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灵活权变,才能绕过官场上的坎儿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

灵活权变,才能绕过官场上的坎儿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

时间:2022-06-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灵活权变,才能绕过官场上的坎儿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李鸿章不是一个较真的人。此为中国官员严拒。如此重大的原则性问题,当然要征求李鸿章的意见。但李鸿章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必须要有理有据。对于当时的局势,李鸿章是明白的。行文至此,李鸿章并未明言自己的观点,但其观点又已明确表达。对于顽固派的反对,李鸿章从中国儒学经典中寻找根据。认清形势,灵活权变,这是李鸿章的原则。

灵活权变,才能绕过官场上的坎儿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

李鸿章不是一个较真的人。

在晚清那样一个时代大变革的年代,如果较真,很多事情就根本没法进行。这让李鸿章所做的事情看起来不成系统,但让李鸿章绕过很多障碍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国家,皇家礼仪尤其严谨,在这场大变革中,东西方礼仪出现碰撞是必然的。(www.guayunfan.com)其实,早在乾隆时期,东西方就在礼仪方面发生过不愉快。

乾隆五十八年(1793),马戛尔尼率领七百余人从英国来到中国。马戛尔尼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想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希望清政府开放市场,扩大与英国的贸易;二是在中国首都设立常驻外交机构,建立经常性的外交关系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这对东西方两个大国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这次交流最终却因一场礼仪之争而破产。

马戛尔尼要见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谕旨曰:“此不过该通事仿效天朝称呼,自尊其使之词。无论该国正副使臣,总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也就是要按照“天朝”体制向皇帝双膝下跪,行“三跪九叩”之礼。

马戛尔尼不干了,提出只有对上帝才双膝下跪,对英王也只行单膝下跪吻手礼,所以坚决不同意向中国皇帝行双膝跪拜礼。由于中方一再坚持,马氏提出或者按“平等对待”原则,如果要他向中国皇帝行双膝跪拜之礼,中国官员也应向英国女王像行此礼,否则他只以向英王所行之仅屈一膝的吻手礼向乾隆行礼。此为中国官员严拒。虽然“天朝”宽大为怀,免去这几个“生番”的跪拜之礼,但对驻使、通商这两项要求,乾隆皇帝则断然拒绝。

当时大清正值盛世,大多数人对此并不十分在意。无人料到几十年后这一问题重新摆在了面前,不过这次,当年的“生番”已经“鸟枪换炮”,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缔约谈判中,清政府对英法侵略者割地赔款诸条照单全收,但对英法代表提出的向皇帝亲递国书的要求却严加拒绝。

1873年2月,同治帝亲政,西方使节再次提出觐见皇帝的要求。对此要求,中方提出如要觐见,必行跪拜之礼,但又为外国驻华使节严拒,于是双方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有关礼仪的激烈争执。

不少官员坚决表示绝不能允许不行跪拜之礼,但他们又知理由不足,所以提出“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即“中国出使之臣,在外国则行外国之礼”,外国驻华使节“在中国则行中国之礼”。由于外国不行跪礼所以中国“出使之臣”不必向外国国君、元首行跪礼,而外国使节在中国必须向中国皇帝行跪礼。

如此重大的原则性问题,当然要征求李鸿章的意见。

早在1868年中英修约之前,李鸿章与左宗棠、曾国藩等就对此发表过意见,都认为不必也不可能以中国礼法苛求,甚至提出西方诸国与中国远隔重洋,本非中国属国,现在自不可能向中国行属国的跪拜之礼。

但李鸿章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必须要有理有据。

对于当时的局势,李鸿章是明白的。现在,李鸿章自然明白中国早已失去“天朝上国”的地位,传统的礼节不可能不改。

李鸿章先肯定那些坚持行跪拜礼的大臣:“所陈各节,皆系正论。朝廷体制,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在廷诸臣,共有此心。”其潜在意思是,无论什么观点,无论朝廷是否接受,都是“正论”,都是耿耿忠心为朝廷考虑。

然后李鸿章又明确提示那些顽固的官僚,现在形势变了。

李鸿章指出嘉庆二十一年(1816)时英国使臣来华已不行三跪九叩之礼,“盖其国势渐强,而衅端已伏矣”。在崇拜“祖宗”的中国,指出这一点至为重要。行文至此,李鸿章并未明言自己的观点,但其观点又已明确表达。道光、咸丰年间中国已与侵略中国的一些西方国家订立条约,也表明这些国家与中国“俨然为敌体平行之国。既许为敌国,自未便以属国之礼相待”。明确说出这些国家与中国实际已是“敌体平行”而非中国属国,要朝廷放弃“天朝上国”观念,至为不易。

因此,“各使臣拘执该国体例,不愿改从中国礼仪,固人情之常,无足怪者”。他进一步提醒朝廷,这种“礼仪”迟早要改,已是历史的趋势,如果“拒之于目前,仍不能拒之于日后”,历史潮流,确难抗拒。

对于顽固派的反对,李鸿章从中国儒学经典中寻找根据。他以孔子的“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和孟子的“以大事小者,乐天也”来为自己的论点辩护。“嘉善而矜不能”就是说对别人的优点要承认欣赏,对别人的不足要同情宽容,所以在“礼制”上洋人有缺点不足,我们要宽容才能“柔远”。现在中国在这方面迁就洋人,并非丢脸之事。

关键的一点,李鸿章从事实出发,来证明那种故步自封带来的种种不便。

他说,从咸丰九年(1859)到现在十多年间,一直具体经办此事的总理衙门“每以中国礼节相绳,几于唇焦舌敝”,已尽了最大努力,不是亲办此事的人,很难体会其中甘苦。

李鸿章的意思很明确,现在不是以往,强弱的形势变了,现在在礼仪这件事情上费这么多功夫,实在是不值得了。

认清形势,灵活权变,这是李鸿章的原则。李鸿章这点,比那些不看世界,只知道在圣贤书和历史掌故中找依据的人要高明多了。另外,在这件事情上,李鸿章也明显地知道孰轻孰重,与其去争跪拜礼仪的一点体面,当然不如绕过这个坎儿,与国际接轨,让国家富强,那才是真的体面。

遇到小障碍就绕过去,这是李鸿章处事灵活的一面,这样也使他不容易被挡住,也不容易被绊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