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东征西讨,屡建战功

东征西讨,屡建战功

时间:2022-04-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东征西讨,屡建战功2.东征西讨,屡建战功元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病逝,朱元璋“并统其军”,执掌起义军的领导权。因此,建立巩固的东、西防线,以抵挡张士诚和陈友谅的进攻,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便成为朱元璋施展其宏图大略的当务之急。朱元璋调集主力,设伏于应天城内外各险要地点。此役消灭陈军无数,仅生俘者达七千余人,并缴获大小战船数百艘。徐达数年来东征西讨,与其他将领一道,巩固了东、西两道防线,确保了应天的安全。

东征西讨,屡建战功

2.东征西讨,屡建战功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三月,郭子兴病逝,朱元璋“并统其军”,执掌起义军的领导权。六月,朱元璋率军南渡长江,准备夺取集庆(今江苏南京),徐达与常遇春为前锋,乘风举帆,轴轳齐发,强登牛渚矶,攻占采石、太平(今安徽当涂)。当时,太平城周围皆为元军,元将蛮子海牙和阿鲁灰用巨舟横截采石附近的江面,并策动地方武装陈先等部逼近太平城下。朱元璋在城中亲自领兵防御,徐达和邓愈率奇兵绕到敌后设伏,活捉陈先,太平城终于转危为安。随后,徐达又独领精兵五千,攻占溧水、溧阳,从南面包抄集庆。翌年三月,徐达所部会同各路大军,在朱元璋统一指挥下攻克集庆。

朱元璋进占集庆后,将其更名为应天府,准备以此为中心,建设和发展江南根据地。当时,朱元璋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他们地广粮丰,兵多将足,根本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时刻都想兼并他的地盘。因此,建立巩固的东、西防线,以抵挡张士诚和陈友谅的进攻,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便成为朱元璋施展其宏图大略的当务之急。在这场争夺生存空间的战斗中,徐达又一次表现出他的军事天才。

占领应天之后,朱元璋便立即筹划攻取镇江。当时部队连续得胜,军纪有所放松,入城之后时有抢掠之事发生。为整顿军纪、取信于民,朱元璋及其幕僚长李善长与徐达密商,演出了一出“苦肉计”。首先由朱元璋在众将面前佯做盛怒,指责徐达“纵容士卒,违反军纪”,将其捆绑,下令按军法从事;再由李善长出面调解,百般求情,朱元璋则下令松绑了之。然后,朱元璋命徐达为大将,统兵沿江东下,并告戒众将:“城池攻克之日,不许烧杀抢掠,违反军令者,处以军法,纵容不管者,必罚无赦!”徐达率众将顿首受命。镇江被攻克后,果然军纪严明,士兵无有敢犯法者,镇江城内平静如常,丝毫看不出有兵事发生过的迹象。

当时,张士诚据有常州,拒绝朱元璋与之通好的要求,派兵进攻镇江。镇江乃应天之门户,张士诚如占领镇江,即可直捣应天,因而保卫镇江乃是保卫应天的关键,这一重任便落在徐达的肩上。徐达首先指挥守军击败敌人的水军,张士诚急忙派兵驰援。徐达见其来势凶猛,不易力战,便设伏兵于城外,自己亲自督军迎敌。敌军受阻,慌忙撤退,结果中了埋伏,损兵折将,而徐达则乘胜进兵,围攻常州。到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月,徐达指挥部队接连攻克常州、宁国、常熟、宜兴,太湖以西的地区已尽入朱元璋的版图,一条北起江阴南到长兴,沿太湖西岸而设的防线巍然屹立,张士诚西犯的门路均被堵塞。(www.guayunfan.com)东部防线巩固之后,徐达又奉命来到西部战场,连克池州潜山。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徐达、常遇春攻占枞阳水寨,陈友谅亲率大军增援。徐达、常遇春在池州以南的九华山设伏以待,与城中守军夹击陈军,斩首万余,生俘三千,给陈友谅以沉重打击。五月,陈友谅趁虚攻占太平,自称皇帝,国号汉,进而引兵东下,企图进犯应天。朱元璋调集主力,设伏于应天城内外各险要地点。徐达率一支精兵埋伏在南门外,待陈友谅军在渡口龙湾登陆,即冲杀出来,与其他各路内外合击,将陈友谅军击溃。此役消灭陈军无数,仅生俘者达七千余人,并缴获大小战船数百艘。陈友谅乘船逃跑,徐达等人紧追不舍,收复了太平。

徐达数年来东征西讨,与其他将领一道,巩固了东、西两道防线,确保了应天的安全。经过几年的努力,朱元璋的力量迅速扩大,兵强粮足,已足以同陈友谅、张士诚相对抗。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经过三年的备战,倾巢出动,号称六十万大军,直奔南昌而来。七月,朱元璋亲率二十万大军援救南昌,双方在鄱阳湖上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水战。战斗开始后,朱元璋的军队在占尽优势的陈友谅军阵前毫不退让。徐达身先诸将,一举击败陈军前锋部队,歼敌一千五百人,缴获巨舰一艘,使军威大振。在自己的战船着火焚烧之际,徐达毫不畏惧,扑灭大火后继续搏战不已,在其他将士的支援下,终于将敌军击败。鄱阳湖一役,陈友谅几乎全军覆没。八月,陈友谅死于乱军之中。

元至正二十四年(1964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吴王,军功卓著的徐达被任命为中书左相国,与中书右相国李善长同居百官之首,成为朱元璋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