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朱自清简介资料_朱自清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

朱自清简介资料_朱自清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

时间:2022-03-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朱自清简介资料_朱自清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扬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与浙江一师结缘朱自清1898年出生在扬州一个小官僚家庭,幼年在私塾接受传统的教育,读经籍、古文和诗词。而且,朱自清教的是高级班,学生年龄比较大,22岁的朱自清被学生们称为“小先生”。朱自清和叶圣陶一到浙江一师,便被他们聘为顾问。

朱自清简介资料_朱自清生平介绍_传奇故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扬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1932年回国。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被誉为“民主斗士”。1948年病逝。

与浙江一师结缘

朱自清1898年出生在扬州一个小官僚家庭,幼年在私塾接受传统的教育,读经籍、古文和诗词。幼年的古文教育给朱自清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也诱发了他对文学的爱好。

1912年,朱自清进入安徽旅扬公学高等小学上学,15岁进入两淮中学(今扬州中学)至18岁毕业。因成绩优异,他获得了扬州中学校长颁发的品学兼优奖状,并考入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预科。当时北京大学以文科著名,朱自清入哲学系,勤奋刻苦,在3年内修完4年课程。1920年5月,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提前一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20年初秋,朱自清携家人来到了西子湖畔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国文教员,开始了短暂的一师教学生涯。

浙江一师当时是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聚集过一大批文化界的先行者。沈钧儒做过监督(两级师范学堂时期),许寿裳做过教务长,周树人、夏丏尊、朱希祖、沈尹默、马叙伦、张宗祥、李叔同等都做过教员,与当时的北京大学和湖南第一师范鼎足三分。

和朱自清一起来浙江一师任教的还有俞平伯、刘延陵和王祺,四人被学生称为“后四大金刚”,是相对于夏丏尊、陈望道、刘大白和李次九的前“四大金刚”而言。他们的到来,带来了五四新文学的清新气息,他们同学生热烈讨论哲学上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提倡用白话写作,引发了浙江一师学生的新文学创作热情。不少年轻的诗人和作者,如潘漠华、汪静之、冯雪峰、张维祺、曹聚仁、魏金枝、柔石等,都从这里迈出了进入新文坛的第一步。1921年三四月间,朱自清在浙江一师加入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成为它的早期会员。www.guayunfan.com

朱自清在北大时并未想过到中学教书,也没有认真学过“教育学”,刚到浙江一师时,几乎不知道如何教书。而且,朱自清教的是高级班,学生年龄比较大,22岁的朱自清被学生们称为“小先生”。他与浙江一师学子不仅一致认同新文化,而且能有一定的心灵沟通,朱自清对此也感到欣慰。在工作之余,朱自清不忘自己的理想追求,努力写诗,并与同来的俞平伯切磋诗艺,以求进步。二人在此期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朱自清虽因家道中落不能继续读书深造,但是他仍希望在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然而,朱自清对浙江一师的环境不大适应,初出茅庐的“小先生”在颇有世故的“老学生”面前,有时不免感到困惑。学生在课堂上的不断提问,让朱自清以为是学生认为自己“学问不够”,所以“学生不买他的账”。

1921年暑期,怀着为家乡教育事业出力的愿望,朱自清接受了母校的邀请,出任扬州中学的教务主任。起初,朱自清很想有所作为,一来便为学校写了首校歌:“浩浩乎长江之涛,蜀冈之云,佳气蔚八中。人格健全,学术健全,相期自治与自动。欲求身手试豪雄,体育需兼重。人才教育今彷徨,努力我八中。”然而八中当时风气并不见“佳”。从招生开始,朱自清就遇到了阻力,一位同人领着手续不全的学生来报名,要求通融,被朱自清断然拒绝,因此开罪了当地同人。排课时更是得罪了“资深教师”。再加上他每月薪水均由学校送到其父手中,自己无权支配,因此,他决意辞职。恰好此时在中国公学任教的刘延陵向他发出邀请,朱自清儿时就与刘延陵相识,不久前二人还在浙江一师共事,因此朱自清决定到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任教。

此时叶圣陶也在中国公学。由此,朱自清开始了与叶圣陶的终身友谊。在教书的同时,朱自清也不忘自己的理想,倡导新文学。他和叶圣陶、刘延陵组成了新文学团体,并开始共同孕育五四以后的第一家诗刊《诗》。但中国公学的旧派教员拒绝新文化和教育改革,并煽动学生闹学潮,驱逐中学部主任舒新城,攻击朱自清、叶圣陶、刘延陵、吴有训等中学部8位新派教员。尽管在胡适的调停下风潮结束了,但朱自清等人已不宜再留下去。至1921年11月,朱自清、刘延陵和叶圣陶先后回到浙江一师。

经过一番苦心筹备,《诗》于1922年1月15日在浙江一师诞生。这是五四以来第一个刊登新诗和新诗评论的刊物。它的问世,受到社会和新文坛的大力支持。它标志着从五四以来的新诗,终以勇敢的姿态宣告了自己独立的存在。它开宗明义地向社会声称这是新诗“向人们说话”的阵地,并义正词严地宣判了旧诗的死刑,以大无畏的精神勇敢地向复古主义者挑战。《诗》月刊立意扶植新人,竭力把刊物办成培养新苗的园地。

一次,朱自清偶然从国民学校的课文里看到“冬天到了,这些树叶全冻死了”,他大为高兴,还抄给俞平伯看,于是他以句首二字为题,加以标点,分成两行,在创刊号上发表。在创刊号上,除了编者自己的诗作外,还刊登了刘半农、徐玉诺、王统照、郭绍虞、郑振铎等人的新诗和周作人、沈雁冰等人的新诗译作。《诗》于1923年5月15日出版第2卷第2号后终刊,共出7期。

1921年10月,一师学生汪静之、潘漠华、魏金枝、柔石、冯雪峰等发起成立晨光文学社,聘请朱自清、叶圣陶担任顾问。这是成立后的留影。左一为朱自清。

1921年10月,一师进步学生汪静之、潘漠华、魏金枝、赵平福(柔石)、冯雪峰等组织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团——“晨光社”。“晨光”就是“曙光”的意思,表示他们对光明和美好事物的热切向往。朱自清和叶圣陶一到浙江一师,便被他们聘为顾问。“晨光社”是浙江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对它十分关注,沈雁冰曾通过《新浙江》报编辑向潘漠华了解情况,并在《小说月报》十三卷第十二号上,将潘漠华来信及《晨光社简章》予以发表。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朱自清和叶圣陶对“晨光社”的扶植自是不遗余力的。在他们主编的《诗》杂志上,就连续刊登了汪静之的诗。冯雪峰于1921年底写的《小诗》和1922年写的《桃树下》,也都发表在《诗》第2期上,这是冯雪峰早期的诗作。1923年下半年,在杭州报纸上,还出了一个《晨光》文学周刊。冯雪峰回忆说:“提到‘晨光社’,我也就想起朱自清和叶圣陶先生在1921和1922年之间正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书的事情来,因为他们——尤其是朱先生是我们从事文学习作热烈的鼓舞者,同时也是‘晨光社’的领导者。”

朱自清在浙江五年,先后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杭州)、省立第六师范(台州)、省立第十中学和第十师范(温州)、省立第四师范(宁波)、私立春晖中学(上虞白马湖)的国文教员,教育了不少青年,同时也锻炼了自己。他渐渐地抛弃哲学研究,专心研究语文教育。他所任教的各个地方,不乏山水名胜,朱自清课余游览,写新诗、游记、散文,陆续在文艺杂志上发表。后来他和叶圣陶合作了许多有关国文教学的著作,其趣味与经验,植根在这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学上。朱自清早期的作品,收在《雪朝》《踪迹》两个集子里。使他成名的长诗《毁灭》和长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是作于台州、温州教书期间。时人比喻《毁灭》为新文学中的《离骚》《七发》,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白话美文的典范。

诚实地做人和写作

尽管江南的青山绿水让朱自清流连,但为稻粱谋的中学教员生涯使他的生活变得单调乏味,许多教育改革因受制于校方无法实施而徒然受气,更使他心力交瘁。1925年8月,经俞平伯的推荐,28岁的朱自清接受了清华大学的聘请,担任刚刚设立的大学部国文系教授。

清华大学校址在北京西郊清华园,环境幽美,图书丰富。国文系中多老辈,有古文名家,又有前清的翰林举人,国学研究院中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在学术界声望很高,学术氛围浓厚,于是朱自清见闻日广。在本系教授中,黄节先生尽管反对新文化运动,但他学问渊博,在古诗,特别是宋诗方面造诣很深,朱自清自居后辈,拜黄节先生为师;俞平伯工于填词,朱自清便将自己所填之词请他校改润色。

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在朱自清面前展现了一个新世界,但风云变幻的政局让他无法不问世事。1926年3月18日上午,清华、北大、北师大、燕京等80多所学校的学生,和北京总工会、北京学生总会等140多个团体的成员约5000多人,为抗议日本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举行了集会和示威游行,却遭到了政府卫队的屠杀,当场打死刘和珍等26人,后在医院又死亡21人,史称“三一八”惨案。21岁的清华大一学生韦杰三身中四弹于21日逝世,学生何一公则因旧伤复发,于同年底逝世。朱自清参与了集会,亲历了惨案,满怀悲愤地写下《执政府大屠杀记》一文,后又写下了《哀韦杰三君》和《悼何一公君》两文。

1927年,朱自清在北大读书时的师长李大钊在北京被杀令他惊愕,而当时混乱黑暗、瞬息万变的时局一次次撞击着他的心灵,他在心中不由自主地砌起一堵墙,拒社会风云于门外,“躲进小楼成一统”。

朱自清退入书斋,潜心学术,一意教书。他远离政治,不谈风云谈风月,写儿女友人、山水花草、风俗名胜,文字愈来愈凝练老到,棱角锋芒则愈磨愈平。《背影》《荷塘月色》《儿女》《白马湖》《看花》等散文相继发表,1928年10月,他的第一本散文专集《背影》由开明书店出版。他的作品与生活高度吻合,正如李广田所说:“诚实地做人与诚实地写作,产生了朱先生前期的立诚的文学。”《背影》的出版也标志着由五四时期议论性的杂感转向风格的多元发展和繁荣,显示了“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从而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1928年,清华学校改名国立清华大学,由罗家伦任校长,杨振声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气象一新。新的计划是尽可能向新文学方面发展,朱自清亦参与草拟方案。1929年,杨振声离校,冯友兰任文学院院长,朱自清继任为中国文学系主任。他专门研究诗歌与文学批评,开设有“新文学概论”“歌谣研究”等课。其间,他的古文学考据著作《陶渊明》《李长吉》两篇论文,先后发表于《清华学报》。到1931年,他在清华任教了6年。按照学校规定,教授每工作5年可享受出国休假1年的待遇。同年8月22日,朱自清从北京启程赴欧游历,又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读语言学及英国文学。1932年,返回清华大学,当时梅贻琦任校长,朱自清复为中国文学系主任。此后数年,清华中文系均由朱自清主持,名教授有陈寅恪、杨树达、黄节、刘文典、俞平伯、闻一多、王力等,一时称盛。朱自清周旋老辈,奖掖新进,使新旧学平衡发展,同人师生,感情皆洽。1935年,朱自清兼任清华大学图书馆主任,1936年辞兼职,专任中文系主任。

正当朱自清在美丽的清华园专心教书写文章时,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引发中日战争,打破了他平静的安居治学生活。1937年9月,清华大学奉教育部命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成立临时大学于长沙。朱自清留家眷在北京,独赴长沙,被推为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8年春,临时大学奉命迁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朱自清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后因胃病时发,由罗常培、闻一多继任。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学校迁回北平。1946年,闻一多被刺于昆明,清华大学复返故址,朱自清住北院旧居,8年流徙生涯,至此略得休息,健康稍复。他收集闻一多遗稿,主编闻氏全集,又值国共内战起,生活艰难如同抗战时,而精神上更苦闷。他感觉自己的体力大不如从前,却更加勤奋写作,努力著成《语文零拾》《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书。此时他的散文更加精练老到,思想更加宽广。

民主斗士

1948年春,因胃病加剧,教书20多年来从未请假的朱自清不得已请病假两周,然而学年考试将至,他又抱病上课。暑假中稍得休息,清晨傍晚,朱自清常常拄着拐杖在北院杨柳荫中散步,但极为消瘦。8月5日,朱自清胃病大发,卧床呕吐,6日晨剧痛不可耐,由清华校医室送往城内北京大学医院诊治,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开刀治疗。起初两三天情况良好,其后转他病,突趋严重,12日上午11点40分溘然长逝,终年50岁。

噩耗传到学校,清华大学全体师生静默致哀。在校长梅贻琦的主持下,学校迅速成立了由教务长兼人类学系主任吴泽霖、训导长兼生物学系主任李继侗、文学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冯友兰、外文系主任陈福田、中文系代主任浦江清、中文系教授余冠英、许维遹,以及王正宣等8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8月26日,清华大学在同方部举行追悼大会。同方部的墙上挂满了朱自清生前亲友和同学们送的挽联

清华教师联合会的挽联写道:

使顽夫廉懦夫立,

求经师易人师难。

俞平伯的挽联写道:

三益愧君多讲舍殷勤独溯流尘悲往事;

卅年怜我久家山寥落谁捐微力慰人群。

冯友兰的挽联写道:

人间哀中国,破碎山河,又损伤《背影》作者;

地下逢一多,辛酸论话,应惆怅清华文坛。

追悼会上冯友兰院长致辞,浦江清教授介绍朱自清生平,梅贻琦校长哽咽着说:“朱先生对人谦和而虚心,但大原则却能坚持到底,所以是一位好导师、同事和友人。20年来,为了责任,亏了身体……”说着梅校长泣不成声。

清华“大家唱”合唱团齐唱哀歌:“伟大的灵魂安息吧,你死了还有我们。”挽歌声中,200多名师生潸然泪下,默默地向朱自清作最后的告别。

作为我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楷模,朱自清就像《荷塘月色》里的荷香一样,渗透到清华园内的草木泥土,飘扬于旧中国每一个仁人志士的心中。他政治上一贯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和光明,在历次重大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中,坚定地站在进步学生一边,并多次和学生一起参加游行示威。

1947年初,国民党在北平逮捕了两千多人。朱自清痛恨反动派迫害人民的法西斯暴行,签名抗议,当时被称作朱自清等13位教授宣言。宣言发表时,朱自清名列第一。国民党发动各家反动派报纸攻击、诽谤他,国民党特务还三次到朱自清家寻衅。但是,朱自清没有退却,立场反而更加坚定。他在清贫中表现的言行,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高尚的气节:国民党政府曾多次请他去做官,他不屑一顾;国民党的要人亲自登门拜访,他避而不见;达官贵人请他吃饭,他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某名流要他写寿序,出价3000元,他拒而不写……

吴晗在《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一文中回忆:“这时候,他的胃病已经很沉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一点就要吐。面庞消瘦,说话声音低沉。他有大大小小七个孩子,日子比谁过得都困难。但是他一看了稿子,毫不迟疑,立刻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他的名字。”

逝世前朱自清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但在10日病情突变时,他断断续续地对守在身边的妻子陈竹隐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温庭筠《懊恼曲》中有两句诗:

三秋庭绿尽迎霜,

唯有荷花守红死。

这是诗人自己不想迎合官场风气去谋取高位,而借至死犹红的荷花,表现自己高尚的气节。这诗用在朱自清身上,亦至为恰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