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心理需求的设计与满足

社会心理需求的设计与满足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城市公共安全面临四个主要社会心理问题,分别是恐慌心理、弱势心理、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因此,公众社会心理需求的设计与满足成为当下面临的亟须破解的问题。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有利于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社会心理需求的设计与满足_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研究

(四)社会心理需求的设计与满足

在本书第二部分“城市公共安全社会心理的实证分析”中,通过调查研究反映了城市公共安全的社会心理的若干问题及公众需求。当前城市公共安全面临四个主要社会心理问题,分别是恐慌心理、弱势心理、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因此,公众社会心理需求的设计与满足成为当下面临的亟须破解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五个层次进行。

1.提供安全感

社会安全感是公众对社会安全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公众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或保护程度的综合心态反应,是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运行机制和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9]现代社会中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由于政府信任危机、信息不对称和公众认知偏差等原因造成公众心理安全感缺失,他们对心理安全感有着强烈的需求。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提高社会安全感,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构建社会心理保障系统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唐斌曾提出,政府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满足社会公众的心理安全感:第一,提升政府处理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第二,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第三,保障社会公众人身安全和经济安全;第四,加强公共安全教育项目;第五,建立公共安全事件心理预警与应急体系。[10]

2.提供社会归属感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归属感涵盖了认同感、安全感、成就感等内容,是指“归于”、“属于”某种事物的情感。从实践上看,社会归属感反映了社会主体的社会诉求,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判断和评价,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唯有重视社会归属感并强化个人的社会归属感,才能使公众各得其所,维护社会稳定。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为公众提供并强化社会归属感,推动社会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第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求;第三,尽快完善社会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规范体系,确立规范有序的运行秩序;第四,注重社会人文关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凝聚民众亲近社会的意识,使社会成员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信任、尊重。

3.构建鼓励自我展示的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它是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社区都在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文体比赛、科普宣传、广场文化等,这些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满足了广大居民的精神需求,同时社区成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了精神与情感交流,社区文化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社区居民心中,促进社会心理健康的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境界;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助于树立城市品牌,构建城市文化。因此,在探寻加强社会心理建设、促进社会心理健康可实现路径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构建良好的社区文化,尤其是鼓励自我展示的社区文化,以满足公众表现自我以及与他人交流、沟通的社会心理需求。

4.构建有利于减少偏见并增进认同的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心理对于一个社会的有序运行、规范运转至关重要,是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思潮的基础。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有利于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规范缺失和标准多元化导致社会心理呈现出矛盾性和不确定性,这两种特性所造成的心理震荡和情绪漩涡,会使社会成员表现出群体极端化倾向,一些借机泄愤、聚众滋事的事件频频发生,与此有直接的关系。为此,要构建有利于减少社会偏见、增进社会认同的社会氛围,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具体的做法有:弘扬主流社会价值观念、鼓励公民进行社会参与和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

5.社会成员如何更多地被国家、社会和政府所需要

孙立平提出“断裂社会”概念,用以概括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社会不公正现象。[11]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一部分社会成员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这一观点虽不能说完全正确,但是确也对人有一定的启发。例如,许多社会成员的生活状态没有能够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的关系,而遭受着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双重困扰;他们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某种弱化和退化的状态;他们对于社会的影响力明显减小,呈现某种程度的边缘化状态。我们可以把这部分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的社会成员称为“社会边缘群体”,在某种意义上说,该群体也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而所谓弱势群体,事实上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弱势,也包括了心理的弱势。他们不仅自身弱势,并且对社会心理乃至社会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究其本源,其心理的弱势之所以产生,即在于他们深深感到已不为社会所需而被抛甩于社会之外。因此,在促进社会心理健康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倡导群众进行自我治理并强化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从而提高社会成员的存在感与影响力。要特别让其感受到被国家、社会和政府所需要,要让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对其的怜悯和关怀。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对弱势群体的工作就业进行整体设计,对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及功能进行认真开发,从而让其感到也能在社会中“人尽其才”。从某种意义来看,这是在深层次上缓解边缘化的社会心理的有效途径。而事实上,当前在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牢记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那样: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人的力量,社会成员更要将个人的小梦与祖国的大梦结合起来,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