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界屋脊走来的梦想守望者

世界屋脊走来的梦想守望者

时间:2022-0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屋脊走来的梦想守望者——记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2008级学生次仁旦达进入世界上最强的登山学校——西藏登山学校,接受几近苛刻的登山训练。8月8号,圣火珠峰传递的当天,央视安排了4个机位,把他们8个人分为4个组。此后,次仁基本上都是用药物压制这巨大的疼痛。这就是次仁,一个永远乐观面对一切坎坷的人,一个为了登山梦想默默等待彩虹的人。
世界屋脊走来的梦想守望者_地大人2010

世界屋脊走来的梦想守望者

——记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2008级学生次仁旦达

进入世界上最强的登山学校——西藏登山学校,接受几近苛刻的登山训练。6年间,一座座山峰见证了这位少年的漫漫征途:5次登上海拔8km以上的山峰,其中两次他到达了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珠穆朗玛峰,5次立于海拔7km以上的山巅,4次征服海拔在6km以上的山峰。

次仁旦达,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8级学生,一个奥运英雄背后的英雄。

激情,圣火背后的守望

2008年5月8日,我们通过央视直播的火炬珠峰传递,看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如蜀道般陡峭的气势,看到了如圣女般巍然挺立的珠峰,看到了火炬手们艰难的火炬传递,更见证了来自我校的奥运火炬手袁复栋的飒爽英姿,世界人民共同见证了奥运圣火首次在珠峰传递的伟大壮举。然而,画面中的英雄、历史的创造者被人们牢记在心时,这些电视画面、照片等珍贵历史影像的记录者却未必有人想起。他们身负沉重的摄像器材艰难的随行拍摄,却从未放弃;或许,你还在抱怨“信号为什么断断续续,画面为什么时好时坏,真扫兴”,却没有考虑到在8 000多米的顶峰,被严寒和缺氧威胁着的他们,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在珠峰顶部保证把电视信号顺利传输给世界亿万观众。

次仁旦达,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记录者、电视信号调试者中的一员。火炬珠峰传递前,由于一般的记者难以到达6 500m以上的海拔,所以北京奥组委委托西藏登山学校遴选了8个实力雄厚的队员到央视去学习视频拍摄、微波调试,以便在火炬传递时让世界人民及时看到火炬手们在峰顶的英姿,次仁以绝对的优势入选。

8月8号,圣火珠峰传递的当天,央视安排了4个机位,把他们8个人分为4个组。次仁了解了4个机位的情况后,立即和另外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登山队员旺堆商量,决定选择8 800m左右最陡峭、最危险的1号机位,经过领导同意后他们两个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次仁首先负责微波调节,冒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环境中拍摄以及微波调试,他拿着五六公斤的微波仪,在1号机位来回旋转,眼睛时刻注意着微波仪上的指示灯,寻找最佳位置以保证信号的畅通传递。

然而,意外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来临。在低温的室外长时间拿着仪器,一种冰冷的麻木的感觉在双手间肆意的游荡,调节按钮时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那时候,我脑中有个意识愈发强烈——手中的微波仪虽小,它却承载着所有关于此次活动最精彩时刻的画面传递,不能有任何闪失”。虽然冻伤已经开始侵蚀着他的身体,而他却依旧坚持,冻伤在他的手腕上留下了永久的痕迹。

“当时,我脑中唯一的想法就是,通过摄像机把那些登上珠峰的英雄们记录下来,把奥运火炬第一次登上世界第一峰的激动瞬间记录下来,这也是我个人的荣耀,至于我上不上电视倒从来没想过”。次仁在平时生活中话很少,他相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是问心无愧,不用让别人都知道。“其实,在摄像机背后默默地记录也是一种幸福。”次仁的想法代表了北京奥运会成功的背后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在他身上,志愿者精神熠熠生辉。

脚步,永不停息

在各种成功的光环背后,次仁也和其他登山运动员一样饱受登山带来的伤病折磨。

2007年10月,西藏登山学校为国内业余登山家组织攀登海拔8 201m卓奥友峰的活动。下山的时候,大约在海拔7 900m左右,一道二三十米长的陡斜坡阻止了大家前进的步伐。次仁小心翼翼地和其他专业队员们把业余爱好者们一个个送下陡坡,当他把自己负责的业余登山者安全送下斜坡时,看见后面还有一个30多岁的妇女看上去体力似乎有些透支,快要虚脱的样子,她一直在陡坡上方呆着,不敢挪动半步。于是次仁主动又再一次上去帮她走完这段坡。

可是,意外就在这时出现了。一大块流雪从山上滚下来正好砸中了次仁,致使他滚落十来米开外。“当时身体没什么感觉,就是感觉害怕,自己被吓坏了,内心满是恐惧,那个阿姨也吓坏了,”次仁回忆说。虽然他穿着厚厚的专业登山羽绒衣,全副武装地裹着身体,伤痛还是无情般植入次仁的身体。回到营地后,他突然发现背部有一道两厘米的伤疤,便立刻做了简单处理。次仁安慰前来慰问的阿姨以及其他队友,说自己没事,是小伤无大碍。

第二天,登山活动结束后,次仁一个人来到医院,没有做太多的检查,买了几盒药,“当时就以为是小伤,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得是,所以就没太注意,只是买了一点药,吃完后也就不痛了”。然而,内伤并没有随着几盒药被治愈。

半年后,在一次例行训练时,腰部一阵剧烈的钻心痛止住他训练的步伐。忍着痛结束训练后,次仁一个人来到医院又买了和上次相同的药,这次却没有像上次那样幸运。自此,他便落下了病根,只要一剧烈运动,如群蚁蚀骨髓的痛便一直伴随着他。但他没有向别人说起这件事情。“学校队员很多,大家都很需要学校的帮助,我想这只是我个人的小伤,不想再麻烦学校,也给其他更需要的人更多的机会”,他默默地自己走访了成都、北京、武汉等地的许多家医院,结果都是一样:坐骨神经压迫。鉴于他的伤病没有太大问题,医院没有对其进行治疗。此后,次仁基本上都是用药物压制这巨大的疼痛。

“现在比以前好一点,但是还是那样。只要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就会出现腰部酸痛的现象,但是我已经慢慢适应了”。次仁淡然的用“适应”两个字概括了近两年来的无数次的剧痛。

这就是次仁,一个永远乐观面对一切坎坷的人,一个为了登山梦想默默等待彩虹的人。他一次次挑战自己,又一次次战胜自己,并不断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他心中还有梦。

梦想,在波折中开花

16岁,次仁旦达在日喀则读初二,由于体能测试合格,加之文化课考试成绩优异,他被西藏登山学校看中,选入该校,成为一名职业登山者,梦想从此在心中生根发芽。登山,变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于是,他就开始了每天7点(相当于西藏当地时间5点多)准时起床,围着操场跑2 000m,然后开始一天的文化课学习以及登山理论学习的生活。

img154

次仁旦达

由于日喀则离在拉萨的西藏登山学校有600多公里,所以16岁的他连续5年在外面苦苦追寻着他的登山梦。每年只有一个月的寒假时间可以和家人团聚,他却没有抱怨,只是更坚定地前行,因为对他来说,没有比自己更高的山峰。

21岁那年,对于次仁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家人终于搬到拉萨,姐姐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西藏登山学校,可是父亲却在相聚的喜悦中猝然离世。在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环境里,他顶住各方的压力,没有一天言弃,没有一天逃避,没有一天抱怨。尽管在第一次登珠峰时出现严重的头晕、目眩、胸闷等一系列高原反应;尽管在登卓奥友峰时不小心滑倒,扭伤了腰部,至今仍隐隐作痛;尽管登山本身还有太多不确定性,他凭着毅力,坚定地走了下来。

“我的梦想是当一个高山摄影师,记录洁白高山广博德美,记录所有登山者冒着生命危险留下来的足迹,所以2008年我选择了中国地质大学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次仁眼角露出一种倔强的光芒。

编者感言:他从高原一路走来,为着年少时的一个梦想,一路风雨,满身风尘,也曾受伤,也曾迷茫,在登上世界第一峰后,他又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征程——从登山者到记录登山者的华丽转身。愿次仁旦达的梦想绽放成雪山之巅那一朵最绚烂最圣洁的昙花。

(校团委《第四纪》媒体记者:洪维 孙程)

编者按:2008年5月8日9点17分,历史动容,世界沸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上缓缓升起奥运祥云,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屋脊扎根。在珠峰火炬团队中,有一个安静、内向的大男孩正在拨弄冻伤的手指,人们很难把眼前这个身体单薄瘦弱的男孩与“英雄”、“勇士”联系起来。然而,就是他,一个西藏小伙儿3次成功登上珠峰,无数次把6 000m高峰踩在脚下,无数次接近那浩瀚无边的天空。本期“寻找感动”带您走进我校政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8级学生德庆欧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