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失学差异中寻找突破口

在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失学差异中寻找突破口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失学大多出于主观性原因,而非户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失学原因则更倾向于客观性。表112 2013年0—14周岁来沪非沪籍未成年人占比可见,大多数非沪籍社区青少年是“被失学”,其失学具有明显的“无辜性”。
在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失学差异中寻找突破口_青少年群体结构理论:社区青少年群体构性风险研究结构及其结

二、在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失学差异中寻找突破口

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失学原因与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有很大差异。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失学大多出于主观性原因,而非户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失学原因则更倾向于客观性(“无辜性”)。因为,大多数非沪籍社区青少年是“跟随父母”(来沪方式选项)来沪或因为“父母在沪”(来沪原因选项)才不得不来沪(分别占58.2%和44.8%)。他们往往是不得已才放弃原籍地的就学机会,甚至被迫自我终止法律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约占12.5%,目前仍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约占4.2%)。[9]然而,到了上海之后,他们又因为户籍和上海市教育体制和政策限制而不能继续就学或升学。另外,我们还发现,有超过三成的非沪籍社区青少年早在14周岁以前就来到上海(见表11‐2),他们往往因经济、户籍、父母、教育体制和政策等客观因素而无法完成学业。即使完成了义务教育,他们在升学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障碍

表11‐2 2013年0—14周岁来沪非沪籍未成年人占比

img114

可见,大多数非沪籍社区青少年是“被失学”,其失学具有明显的“无辜性”。因为,他们不能左右上述使他们失学的客观原因,更不能决定他们在沪的就学或升学的命运。也就是说,很多非沪籍社区青少年并非自己不愿意读书学习,而是客观上迫使他们不能就学或升学。因此,如何在现行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的基础上,为非沪籍社区青少年群体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就学机会,就自然成为我们做好非沪籍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突破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