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清朝时期的台湾谈判

清朝时期的台湾谈判

时间:2022-02-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郑成功的弟弟郑世袭,想继任兄位,便宣布由他主持台湾军政事务。康熙帝遂于三藩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百忙之中,亲自遴选人才,擢升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吴兴祚为福建巡抚,杨捷为福建水陆提督总兵官,命令他们采取各种措施分化招抚郑经的部属,削弱其力量,为最终统一台湾奠定基础。

统一台湾

统一台湾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再次将台湾问题提上了日程,说起台湾问题,还要往前再推十年,当初顺治帝刚刚去世,受封为南明延平郡王的明末将领郑芝龙之子郑成功,率明军退守金门、厦门一带,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同时,为了建立稳固的抗清根据地,他趁着清廷国丧暂停用兵的机会,经过8个多月的战斗,赶走了盘踞在台湾作威作福、鱼肉中国百姓俗称“红毛鬼子”的荷兰侵略者,被强占了30多年的台湾重归祖国,郑成功由此名垂青史,成为民族英雄。

话说郑成功带军进驻台湾之后,开始按照大陆典制设置府县,任命官吏,又大力提倡垦荒,安抚百姓,发展经济,等等。不久,郑成功积劳成疾,入台湾不到一年就一病不起。虽说病得不轻,看当时情形,一时半刻却也不致有生命危险,可是为什么很快就病逝了呢?因为有一个人,做了一件丑事,使郑成功十分气愤,由此病上加病,遂不久于人世。

这个人就是郑成功常年被外派在厦门和金门的大儿子郑经,他做了什么丑事呢?他勾搭上了自己的奶妈,两人居然还生了个儿子,郑经彻底冷落了自己的原配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唐显悦气不过,给郑成功写了一封气势汹汹的信:“人有八母(中国古代的父母子女关系认为人可能有八母,即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乳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母生子,却没听说你给什么惩罚,如此治家不严,你怎么复明?”(www.guayunfan.com)

郑成功读了信,怒火攻心,险些没晕过去,如此丑闻,令自己名誉扫地,虽然唐显悦用词夸张了些,你能说人家说得不对吗?于是马上派人打算去把郑经和他的奶妈,连同郑经的生母董氏全部杀掉。不过郑经的部属听说王爷被气得病上加病,怕是不能好转了,便抗命不从,扣押了来人,想在郑经继任王位后得些好处。

果然没过几天,郑成功就连病带气地离开了人世。郑成功的弟弟郑世袭,想继任兄位,便宣布由他主持台湾军政事务。郑经闻讯,立即在厦门举行了袭任父职——延平郡王的典礼,同时下令整顿兵马,并以延平郡王的身份,巡视澎湖等各岛,撤换郑世袭的人。然后带着精兵开赴台湾,软硬兼施,迫使郑世袭还政,至清康熙二年(1663)夏,基本上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郑成功死后,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斗争渐趋平息,人心思定,郑氏政权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朝气。清政府碍于当时政局不稳,三藩未平,并无意诉诸武力解决这个问题,屡次派人去台湾和谈,许以各种优待条件,非常诚恳地希望招抚郑经。郑经也提出了条件,他想让台湾像朝鲜那样成为清朝的属国,要求按朝鲜例,不登岸、不剃发,岛上居民仍着大明服饰。

清廷虽然不希望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但也一直坚持着原则:台湾不能跟朝鲜比。

清康熙五年(1666)四月,清廷首次以武力进攻台湾。清军水师自铜山出发,不料至清水洋面时遇上了台风,众多船只倾覆,只好调棹退回。郑经得知清军出师未果,且清朝水师力量十分薄弱,更加得意起来,态度也非常强硬,在以后的谈判中,更加明白无误地提出:“台湾远在海外……除非如先前所议,许照朝鲜例,以外国之礼见待,互市通好,各不相犯。”双方谈判随即陷入僵局。

两年后,康熙帝清除了权臣鳌拜,亲自主持朝政,依然非常重视台湾问题,派刑部尚书明珠、兵部侍郎蔡毓荣到福州,与福建军政长官一起商议招抚郑经的办法,并批准擅长辞令的兴化知府慕天颜到台湾。慕天颜肩负重要使命,携皇帝诏书及明珠给郑经的信件到达台湾延平郡王府,郑经表面上很客气,但当慕天颜要他接诏书时,他就把脸拉长了:“台湾可不在清廷本土之内,本王也不是清廷臣下,恕我不能接旨。”明珠的信,他倒是看了,不过对那些劝告的话很是不屑一顾,慕天颜柔中有刚地敲打了他几句之后,郑经反而更加振振有词:“两岸已经三四年没有打仗了,如果一直相安无事,这样下去不是很好吗?本王已经说过,招抚也不是不可以,但仿效朝鲜的条件绝对不能变。慕大人也不要吓唬本王,据我所知,大清的水师实在是……”也不说完,只是诡异一笑。

就这样持续了十天,双方谁也不肯让步,谈判只好再一次宣告破裂。就当时实力而论,清王朝占有绝对的优势,台湾当时已经构不成威胁,只是彼时康熙忙着平定三藩,顾不上郑经这边。

清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爆发了,郑经势力虽弱,却是非常受欢迎的一股势力。吴三桂、耿精忠纷纷联合郑经,约他响应。郑经连犹豫都没犹豫,就答应了,还口出狂言:“我师枕戈待旦,欲向中原而共逐鹿,光复旧业!”

次年,郑经亲率大将冯锡范等渡海西征,直取福建。其时,耿精忠正在闽北与清军摆开战场厮杀,听闻郑经出兵,正高兴不已时,郑经却乘虚而入,夺了自己的地盘,耿精忠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赶紧派人前去交涉要求归还,郑经当然不会放弃到口的肥肉,于是双方反目成仇了。

耿精忠前有清军进攻,后方又为郑经所占,进退无门,在清军的包围下投降了。康熙马上命他与康亲王杰书合兵一处,攻打郑经,郑经抵挡不住,高兴没几天,又退回了金门和厦门。

这时,清军为求东南沿海安宁,以便集中力量对付吴三桂,杰书在未奏请皇帝的情况下,不提削发、登岸,只要求郑经退出金门、厦门,撤回台湾,双方停战。谁知郑经看天下大乱,说什么也想再得点好处,居然要清廷让出漳州、泉州、惠州、潮州四个府,以及福建沿海诸岛,还得提供军饷才能罢兵。杰书看了这些条件,哭笑不得,这下他可做不了主了,只有向上级汇报,康熙给杰书的回复倒是很简单,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别搭理他。

康熙是单纯地生气才这么说吗?当然不是,跟郑经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他也知道对手是什么人了,这个人拥兵自重,得寸进尺,以为大清的水兵永远攻不到台湾,以为台湾是最安全的地方,好,那就让他先得意几天,看他能逍遥到什么时候。

康熙帝遂于三藩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百忙之中,亲自遴选人才,擢升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吴兴祚为福建巡抚,杨捷为福建水陆提督总兵官,命令他们采取各种措施分化招抚郑经的部属,削弱其力量,为最终统一台湾奠定基础。

姚启圣等人领旨后,马上展开了大规模的招降活动,条件优厚,郑氏集团本就有许多人家乡在大陆,思乡情切,早就厌倦了这种对峙,又见清政府待遇如此优厚,纷纷归降,郑经的势力就此受到严重削弱。清军趁机进攻盘踞在厦门等地的郑军,郑经只得带人逃回台湾。这郑经接连被清军打败,锐气受挫,开始忧郁起来,整日借酒消愁,同时酒色两不误,酒能伐性,色足戕身,乃警世名言。果然才一两年,郑经渐渐体力不支,终日头晕目眩,一天比一天严重。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初,郑经病逝,大将冯锡范拥其次子郑克塽当了延平郡王,自己掌握了大权。是年,三藩之乱平息,清政府后顾无忧,康熙也想赶紧结束跟郑氏的拉锯战,福建总督姚启圣和内阁大学士李光地力荐施琅为主帅,统一台湾。这个提议遭到了绝大多数朝臣的强烈反对,包括康熙也认为非常荒谬。施琅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这么不受待见呢?说到这里,一定要详细地介绍一下施琅,因为在统一台湾的过程中,施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施琅出身于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穷,长大了(17岁)以后,希望改善生活,就开始做贼,后来追随黄道周(南明礼部尚书)跟清兵打过仗。再往后,跟随郑成功征战,本来两人处得还不错,谁知有一次,施琅的一个亲兵犯了法,本不致死,施琅却一怒之下杀了这个亲兵。郑成功认为施琅随意杀人,目无王法,便起了杀心,施琅预先得到消息,就溜了,谁知郑成功一点也不念旧情,马上就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

施琅发誓为家人报仇,于是投降了清朝,与郑成功对抗,并得到重用,由于善于海上作战,于1662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他上任后,极力主张迅速出兵台湾,以免“养痈为患”。不想以鳌拜为首的中央保守势力认为“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不理会施琅的建议,还撤了他的职。

这一次,李光地等人再次举荐施琅,就是因为了解他的才能也知道他的决心,但是其他人不了解,他们认为,施琅虽然跟郑成功有杀父之仇,但他毕竟是郑的部属,何况郑成功现在已经死了,他的儿子也死了,而施琅与郑氏内部的一些重要人物渊源甚深,万一让他带兵出征,真的耍什么花招,大清的水师在海上有什么意外,可能会有去无回。

双方各说各的理,康熙迟迟不能下决心,这个时候,李光地起了关键作用,他想到了一个十分特别的办法,不仅特别,还非常危险,那就是用性命担保,用谁的性命呢?用他自己的,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不但用了自己的,还拉上了他老家福建安溪的李氏全族。他先去了信通知,觉得太耽误时间,没有跟族长商议,就跟康熙说了。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君无戏言,你对君也不能有戏言,施琅打不下台湾,李氏全族就要陪葬。康熙被震撼了,下诏派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领兵去平台湾,并叮嘱他:“李爱卿以全族性命保你出师必捷,朕不怀疑你对大清的忠心。但朕也知道郑氏与你有杀父之仇,但此战关系重大,将军切不可意气用事、冲动行事、负朕所托。”

施琅受命后到了福建,“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躬亲挑选整搠”,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全备”。正当施琅紧锣密鼓地备战时,朝中又生枝节,一天夜里,彗星出现了,彗星本是个好听的名字,可是它在民间还有个俗称,叫“扫帚星”,在天文知识远远没有普及的当时,人们认为这颗星星的出现意味着灾难即将来临,本就不赞成进攻台湾的大臣们趁机发难,上书称“彗星出现,宜暂停进剿台湾”,认为施琅一定会顾念旧主,叛离大清。

面对这种诽谤,施琅顶风而上,他也上书,不过不是请辞,而是要求皇上给予他全权指挥的权力,以便相机行事,确保胜利。他的奏折写得很是恳切,他说,老臣今年60多岁了,但是血气未衰,还能为朝廷效力,多年以来一直对大清忠心耿耿,对皇上也绝无二心,请圣上明断,则是万民之幸了。康熙不愧为一代明君,胸怀宽广,他用人不疑,力排众议,支持施琅对其信任有加。施琅安下心来,准备放手一搏。

大战在即,康熙还是保留一丝和平统一的希望,派人招抚郑克塽,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郑克塽还是像他父亲一样执迷不悟,坚持要像朝鲜一样作为清廷的属国存在。当初,三藩未平,国内动荡的情况下,康熙都没有答应这个要求,如今更不会答应。谈不拢,那就打吧。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五月,施琅做好了跨海东征的一切准备,决定在澎湖与郑军决战,力求全歼其主力。六月二十二日清晨,澎湖决战展开,施琅亲率56只船冲锋在前,郑军主将刘国轩令各船出港迎战。

施琅先发制人,突发火箭,又将火船放出,郑军船只接连起火,士卒纷纷跳水逃生。清军趁势杀入郑军阵,由于清军船只特别高大,而郑军船只体小,又年久失修,故被撞翻、撞坏大半。

激战至午后,郑军渐渐不支,刘国轩见大势已去,带着仅存的30条船逃回台湾。二十六日,康熙帝降旨嘉奖,有大臣奏请宜将剩勇追穷寇,一鼓作气杀入台湾岛。康熙说:“此举不妥,澎湖一战,郑军精锐已失,已经没有再战的实力,再作招抚,郑氏一定不会拒绝。若以武力攻取,徒伤生灵。”

果然,郑氏集团顺应大势,接受清廷的招抚条件,派人至施琅军中,递交降表及台湾地图、户籍册。而施琅不只英勇善战,也遵守了对康熙的承诺,始终没有徇私,对郑克塽等人礼遇有加,经过几个月的交接、沟通,清政府彻底统一了台湾。

台湾和平统一的喜讯奏报北京,正值中秋佳节,康熙喜不自胜,提笔作《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七律一首,以记此极富历史意义的盛事:

万里扶桑早挂弓,

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

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

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

耕凿从今九壤同。

鉴于台湾是江、浙、闽、粤四省之佐护、东南之保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康熙根据施琅的奏请,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驻扎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分作水陆八营。此后,台湾处于全国政权的统辖下,对清政府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有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