下降,这一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从投资决策——项目的选择,资金投向——投资结构、投资配置的合理性,投资与施工过程的严重浪费,盲目投资与区县间的重复建设,乱铺摊子,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招投标中一些人贪赃枉法和建筑商粗制滥造,谋取暴利,以及市民议论纷纷的城市道路维修建设质量低劣等问题,应认真研究,建立问责制、评估制度和监督制度,确保税民的每一分钱都产生最大的效益。

(五)关键问题在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沈阳市委在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沈阳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加快全面振兴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坚决破除片面追求总量、速度的发展理念,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更加注重人才和科技创新,更加注重保护环境,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同时,市委还建立了保证和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这些鼓舞人心的决议,必将对沈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积极影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必须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核心任务,成为重中之重。但还需要下大工夫。第一,转变发展观念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发展观念根深蒂固,转变并非易事,转变是一场攻坚战,需要不断的学习、宣传、贯彻,特别是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明确具体的政绩评估体系,发挥其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由粗放经营转为集约经营,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模式转为“高技术、高效益、高产出、低消耗、低污染”的发展模式,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人的全面发展相融合”的发展模式。由资源要素驱动为主转为创新驱动为主,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产业升级。第三,进一步深化改革,最主要的,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合理确定政府的追求,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战略目标导向,并提高政府热情服务、文明服务的水平。二是明确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必须不断完善公正、平等的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后金融时代的新态势、新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多数国家开始出现正增长,美国也显示出平稳回升的迹象,表明世界经济已经走出低谷,最艰难的时期已经基本过去,后金融危机时代已经来临。经过这次危机的洗礼,世界已经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新的发展态势既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应对。

(一)世界经济将出现多元化的新格局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严重受挫,更使美国陷入困境,金融泡沫破灭,资本严重缩水,欧盟一些国家也受到较大影响,经济全面复苏尚需时日。世界经济正在调整之中,因而有人推测,世界将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另一方面,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能力大大减弱,美元作为国际核算货币的霸主地位出现动摇之时,一批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崛起,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拥有越来越多的语话权,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格局正在出现。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稳定经济的重要作用。2009年,中国率先出现了回升向好的趋势,经济增长率达8.7%,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大大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地位和中国的国家形象,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提供了扩大国际技术经济合作的有利时机

世界经济虽已走出低谷,但实现全面复苏全面振兴,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资金比较短缺,目前仍面临较多困难。对我们的不利影响是,出口需求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有较大增长。有利因素是,可以抓住时机,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包括收购即将倒闭的大型企业,收购技术含量高的技术装备,投资参股有潜力的公司,广泛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各种高端人才,特别是在新型高技术领域进行合作研发等等。

(三)密切关注新一轮技术革命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是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导致大工业的产生;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又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延续到1940—1950年,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包括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在内的高新技术群。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兴的强烈需求以及多年积蓄的科技能量,正孕育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生物工程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必将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标准、新市场。这意味着世界将进入更加突出人的地位和生命价值、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如何紧跟时代,追踪新技术研发动向,力争抢占技术制高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应早做安排,认真谋划。

(四)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逐步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多少年来,人们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大自然无限度地索取为目的,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森林、草原、淡水、生物品种在减少,污染在增多,那种危害人类生存的粗放型、污染型发展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目前,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力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争夺低碳经济语话权。我国是能源消耗第二大国,是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石油50%以上依靠进口,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吨煤铲除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日本的10.5%。目前,大多数工业都是高碳产业,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意味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在“十二五”规划中,应突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根据温总理在国际会议上的承诺,积极研究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适当提高节能、降耗、减排等指标,根据条件,选择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并要下大力量积极开发和引进新能源技术和相关高端人才。

四、面对沈阳市未来五年发展的SWTO分析

(一)优势(S)

1.区位优势

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位于辽东半岛腹地,东北地区南部,是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以沈阳为中心的150公里半径内,有抚顺、本溪、鞍山、辽阳、营口、铁岭、阜新七个经济实力雄厚、资源丰富、各有特色的著名工业城市,形成辽宁中部城市群,其密集程度和总体规模为世界所罕见。

2.产业优势

沈阳市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尤以装备制造业著称。建国以来,曾为国家创造了许多个全国第一的新设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沈阳经济发展迅速,已形成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航天航空器制造等八大优势产业和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2位。其中,装备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48%,正在积极打造世界级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3.基础设施优势

沈阳市已形成密如蛛网的交通网络,有通向国内外城市124多条航线的国际机场,东北最大的铁路枢纽,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近190条市内公交路线,现代通讯、邮电以及供水、供电、供气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为企业运营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4.科技资源优势

沈阳市拥有40所大学,中科院4个研究所以及一批部属研究机构,市属及市以上独立研究和技术研发机构107所,还有各大学所属研究所上百所,各类专业人才达90万人左右。科技资源与人才资源数量和质量,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位于前列,问题在于如何整合,如何充分激发起创造才能,如何更和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机制。

(二)问题与不足(W)

1.民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不足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产权明确,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成长快,具有求生存、求发展、求创新的本源动力。我市一些大公司,如远大集团、特变电工等,都是民营企业。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极具发展潜力,近些年,在政府扶植下,发展较为迅速。据有关资料,2009年,可完成增加值24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55.97%,比重偏低,与南方省市相比,差距很大。建议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鼓励创业、创新,一是公平对待,对国企、外企、民企一视同仁;二是放宽准入门槛,扩大经营范围;三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四是简化执业手续,特别是对失业者和大学生,多给予政策扶持。

2.文化软实力有待强化

文化软实力,渗透于经济社会诸多领域之中,它体现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竞争力,是一座城市内在的精神力量和灵魂。沈阳“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先进文化城市的目标,但还存在问题。这里只提两点:一是新闻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等,除文艺节目外,还应更多宣传党的政策、国家振兴、地方发展成就以及工人、农民、企业家、科学家拼搏奋斗、催人奋进的故事,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连篇累牍、夸大其词甚至虚假的广告,富豪们骄奢淫逸的生活,明星的绯闻,不堪入目的性药宣传等。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握尺度,值得有关部门深思。文化产业的发展,代表沈阳文化艺术形象的究竟是什么,应该说沈阳有许多文化艺术精品,如杂技、京剧、评剧、曲艺、歌舞、话剧、绘画、民家艺术等,应大力扶植、提倡、推广,提高民众的文艺欣赏水平,陶冶人们的情操,振奋人的精神。

3.城市卫生和环境的治理有待加强

几年来,我市在环保卫生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力量,有了很大改观,但这是持之以恒的、时刻不能放松的经常性任务,是涉及大街小巷各个角落的工作,需要不断发现问题。据2009年6月公布的2008年全省环境状况公报,大连环境为优,沈阳为一般,空气质量全省第12位,噪音最大。《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中,辽宁被列为第五类,即低水平组,能源消耗过高是重要因素。如果深入调查就会发现,一些三四类街道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时有发生。有了荣誉称号,如何保持荣誉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三)机遇(T)

“十二五”期间,面临许多有利机遇,紧紧抓住机遇,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

一是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好转。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特别是正在孕育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将对我市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产生积极效应。我国总体经济回升向好,正在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为我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力度。前不久,又出台了9个方面28条新的政策措施,为我市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结构优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建设先进经济社会和主要的装备制造基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是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晋升为国家战略,对推进沈阳经济区全面振兴,促进体制机制全面创新,全方位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发挥城市群体的整体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四是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准沈阳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试点单位,将为沈阳推进创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提高沈阳综合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挑战(O)

一是城市之间激烈竞争的挑战。15个副省级城市各具优势,各有特点,都在争先恐后地向前发展,这是一种好的形势。沈阳目前居于中间位置,处于成长力最好时期。为加快沈阳全面振兴,既应该认真学习广州、深圳等城市先进经验,又要勇往直前,敢为人先,实现跨越发展,力争在经济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有所前进,有所突破,进入全国大中城市10强。这既是艰巨的任务,也是严峻的挑战。

二是长期积存的社会矛盾的挑战。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矛盾。主要有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社会信用欠佳、腐败现象严重问题,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现实,采取有力措施,逐步予以解决。

三是通胀预期的挑战。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投入大量财政资金,银行新增贷款2009年达9.6万亿元,上述两个渠道注入巨量的资金,加之外资的涌入,导致在经济复苏同时房价疯涨,政府又调控房价,就会促使大量资金流向其他市场。流动资金总要释放,因而,人们预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预见这种可能的风险,就可以预先采取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