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一场大败仗_关于范蠡的事迹

一场大败仗_关于范蠡的事迹

时间:2022-04-0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场大败仗_关于范蠡的事迹那次提议之后,又过了几个月。同时剩下的谋臣们也分成了几派,有的支持勾践,认为应当给吴国一个教训,有的支持范蠡,觉得勾践的确过于冲动,也有的保持中立,决定等事情有了结果再下结论。所以这一次,范蠡绝对不能放任勾践自留。范蠡早就料到了勾践等人的逃跑线路。于是勾践告诉范蠡,他要用自己的命来换取大家的平安。

一场大败仗_关于范蠡的事迹

那次提议之后,又过了几个月。那一日,勾践正在书房读书,忽有传令官前来,告知勾践:吴越交界处的富春县有大量吴军出没,看样子应是要向越国进犯。

勾践啪地一声放下了手中书简,立刻下令召集群臣来到书房。待大家都到齐之后,勾践将传令官的话向大家复述了一遍。

“上一次孤提议进攻吴国,少伯说越国国力不够强,不可行战事。但这一次吴国已经打到头上来了,莫非越国仍要退让么?”

范蠡却道:“大王还请冷静。现在一切情况仍是未知。何况听起来,富春不似是吴军主力,更似一群寻衅滋事之徒。大王切不可上当,中了敌人圈套!”(www.guayunfan.com)勾践冷冷道:“孤始终认为少伯乃举世之才,但这些年过去,少伯变得愈加胆小了。当年那让孤动用300个死囚的无畏者哪里去了?当初写下富国强兵策的智者又到哪里去了?现在这个畏首畏尾的人真的是那个范少伯吗?莫不是几年的舒适生活将你的棱角磨平了?”

这番话说得范蠡哑口无言,并非因为无可辩解,而是因为他发现,勾践已经再难听进他的话了。

其实范蠡早该看清楚这一点,他早该看到,勾践心胸狭窄,所以更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更容易自大起来。一个虚怀若谷的人是不可能自大的。当初范蠡是被勾践身上的一股劲吸引,因而决定效忠,而今那股劲竟也消失不见了。他开始怀疑这一切是否正确。

就在范蠡迟疑的时候,勾践已经擅自作主,带着3万兵马往富春御驾亲征而去。同时剩下的谋臣们也分成了几派,有的支持勾践,认为应当给吴国一个教训,有的支持范蠡,觉得勾践的确过于冲动,也有的保持中立,决定等事情有了结果再下结论。

只有范蠡,他忽然意识到,这一次冲动对勾践来说,有可能是一场大灾难。他想起当初,勾践对他说过的话,他说:“少伯,孤在想,若是哪一日孤真的陷人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若是那时身边还有一人在陪伴孤,那人必定是你少伯。”

此时此刻,这话萦绕在他耳旁,变得无比清晰。也许那只是勾践的一时矫情,也许那只是勾践的又一次心理战术,但是不论如何,不论那句话的真心程度到底有多少,范蠡知道,如果勾践真的陷人孤立无援的境地,他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他范蠡。

即使勾践对范蠡始终心存防范,即使勾践一直试着在心理上征服范蠡,范蠡仍知道,在勾践最绝望的时候,他唯一的依靠便是范蠡了。所以这一次,范蠡绝对不能放任勾践自留。

勾践带着那3万军马来到富春,他果然看到了吴军的骑兵正在富春江对岸蓄势待发,他的心里立刻气炸了。当今的越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任由吴国欺辱的越国了,勾践决定给那群不自量力的吴国骑兵一点颜色看看。

于是他振臂一挥,命令3万将士与他一同抢渡富春江,到对岸去把那群吴国人打个稀里哗啦。将士们只是听从指挥,自然也就跟着勾践过去了。

勾践是一个聪明的皇帝,他懂得如何掌控人心,但他却不是一个好的将军,在带兵打仗上,他无论是军事分析才能还是武力技能,水平都很一般。所以,当他来到对岸,看见对方的骑兵已经慌乱逃蹿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叫做诱敌深人,他只当这是对方怕了他。

勾践开始带着他的3万军队往前追去。追着追着,行军路上的通路变得越来越窄了,因此军队也就被拉得越来越长。即便如此,勾践仍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朝危险走去。军队的尾巴甩得已经很远了,此时如果军队的前方遭到攻击,后方想要协助也会变得来不及。

他们当然遭到攻击了。在毫无反击之力的时候遭到了吴军的攻击。不但越军后面的军队无法上前支援前方,甚至他们所处位置还是顶峰,吴军攻击的方向则是彻彻底底的顺风。顺风的弓箭如鱼得水,雨点一般射向越军。

越军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只有逃了。3万精兵在一个不称职的指挥官指挥下发挥不出任何作用,除了逃跑别无他法。他们逃了两天两夜,最后只剩下5000人。这5000人逃到了会稽山。

在会稽山,范蠡与文种已经带着两千兵将等待在那里,等待着他们固执的、一意孤行的王。

此时的勾践已是狼狈不堪,他的衣衫已经凌乱,头发也脏乱得不像样子了。看到范蠡与文种,他绝望的心重又燃起了希望,他知道在他最绝望的时候一定会看到范蠡的,他就是带着这样的信念才坚持到这里,坚持到会稽。

范蠡早就料到了勾践等人的逃跑线路。他知道会稽必定是他们的路线终点,所以并没有直接去前方营救勾践,那样只有可能将这两千人也搭进去。而范蠡他们早早占据会稽山,这样当勾践众人逃离到这里时,便已经占据了会稽的有利地形。

会稽山的地形很好,一旦占领,敌人便很难攻人,是一个暂时躲避的好居所。不过吴国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将会稽山的所有出口都围得水泄不通,会稽山上没有粮食,就算是饿也会将勾践饿死的。吴国与勾践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们就是要勾践死,只要勾践死。

会稽山上,勾践带来了5000多人,加上范蠡与文种带的2000人,总共有7000多人,这些人都要吃饭,他们没办法一直饿着肚子守在这里。如果要他们饿死,他们宁愿冲出去被吴军杀死。

日子一天天过去,范蠡与文种所带的粮草很快就不够了。7000将士等待着粮食,等待着吃饭。

勾践这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绝望。那就是,当你看到你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那种再也没什么可以拯救你的无助。

勾践体会到了。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他不能让那7000将士跟着他一起绝望。吴王不过是要他死而已,若他死了,是不是这7000将士就能得到救赎?于是勾践告诉范蠡,他要用自己的命来换取大家的平安。

勾践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在平安年代,他心眼极小,又喜爱猜忌,但是到了患难的时候,他是真心愿意牺牲自己来成全所有人的。也许范蠡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会与文种匆匆赶来会稽山吧。

“大王,如果你愿意,你不必死,我与文种不必死,这7000人都不必死。”

勾践听了此话,死灰般的脸上重新现出光芒。

“少伯此言为真?少伯仍有破敌之方?”

范蠡无奈地摇摇头,“此景此地,7000军力实难破敌。为今之计只有一个,便是大王向夫差投降。”这话简直就如同晴天霹雳打在勾践身上。

投降!一个将军投降意味着他背叛了自己的国家,那国王投降呢?意味着国亡了,越国将亡。

范蠡知道这对勾践是个不小的打击,他又说道:“大王,若你死,越国则亡。若你活着,越国还有复兴的希望。”勾践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