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关于实践教学的价值观思考

关于实践教学的价值观思考

时间:2022-05-2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实践教学的价值观思考谢毓洁[摘要]在指导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关注真正的热点问题,采取了三个步骤:结论具有多样性;追求合理结论;价值观的重建。实践显然是缺席的。这正是实践课的目的所在,是值得肯定和激励的。

关于实践教学的价值观思考

谢毓洁

[摘要]在指导本科生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关注真正的热点问题,采取了三个步骤:结论具有多样性;追求合理结论;价值观的重建。三个步骤呈递进的关系,最终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关键词:实践教学;多样性;价值观

几年时间一晃而过,我参与指导本科学生的“热点问题”实践教学环节,每年都有颇多的感受。可以说,自己也处于摸索和思考之中,不仅希望能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点,同时也有助于自我成长。起初,实践教学环节以各教研室为单位,所以我参与的“热点问题研究”,多围绕着近现代史内容展开,比如近代史反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国民党丢失大陆的根本原因,近代社会的风俗变化,等等。只是,当我看到学生交上来的论文时,心里的失望不言而喻。倒不是因为学生的观点错误,论据简陋,论证不全面,这些问题固然不容小觑,然而却不是至关重要的。令我失望的是,学生的观点论据论证太正确了,正确到都是书本或网络上的标准答案。我们的实践教学,难道是让学生再一次重复标准答案吗?倘若如此,我们的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有何区别呢?实践显然是缺席的。(www.guayunfan.com)

我希望学生关注真正的“热点”,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我的个人建议是,不妨跳出中国近代史的窠臼,以更宽广的视野去关注时事、要事、大事,寻找并发现“热点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师生讨论或者研读书籍等方式,形成自己的思考,并撰写成文。我想,所谓“实践”,对于大学生而言,无非强调的是动手、动脑能力,尤其是动脑能力,只有自己真正关注并思考过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只有自己真正付诸行动去解决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可以说,我正是秉持我所认为的“实践”的精髓,推进我的实践教学工作。我将从如下几点来阐述我的发现及收获。

一、从简单“一元化”到丰富的多样性

我于次年开始贯彻我的理念,引领学生进行新一轮的实践教学环节。看到这一年提交的论文后,我相信自己的探索是有意义的。

当学生跳出我们给定的命题之后,由于兴趣点的不同,每个小组关注的问题都各不相同。特别要提出的是,这种兴趣点的不同,很多与自己的专业兴趣点有关。比如,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关注的就是北京在2011年和2012年经历特大暴雨灾害之后,北京下水道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改善的途径。中文系的学生,关注的就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对于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意义。法律系的学生,关注的是“两会”代表的提案,尤其是法律法规方面的提案。艺术系的学生,关注的是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区别。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的起点是想让学生关注真正的“热点问题”,锻炼自己的思考与行动能力,让“实践”成为名实相符的活动。而他们的做法更进一步,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紧密联系,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

更有意义的是,即使他们关注相同的问题,最后结论也不尽相同。因为当学生打开视野之后,关注的热点大多属于开放式的问题,换言之,是属于结论“在路上”的问题,是结论从“一元化”到“多样性”行进的问题。

结论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的小组会选择同样的问题,而他们的研究结论却截然不同。比如,能源专业的同学,对于中国油价的连年上涨,给出了不同的分析和结论。当时现场的讨论非常热烈,双方各抒己见,彼此唇枪舌剑。每一方原本都觉得自己手握绝对真理,然而在争论中才发现,自己的研究有些单薄,还是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争论之所以产生,其实早在研究开始时,我就提醒过学生,要谨慎地得出结论,要充分考虑可能的驳论,也就是对结论的反驳。学生们起初并不在意,只是当真正面对驳论时,他们才恍然大悟。首先,这说明他们自己的思考不那么成熟,论证不那么严谨,论据不那么完善,逻辑有些混乱,今后的研究一定要重视驳论;其次,多样性结论的存在,也就是驳论的存在,也让他们理解何谓真正的“热点”,那就是他们所关注的,也正是别人所关注的,倘若自己关注的,别人漠然视之,说明问题可能是“冷点”了。

另一个方面的不同源自其他小组的质疑,在答辩环节中,每个小组都要接受其他研究小组的提问,主要是对结论的质疑。对此,我尤其要加以说明: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希望每一位选课的同学,更好地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过程,是通过分组选题进行的,一个大班分成若干小组,由组员推选组长,而后组长统筹安排具体的实践活动。这种安排有它的优势,有助于学生协同合作,对于缺少合作研究意识与能力的同学,也是一种锻炼。只是在最后小组答辩的过程中,我发现分组研究也有弊端:各组关心各组的问题,除非他组研究的问题与己方类似,才会有回应,倘若不是如此,他们便兴致索然。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在答辩时安排了一个环节:每个研究小组必须向其他小组提问。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来是让每个小组都参与到答辩环节中,杜绝“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冷漠,二来能通过各个小组获得问题的多少,区分各小组研究问题的冷热程度,三是通过其他小组的提问,更加突显出结论的多样性。

我的本意绝非是让答辩场成为辩论会,我是想通过这种尖锐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重新思考他们理所当然的结论。比如有一个小组做的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发放了近一千份问卷,最后的结论是,本校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为一千五百元。这个结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同学们的各种质疑。当时为了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该小组派了不同的成员登台,然而都是理直气壮而来,理屈词穷而去,场面非常尴尬。客观地说,该组是当年度研究最认真的小组,按时提交题目,按时做中期报告,按时发放问卷及回收,按时做出论文。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受到的质疑最多。那么,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

二、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

如何认识结论的多样性?相比于一元化的结论,多样性的结论其实是同学们思维活跃的产物。也就是说,学生开始学会从不同的思维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结合不同的生活经验,反思论证,并清晰地表达。这正是实践课的目的所在,是值得肯定和激励的。问题在于,结论可以多样性,但是并非所有的结论都值得信赖,都具有价值,换言之,思考的质量有高低之分,论证的逻辑有强弱之分,归根结底,结论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所谓结论合理,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的合理,要么结论符合经验,要么结论符合逻辑。

以调查大学生生活费的研究小组为例。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大约60%本校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用为一千五百元左右;如果每月开销低于这个额度,说明个人具有节约的品质,反之,说明个人花钱铺张浪费,需要有所节制。对于这个结论,许多同学都表示怀疑,因为根据目前的物价水平,大多数同学觉得一千五百元远远不够日常开销。于是,很多同学质疑调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质疑调查问卷的发放过程,质疑被调查者范围的狭窄,诸如此类。各专业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罗列一日三餐的费用,其他必需开销等,尤其是专业领域的消费等,说明这个结论难以置信。总而言之,这个额度有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可见,如果一个结论的得出,与日常经验有关,那么它就绝对不能违背经验。按照符合真理论的观点,陈述只有在符合经验的情况下,才被认为是真实可信的。

结论引发质疑的,还有第二种情况,就是违背逻辑。违背逻辑的表现有很多种,首先是定义不准确。比如有一个研究小组,做的是电影市场票房与口碑的研究。为了区别艺术影片与商业影片的价值优劣,他们以《百鸟朝凤》与《奔跑吧兄弟》作为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代表,分别展开论述。最后的结论是,虽然商业影片票房很高,然而艺术影片的艺术价值要高于商业影片。然而,其他小组立刻指出了该分析的谬误,《奔跑吧兄弟》并非商业电影,只是在电影院播出的综艺节目。以《奔跑吧兄弟》作为商业电影的代表,显然不符合逻辑。面对这种质疑,该组组长哑口无言。可见,在做研究工作时,一定要明确商业影片和艺术影片的定义,否则研究工作如同水中月,镜中花,经不起推敲和质疑。不符合逻辑的结论,很难值得信赖。

违背逻辑的表现,还包括论证过程中,不是就事论事,而是采取人身攻击的方式。同样以上述研究小组为例,其他小组成员提出,娱乐片之所以叫座,因为人们观赏影片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松愉快的视觉和听觉享受,而艺术片过于沉重,不能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其实这是一个好问题,它让我们反思,艺术的目的何在?换言之,艺术的价值何在?然而,该小组组长的回答却没有抓住核心问题:他说每个人品位有高有低,有人爱看艺术片,有人爱看娱乐片,还有人就爱看色情片,所谓曲高和寡。这种回答,其实不是在严肃地讨论问题,而是涉及人身攻击,所以当场嘘声一片。更多的人站起来反对艺术片,甚至认为看艺术片的人才是装模作样,违背人性

违背逻辑的表现,常见的还有研究者只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论据,忽视或者贬低不利于自己的论据。依然以研究电影的小组为例,组长分析商业片的低俗时,选择了郭敬明的《小时代》。然而在座的有一位郭敬明的拥趸,自称拥有郭敬明的全部书籍,看过郭敬明的所有电影,因此她反对该组对《小时代》是低俗电影的贬斥。对研究者而言,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因为你批评的不是抽象的某个人或者影片,而是一个具体的在场的粉丝。然而,组长再次选择了逃避问题,攻击对方为“脑残粉”。其实,这个论据完全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很多商业片之所以叫座,恰恰与艺术质量高低无关,而是制作方能利用明星的个人号召力,获得高票房。

综上所述,合理的结论建立在与事实相符,以及与逻辑相符的基础之上。一旦结论与事实相悖,或者违背了逻辑,就缺乏可信度。这就要求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事实与逻辑,提高思考的质量与论证的效力。唯有如此,结论的多样性才成为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

三、价值观的预设

在推进“热点问题研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每个研究小组的研究都预设了价值观。他们在回应各种质疑的时候,其实都在捍卫自己的价值观,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比如,我们以研究大学生生活费用的小组为例。他们之所以研究这个题目,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关注“你的钱花在哪儿啦”,其实质是在思考,“你应该怎么花钱”。也就是说,事实判断的背后,其实预设了价值判断。该组的组长显然认为,钱能少花就少花点儿,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即可。然而,对于擅长交际的同学而言,他们觉得大学也是经营人脉的地方,请客吃饭必不可少;对于注重个人形象的同学而言,上大学意味着从土到洋的改变,服饰化妆品的开销也不能忽视;对于喜爱阅读的同学而言,购书的开支似乎占比过大……从个人的金钱观,大致可以看出个人的人生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可以替换为,你应该如何度过大学时光?是埋头学习,是经营人脉,是改变形象和风度,还是追求自我提升,诸如此类。

对于研究艺术电影的同学,表面上看,他关注的似乎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的选择,其实也关涉价值观。你选择看什么样的电影,表面上暴露的是你的艺术品位,然而究其根底,也是个人选择何种意义的生活。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里,你是选择清醒地生活,还是选择在笑声中沉沦?你是选择直面惨痛的人生,还是选择逃避和忘却?决定影片艺术质量高低的,最重要的不是电影技巧、表现手法、演员表演等,而是电影背后深沉的价值追求。真正触动人心的,也是这些深藏不露的价值观,它们是否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是否彰显了爱与正义的力量,是否在直面苦难之后再指出光明的所在。

据我看来,每个研究小组要做的工作,首先都应该反省自己的价值观。所有貌似不证自明的观点真的可以相信吗?如果值得信任,我如何向别人证明?倘若不可信,我是否应该推翻它们,而推倒重建,又应该从哪里开始?只有反省之后,才能着手接下来的工作,即寻找论据,分析和证明。而这个过程,始终不能忽视证据和逻辑,要符合经验,要不违反逻辑。符合经验比较容易做到,而符合逻辑则很难。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最缺少的就是逻辑教育,比如定义要准确,不能循环论证,不能诉诸权威,不能诉诸无知或者感情,不能有人身攻击,不能有滑坡谬误,等等。做到了与经验和逻辑符合之后,就是清晰地表达。字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重点是要让自己相信,更要让别人相信。

可以说,我的工作就是三步走:结论多元,结论合理,价值观拷问及重建。目前看来,前两步进行得差强人意,而最后一步正在摸索当中。从大环境来说,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价值观的建设也在进行中,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国家层面的宣传变为个人层面的行为准则,其难度可想而知。从小环境来说,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他们接受的价值观也是灌输而来的,很少经过认真的反省,更别说去辨析、去论证、去重建了。每一个有难度的事情,都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只能一点点去完善,通过纠错来获得进步。

说老实话,有时我也在怀疑自己,为何将一件很简单的工作,做得复杂起来了呢?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做老师该多么轻松,符合标准答案的就正确,不符合标准答案的就是错误。然而,我的良知告诉我,学生不是有待充填的器具,我要做的是唤醒他们追求真理的热情,并永远给予鼓励。直至今日,我还没有怀疑这个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