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石敬瑭僭位儿皇帝_石敬瑭的故事

石敬瑭僭位儿皇帝_石敬瑭的故事

时间:2022-04-0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石敬瑭僭位儿皇帝_石敬瑭的故事936年11月,一场奇特的登基大典在太原举行。他和契丹皇帝两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父子关系,耶律德光是父皇帝,石敬瑭是儿皇帝。李嗣源采纳了石敬瑭的意见,在天黑后发起总攻,大败后梁军。当时皇帝的法定继承人是秦王李从荣,他的官职是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天下兵马大元帅,算是石敬瑭的直接上司。

石敬瑭僭位儿皇帝_石敬瑭的故事

936年11月,一场奇特的登基大典在太原举行。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新登基的皇帝石敬瑭在理论上并非皇子中的“老大”。他的登基也不是由文武百官推戴,而是由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册立。他和契丹皇帝两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父子关系,耶律德光是父皇帝,石敬瑭是儿皇帝。为了回报契丹人的恩德,石敬瑭把北方的幽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人,此外,每年还进贡布帛三十万匹。这场登基闹剧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比较恶劣的先例,让中原人民饱受了长达数百年的耻辱。

石敬瑭建立的王朝史称“后晋”,强盛时的疆域大约包括现在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甘肃、湖北、江苏、安徽的一部分。前后两任皇帝,存在了十二年,最后又是被契丹耶律德光灭掉的,可谓“成也契丹,败也契丹”。(www.guayunfan.com)

平心而论,石敬瑭并不是一个很坏的皇帝,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只是做了一件后果很恶劣的事情而已。

沙陀猛将

石敬瑭(892—942)是沙陀族人。《旧五代史》给石敬瑭添加了一个遥远的汉族血统,说他是春秋石碏、汉朝石奋的后代,祖上流落到甘州和沙陀人住在一起,才成了沙陀人。他的父亲名叫臬捩鸡,是李克用和李存勖部下的一员猛将,名声和周德威相似,官至平州、洺州刺史。石敬瑭出生在太原汾阳里,从小受到汉文化和沙陀文化的共同熏染,既练就了一身骑马射箭的硬功夫,又喜欢读汉人的兵书,仰慕前朝名将李牧、周亚夫的作为。他性格稳健,不喜谈笑,颇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度。

李嗣源很早就看中了石敬瑭的才能,把女儿嫁给了他。李存勖也发现石敬瑭是人才,把他放在自己身边做亲信。李嗣源向李存勖争取了一下,又把石敬瑭要了回来,放在自己大军中磨炼。后来,李嗣源跟随李存勖征战,就让石敬瑭率领自己的亲信骑兵,号称“左射军”。

912年,李存勖率军和后梁将刘鄩大战,一时不利,被后梁军追杀。石敬瑭带了十几名骑兵,手持长槊突入敌阵,血战一场,成功地阻挡了后梁军的攻势,让李存勖全身而退。战后,李存勖拍着石敬瑭的肩膀说:“将门出将,这话一点也不错。”不仅赏赐给石敬瑭一大堆财宝,还亲自拿了一块奶酪(酥)喂给石敬瑭吃。在沙陀人的传统习惯中,首领拿着奶酪喂到部下嘴里,是最高的荣誉。

913年,仍然是和刘鄩大战。石敬瑭和李嗣源被敌人重重包围,石敬瑭挺身跃涧,保护着李嗣源一连杀出几十里,终于转败为胜。

918年的胡柳陂大战中,周德威战死,李存勖退守高陵,只有李嗣源的队伍完整,埋伏在土山之下。李嗣源向石敬瑭问计,石敬瑭认为天气寒冷,后梁军步兵多,易进难退,可以“徐而困之”,一击而破。李嗣源采纳了石敬瑭的意见,在天黑后发起总攻,大败后梁军。

在后唐灭梁的大战中,李嗣源战功最多,而李嗣源的战功主要是由养子李从珂和女婿石敬瑭帮助他取得的。石敬瑭做人比较低调,在李存勖做皇帝的几年中并没有发达起来。

扶助岳父

926年,魏州发生赵在礼兵变。后唐庄宗李存勖派李嗣源率大军征讨,石敬瑭随军前行。

李嗣源的大军到达魏州之后也发生了兵变。将士们不愿意再支持李存勖,要求李嗣源在邺都称帝。李嗣源这时候还犹豫不决,假意答应了将士们,然后脱身出城,想回洛阳向李存勖报告情况。将士们见李嗣源不坚定,也怕大事不成,就一哄而散。李嗣源手下,只剩了一支人数不多的常山军。

在这个关键时候,石敬瑭主动站出来替岳父出谋划策。他认为,此时回到洛阳,李存勖是不会相信李嗣源的,是死路一条,只有派奇兵占领开封,以开封做根据地才有主动权。而奇袭开封的任务,他自己愿意率三百骑兵去完成。

李嗣源拿定了主意,到达相州后,就派石敬瑭率三百骑兵奇袭开封城。随后,李嗣源也率大军迅速进入了开封。不久,李存勖率大军来攻,在到达开封城西北五里的地方登高一望,发现李嗣源已经占据了险要,不由叹了口气说:“完了!完了!”他手下的将士们纷纷倒戈,向李嗣源投降,英雄一世的李存勖就这样走到了自己的末路。他逃回洛阳不久,就在最后一次兵变中遇害。

李嗣源又派石敬瑭为前锋,率军进攻汜水关、洛阳。不久,李嗣源就做了后唐的皇帝。

治世能臣

在李嗣源做皇帝的几年时间里,石敬瑭因为功勋卓著,官职不断迁升,也表现出不错的行政才能。

他做陕州保义军节度使,不到一年,境内军民之政大治。李嗣源给他加食邑八百户,实封一百户,以嘉奖他的行政成绩。

石敬瑭是武夫出身,打仗是高手,做行政官初期还是有点吃力。他任邺都留守的时候,民间争讼很多,他就命令百姓们把状子直接递到自己府里,由自己亲自审理,但一年下来,积压了很多案件,引起很多不好的议论。他还闹过一个笑话,民间有两个小孩子拿着竹竿玩打仗,有人告恶状,说两名百姓私自操练兵器,按律当斩。石敬瑭向李嗣源汇报过之后,就把这两个小孩给杀了。后来,李嗣源发现实情,不仅自己悔过,也处罚了石敬瑭。

不过,石敬瑭的可取之处也有不少。他为人节俭,不尚奢华,公余时间并不宴饮享乐,而是召集幕客讨论民间疾苦和行政得失,算是后唐时期著名的廉吏。他讲究孝道,用儒家的伦理来治理百姓,发现民间有父母在而弟兄分居者,一定要加重处罚。有兄弟二人因买田地产生纠纷,他认为兄弟两个都不义,但哥哥不义得更厉害,就处罚了哥哥。他还断过一个马吃谷子的案件。有位妇人说自己在家门口晒的谷子被军士的马吃了,军士则辩解没有这回事。石敬瑭让人杀了马剖腹验肠,肠内有谷则斩军士,无谷则斩妇人。

这些记载都说明石敬瑭不仅仅是个能打仗的军阀,他也在相当程度上重视社会秩序和百姓生活。

北方强藩

李嗣源对石敬瑭是非常信任的,先后任命石敬瑭担任几处大镇的节度使,同时又让他兼任六军诸卫副使,也就是禁军的副统领。石敬瑭掌握着朝廷内外的兵权,当然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但随着李嗣源逐渐年老多病,石敬瑭就有了自己的打算。

当时皇帝的法定继承人是秦王李从荣,他的官职是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天下兵马大元帅,算是石敬瑭的直接上司。石敬瑭对李嗣源是真正忠诚的,但对李从荣,心里就有点不服气。而且,李从荣为人轻率浮躁,又残忍好杀,和大臣们都不和。石敬瑭老谋深算,知道跟着这样的主子成不了事,就想早早地离开洛阳,找一处大镇做“土皇帝”去。

932年,李从荣上奏,说契丹人有南侵的意图,吐谷浑、突厥等部族也经常骚扰边地,应该派一员大将镇守北方。李嗣源让大臣们商量派谁去,大家认为只有石敬瑭和康义诚二人比较合适,可以从中选一个。石敬瑭因为不想兼任六军诸卫副使,就很积极地表示自己愿意去。李嗣源很高兴,立即就下了诏令。但这个诏令中,仍然命石敬瑭兼任六军诸卫副使,石敬瑭十分失望,又急忙改变态度,拖延着不肯赴任。到了年底,李嗣源又过问起来,石敬瑭不得已,这才表示愿意去。大概李嗣源搞清了石敬瑭的意图,没有再让他兼任六军诸卫副使,只任命他为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兼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这样,石敬瑭就成了后唐北方握有重兵的大藩镇。

送石敬瑭上任的时候,明宗皇帝李嗣源非常伤感,泪下沾襟,石敬瑭也再三向岳父敬酒表达忠心。这其实就是他们翁婿最后的诀别了。

弃君自保

933年,李从荣搞兵变被杀,李嗣源病死,李从厚即位。李从厚对姐夫是假客气,登基之后给石敬瑭升了官,加了封,但把他从太原调到了镇州。不久,潞王李从珂叛乱,李从厚急忙下诏让石敬瑭率兵勤王。李从厚从洛阳逃出来,在卫州城外遇见了石敬瑭一行,石敬瑭把李从厚带回卫州。因为意见不合,双方冲突起来,石敬瑭下令击杀了李从厚的随从骑兵,把李从厚一个人软禁在馆驿中,然后自己跑到洛阳向李从珂效忠,李从珂又任命他为河东节度使,让他镇守太原去了。不久,李从厚被李从珂派人杀死,《旧五代史》说石敬瑭因此十分后悔痛心。这可能是石敬瑭的表面文章吧,他把落难的皇帝一个人扔在卫州,难道还能说是忠臣吗?

李从珂是李嗣源的养子,石敬瑭和他的战功差不多,一向就不服他。李从珂当皇帝后,当然也不放心石敬瑭,他们君臣二人的矛盾直接造成了后唐的灭亡。

935年夏天,石敬瑭屯兵于忻州,李从珂派人给将士们送来夏衣,热情地慰问将士们。当时,将士们山呼万岁,久久不绝,这让石敬瑭十分恼火。他下令斩杀了挟马将李晖等三十多名将官,才把将士们的忠君情绪压了下去。

936年,石敬瑭的夫人到洛阳向皇帝祝寿,事毕告辞时,李从珂不怀好意地说:“你这么着急回去干什么?想和石敬瑭一起造反啊?”这种轻率的言语再一次给石敬瑭提了醒,更加坚定了他造反的决心。当年4月,石敬瑭以疾病为借口,上书请求交卸兵权,调到清闲地方养老,实际上是想试探一下李从珂的态度。5月,李从珂下诏,调石敬瑭为郓州节度使,接着又下一道诏令催促石敬瑭迅速赴任,这是明摆着不信任石敬瑭了。

石敬瑭当然不肯中这个调虎离山之计,他召集幕僚商议,决心抗命造反。造反当然要找一条过硬的理由,他上表指责李从珂是明宗皇帝养子,没有资格继承帝位,要求李从珂让位给许王李从益。李从珂见到表文后当然是恼羞成怒,立即下诏免除石敬瑭的所有官职,并组织大军围攻太原。

面对朝廷大军的进攻,石敬瑭一面向中原各镇求援,一面以最优厚的条件请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发兵相助。

认敌作父

耶律德光是契丹的英主,他早就有心进军中原。但是,后唐的武力强大,让契丹吃过好几次大亏,耶律德光一直不敢轻举妄动。没想到这个时候,好机会居然送上门来。

石敬瑭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如果契丹扶助他在中原称帝,他愿意把北方边境上的十六个州割让给契丹。这十六州,有称燕云十六州的,有称幽云十六州的,还有称幽蓟十六州的。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我们把十六州的名称列出来: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其位置大概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这片辽阔的土地是中原和契丹之间的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另外,石敬瑭答应每年赠送布帛三十万匹,同时建立父子关系,对契丹称儿称臣。

事实上,耶律德光比石敬瑭年轻十岁,在常人看来,这父子关系确实是有点匪夷所思。但如果要论亲戚、排辈分的话,当年耶律阿保机和李克用曾经约为兄弟,他儿子耶律德光算是和李存勖、李嗣源是一辈。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管耶律德光叫一声爹,也算说得过去。

石敬瑭的卖国求荣,可以说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连他的亲信刘知远都表示反对。大家认为,要借契丹的兵,多许给一些金帛就足够了,绝对不能出让土地,更不能把自己北方的屏障送给敌国。但石敬瑭是铁了心,他派赵莹到契丹求救,耶律德光见状大喜,立即就同意出兵。后人都骂石敬瑭是“汉奸”,其实石敬瑭是沙陀族人,进入中原没有多久,还没有充分“汉化”,当“汉奸”还不够格呢!

耶律德光为了动员本族的兵马,声称自己多次梦到天帝,提示他要出兵帮助“石郎”登上帝位,说的神乎其神的。“石郎”是李嗣源一家对女婿石敬瑭的称呼。不知道为什么,契丹人的天帝也会把石敬瑭当女婿,或者这位“天帝”是去世的明宗皇帝李嗣源吧。

另外,契丹在唐朝末年已经在中原内乱的局势下乘势崛起,五代初年在一些北方军阀的联络下,也曾多次南下干预中原事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次后唐内乱,本来就是契丹南下扩张地盘的大好时机,即使没有石敬瑭的主动卖国,耶律德光也必然会有所行动。只是,由于石敬瑭的明确表态和急切要求,耶律德光便以最小的代价收获了最丰硕的果实。以后的大辽国更是借助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优势,可以很方便地大举南下进军中原。

消灭后唐

936年5月,李从珂和石敬瑭公开翻脸,李从珂派晋州刺史张敬达率大军包围太原。从6月到8月,北方各州的一些唐军陆续加入石敬瑭的阵营,共同抵抗朝廷的大军。但张敬达的攻势十分厉害,石敬瑭亲自上阵组织防守,战争打得十分辛苦,而且拖延日久,太原的粮草也渐渐不足了。

9月,耶律德光率契丹大军从雁门一路南下,队伍长达五十多里。他先派使者通知石敬瑭,询问当日破敌行不行,石敬瑭遣使回报,建议契丹军休整一晚,第二天从容应战也不晚。但使者还没有见到耶律德光,契丹军已经和张敬达的唐军发生了激战,一战取胜,破敌一万有余。

当晚,石敬瑭出太原北门拜见耶律德光,两人初次见面,就叙起了父子之情。石敬瑭问耶律德光为什么在长途跋涉之后还能一战取胜,耶律德光说雁门一路并无唐军防守,自己长驱直入,锐气正盛,所以能够破敌。石敬瑭叹服不已。其实,当初李嗣源把石敬瑭派到太原来就是防契丹人的,石敬瑭自己都投降了契丹,契丹人岂能不长驱直入吗?

第二天,石敬瑭与契丹合兵,包围了张敬达的晋安寨,张敬达固守不出。李从珂派了几路大军来救援张敬达,但契丹分兵据守险要,各路援军又故意逗留不进,所以就把张敬达的孤军给困住了,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这时候,又发生了卢龙节度使、北平王赵德钧的投降卖国事件。原来,赵德钧奉李从珂之命讨伐石敬瑭,他想吞并辽州的兵马,李从珂不答应,赵德钧便悄悄地反了,请求契丹助他称帝。赵德钧的出价比较低,只许给耶律德光一些金帛,两国关系上以兄弟相称。石敬瑭闻讯后,立即派亲信桑维翰到契丹军营里游说耶律德光。桑维翰效法“申包胥哭秦廷”的故事,痛哭哀告了好久,终于感动了耶律德光,使之打定主意支持石敬瑭。卖国也是件挺辛苦的事,要不是石敬瑭果断地标出最高价,要不是桑维翰会哭会闹,耶律德光弄不好还真的会去扶持赵德钧做皇帝呢!

11月,耶律德光急于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决定册立石敬瑭为帝,在太原附近的柳林筑了一座即位坛,隆重举行册立登基大典。耶律德光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披在石敬瑭身上,然后让人朗诵了一篇美轮美奂的汉族古典风格的册立文书,石敬瑭的“儿皇帝”就算是当上了。这一年他四十三岁,国号为晋,是李克用、李存勖做藩王时的旧号。年号为天福,大概是说这福气是由老天爷赏给的。

所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幽云十六州和三十万匹的岁帛,也由石敬瑭亲口向耶律德光承诺奉献。

闰11月,唐军将领杨光远杀了主帅张敬达,率五万唐军归降。随后石敬瑭和耶律德光联兵向南,在太谷西南的团柏又大胜一场。到潞州时,赵德钧、赵延寿归降。耶律德光看大事已成,就停在潞州不走了,派部将大祥衮率军送石敬瑭入洛阳。到黄河北岸时,河阳节度使苌从简归降,备好舟船供大军渡河,各处唐军将士也纷纷归降。李从珂一看大势已去,只得聚集族人登上玄武楼,放火自焚,后唐王朝就算彻底灭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