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伊凡三世是“逃兵”吗?

伊凡三世是“逃兵”吗?

时间:2022-02-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伊凡三世派兵迎敌,驻跸科洛姆纳。在克里姆林会面时,大主教瓦西安称伊凡三世是“竞赛用马车”,指责他胆怯。伊凡三世把自己的家属送往白湖之举使形势更加激化。在莫斯科市民压力下,伊凡三世才于10月13日或14日前往乌格拉。1480年,伊凡三世在与蒙古鞑靼人的斗争中到底是英雄还是“可耻的逃兵”,这个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伊凡三世是“逃兵”吗?

1480年夏,金帐汗阿合马率兵“远征”莫斯科。伊凡三世派兵迎敌,驻跸科洛姆纳。9月30日,正当前方战事紧张之时,伊凡三世带少数随从人员突然返回莫斯科。愤怒的民众包围了他,指责他临阵脱逃。不久,他又回到部队。他与阿合马谈判,没有发动积极的进攻。11月11日,阿合马迫于天寒缺粮和孤军作战,率兵从乌格拉河撤向南方。蒙古鞑靼人对俄罗斯240余年的压迫从此告终。

关于伊凡三世在这期间的表现应作何评价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或誉之为英雄,或称之为“懦夫”和“逃兵”。争论集中在对下述两个问题的看法上:

第一,关于伊凡三世突然从科洛姆纳返回莫斯科的原因。

根据《复兴编年史》的材料,伊凡三世突然从科洛姆纳返回莫斯科是去求自己的亲属、教父和大臣们“出谋划策”的。这些人“要他坚决地为了俄罗斯反对伊斯兰教徒”。伊凡三世考虑这一要求以后就回到乌格拉河。苏联学术界在解答这个问题时流行着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即伊凡三世返回莫斯科是因为必须为首都的被围进行准备,同时也要设法和谋叛的封土诸侯调解以便集中一切力量来回击阿合马。这里说的“谋叛的封土诸侯”指的是伊凡三世的两个兄弟———鲍里斯和安德烈。他们曾同伊凡三世发生过争吵。这种希望和兄弟们和解的说法在诺索夫、潘克拉托娃、马福罗金等人的著作中都存在着。

但是,编年史集子《阿合马的到来》这部文献却对伊凡三世突然离开科洛姆纳返回莫斯科的原因作了另一种解释。其中说,为捍卫克里姆林而搬进莫斯科城的郊外居民看见大公到来的时候,都纷纷要求他回到前线去。(www.guayunfan.com)

罗斯托夫大主教瓦西安对他说:“基督的人民对你不满,因为你出卖了他们并远远躲开,不准备和鞑靼人打仗,更不和他们交锋。”马克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写道:在蒙古鞑靼人第三次入侵中,“看到一点点武装冲突场面就发抖”的伊凡三世“丢下20万大军临阵脱逃,当了可耻的逃兵”。前苏联学者纳札罗夫也认为,同时代人责备伊凡三世犹豫不决是有根据的。

他说,伊凡三世9月30日返回莫斯科被居民们理解成从军中逃跑。在入城时,他不得不听取市民激烈的责备:“……你把我们出卖给鞑靼人的王。”在克里姆林会面时,大主教瓦西安称伊凡三世是“竞赛用马车”,指责他胆怯。“市民的责备”规模如此之大,以致大公只好住在红村。伊凡三世把自己的家属送往白湖之举使形势更加激化。他在莫斯科呆了两个礼拜。在此期间,他究竟来得及做些什么呢?成功地结束同反叛的兄弟们的谈判,把家属和国库送到北方去,为莫斯科可能被围做准备,在其他城市里实行防御措施,实行军队的补充动员,征求意见,参加祈祷。所有这些行动都是需要的,但其中哪一个行动都不要求有大公参加。10月初,伊凡三世给在沙场的儿子小伊凡一封信,要他也返回首都,而在儿子坚决拒绝后,他就向霍尔姆斯基下达了把小伊凡强制送到莫斯科的命令。这种意图无论是出于什么动机,它都不能不动摇军心。在莫斯科市民压力下,伊凡三世才于10月13日或14日前往乌格拉。

第二,关于伊凡三世与鞑靼人谈判和没有发动积极进攻的原因。

前苏联学术界有人认为,当阿合马于10月8日挨近乌格拉河时,伊凡三世希望争取时间和等候诸弟,乃和阿合马谈判。他起初占据克列明涅茨附近的阵地,以后又率兵退到博罗伏斯克,以便占据更有利舶战略地位。潘克拉托娃写道,当乌格拉河结冰时,伊凡三世便命令其军队后退,以便在更有利的阵地上作战。马福罗金说,伊凡三世有意识地不转入进攻;他同阿合马进行不断的谈判,在兄弟们的军队未与他会合前,不希望开始军事行动。涅奇金娜也认为,伊凡三世同阿合马谈判,没有开始积极的进攻行动,是希望赢得时间以便集中新的力量。《苏联大百科全书》和《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的作者在谈到伊凡三世同阿合马谈判时都认为其目的是为了“赢得时间”。

1480年,伊凡三世在与蒙古鞑靼人的斗争中到底是英雄还是“可耻的逃兵”,这个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