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渤海郡国的建立_唐宋民族史

渤海郡国的建立_唐宋民族史

时间:2022-07-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渤海郡国的建立_唐宋民族史一、的发展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周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并同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关系。唐廷为分化起义队伍,封酋乞四比羽为许国公,封粟末的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免他们的反唐之罪。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曾被唐朝封为“震国公”,他自立为震国王,实则承认受唐之封,为唐属国。

渤海郡国的建立_唐宋民族史

一、的发展

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周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或称不咸山、徒太山、太白山、长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并同中原地区建立了密切关系。两汉至魏晋时,肃慎后裔称挹娄,曾长期役属于扶余。曹魏初年摆脱扶余的羁绊,始直接通贡于中原,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北魏时,挹娄改称勿吉,势力更为强盛,最终打败扶余,并入据今松花江流域,仍臣属于中原政权。

隋代,勿吉又写作。勿吉与同音异写。当时的有数十个部落,其中以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白山、黑水、粟末等七部落为主要,又以居于粟末水(今松花江)的粟末最为强大。

粟末部在七部中地居最南,南与高丽为邻,西接契丹,分布在今吉林市为中心的松花江中游的辽阔地区。粟末靠近中原和高句丽,中原发达的封建文化和高句丽文化给粟末以深刻影响,促进了粟末社会的发展。粟末已开始农耕,种植粟、麦、郘。经济生活仍以射猎为主。他们善制弓箭,弓长三尺,箭长一尺二寸,箭头涂抹毒药,禽兽被射中立即身亡。(www.guayunfan.com)隋初,诸部相率遣使朝贡。高祖盛宴款待,赏赐有加。其使者表示:“臣等僻处一方,道修悠远,闻内国有圣人,故来朝拜。既蒙劳赐,亲奉圣颜,下情不胜欢喜,愿得长为奴仆也。”[1]当时常与邻近的契丹相互劫掠,高祖劝诫使者,要他们各守土境,和睦相处。

由于契丹的频繁劫掠,被迫依附高丽。隋大业元年(605年),粟末与高丽作战失利,其首领突地稽(又作度地稽)乃率八部之众,胜兵千余,自扶余城(今吉林四平)西北,降服于隋,被安置于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突地稽被隋炀帝封为右光禄大夫、辽西太守。内附的人逐渐同当地汉人融合。留在故地的粟末人则与白山、伯咄、安车骨、号室诸部先后沦为高丽的附庸。

二、渤海郡国的建立

唐朝初年,诸部分布在松花江以北、牡丹江流域、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其南是据有辽东、辽南及通化地区的高丽王国,在西面是强大的突厥汗国,在北面是室韦诸部。诸部“或附于高丽,或臣于突厥”。[2]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命李靖为帅,分兵六路出塞,一举打败突厥,俘其可汗颉利。契丹、奚、室韦等十余部因东突厥灭亡而内附于唐,也向唐廷靠拢。

贞观十六年(642年),高丽的两部大人盖苏文杀其王,自称莫离支,相当于唐朝的兵部尚书兼中书令,独专国政。他南结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求援,唐太宗于贞观十九年(645年)亲自帅大军进攻高丽,陷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包围安市城(今辽宁盖县),久攻不下,因粮草不继、士卒饥寒,被迫退兵。乾封二年(667年)初,唐高宗又利用高丽统治集团内讧的机会,命李眅和薛仁贵率大军再次进攻高丽,一路势如破竹,于总章元年(668年)九月,平定高丽,在其地设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县,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3]。

高丽灭亡后,一部分粟末人、白山人和激烈抗唐的高丽人被移居营州(今辽宁朝阳)附近。唐朝控制了扶余川(今伊通河)及粟末水流域的广大地区。黑水利用高丽灭亡及南系诸部溃散的机会大举南下,进居安车骨、伯咄故地,并与高丽遗民暗中联络,逐渐向粟末方向逼进。天授二年(691年),唐廷命出生于的将军李多祚征讨黑水,大破其众。安居骨、百咄诸部故地,为唐军占据,纳入唐朝版图,与粟末水、辽河流域的唐朝直接管辖的政区连成一片,当地部众也就成为唐朝的编户。

唐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在营州设置都督府,并在营州周围设置了十七个羁縻府州,以安置内附的东北各族部众。从太宗到高宗大约半个世纪间,内迁的各族人民与汉人交错杂居,相互依存,友好共处。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营州都督赵文隦为政苛虐贪暴,激起契丹、奚各族人民的不满,他们在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的领导下,揭竿而起,攻陷营州,杀死赵文隦,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旬日之间,兵至数万。武则天从各地调集二十万兵马,联合突厥、奚的士卒,于万岁通天二年(697年)镇压了这次起义。

徙居营州一带的人参加到李尽忠领导的反唐斗争行列。唐廷为分化起义队伍,封酋乞四比羽为许国公,封粟末的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免他们的反唐之罪。乞四比羽拒不受命,与乞乞仲象一起率领人和高丽人,乘营州被攻占,原驻守粟末水及那河(今嫩江下游东流段)地区的李多祚将军及所部主力调往营州前线,故地空虚的有利时机,离开营州,东渡辽水。唐廷命契丹降将李楷固率兵追击,乞四比羽被杀,乞乞仲象去世。乞乞仲象的大儿子大祚荣,为人骁勇,善于用兵,他率领与高丽的部众在天门岭与李楷固大战,李楷固战败退还。圣历元年(698年),突厥侵占了唐朝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契丹归附于突厥,辽西走廊被拦腰截断,唐军通往东北的陆路阻绝。天门岭之战后,大祚荣兼并乞四比羽余众,收容高丽遗民,利用唐朝无法东顾之机,率领部众,东渡辽河,返回故地,保有太白山(今长白山)东北,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一带,在东牟山下树壁自固,筑城以居,这就是最初的都城,后来称为“旧国”,其地在今吉林省敦化县城的敖东城。[4]在营州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大祚荣,在与高丽诸部中颇有威望,诸部人众纷纷前来归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圣历元年(698年),大祚荣自立为震国王,仍称。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曾被唐朝封为“震国公”,他自立为震国王,实则承认受唐之封,为唐属国。

震国中心在营州以东二千里处,南与新罗为邻,北接黑水,西边是契丹和突厥。突厥在默啜可汗统率下,屡败唐军,并役服奚与契丹,成为雄踞北方的强大势力。为对付唐王朝,巩固刚建立的震国,大祚荣遣使与突厥结盟,又通好于新罗,新罗授予他五品大阿餐之秩。大祚荣巧妙地在四邻强大政权间斡旋,短短几年间,势力迅速发展,拓地二千里,拥有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成为东北地区不可轻视的政治力量。

唐朝为集中力量对付突厥,遣使联合东北诸蕃,以图进取。唐中宗即位后,就派侍御使张行岌出使震国,招抚大祚荣,以牵制突厥势力。大祚荣盛情接待唐朝使臣,乐意归附唐朝,为表示诚意,派遣儿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唐为质子,宿卫京师。唐廷决定派使团前往震国册封大祚荣,却因契丹、突厥连年寇掠唐朝边境,使命不达,册封未能实现。唐开元元年(713年),派郎将崔忻,以摄鸿胪卿的身份,敕持节宣慰使的名义,前往震国,册拜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大祚荣统辖的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去掉之号,专称渤海。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府州。忽汗州都督府,即渤海郡,是唐朝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之一。

三、渤海政权的发展

唐廷册封大祚荣后,渤海政权在东北诸族中的地位迅速提高,逐渐摆脱突厥的控制,南部诸部及高丽遗民纷纷前来归附。开元七年(719年)三月,大祚荣去世。当年八月,唐玄宗遣使册封大武艺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大武艺即位后,开拓疆土,诸部、达末娄、乌罗护及室韦诸部都畏而臣服于渤海国。

大武艺自感势力强大,便不再奉唐朝正朔,改年号为“仁安”,一反其父大祚荣岁岁遣使入唐朝贡的惯例,与唐分庭抗礼。为了控制渤海,唐联络新罗与黑水,从南、北两方牵制渤海。新罗为抵御渤海的南进,与唐通使结盟。黑水为对抗渤海北上扩张,加强与唐王朝联系,依靠唐王朝壮大自己的力量。开元十四年(726年),唐王朝正式设立黑水都督府,以黑水首领为都督。于是,渤海就处在唐朝的钳形包围之中。

大武艺为摆脱腹背受敌的困境,企图先制服黑水,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派遣其弟大门艺及舅舅任雅相发兵攻打黑水。大门艺曾在长安宿卫,劝大武艺说:“黑水请吏而我击之,是背唐也。唐,大国,兵万倍我,与之产怨,我且亡”。[5]大武艺置之不理,派大壹夏代替大门艺统兵攻打黑水,将大门艺从阵前调回,试图将他处死。大门艺逃归唐朝,被封为左骁卫将军。大武艺北伐黑水的军事行动失败。

开元二十年(732年),大武艺派大将张文体率海贼,越海突袭唐朝登州(今山东蓬莱),杀死了刺史韦俊。唐派遣大门艺调幽州兵马进击,又命新罗王侍子金思兰回国发兵进攻渤海南部。因暴风雪骤至,士卒冻死过半,无功而还。大武艺率兵进逼马都山(今山海关附近),唐平卢先锋乌承繣率领本营兵马,联合黑水与室韦援军,将其打退。大武艺上表唐廷谢罪,与唐恢复友好关系。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大武艺死,其子大钦茂继位。第二年,玄宗遣内侍段守简前往渤海册封大钦茂为渤海郡王、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希望他“永为藩屏,长保忠信,效节本期,作范殊俗”[6]。大钦茂鉴于父辈连年战争消耗人力、物力,使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教训,改为实行偃武修文的政策,革新内政,以文官取代武人执掌朝政,仿照唐制厘定各项制度。从开元末年到天宝初年,大钦茂先后兼并了的一些部落。兼并拂捏后,在其地设置东平府;兼并铁利后,于其地设置铁利府;兼并虞娄后,于其地设置定理府和安远府;兼并率宾后,于其地设置率宾府。为加强对新设诸府的统治,天宝末年,大钦茂将国都从旧国迁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渤海镇),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文化。大钦茂还利用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无暇东顾、撤销安东都护府之机,逐渐占据了唐朝失去控制的辽东地区。

宝应元年(762年),唐廷诏令渤海为国,以大钦茂为王,进检校太尉。从此,渤海与唐关系更为密切,不断遣使朝献。

大钦茂死后,继位的几个渤海郡王都是短命的。第十代宣王大仁秀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即位,改元建兴。大仁秀的四世祖野勃,是大祚荣之弟。他整顿朝纲,厘定州县;南讨新罗,北略诸部,开疆拓土,境域扩大至五千里,进入了渤海郡国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太和四年(830年),大仁秀死,大彝震、大虔晃、大玄锡、大玮蠮诸王继袭渤海郡王之位。由于社会相对稳定,始终与唐保持友好关系,同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不断和日益扩大,渤海的社会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与中原的差距逐步缩小,人口从建国初期的数十万,逐渐增至三百万左右,胜兵达到数十万之多,因此有“海东盛国”的称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