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

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

时间:2022-03-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如今对自身的发展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们这么说,社会上不少人也这么说。看来,大学生就业难并非由于大学生过多的供过于求。透过表象作深入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性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结构性的困难。上述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中提出:“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_聚焦:当代青年热门话题100 例

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

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如今对自身的发展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就业。大学毕业时好不好找工作?相当多的人都会发出一声感叹:难!

“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们这么说,社会上不少人也这么说。如此说来,我国的大学生是不是培养过多,已经过剩了呢?从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看,似乎是多了。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普通学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70%,2004年为73%(其中研究生为93%,本科生为84%,高职生为61%)。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有280万人,这就意味着有75万多大学毕业生没能及时就业。

所谓过剩,就是说我国的大学生在劳务市场的供求关系上已经是供大于求了。果真如此吗?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看,我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龄和从业人口的文化水平,在国际上还是相当低的,大学生并非供过于求。我国如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龄为8年,而美国是1314年,英国是14年,日本是1111年,法国是1311年,芬兰是1315年。我国从业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为18%,其中大专以上的为5%。据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的统计,西方国家从业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达80%,其中大专以上的达26%。如此看来,在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大学生还远远没有达到过剩的状态,如要达到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把我国从业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从5%提升到26%,大学生至少还要增加5倍。

看来,大学生就业难并非由于大学生过多的供过于求。那么究竟难在哪里呢?透过表象作深入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性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结构性的困难。在总体上,我国不是大学毕业生人数多了,而是适合人才市场的适销对路的毕业生少。一些社会需求大的专业供不应求,一些社会需求不大的专业供过于求。这反映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有些大学盲目追逐热门专业,造成严重的专业趋同现象,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保险、会计等专业,已经热到专业的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供给大大多于需求。有这样一组数据,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校中有488所设置会计专业,读此专业的在校生有50多万,几乎每10名在校生中就有1名是学会计专业的。他们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怎能不难!

第二,观念性困难。现在我国就业市场状况是,经济发达地区、大企业供大于求,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供不应求。但众多大学毕业生的目光却是锁定在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锁定在名声大、收入高的企事业单位,不愿意到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去,不愿意到条件较差、收入较低的单位去。如此的就业观念,带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普遍高于现实,自然也就增加了就业的难度。现在讲的大学生就业难,确切一点说,不是说找工作难,而是找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市场需求好比一个生日蛋糕,如果大家都把需求的关注点集中到蛋糕的几朵花上,这个蛋糕实际上就被人为地缩小了,供求矛盾怎能不突出。

第三,技术性困难。社会为大学生求职提供的就业咨询和信息服务普遍不足。目前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体制还存在许多不健全之处,表现在“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力”,“信息来源不畅、信息内容不充分”,“同用人单位缺少有效的沟通”,“及时向社会上宣传发布毕业生的求职信息不够”以及“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专业和能力不足又缺少培训”等。这些未能促进供需双方有效沟通的技术性问题,使一些大学毕业生只能在信息不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四处奔波,自然也在心理上蒙上一层不胜其劳的艰辛感。

解决就业难,从根本上讲是要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要具体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则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国务院于2002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了多项化解就业难的措施。比如,从国家、地方和高校三个层面,完善招生、培养、经费和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办学水平、质量评估与就业形势和状况适度挂钩,引导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结构。又如,要求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就业工作经费不低于学校当年全部学费的1%。

化解就业难,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则有必要转变就业观念。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国际教育界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在15%以下属于精英教育,15%至40%属于大众教育,40%以上属于普及教育。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在2004年为17%),以往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状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那种“统一分配”,毕业时领张派遣证到单位报到的状况,也已变为走向市场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转变,再也不能抱着计划经济时期和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观念,来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就业市场。在临毕业时甚至从入学开始,每个学生都要细心体察市场的需求,依据需求状况来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上述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中提出:“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大学生更新观念,不必非要到已经是人才济济的知名单位去拥挤,不必留恋于大城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而到那些求贤若渴的地区和单位去,在广阔的天地里找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恰当位置。

化解就业难,大学毕业生还有必要改变“一步到位”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期望。青年人胸怀远大的就业理想,并无不可;然而理想必须与现实契合,脱离现实讲理想,就业期望总是高悬不下,没有符合期望的工作宁可漂泊待业的行为,如今已显得不合时宜了。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倡导的是充分开发人的自身资源,为坚持高期望而流于无业恰是对自身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高校一些指导就业的专家提出“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思路,不失为明智之策。美国学者尼尔·豪在他2004年新作《千年一代的崛起》中,就分析了当今美国大学生就业先求稳定再问收入的新现象。美国纽约的克拉克森大学就业中心执行主任凯瑟林·约翰森更把2004年大学生择业的一个新特点,概括为“长远计划”,“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并不拘泥于眼前的第一份工作,而是将眼光放得很长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