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巴巴罗萨计划_关于二战的历史事件

巴巴罗萨计划_关于二战的历史事件

时间:2022-04-1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巴巴罗萨是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大帝的名字,希特勒用这个名字来为入侵苏联的计划命名,是希望自己通过这场战争能像这位伟大的君主一样永载史册。巴巴罗萨计划虽然漏洞百出,居然没有任何一个高级将领敢于挺身而出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人为即将到来的对苏作战开始全身心地准备起来。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要求,经过实战考验的德国陆军装甲部队仍然是进攻苏联的主力。

  时间

●1940年~1941年

  人物

●哈尔德(www.guayunfan.com)●约德尔

●伦德施泰特

对于苏联国内情况的无知直接导致希特勒做出了进攻苏联的错误决定,他将胜利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入侵必然会使苏联发生政治混乱之上,并狂妄地认为“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一脚,这个腐朽的结构就会倒塌下来”。

当希特勒征服欧洲大陆绝大多数国家之后,就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拥有广袤国土和强大军队的苏联,这个国家在1939年8月刚刚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40年7月,希特勒提出“一劳永逸解决苏联问题”的设想,要求德国军队在4到6个星期内“粉碎苏联军队”,占领苏联足够大的领土尤其是工业区,消除苏联空军对柏林、普洛耶什蒂油田等重要目标的威胁,建立从属于德国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国家等。

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接见了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 庆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在获知希特勒的疯狂想法之后,德军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将领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在没有征服英国之前就匆忙与拥有庞大战争机器的苏联作战,势必会使得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而且苏联夏季短暂、冬季漫长、春秋季道路泥泞,适合于德军机械化部队作战的时间很短,再加上苏联幅员辽阔战争纵深大,德军不可能像对付法国那样轻易就占领苏联全境。虽然将领们有诸多担忧,但无人有胆量站出来告诉希特勒。在希特勒的指派下,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受命开始着手准备拟订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由于苏联地域广阔,什么是德军未来进攻中的主要目标便成为了对苏作战的核心问题。是苏联军队、国土和重要工业经济区,还是苏联的政治中心、国家的象征莫斯科?按照希特勒的想法,这些都是他想要的,由此造成了日后制订的作战计划在主攻方向上前后矛盾。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苏联地域辽阔,其国土包括广阔的平原和众多的河流湖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与苏联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

经过几个月的详细研究与模拟推演,哈尔德在1940年12月5日向希特勒汇报了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该计划将沿波罗的海进攻的德军和向莫斯科、基辅突击的德军分为北方、中央、南方3个集团军群,认为“苏联最重要的军火生产中心在乌克兰、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整个作战区域被难以通行的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的铁路、公路在华沙–莫斯科段要优于南部,苏军在北部苏德分界线的兵力亦多于南部。第聂伯河和北德维纳河是苏军必须坚守的最东面的防线,再向东撤退就会暴露其工业区。德军将以装甲利刃切入,阻止苏军在这些河流的西岸集结建立防御。德军必须在华沙地区集结特别强大的军队,向莫斯科推进。在3个拟议中的集团军群中,北方集团军群的目标是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的目标是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的目标则是基辅。此次作战的目标南起伏尔加河河口,北抵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德军须动用105个步兵师、32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

希特勒原则上同意了哈尔德提交的作战方案,但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德军须迅速前进,不给苏联军队建立稳定战线的机会,将德国东部工业区置于苏联轰炸机的半径之外,而把苏联的工业基地置于德国空军的活动范围之内;德国军队首次攻击就要摧毁苏联军队主力。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必须围歼波罗的海地区的苏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应非常强大,能增援北方集团军群;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德军从北南两翼围歼在乌克兰的苏军。此时,希特勒并没有决定德军在达成上述目标后是否应该立即向莫斯科推进。

随后,哈尔德将对苏作战的准备工作移交给最高统帅部。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部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根据希特勒的意见最终制订出了“巴巴罗萨计划”。巴巴罗萨是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大帝的名字,希特勒用这个名字来为入侵苏联的计划命名,是希望自己通过这场战争能像这位伟大的君主一样永载史册。在指定德军的主要进攻目标上面,巴巴罗萨计划显得前后矛盾。它首先要求德军应该迅速占领莫斯科,原因是“攻占该城,意味着政治和经济上的决定性胜利。此外还意味着苏联丧失了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如此看来,德军的主攻目标应该是莫斯科。但巴巴罗萨计划根据希特勒的意见又规定:中央集团军群在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后,应“以强大的部队快速转而向北”,协同北方集团军群,消灭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占领列宁格勒,然后再进攻莫斯科。这显然是把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当作了主攻目标,而与前面主攻莫斯科的要求相矛盾。对于南方集团军群,巴巴罗萨计划则要求它应“提前攻占在国防经济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顿涅茨盆地”,显然该集团军群的主攻目标是苏联的工业经济区。正是这些前后矛盾的主攻目标的设定,让德军在后来进攻苏联的行动中犯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战略失误。巴巴罗萨计划虽然漏洞百出,居然没有任何一个高级将领敢于挺身而出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人为即将到来的对苏作战开始全身心地准备起来。

1941年末,东线战场上的德国党卫队士兵。

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要求,经过实战考验的德国陆军装甲部队仍然是进攻苏联的主力。法国投降之后,希特勒签署命令对装甲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和扩编。进攻苏联前夕,德军装甲师的数量已从1940年春的10个增加到21个,摩托化师增至13个,坦克数量为3550辆。虽然在坦克数量上与苏联装甲部队还有差距,但德军大量装备的Ⅲ型、Ⅳ型主战坦克作战性能却在苏军坦克之上,此外德军装甲部队官兵实战经验非常丰富也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实际投入侵苏战争的19个装甲师被编成了4个装甲集群:霍普纳将军指挥的第4装甲集群,辖第41、第56装甲军,共3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步兵师;霍特将军指挥的第3装甲集群,辖第39、第57装甲军,共4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古德里安将军指挥的第2装甲集群,辖第24、第46和第47装甲军,共5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师;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第1装甲集群,辖第3、第14、第48装甲军,共5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

从1940年年底开始,德军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做准备。根据战前作战计划的安排: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是威廉赫尔姆·勒布元帅,他将指挥第18集团军、第1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群共计26个师的作战兵力。北方集团军群将从东普鲁士东北部出发,占领800千米以外的列宁格勒,消灭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和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并与芬兰军队会合;实力最强的中央集团军群由冯·博克元帅指挥,包括第9集团军、第4集团军、第2装甲集群(古德里安指挥)和第3装甲集群共计51个师。博克将两个装甲集群部署在自己的两翼,准备对当面苏军实施大纵迂回包抄,迅速兵临莫斯科城下;在整个战役中充当配角的南方集团军群由格德冯·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下辖有40个德国师、14个罗马尼亚师和1个匈牙利军,其作战目标是占领基辅,快速推进至伏尔加河地区。

T-34中型坦克 T-34型坦克是二战中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坦克之一,从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再到柏林,它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30分,德国单方面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不宣而战发动了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由此爆发。德国陆军在苏德边境上配置的数千门重型火炮首先对苏联边防驻地、指挥部等目标开火,德国空军则同时对苏联前沿机场、铁路枢纽和港口码头进行了猛烈轰炸。凌晨4时,德国及其仆从国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共190个师、550万兵力,3700辆坦克、193艘舰艇,从波罗的海至黑海的2000多千米的国境线上迅速攻入苏联领土。战争爆发两小时之后,德国驻莫斯科大使舒伦堡才向苏联外长莫洛托夫递交“战书”,声称苏军在德国边境集结,使德国受到“不可容忍的威胁”,因此德国决定采取“预防性的”战争,宣布对苏开战。

战争爆发的当天,由于苏联的战争准备严重不足,其军队遭受了严重打击,前线大量部队被德军机械化部队分割包围最终被全歼,德军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就深入苏联领土几十千米。由于这一天是星期天,许多苏联飞行员在休假,苏联空军1200余架作战飞机在地面上被德国轰炸机摧毁。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向全国发出了全力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号召,由此拉开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