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明朝李太后简介资料_“九连菩萨”李太后

明朝李太后简介资料_“九连菩萨”李太后

时间:2022-02-1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李太后简介资料_“九连菩萨”李太后历史反光镜李太后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隆庆皇帝的贵妃,第十三位皇帝万历皇帝的亲生母亲,崇祯皇帝的曾祖母。28岁的李贵妃成为皇太后。《明史·李太后传》中说张居正“具疏切谏”。虽然勉强立了长子为太子,但是李太后却无法迫使儿子喜爱王恭妃。李太后一生笃信佛教,其实,是万历皇帝尊封她为“九连菩萨”。

明朝李太后简介资料_“九连菩萨”李太后

历史反光镜

李太后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隆庆皇帝的贵妃,第十三位皇帝万历皇帝的亲生母亲,崇祯皇帝的曾祖母。万历年幼之时,她临朝听政,辛辛苦苦地为儿子后来亲政打基础。但后来,她的儿子却辜负了她的心血。对一位母亲来说,哀莫若此。

李太后出身贫贱,幼年时被送入裕王府为婢女,大约因为颇有几分姿色而被当时的裕王看中,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后来又生下一子一女,即后来的潞王朱翊镠和永宁公主。www.guayunfan.com在

嘉靖四十五年农历年底(公历1567年1月),嘉靖皇帝病死于宫中。他一共有八个儿子,但是其中七人早在他生前就已经夭折,这样裕王朱载垕就成为毫无争议的新皇帝,即位成为隆庆皇帝,李氏也得以成为贵妃。在她之上还有正宫皇后、原先的王妃陈氏,但是陈皇后无子多病,长期失宠,与年轻貌美又儿女双全的李贵妃是无法相比的。尽管如此,李贵妃并没有恃宠生娇,对皇后恭让有礼,两个人的关系还算不错。

但隆庆皇帝只当了五年多的皇帝,就一病不起,于隆庆六年(1572年)夏天去世,享年只有36虚岁。李贵妃的长子朱翊钧早已被立为太子,即位成了万历皇帝,当时虚岁10岁。28岁的李贵妃成为皇太后。

在儿子登基的第一个月里,李太后做了两件事:

一是,撤换司礼监掌印太监,将孟冲换成了冯保;

二是,撤换内阁首辅,将高拱换成张居正。

冯保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大伴,即男保姆。万历皇帝闹百日咳,整夜不能睡觉,冯保让他骑在自己背上,在砖地上转磨儿,两只膝盖都磨出血来。所以,李贵妃母子对他倚重甚深。而张居正则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严谨沉稳,深得李贵妃母子的尊重与喜爱。

李太后把朝政交由张居正打理,在宫里则辛勤督导万历皇帝读书,对他要求十分严格,每天天不亮就责令他起床读书。每逢在文华殿听讲归来,李太后便邀来陈太后,让儿子将听讲的内容复述一遍。小皇上讲完了,李太后就问陪皇上听讲的冯保,皇上讲的是否有错漏。如果全部都讲对,就给予褒奖;如果有错漏,就给予惩处。如果他用心不专,就罚他长跪。

一次万历皇帝酒后失态,拔刀割下两个小太监的头发,李太后闻之大怒,祷告祖庙,意欲废除万历皇帝,改立潞王为君。听到这个消息的万历皇帝吓坏了,苦苦哀求。他跑到李太后面前长跪不起,乞求得到宽恕,并保证悔过自新。李太后在陈太后的一再劝说下,终于松了口气,但仍坚持说:“能不能留你,要看张先生的态度。”张居正在李太后的授意下,写了一道劝诫皇上“慎起居”的奏疏。《明史·李太后传》中说张居正“具疏切谏”。过几天,张居正又遵李太后的懿旨,替万历皇帝代草“罪己诏”颁示天下,此场风波才告平息。

这次事件,可看做万历皇帝与张居正这一君臣关系的转折点。此前,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深为倚赖,信任有加;此后,他对张居正除了敬畏,更藏了一份不满。www.guayunfan.com

万历九年(1581年)的一天,虚岁19岁的万历皇帝到母亲居住的慈宁宫请安。发现慈宁宫的一位宫女年轻貌美,遂宠幸了她,还赏赐了一些首饰。事后皇帝把人家忘了个精光,孰料这位姓王的17岁宫女却怀孕了。李太后发觉了这一情况,不过她并不生气反而十分高兴,因为此时万历皇帝虽然已经有了皇后和几位正式的妃子,但是还没有子女,抱孙心切的她一直巴望后继有人,王宫女的怀孕满足了她的心愿。

她把万历皇帝叫来对质,万历根本不愿承认也看不上低贱的宫女所生的儿子,矢口否认。李太后命人取出《起居注》来给他看。皇室血脉不容混淆,皇帝临幸后妃的时间、地点、身份、所赏赐物件都要详细记录下来,称为《起居注》。

这样一旦她们生下子嗣,可以对证。在《起居注》面前,万历皇帝只好承认,李太后怕他情急之下杀死王宫女灭口。开导他说:“我已经老了,还没有孙子,如果是男孩,那是我们宗社的福气。母以子贵,分什么贵贱?”

在母亲的压力下,万历皇帝在万历十年(1582年)四月册封王宫女为恭妃,八月份生下长子即后来的泰昌皇帝朱常洛。

就在这一年,万历皇帝以子嗣为名,一日选取了九个妃嫔,她们都是来自京师附近地区的美貌良家少女。其中有一人成为后来分外得宠的郑贵妃。万历十四年(1586年),郑氏给万历生下皇三子朱常洵。

万历皇帝自然希望宠妃的儿子成为太子,觊觎皇太后宝座的郑贵妃也极力撺掇。但是群臣竭力反对,要求立长子为太子,李太后也希望立长子。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万历皇帝没能够立郑妃的儿子为太子。

但是,他采取消极怠工的方法,不说立也不说不立,一直拖到长子20岁的时候,还没有名分。明朝皇帝一般几岁就被立为太子,万历本人就是5岁为太子。李太后也终于等不及了,将万历皇帝叫来质问。万历皇帝说出真心话:“他只是个都人(对宫女的蔑称)的儿子罢了。”李太后闻言大怒:“你也是都人的儿子!”万历皇帝忘记了母后的出身,出言不肖,触怒了母亲。此时诚惶惊恐,连忙跪下。不久,终于将王恭妃之子立为太子。

虽然勉强立了长子为太子,但是李太后却无法迫使儿子喜爱王恭妃。王恭妃长期失宠,被囚禁在冷宫,见不到儿子,昼夜啼哭,以致眼睛哭瞎。临死的时候太子去看望她,将门口的锁砸碎之后才进得了门。王恭妃摸着儿子的衣服说:“我儿长这么大了,我死也瞑目了。”于是很快就咽气了。当时是万历三十九年,王恭妃享年47岁。9年后,她的儿子、孙子先后即位,被尊封为皇太后。

郑贵妃的儿子已经年纪一大把还赖在皇宫中不肯到封地去,谋图皇位。郑贵妃声称要为皇太后庆祝了七十大寿尽孝心之后才走。李太后训斥说:“我的二儿子潞王也能随随便便跑来祝寿吗?”因为,明朝限制诸王行动,对他们约束极严,不允许离开封地,更不许擅自来京城。然而恰巧李太后在七十岁生日的前一个月逝世,并未能做寿,这样郑贵妃的儿子就没有任何理由留在京城了。在李太后去世45天之后,郑贵妃之子终于离开京城到河南去当福王,太子的威胁终于解除。

李太后一生笃信佛教,其实,是万历皇帝尊封她为“九连菩萨”。万历成年以后数十年不问政事,不见大臣的面,并派太监到民间横征暴敛,搜刮民财,导致民不聊生、灾变迭起,国家内忧外患,根基日空。儿大不由娘,她只管保住太子的地位,除此之外并不多干涉儿子,何况按律后妃本也不应干政。所以,她寄情宗教,儿子如何也就随他去了。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李太后去世,终年70岁,与丈夫及陈皇后合葬在十三陵中的“昭陵”,谥号“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

现代启示录

教育是不是万能的?

母亲是好母亲,儿子却不是好儿子。这个问题很费解。一个接受了整个国家最精粹的教育的孩子,竟然长成了一个昏君。这不能不发人深省!教育到底是不是万能的?不管答案为何,每一对父母还是会尽力去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对夫妻出身贫苦,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辛辛苦苦地打拼后,终于挣下了一份家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发誓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个“贵族”。因此,花大价钱给孩子请来专业老师,教他学钢琴、英语、法语说话、仪态、骑马等一切在他们看来“贵族”的东西。但他们却忽视了一点,作为孩子的父母,他们没有跟着“贵族”起来。

有一天,孩子最喜欢的一件上衣被家里的阿姨不小心烫破了。孩子非常伤心,居然一开口就是一串脏话。正好让孩子的父亲听见了,非常生气:“老子花钱让你当‘贵族’,你竟在这儿给我骂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还痛陈“革命家史”,想让孩子知道2017-02-18 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孩子一方面还在心疼那衣服,一方面也是理亏,还有一方面是恼羞成怒,居然表现得很不合作。父亲一看,更生气了,说:“你个混蛋,我的钱都花到哪去了,老师都教了些什么东西?说,你跟谁学的?”孩子回答得非常爽快:“跟你学的!”看吧,从这一点上说,家长的言传身教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孩子不是件轻省的事,以下几点也许能让你参考一二:

1.身教与言教相结合

不要动辄使用粗俗的语言或言行不一致的做法给孩子造成困扰。另外,也要努力戒除或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惯,免得孩子以此为“榜样”学习。

2.尊重孩子,认真听他的意见,并与之平等地沟通

在沟通时要注意,尽量少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这会破坏掉孩子坦诚交流的勇气和信心。

3.让孩子自理、自立

爱孩子不是给他包办一切,要适当地给孩子独立与磨炼的机会,帮他培养自理、自立的能力。

4.与孩子一起成长

跟孩子一起成长,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也培养自己进步。

5.看“淡”孩子的错误

不要放大孩子的错误,或者抓住不放,经常拿出来“警戒”孩子。其实,这种做法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6.注重家庭环境教育

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

7.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

8.德育和智育同样重要

除了教他学习之外,还要教他做人,普及一些基本的做人原则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