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朗诵的用声

朗诵的用声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 朗诵的用声朗诵是一门绘声绘色的语言艺术,朗诵要有规范的语言的基本功。朗诵对喉部控制的要求主要是喉头相对放松、相对稳定;注意结合呼吸控制、口腔控制等综合控制;克服不良的发音习惯及动作。朗诵发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声音弹性,即朗诵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实践证明,朗诵者发声应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11 朗诵的用声

朗诵是一门绘声绘色的语言艺术,朗诵要有规范的语言的基本功。要求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在用声实践中客观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口的创作手段,服务于表达,是朗诵者所应具有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朗诵者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等方面来掌握基本理论,并进行相关练习。

发声的呼吸控制的要求主要有:以胸腹联合式呼吸为基本呼吸方式。吸气时要打开两肋,吸到肺底,“腹壁”站定;呼气要稳劲持久、变化自如;换气要句首换气,换气到位,换了就用,留有余地。

发声对口腔控制的要求主要有:打开口腔;唇舌力量集中;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发声对共鸣控制的要求为:以口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为基础,辅之以少量鼻腔共鸣的混合式共鸣。

朗诵对喉部控制的要求主要是喉头相对放松、相对稳定;注意结合呼吸控制、口腔控制等综合控制;克服不良的发音习惯及动作。朗诵发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声音弹性,即朗诵时声音形式对于人们变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应能力。

我们在有了以上基本控制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技能之后,在朗诵用声中要增强自己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应表达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变化。实践证明,朗诵者发声应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首先,胸腹联合式呼吸时吸气从前后、左右、上下等方面全面扩大了胸腔的容积,吸气量最大;其次,从动作特征来看,胸腹联合式呼吸建立了胸、膈、腹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呼吸的稳健感,有利于控制;再次,是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后,易于产生坚实、响亮的音色,它是多种音色变化的基础。所以胸腹联合式呼吸是较为理想的朗诵用声的基本呼吸方式。语言的表现力是靠声音色彩的变化来实现的,而声音色彩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又要依赖于富有活力的气息运动。因此在获得稳劲、持久的呼吸控制能力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掌握运动着的气息的控制规律,做到能随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气乃情所致”,气息“自动化”控制的枢纽是感情的运动,所以朗诵者必须熟悉作品内容,认真理解、具体感受、态度积极,使心理真正运动起来。如果感情不动,势必导致呼吸的僵滞,从而影响声音色彩的变化。利用感情调节呼吸运动的方式是呼吸控制的高级阶段。但在训练过程中,只有通过较为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熟练地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基本要领,才可能获得灵动的、本能的呼吸运动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