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下水污染研究意义

地下水污染研究意义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已有调查资料,淮河平原区现有城市由于地下水污染造成供水紧张。目前淮河平原区地下水污染正由点污染、条带状污染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而且污染程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在河南淮河平原区以往虽作过地下水水质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对重点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状况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和了解。
地下水污染研究意义_河南淮河平原地下

一、地下水污染研究意义

1.开展地下水污染研究是全面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的重要手段

随着河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迅速上升,污染排放持续大幅增加,现有的资料已难以满足需要。搞好这项工作就是为了了解研究区内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地下水污染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地下水污染发展趋势。对地下水污染进行科学的评价,建立健全地下水污染信息数据库,有利于正确地判断地下水污染形势,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开展地下水污染研究是保障生态环境和饮水安全的迫切需要

地下水是淮河流域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源。在区内大多城市以开发水源地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在广大农村地区,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分散式开发地下水作为饮用水供水水源。由于地下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地下水水环境质量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地下水一旦遭受污染,其造成的破坏性后果难以估量。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地下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据已有调查资料,淮河平原区现有城市由于地下水污染造成供水紧张。部分城市浅层地下水已不能直接饮用,一些深层水中已有污染物检出。数万人饮用硝酸盐或氟含量超标的地下水或者是咸水和微咸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污染及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广大农村地区饮用地下水污染现状堪忧。

目前淮河平原区地下水污染正由点污染、条带状污染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而且污染程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地下水环境质量关系到生态环境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与饮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地下水质量状况及污染防治工作,多次提出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因此在构建污染监控与污染防治关键支撑体系及污染事故应急体系的基础上,保障生态环境和饮水安全,开展地下水污染研究与防治成为重大战略问题,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3.开展地下水污染研究对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地下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淮河平原区的地下水主要开采区地下水水位连年下降,部分城市地区地下水位累计下降达100余米,形成多个大面积的降落漏斗,部分地下水含水层被疏干,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的无序排放和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日益增加,水环境的质量不断恶化,直接影响着地下水的质量。工业发达城镇和部分化工区附近的地下水污染尤为突出,石油烃类及其衍生物、卤代脂肪族、卤代芳香族、农药、多氯联苯、细菌、病毒对水土和生态环境破坏十分明显,人体健康影响显著。污水灌溉、矿业及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农药化肥使用所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普遍存在。根据对城市大型垃圾填埋场的调查,由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漏出来的有毒物质已经污染到了地表50m以下的地下水。耕地受到农药化肥不同程度的污染,相应农业区的地下水也受到污染。地下水质量的降低和污染所出现的水质型缺水,大大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水质型缺水城市和地区日益增多。因此开展地下水污染研究,对于遏制重点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趋势,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护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障流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4.开展地下水污染研究可为政府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提供决策依据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肩负着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责任。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完整系统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在河南淮河平原区以往虽作过地下水水质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对重点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状况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和了解。但由于调查面积仅占整个面积极小部分,地下水污染的调查评价与监测仅限于部分城市和地区,而且调查评价与监测的指标非常有限,从整体上缺乏对全国地下水污染状况的了解。

同时,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难恢复性等特点,导致缺乏对地下水污染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由此缺乏有效的地下水污染保护,影响到对地下水环境的有效监管,难以有效遏制地下水污染加剧的趋势。因此开展地下水污染研究,提出对地下水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对策,有利于政府科学制定地下水保护政策和地下水污染治理规划,切实改善地下水质量,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