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老来复添愁_蔡东藩的事迹

老来复添愁_蔡东藩的事迹

时间:2022-08-01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老来复添愁_蔡东藩的事迹蔡东藩在藏绿坞落脚之后,把福恒、福源插入到藏绿坞小学读书,自己则一心从医,为百姓解除病痛。在为百姓看病的过程中,蔡东藩真切地感受到了诊治的复杂性。第二天,蔡东藩病倒了。由于长期生活在贫穷之中,又一直劳心劳神,胃病也反复发作,蔡东藩的病越来越重了。三个月后,战事稍为平息,蔡东藩一家重又返回藏绿坞。这一番折腾,让年事已高的蔡东藩的身体每况愈下。1987年7月,萧山召开蔡东藩

老来复添愁_蔡东藩的事迹

蔡东藩在藏绿坞落脚之后,把福恒、福源插入到藏绿坞小学读书,自己则一心从医,为百姓解除病痛。

医学家孙思邈曾说过,“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在为百姓看病的过程中,蔡东藩真切地感受到了诊治的复杂性。为了普及中医知识,他重拾“废除中医”案时的心愿,静下心来通读了《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医著,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用歌诀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心得。

中医学中,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血是营养周身的物质基础,气走血也走,气滞血也滞。蔡东藩把这一理论概括为:“气不足兮血不足,形神衰退病相随。”

他也很重视肝阴。“肝为将军古所称,有余是火病丛生。治阴用阳须留意,条达升降诸恙平。”肝为将军之官,他用肝的刚急好动的特性,来描述疾病的浅深,症候的轻重。(www.guayunfan.com)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蔡东藩一家从睡梦中惊醒,一个“雪人”扑通跪倒蔡东藩面前,泣不成声:“蔡先生,求您救救孩子吧……”

蔡东藩简单询问了一下病情,二话没说就与震濆拿起出诊包消失在风雪中……

山区的路崎岖难行。这一天,蔡东藩出诊归来,不小心跌了一跤。儿媳方彩琴把他扶进屋内后,他就让儿媳去取来他备制的伤药替他敷上。

正当他躺在床上休息时,一位乡亲又上门请他去看病。而此时震濆正好出诊在外,方彩琴刚要回绝时,蔡东藩却从床上挣扎了起来,那位乡亲有点不好意思,就说:“蔡先生,您身体不好,我去把病人抬来吧。”

蔡东藩急忙摇摇手说:“路不好走,病人经不起颠簸,还是我去吧。”就这样,他让那人背了药箱,自己跟着出了门。一直到了傍晚,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

第二天,蔡东藩病倒了。病了的他,就倚在床上继续写他的歌诀。这一写,就写了四卷,定名为《内科临症歌括》(绍兴市志第三十七卷称为《内科证治歌决》)。这四卷,对诊断和治疗“鼓胀”、“黄疸”等病症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索与研究,为丰富我国的传统中医理论留下了厚重的一笔。文史掌故大家郑逸梅因此把蔡东藩与恽铁樵、陆士谔等列为小说家善医道者。

由于长期生活在贫穷之中,又一直劳心劳神,胃病也反复发作,蔡东藩的病越来越重了。即便如此,他还坚持出诊。他对儿子、儿媳说:“我医术不高,愿尽自己应尽之责,即使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观,亦应发大慈恻隐之心,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

1942年5月,日寇发动浙赣战役,从漓渚、临浦、大源等方面全面进攻诸暨。5月20日,诸暨沦陷,战火蔓延到了藏绿坞。蔡东藩只得又带着全家躲避到离藏绿坞20里外的野鸭岭。三个月后,战事稍为平息,蔡东藩一家重又返回藏绿坞。

这一番折腾,让年事已高的蔡东藩的身体每况愈下。他自知来日无多,就开始整理起自己所撰的文章来,将其一一整理成辑。

他先是打开一本用深褐色牛皮纸包装的书稿,封面上写着“风月吟草”四个隶书,系堂侄蔡逸斋所书。这本集子是蔡东藩不惑之年前的一些诗、词、歌、赋,内容多以风花雪月为主。蔡东藩边修改边自哂着:自己的这一生中,哪里有过风花雪月的日子?如果有,那也就是与黄晚霞相处的四年了。

想起了黄晚霞,那和如琴瑟、齐眉举案的点点滴滴宛如窗外的夜风,一阵一阵地扑入他的胸怀。他难压情愫,又写下了一首怀念黄晚霞的诗,把它收入到了《写忧草》中。这本《写忧草》收录着蔡东藩的三类诗词:一是忧时愤世之作。官场落魄,对“人间龌龊,世事险艰”的不堪回首,其愤懑之情,只能借诗词宣泄。二是悼亡诗。悼妻哭儿痛女,蔡东藩靠这类诗词慰藉愁肠。三是咏史诗。这类诗,篇幅最多,大都是编撰演义过程中的即兴之作。

整理完两本诗词集子,蔡东藩又提笔为《浮生如梦》增上这几年的经历和遭遇。《浮生如梦》是他二十岁后开始撰写的自传式叙事长诗。每一段诗句后面,有时他还简要记上叙述性的文字,以点明经过。

装订好三本册子,他又把自己的一些信稿、策论及多年来为人代撰的寿文、墓志铭、祭文、书序、书跋之类的文字,集为一册,取名为《蔡郕文稿》。

蔡东藩把四本集子整齐的放在桌上,最上面是自己新作的一首《自况》:

一生多坎坷,老来复添愁。

富贵本无意,唯求解民忧。

令人惋惜的是,这四本册子后来不慎散失,不可谓不是一件憾事!据蔡东藩的长孙蔡福恒回忆:

1949年6月,震濆在弥留之际,把这四本手稿郑重地传交给蔡福恒。1964年4月,杭州林墨翰古旧书店经理王松泉借走了《写忧草》,后来就不知去向了。在红卫兵横扫“四旧”的狂潮中,《风月吟草》、《浮生若梦》和《蔡郕文稿》均被抄走烧毁了。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1944年深秋的一天,蔡东藩家来了四个从富阳紫阆赶来的农民,说是他们的父亲有病,请了很多医生都没看好,后来听说蔡东藩医好的人很多,就特地赶到藏绿坞来请蔡东藩。

此时的蔡东藩身体严重不适,去富阳又较远,他怕自己会顶不住,为此而踌躇未决。那四个农民苦苦恳请。蔡东藩见这四人很孝顺父亲,就不再犹豫了。

这一去,老农的病医好了,可蔡东藩回来后就发起了“三日疟”。从此,每隔三天发一次疟疾,到了年底,就卧床不起了。

蔡东藩懂得医术,自知生命快走到尽头了,就对家人说:“我生不逢时,逢兹乱世,不能以十万毛瑟枪杀尽天下贼子,只能凭一枝秃笔以示惩戒。如今,我已灯尽油干,非药石所能治愈了。哎,人说叶落归根,临浦是回不去了,可恨啊。”

他长叹一声,拉了拉被角,又对震濆说:“震濆,过年前就把我送回庄里陈去。墓志铭我已写好,放在桌上,就请鲁瑞熊书个碑文吧。”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蔡东藩在喃喃声中重重地睡去了。

震濆拿起墓志铭,不禁泪流满面。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他设法找来了几个本地的农民,做了顶简单的轿子,从小路把蔡东藩送回了庄里陈。

1945年3月5日(农历正月二十一日)半夜,已处于弥留之际的蔡东藩对家人说:“往事不堪回首忆,来生再望出头年。”说完,就溘然与世长辞了,享年69岁。

蔡东藩死后,被葬于所前池头沈的割子山,鲁瑞熊书写了碑文。池头沈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旧有“舟山积雪”、“湖塘瀑布”、“越峥映秀”等八景之说,也可谓是“青峰有幸埋英魂”了。

1987年7月,萧山召开蔡东藩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蔡东藩的三个孙子福恒、福源、福绥在《祭祖父文》中说:

祖父生不逢辰,命途颠扑。列强入侵,军阀互戮。椿萱咸凋,手足尽覆。国难家愁,危机四伏。难能可贵,自勉自勖。排瘅除雾,勤奋好学。不愿合污,执缨自濯。武昌炮响,共和如旭。精神振作,誓雪耻辱。赤子情深,为我民族。

盲瞽陆沈,世人受束。正视历史,借以教育。努力秉笔,丹心之光照千秋,千秋增辉;积极成书,青云之志垂万世,万世流渥。十载辛劳,巨著累牍。气华日月,声溢金玉。前无古人,雄才荦荦。盛矣哉,硕果丰盈,举世瞩目。巍巍青松,令人钦服!

著名诗人、杂文家邵燕祥评曰:

在他(指蔡东藩)身上,人品和文品是统一的,他不肯混迹官场,曲意逢迎,宁愿布衣蔬食,贫贱不移,尤其于当世军阀劣迹,秉笔直书,斯人而有斯作,表现了中国传统文人最可贵的士节。以人格精神统领史料,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后人可以不尽同意他的某些观点,却不能不钦仰他求真求善的史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