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潜意识的作用是非常惊人的

潜意识的作用是非常惊人的

时间:2022-10-3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潜意识的作用是非常惊人的,能否充分认识和发挥潜意识的力量,是影响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潜意识是指人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具有很大的潜能,然而我们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根据心理专家测定,潜意识的力量是有意识力量的3万倍。如果低估了潜意识的作用,就会阻碍人类进步与发展。稳定的人格,没有偏激、猜疑,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心态,都是开发人体潜能的前提。卡鲁索的潜意识作出了回应。

第二章 释放潜能

一天晚上,有一个人走近路穿越墓地,一不留神栽进刚刚挖好的墓穴中。因为墓穴很深,泥土又滑又湿,他几经努力还是没能够爬出来。筋疲力尽之后,他只好在角落里蜷缩成一团,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巧的是又有一个家伙也不幸落入其中,在耗尽了每一分企图爬出墓穴的力气之后,同样得出无法逃出墓穴的结论。

就在这位老兄四处折腾的时候,睡着了的那位被惊醒了。他隐藏在墓穴的角落中,用一种低沉而焦躁的声音说道:“你永远无法逃出这里。”猛然听到“空荡荡”的墓穴中发出的地狱般的声音,第二位仁兄大受惊吓,他几乎没有迟疑,便纵身跳出了墓穴,一路飞奔回家。

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超出自身能力的发挥,正如上文提到的第二位仁兄。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了解,这种超出常规的能力其实就蕴含在自己身上,心理学上称之为“潜能”,也就是潜在的能力。比如上文两个倒霉的家伙,后者是在应激状态下发掘自己的潜能,才成功逃脱困境。

那么,潜能在哪里呢?我们又该怎样开发它呢?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的潜能。

——柏 杨

【理论指导】

一、潜意识的力量

一位农夫看到14岁的儿子开着轻型卡车翻倒在水沟里,他大为惊慌,急忙跑到出事地点,看见他的儿子被压在车子下面。农夫身材并不高大,但是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把车子抬起了将近半米的高度,足以让另一位赶来援助的人把孩子从下面拽出来。等到孩子被送往医院,农夫开始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可思议、由于好奇他就再试了一下,结果根本就搬动不了那辆车。

我们往往谈及意识的作用,却很少谈及潜意识的力量。即使有的人对潜意识有一定的感悟和体察,也往往是停留在浅层次、相对感性的层面。事实上,潜意识的作用是非常惊人的,能否充分认识和发挥潜意识的力量,是影响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比喻为浮在海平面的冰山一角,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看不见的更广大的冰山主体便是潜意识。根据现代心理学理论,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潜意识是指人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事实上,潜意识的作用是非常惊人的,能否充分认识和发挥潜意识的力量,是影响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了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每个人都具有很大的潜能,然而我们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科学家发现,人类储存在脑内的能量大得惊人,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普遍只开发了大脑的5%,约有95%的大脑潜能尚待开发与利用,即使像爱因斯坦这些科学精英的大脑的开发程度也只达到13%左右。要是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如果能够察觉到这些能力并加以开发,成功就不是难事。

根据心理专家测定,潜意识的力量是有意识力量的3万倍。人脑兴奋时,只有10%~15%的细胞在工作,可储存多达10个信号,而留在记忆中的却只有少部分。所以正常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小时30~40页,经过训练的人却能达到每小时300页。可见,通过发掘隐藏在人体内的潜在力量,人类可以克服许多遗传性的弱点。

人类大脑中的潜意识,总是不断的相互碰撞、追逐、扰攘,那里蕴藏着无穷的宝藏,是人类创造性的源泉。如果低估了潜意识的作用,就会阻碍人类进步与发展。几乎所有的发明家、艺术家,都充满了幻想和创造性,他们的成功,大都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

生理潜能的发挥也离不开心理因素,要想达到人体所蕴藏潜能的极限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人格,没有偏激、猜疑,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心态,都是开发人体潜能的前提。人通过提高认识、学习技巧、培养感受力和领悟力、坚强意志等方法,在积极开发人的心理潜能的同时,才能带动生理潜能的共同开发。因此,从广义角度看,任何的潜能都属于心理潜能。

有一次,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在演出前,突然产生了“怯场”现象。他说,由于强烈的恐慌,他的肌肉开始痉挛,喉咙也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卡住了一样,几乎很难发出声音。卡鲁索惊恐万分,因为几分钟之后,他就得登台演出。他的脊梁开始“嗖嗖”的冒冷汗,浑身冷汗不止,他说:“如果我无法从容的演唱,人们就会嘲笑我,那我不是丢人了吗?”于是,熟知如何运用潜意识的他,在后台不住的对心中作祟的“我”说:“你快走开,别干扰我,你快让平时那个正常的‘我’回来!你休想阻止我一展歌喉。”他所谓的正常状态下的“我”,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大我”,而阻碍他正常发挥,让他惊慌的“我”,我们叫它“小我”。而所谓的“大我”就是潜意识中所具有的无穷力量与智慧。他不停的大声说:“走开,快走开!我需要出场了。”卡鲁索的潜意识作出了回应。他的体内产生了蓬勃的力量。当幕布开启时,他充满自信地走上台,嗓音刚劲有力,雄浑而满怀激情,所有在场的观众都为他的声音所吸引。

显然,卡鲁索所说的“小我”与“大我”,也就是意识性思维与潜意识思维。当你意识性思维(小我)充满恐惧、忧虑与慌乱时,你的潜意识思维(大我)就会产生消极情感,使你被惊恐、不祥、绝望的情绪所笼罩。对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差异,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潜意识思维好比一艘航船,意识性思维就如船长。船长是船之首,他的指令将决定航船的命运。同样道理,你的意识性思维引导着你的潜意识这艘“航船”的方向。根据意识思维所下达的命令,你的潜意识将给出同一性质的回应。

潜意识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如果不在上面播下成功意识的良种,就会野草丛生,一片荒芜。自我暗示就是播撒什么样的种子的控制媒介,一个人可以经由积极的心理暗示,自动地把成功的种子和创造性的思想灌输进人的潜意识的大片沃土。相反,也可以灌输消极的种子或破坏性的思想,而使潜意识这块肥沃的土地野草丛生。

二、心理暗示是如何起作用的

一个美国男子去印度旅行,曾请当地一个用“水晶珠”占卜的女巫师预测自己的命运。那个女巫师告诉他,说他有严重的心脏病,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这个美国人听到这个消息,简直绝望至极,他悲伤、痛苦。他做好了死前的一切准备,包括写好遗嘱。显然。这个女巫师把一种消极性暗示输入到了这个美国人头脑中。而他对此深信不疑,他也相信那个占卜者掌握着某种神秘的东西,能够给别人带来厄运。他本来是个健康、充满活力的人,他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可是自从听了那个女巫师的话,他的生活全都改变了,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在不断地出现,那就是我就要死去了。果然,正如那个巫师所说。他不久就死了——尽管他至死也不知道,他本人的想法,才是把他送上绝路的原因。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既让人觉得痛惜,又启迪人们深思。

或许你认为这个例子有些极端,自己不会相信那些愚蠢的东西。但是你千万别低估了自我暗示的力量。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清晨你刚进办公室,一位同事对你说:“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病了?”这句不经意的话你起初还不太注意,但是,不知不觉地,你真的会觉得头重脚轻,浑身隐隐作痛,似乎自己真的病了。这现象似乎很神奇,也有些令人迷惑不解。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暗示现象很普遍。成语典故中的“杯弓蛇影”、“谈虎色变”、“草木皆兵”、“望梅止渴”等都是暗示的典型事例。

《心理学大词典》上是这样描述心理暗示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心理暗示的影响。

暗示分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两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课堂上,他拿了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装满清水的香水瓶对学生们说:这是一瓶进口香水,看谁能最先辨别出这是什么香味,然后将瓶盖打开。过了不久,许多学生相继举起手说自己闻到了香味,有的说是茉莉香味,有的说是玫瑰香味,有的说是玉兰香味……当他们得知这瓶里只是一瓶清水时,大家不禁哄堂大笑。这是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暗示。这种来自他人,由别人将某种观念加给被暗示者,对被暗示者的认识、行为和情绪发生影响的暗示叫“他人暗示”。

通过自己用某种观念对自己的认识、行为和情绪发生影响的暗示叫做“自我暗示”。例如,有的人早晨在上班前或出去办事前照照镜子、整整衣服、理理头发。有的人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太好看,并且觉得上眼睑浮肿,恰巧昨晚睡眠又不好,这时马上有不快的感觉,怀疑自己是否生病,继而觉得自己全身无力、腰痛,于是觉得自己不能上班了,甚至到医院就医。这种是对健康不利的消极自我暗示。而有的人则不是这样。当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脸色不好,由于睡眠不好而精神有些不振,眼圈有些发黑时,马上用理智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并且暗示自己: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操,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会好的,于是精神振作起来,高高兴兴去工作了。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利于身心健康。

暗示对人的作用是两方面的,它有时给人们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在医学上有一种“假孕”现象,它是指有的女性结婚后很想怀孕,由于焦虑而十分害怕月经按时来潮,使怀孕失败。由于这种迫切心情,所以有些已婚女性当月经过期未来,就觉得自己怀孕了;很快又觉得自己开始厌食、恶心、呕吐,喜欢吃带刺激性的食物,于是到医院就诊。但经医生检查和化验后,发现并不是怀孕。这是因为想怀孕的强烈愿望及焦虑的心理因素,破坏了人体内分泌功能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影响下丘脑垂体对卵巢功能的调节,使体内的孕激素增高和排卵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暂时闭经的结果。

暗示也能对人体产生积极作用。比如,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有人做过实验,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第一组在朗读前,主试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对第二组,主试不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是第一组的记忆率为56.6%;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1%。这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的记忆力很有影响。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暗示作用每天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正如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说: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人们每天都在接受来自自己或者他人、外界的暗示。对于消极性暗示,我们要能够敏锐的辨别它,并尽量消除或降低它对自己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让我们健康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自我训练】

一、正确运用“自我暗示”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科学家在跳蚤的头上罩了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经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经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折而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在于,当玻璃罩实际上已经不存在,而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玻璃罩已经在潜意识里,罩在了跳蚤的心灵上了,跳蚤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遇到许多挫折,然后也会像“跳蚤”一样自我暗示,自我设限,使无限的潜能只能化为有限的成就。你可能一直认为你现在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现实的一切不可超越。不管你持有此观点的时间多长,你都是错的。你可以通过排除消极的自我暗示,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改进生活,让潜能得以发挥,让生命充满生机。

怎样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呢?自我暗示通过语言这一第二信号系统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机能得到改善。自我暗示可以默不做声地进行,也可以大声地说出来,还可以在纸上写下来,更可以歌唱或吟诵。只要坚持每天十分钟有效的肯定练习,就能逐步改变我们许多年的思维习惯。如“我是最棒的”,“在我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我是出类拔萃的”、“我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等等。我们越经常性地意识到我们正在告诉自己的一切,选择积极的语言,我们就越能够容易地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现实。

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是非常有效的。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始终要用现在时态而不是将来时态进行暗示。例如,我们应该说“我现在就要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而不说“我将来会得到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

2.要在最积极的方式中进行。肯定我们所需要的,而不是不需要的。不能说“我再也不偷懒了”,而是要说“我越来越勤奋,越来越能干”,这样做可以保证我们总是创造最积极的心理状态。

3.一般来说,语句越简短,就越有效。清晰的陈述,具有强烈情感的语句能给我们深刻的印象;模糊、死板的长篇大论肯定会丧失情感上的冲击力。

4.始终选择那些完全适合自己的肯定。我们所进行的肯定应该是使自己觉得积极的、自在的,或是支撑性的,如果不是这样,就试着改换言语,直到感觉合适为止。

5.在进行肯定时,尽可能努力创造出一种相信的感觉,一种它们已经真实存在的感觉,这将使肯定更加有效。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每天接受大量信息,有正面也有负面。经常接受负面暗示的人容易灰心沮丧,一生无所作为,而接受正面暗示的人则倾向于表现出积极心态,百折不挠。心理学认为,人可能会“条件反射”地受到某种定性的思维、行动以及结果的禁锢。正是一次次对自己的负面暗示,使得我们放弃了努力,殊不知机会已经悄然临近。所以我们要主动接受正面暗示,排除负面暗示,用正面暗示武装自己,天天练习,并使自己充满自信。

二、自我激励

保罗·迪克刚刚从祖父手中继承了美丽的“森林庄园”,一场雷电引发的山火就将其化为灰烬。面对焦黑的树桩,保罗欲哭无泪。年轻的他不甘心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决心倾其所有也要修复庄园,于是他向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但银行却无情地拒绝了他。接下来,他四处求亲告友,依然是一无所获……所有可能的办法全都试过了,保罗始终找不到一条出路,他的心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他知道,自己以后再也看不到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为此,他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熬出了血丝。

年逾古稀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保罗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泽,一天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可能看得见希望呢?”

保罗在外祖母的劝导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走上了深秋的街道。他看见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他下意识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些家庭妇女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保罗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几天后,保罗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加工成优质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结果,木炭被一抢而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不久,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又粗具规模了。几年以后,“森林庄园”再次绿意盎然。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雪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拂。而对年轻的我们来说,当挫折接连不断、失败如影随形时,当命运之门一扇接一扇地打开,又一扇接一扇地关闭时,我们永远也不要怀疑,因为总有一扇窗子会为你打开。

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顺境十之一二。面对挫折,我们应看到希望,不断激励自己,让人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正如保罗的外祖母所说,“可怕的是一双失去光泽的、老去的眼睛”,面对生命中的不如意,我们应擦亮双眼,迎接挑战。怎样才能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呢?我们需要激励,以燃烧生命的激情。

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说:“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就会使你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与其所受到的激励程度有密切联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W.詹姆斯发现,一个人的能力在平时的表现和经过激励后的表现几乎相差一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积极性是指人的行动的心理动力因素。心理动力大,积极性就高,心理动力小,积极性就低。人的积极性的发挥,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力,二是动力,而且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力。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动力,就能达到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即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目标。

激励有两种形式:物质激励与心理激励。对于成功而言,心理激励更为有效。因为物质激励容易被视为行为的结果,从而使人产生“完成任务”的心理而有倦怠的感觉。心理激励是先行的,不会因为任务的进程而受到影响。对于成功而言,内在激励更重要。

古希腊有一个有名的神话故事。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有一天,他雕刻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这个雕塑太美了,以至于王子爱上了这个雕塑,热切地希望“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女。后来王子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神就使这个雕像真的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和王子生活在一起。心理学上用这个故事命名了一个心理定律——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热切的期望能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期望者的要求。

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为什么这种自我期待心理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因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受到鼓舞和振奋,就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人类的本性中,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就是希望能彻底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我们一切的表现,完全是思想的结果。可见思想具有决定命运和结局的力量。许多成功的人物之所以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主要是因为他们将渴望和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他们具有按照成功来思考问题的习惯。他们心里所想、行为所做的,都是朝向成功,因而最后都成为现实。

《谁动了我的奶酪》写的是个可爱的寓言故事,每页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爱、个性鲜明的漫画形象。据说,就是这本不起眼的小书,在欧美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书中主要讲述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遗: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这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清了混沌的生活。世事变化本无常,《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去追寻其他更新鲜的奶酪。生活中,其实“奶酪”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也或许是一种生活的意愿,等等;“迷宫”代表着你花时间寻求着的东西所在的地方,它可以是你工作的单位,也可以是你生活中的某种人际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我们追寻它,想要得到它,因为我们相信,它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但是,我们拥有的“奶酪”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可能会改变、失去、用尽。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变化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失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今天,当我们回顾这几年上至中央、下至基层的机构改革,面对精简、面对分流、面对种种变化,《谁动了我的奶酪》四位主角的思维,恰恰反映在社会上相关群落的行为中:有人牢骚满腹,有人等待观望,有人冷静思考,有人不断追求。想想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我们怎样才能在生活中扮演“嗅嗅”、“匆匆”的角色,以敏锐的触角和迅速的行动力应对充满竞争和变化的世界呢?我们需要的就是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来自内在的动力,我们需要随时给自己加油!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地自我激励,就会使我们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成功的顶峰。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激励就是鼓舞人们作出抉择并从事行动。没有激励就没有行动力,没有行动力,就不可能找到心中的“奶酪”,就只能像“哼哼”一样,面对变化郁郁寡欢。

怎样才能做到自我激励呢?

1.要问自己为成功付出了多少,而不是羡慕已获得成功的人,应该体悟到别人在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2.树立一个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宏伟、具体的远大目标。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目标不能激发你的行动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

3.别在安乐窝里享受。当你不断寻求挑战,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

4.正视危机。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危机可转化为成长的契机。无视这种现象,我们往往会愚蠢地创造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从而碌碌无为。

5.敢于犯错。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的把握。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等待灵感的降临。这样我们就学会了推延,这是最不好的习惯,它会滋生惰性,泯灭意志。

6.爱自己的事业。我们必须充分地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才会努力去钻研,努力钻研必会有所作为。

激励是成功之本,它能使人们全力以赴,它是突破逆境之利器、永恒成功之魔杖。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激励的神话》一书中写道:“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不是感到惬意,而是感到充沛的活力。”愿我们都学会激励自己,让自己感到活力永驻。

思考题:

1.潜意识是什么?它对现实生活有何意义?

2.暗示是怎样起作用的?怎样运用积极暗示?

3.“皮格马利翁效应”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何启示?

4.当你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后,你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是哪种角色:“嗅嗅”、“匆匆”,还是“哼哼”、“唧唧”?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