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重视水利建设_李培福的故事

重视水利建设_李培福的故事

时间:2022-08-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重视水利建设_李培福的故事缺水,是甘肃农业发展的最大威胁,是造成贫困的主要根源。李培福深知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首要的是多打粮食。此后,李培福多次询问临夏的水利建设情况,北塬水利工程完工后,县长到兰州参加省人代会,李培福遇见他,说:“听说大夏河水上了北塬,你们为人民办了件大好事,有功。我特别高兴。”

重视水利建设_李培福的故事

缺水,是甘肃农业发展的最大威胁,是造成贫困的主要根源。水是甘肃人民,特别是中部干旱地区人民的最大企盼。

李培福生长在陇东,投身革命后长期在干旱少雨的陇东、兰州工作,深受风沙、干旱、涝洪灾害之苦。甘肃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民连起码的温饱都得不到解决。李培福深知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首要的是多打粮食。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水利建设。只要有了水,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在担任省委农村工作部长、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期间,一直都把水利建设放在自己的工作日程上,对于与农业息息相关的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一抓再抓,强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要上去关键是大力发展水利,不解决水的问题,甘肃的农业就上不去。他在抓水利建设时坚持引水、提水(指黄河水提灌)、挖水、蓄水、积水,能留住水的办法都采用。他跑遍了大小水利工地,亲自制订规划,组织技术力量,并加强对水利水保工作的领导。当时,虽然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但它在本质上是顺民心合民意的,使农业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局面,水利水保得到了可观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布局和启动,为甘肃省的水利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全省水地面积的80%以上在河西走廊,这里的老灌区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整套根深蒂固的封建水规陋习:渠道平行多口、紊乱无序;灌溉制度及灌水技术落后,输水、配水、灌水均浪费大。这些都束缚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李培福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指导修订设计方案,首先在各老灌区取消封建“龙官”“水老”制度,成立灌区水利委员会,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合渠并坝,改多渠首为单一渠首,大力裁减合并紊乱无序的渠系网络,建立干、支、斗、农新渠系。同时,在全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一批骨干工程的建设,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在河西有:1956年开工兴建的玉门昌马河总干渠,灌地56万亩,是当时全国重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之一;在山丹县兴建的祁家店水库工程,是全省第一座新建的中型水库工程,坝高22.5米,总库容2100万立方米,计划灌地8万亩;在河东开工兴建了临夏县北塬渠工程,这是全省第一条引水上塬的灌溉工程。1953年甘肃大旱,为了发展农田灌溉,省农林厅水利局测量队于1954年至1955年8月测量黄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沿岸各地时,曾两次对临夏县北塬渠工程进行测量查勘,认为引大夏河水上北塬,技术上可行。1956年完成渠线测量和规划设计任务,8月底批准,同年开工,1957年对工程进行了验收,1958年灌溉农田3.1万亩。

1954年大旱之际,甘肃省副省长马鸿宾来临夏视察,只见禾木焦枯,一片荒凉。马鸿宾叹息大夏河水白白从塬下流去,无益于北塬人民。到三角堡,他看到小汇水的水流入沟底,当即指示修一小塘坝。于是,发动群众修塘蓄水,能灌三百多亩土地。当年发挥效益,解决了穆家阳洼群众饮水困难,群众种大蒜、大葱,庄稼丰收,渡过荒年。(www.guayunfan.com)

1955年,李培福陪马鸿宾副省长到临夏视察。在黄泥湾召开了群众大会,马鸿宾说:“解放后黄泥湾出了土匪尕马良,已经平安了。王治国副专员曾到你们这里搞过民族团结工作和生产,这是共产党的领导,不同于国民党了。你们要努力搞生产,加强民族团结,提防野心家扰乱民生。”当了解到当地由于干旱,亩产只有一百来斤,最大威胁是干旱时,他又指着县长对群众说:“这是你们的县长,你们把田里的水沟打好,渠由政府马上修,北山上可以栽苹果树、养蜂。如天假余年,我还要来尝尝你们的苹果、蜂蜜。”

当时临夏县正在修南川渠,夏惠渠还未竣工,县长悄悄地请李培福向马副省长转达,黄泥湾渠县上安排到后半年开挖,让群众暂且不要在田间打沟。马鸿宾听后又站起来解释:“刚才你们县长说,黄泥湾渠到下半年才修,希望大家在农闲时备料做准备,到时顺利完工。”马鸿宾副省长的讲话受到群众的热烈鼓掌。

在返回临夏城的途中,汽车多次陷于污泥之中,干部群众前拉后推。李培福便嘱咐,修渠时也要兼修道路,方便群众行走和拉运东西。

此后,李培福多次询问临夏的水利建设情况,北塬水利工程完工后,县长到兰州参加省人代会,李培福遇见他,说:“听说大夏河水上了北塬,你们为人民办了件大好事,有功。我特别高兴。”

在水利建设中,李培福根据甘肃的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在河西地区重点建水库以自流渠灌溉农田;在黄河沿岸,重点利用黄河水,建电力提灌工程,解决饮水问题、耕地浇水问题;在陇东主要打小机井、建小堤坝,修三田。

1960年根据中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精神,省上提出拟建榆中三角城电力提灌工程。这是甘肃省第一座十万亩以上的高扬程中型电灌工程,位于兰州以东20公里,提取黄河水灌溉榆中县十多个乡的部分耕地。1960年9月开工,因处于暂时经济困难时期,施工5个月后在1961年3月停工。1965年12月,根据李培福的提议,榆中县申请重新开工兴建此项工程,由省水利厅设计院进行了第二次设计。1966年6月底,李培福主持省、专区有关部门对工程进行了审定,通过了设计方案,提水流量6立方米/秒,总扬程560米,灌溉面积24.5万亩。工程于1966年7月15日开工,设计、施工中进行了若干技术改革和创新,1973年完成主体工程。

“滴水贵如油,十种九不收。”这是皋兰自古以来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解决水的问题,是皋兰人千百年的期盼。1953年大旱,皋兰8个区10万余人发生水荒,灾民外流。时任贫协副主席、民政厅厅长的李培福和兰州大学地理系教授王景尊等人,在皋兰县县长中华的陪同下,到北山缺水地区勘察地理,寻找水源,提出打井挖窖、修涝地、掏泉水、修渠道等计划,解决饮水问题。庄子坪试打水井并利用解放式水车提水成功。此后,全县掀起寻水源、修水利、防旱的新高潮,安装解放式水车66部,解决了部分群众的饮水问题。

1966年前后,皋兰连续三年大旱,省民政厅为解决皋兰县忠和公社一带的农民吃水问题,派车从兰州拉水,每人一天只供应2斤水。等水的男女老少排着长长的队,急切地盼着水车的到来,连干渴难耐的麻雀也飞来飞去不离人群。1966年4月,省人委召开皋兰、靖远等8县紧急抗旱会议。李培福对皋兰县副县长陈文亮讲:“黄河水从你们的脚下流过,你们不想想办法?”在李培福的启发下,县委提出了他们已论证好的大沙沟电力提灌工程,以解决忠和、中心和水阜3个公社即大沙沟地区两万余人和两万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若条件许可,尽量争取增大上水量,适当发展一些水浇地。主持会议的李培福大力支持,同意这一要求,并得到省上的批准。

1966年6月28日,李培福宣布大沙沟电力提灌水利工程破土动工,从提出构想到开工仅有100天。紧接着,县上就河口—石洞寺—西岔电力提灌工程提请省上研究列入计划,这样可浇水地17万亩。7月31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同意在大沙沟工程勘测完毕后,接着测量河口—西岔的水利工程,争取早日上马……

后来,经过皋兰人民艰苦奋斗建成了被人们称为“救命工程”“脱贫工程”的电力提黄工程,从南到北,由东到西,缓缓地将黄河水引上了千年旱塬,从根本上解决了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皋兰人民的水源问题。资料上记载,前往参观灌区的外国官员称,这是一个不被多数人知晓的奇迹。

随后在河西地区有选择地试办干支渠道的高标准衬砌工作,当时进行试办的有武威西营河灌区二干渠、民乐县童子坝渠、临泽县沙河渠、酒泉县讨赖河北干渠等,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衬砌。同时还在武威县金塔河灌区进行田间工程配套试点,总结出“四改一建”的用水管理经验(即:改按行政区划配水为按渠系配水;经过分集中轮灌为合理分组轮灌;改大水串灌漫灌为沟灌畦灌;改按亩配水收水费为按方〔水量〕配水收水费,建立基层灌水组织),在全省灌区推广。还在河西各灌区广泛推行“四好农田建设”,即好渠道、好道路、好林带、好条田(以后又增加一项好居民点,变成“五好农田建设”)。总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类现有工程效益得以较好发挥。

李培福组织技术人员论证在河西走廊修建了一大批中型水库工程,如金塔县的解放村水库,临泽县的鹦鸽嘴水库,民乐县的双树寺水库、瓦房城水库,山丹县的李桥水库,武威市的西营水库、南营水库等,还有高台县摆浪河水库等一批小型水库,都是在这个时期先后建成的。这批水库工程的建成,大大增强了河西灌区水源调控能力,改善了引水条件,提高了灌溉保证率。

李培福非常注意利用充足的黄河水资源,指导黄河周围有条件的县,在黄河两岸上做文章。他先后指导论证在中部沿黄河地区,修建了以景泰川电灌工程为代表的具有甘肃地方特色的一大批高扬程大流量的电力提灌工程,如景电一期工程、靖会电灌工程、西岔电灌工程等。

靖会电灌工程地处白银东南部,靖远县的南部,会宁县的北部。该工程1971年11月动工,1976年基本建成。当时已任省革委会副主任的李培福,正在景泰川工地上,省委委派他兼管该工程的建设,他派出景电工程指挥部的施工队伍,承担一至三泵站的施工,并给予技术指导,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刘川电灌工程、靖远县兴仁堡电灌工程、皋兰县西岔电灌工程都是在这个时期先后开工兴建的,为改善中部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开创出一条新途径。随后,李培福参与了景电二期工程上马、引大入秦工程(引大通河水到秦王川)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论证、勘测、施工的组织领导工作。他还指导建成了北塬渠、东梁渠、洮惠渠自流引入灌区,东山尖水库、巴家嘴水库、崆峒水库等调节灌区。与此同时,开展了兴修梯田、砂田、坝地的“三田”建设,在河道治理工程、小水电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在修建刘家峡水库、盐锅峡水库的问题上,李培福则表现了他的另一个特点:顾全大局,服从中央。1965年,国家决定修建这两个水库,将要淹没永靖县城及附近的大量土地,数万移民紧急动员,突击搬迁。这样大规模、大范围的集中搬迁和安置移民,对临夏州这个干旱贫困、人稠地窄、经济比较落后的多民族地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大事。故土难离,数万移民抛离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确有很多困难,有很多干部想不通,库区的群众更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要把思想工作做通,其他各项工作做好,难度是相当大的。但为了使这一宏大的水利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李培福从大局出发,做了大量的说服干部、群众的宣传工作。他到临夏、永靖、东乡族搞库区移民搬迁,踏看移民点,进农户,住农家。他同临夏州委共同研究,提出了刘家峡水库移民规划及经费预算。移民安置按照“就地、就近、上塬(台)、上山”的原则,采取整村安置、插队安置和就近后靠的形式,先后安置在临夏、永靖、东乡、积石山4县38个公社的群众。在安置区兴修和扩建三塬、黑台电灌工程,西河白家川、永乐东干渠、永乐西干渠提灌工程,北塬西渠延长工程6项农田水利工程,保证淹没区3.2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对现有区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将永靖县莲花、南塬公社和河东公社在大夏河以西的河西、郭康两个大队4164户17293人划归临夏市;莲花公社的鲁坪、殳贺两个大队149户893人划归临夏县;永靖河东公社除大夏河以西的两个大队划归临夏市外,其余1423户7707人划归东乡自治县;撤销东乡自治县红崖子、河滩公社,与河东公社合并,统称河东公社。对移民安置将按照行政区划调整外,其余由临夏市分别安置在南塬、桥寺、先锋、北塬、拉麻川等公社。李培福从移民的种地、吃水、供电、住房、磨面、烧柴、行路、儿童上学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使库区移民解除了后顾之忧。刘家峡正式蓄水时,熊熊大火从黄河两岸冲天而起,将水库范围内所有的残存物付之一炬,这是大坝截流蓄水的信号。移民们云集山头,想最后再看一眼祖辈耕种过的土地和将要被库水淹的故乡。当时,大河上下,人流涌动,汽车的轰鸣声、人力车的吱哑声、羊皮筏子的拍水声和着人们的喧闹声,夜以继日,响彻黄河两岸。移民们拖儿带女,身背行囊,老年人怀抱先人灵牌,一步一回头,难以割舍对故里家国的思念。移民们按照要求来到新的家园,生产、生活,保证了国家大型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国务院三西农业建设项目标志

李培福为甘肃省水利建设、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付出了艰辛努力,花了大量心血。到1978年,全省共建成大中型水库21座,总库容13.4亿立方米,占全省现有大中型水库28座的75%,蓄水能力占全省总库容21亿立方米的63%,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1273万亩,保灌面积960万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