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身居高位一身清廉,为民除害臻于太平

身居高位一身清廉,为民除害臻于太平

时间:2022-03-1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身居高位一身清廉,为民除害臻于太平——姚崇传姚崇是中国盛唐时期的著名宰相,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时,因与一反叛的突厥人同名,故只称其字。姚崇和一些正直大臣将酷吏的恶迹委婉地告知武则天,使武则天果断地将周兴、来俊臣等人处死,大快人心。睿宗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立即罢免了斜封官数千人。同时,睿宗又以姚崇为兵部姜尚书,与宋璟两人负责铨选文武官吏。当时,太平公主干预朝政,而且颇有势力。

身居高位一身清廉,为民除害臻于太平

——姚崇传

姚崇是中国盛唐时期的著名宰相,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他历事武则天、唐中宗、睿宗、玄宗诸朝,敢言直谏,知人善任,治事明敏,办了不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好事。尤其是辅佐玄宗皇帝实现中兴大业,革除了许多弊政,开创了“开元盛世”,促使唐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其突出贡献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一、崭露头角,初登相位

姚崇(650—721),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时,因与一反叛的突厥人同名,故只称其字。开元元年(713),因避年号“元”字之讳,又改“崇”。他是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南陕县)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在少年时期,他聪明好学,才思敏捷;成年之后,他为人豪放,重视气节,而且才干出众。进入仕途后,一帆风顺,青云直上。起初,姚崇授濮州(今山东鄄城北旧城)司仓,掌管地方上的仓储出纳,后逐渐得到重用,被调到中央历任兵部要职。武则天当政期间,姚崇任夏官(即兵部)郎中。这时东北的契丹族不断内犯,攻陷唐朝河北数州。武则天一再派大兵抵御,因此兵部的事务自然十分繁忙。姚崇的才干在这时得到了充分发挥。那纷繁复杂的事务,到了他的手里,处理得干净利落,井井有条。武则天很爱才,对姚崇十分赏识,并立即“超迁”(越级提拔)为夏官侍郎(即兵部首长之副),协助兵部首长掌管全国的军政。

姚崇做了侍郎,就可以直接参与朝政了。武则天称制时,曾重用酷吏,滥施刑威。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凶狠残暴,告密罗织,大兴冤狱,许多朝臣和李泌氏宗室被无辜杀死。因此,朝臣人人自危。甚至每次上朝前,都要与家人诀别,担心人命朝不保夕。姚崇和一些正直大臣将酷吏的恶迹委婉地告知武则天,使武则天果断地将周兴、来俊臣等人处死,大快人心。一天,武则天对朝臣们说:“前些时候,周兴、来俊臣审理案件,多牵连到朝廷大臣,说他们反叛;国家法律摆在这里,谋反者必须处死,我怎么能够违背呢?其中有的我也怀疑是冤枉的,是滥用刑罚造成的。我派近臣到狱中去审问,得到他们亲手写的供状,都承认自己有罪,我因此就不加怀疑了,自从周兴、来俊臣死后,再也听不到谋反的事了,在以前被杀的人中,是不是有冤枉的呢?”姚崇对这方面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对武则天也比较了解,知道她重用过一些坏人,滥杀无辜,然而姜尚未完全被坏人控制。她也任用一些贤吏良臣主管刑法,并在这个问题上能够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他针对武则天提的问题,直率而又诚恳地陈述了自己的看法:“自垂拱(685—688)以来,被告得家破人亡的,都属冤枉,都是自诬。告密的人因此而立功,天下都在罗织罪名,这种情况比汉朝的党锢之祸还要厉害。陛下派近臣到监狱中查问,被派去的人自身也难于保全,怎么敢去动摇原案呢?被问的人若要翻案,又惧怕遭到那些主审人的毒手,将军张虔勖、李泌安静等都属这种情况。全靠老天保佑,皇上您醒悟过来,诛杀了坏人,朝廷才安定下来。从今以后,我以自身及全家百余口人的性命担保,现在内外官员中再也没有谋反的人。恳请陛下,今后如果再得到告状,只是把它收存起来,不要再去追问就是了。假若以后发现了证据,真的有人谋反,我甘愿承受知而不告之罪。”姚崇当着武则天的面,一方面勇敢地揭露了酷吏之害,朝廷内外大开告密之门,放纵了无赖官吏罗织罪名,陷害无辜,造成大量冤狱;另一方面,他机智地赞扬了则天女皇头脑清醒、及时矫枉的优点,使其不至于因为尖锐的批评而发火儿。姚崇用自己及全家人的性命做赌注,更使武则天看到了他的诚恳。因此她听后很高兴,说道:“以前大臣们顺着既成的事实,害得我成了个滥施刑罚的君主。听了你的一席话,很是符合我的心意。”武则天对姚崇这种敢言直谏、反对滥施刑威的精神,给予了赞赏,并赐给他白银千两。公元702年,针对来俊臣等酷吏造成的冤假错案,朝廷为受害的官员“伸其枉滥”,因此得以昭雪的人甚多。(www.guayunfan.com)公元698年,姚崇被升任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相当于中书门下平章事,实即宰相)。在此期间,他往往兼任兵部姜尚书,所以对兵部的职掌非常熟悉。凡是边防哨卡,军营分布,士兵情况,兵器储备,他都熟记在心,在姚崇的执掌下,兵部这台机器按部就班地运转着,军队的战斗力也空前提高。契丹族自此不敢小觑中原,很长时间没敢南侵。

不久,姚崇得罪了武则天的宠男张易之,被调出京城,去做灵武道大总管。临行前,武则天要他推荐一位宰相,他就推荐了张柬之。以前,狄仁杰曾两次向武则天推荐张柬之。张每被推荐一次,就升一次官,但始终未登上宰相的官职。这一次姚崇再次推荐,张柬之很快就当上了宰相,时年已八十。此后不久,张柬之联合朝中大臣,迫使武则天将皇位让与其子李泌显,粉碎了武氏集团继位的阴谋。可以说,姚崇推荐张柬之的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皇权落入武承嗣等人之手,那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场全国性动乱,对全国上下都将是一场大灾难。

二、量才适用,反对特权

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姚崇任宰相。

当时官僚机构臃肿,百官泛滥,铨官制度十分紊乱。特别是公主、后妃们,依势干政,大搞“斜封官”。所谓斜封官,就是皇帝受公主、后妃等的请谒,任意颁下敕书任命官员,用斜封交付中书省。她们的这种“无涯之请”、“以公器为私用”,目的是卖官利己,鬻法徇私,进而搞裙带关系,各树朋党,扰乱吏治,致使“政出多门”。掌管官员升降的机构形同虚设。庸碌之徒花钱就可以买到官。这些人占据官位后,遇到政事不知如何处理,而且恃仗权势公开犯法,“无益时政”。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官职设得太多,宰相、御史及员外官办公时连座位都没有,被戏称为“三无坐处”。政府机构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混乱状况亟待整治。姚崇对此痛心不已,他联合宋璟等人上言:“先朝斜封官悉宜停废。”睿宗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立即罢免了斜封官数千人。同时,睿宗又以姚崇为兵部姜尚书,与宋璟两人负责铨选文武官吏。他们不畏强权,对“选举混淆,无复纲纪”的混乱状况大力整治,杜绝向皇帝请谒讨官的各种途径,使吏治大有改善,出现了“赏罚尽公,请托不行,纲纪修举”的清新局面。

当时,太平公主干预朝政,而且颇有势力。太平公主是睿宗的妹妹,即武则天的亲生女儿,长得也特别像武则天,一贯深受武则天的宠爱。她也想走武则天的老路,要当女皇帝。她与诸王结为朋党,危害政局。时宋王李泌成器为闲厩使,歧王李泌范雎、薛王李泌业皆掌禁兵兵权,与太平公主互通声气,外议以为不便。为了防患于未然,姚崇与宋璟联名上奏睿宗,建议将太平公主搬到洛阳去住,并将李泌成器等几个掌握兵权的王派到地方上去当刺史,以安人心。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巩固唐王朝的中央集权,姚崇的计策不失为明智之举。而睿宗昏庸无能,竟如实地将这些话转告给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听后大怒,指控姚崇挑拨皇上与兄妹之间的关系。于是,姚崇被贬为地方刺史。

太平公主的势力越来越膨胀,活动也越来越肆无忌惮。太子李泌隆基再也按捺不住了,乃瞒着睿宗,一举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清除掉。不久,李泌隆基执政,是为玄宗,他要召姚崇为宰相。姚崇闻知后,并未马上应召,而是提出了许多条件,看玄宗是否能够应允。姚崇在朝中为官多年,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险恶,故不愿再卷入矛盾的旋涡中。正因如此,他提出的条件就显得特别尖锐。他自己虽然不贪图高位,但唐玄宗深知其能,故全部答应了他的要求。姚崇深感唐玄宗锐意求治,遂再次入京,出任宰相。唐玄宗感到他不是贪图禄位之人,对他反而格外倚信。姚崇为玄宗辅政,大力整肃吏治,任人唯贤,量材授职。他严格铨选制度,继续罢免以前的斜封官。对于用请托等不正当手段谋取官职的人,无论是谁,姚崇都坚决予以制止。

开元二年(714)二月,申王李泌成义向玄宗请托,要求把他府中的阎楚珪由录事破格提拔为参军,玄宗答应照顾。按唐制,亲王府录事的官阶是从九品上的流外官,参军则是正七品上。姚崇坚决反对这种任人唯亲、违反官吏提拔程序的做法。他与另一位宰相卢怀慎一起上书,指出量材授官的权力应归属官吏任命部门,反对因亲故之恩就得以升官晋爵,覆前朝冗官泛滥之辙,扰乱国家法纪。因此,申王成义擅自提升亲信的企图未能得逞。以后,唐玄宗又采纳姚崇的建议,制定了“量材授官”的升降官员制度。自此,向皇帝请谒讨官的恶习大为收敛。

同一年的正月间,薛王李泌业的舅父王仙童,恃仗李泌业是皇戚,侵暴百姓,强夺民田。御史弹奏了王仙童的罪行。薛王为舅父极力开脱罪责,向玄宗说情。玄宗也想宽释王仙童。姚崇据理力争,与卢怀慎等奏道:“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舍。”唐玄宗接受姚崇等人的正确意见,使王仙童依法得到应有的惩治。

在任人唯贤方面,姚崇和唐玄宗都能说到做到,身体力行。姚崇在唐玄宗开元初期当宰相数年之后,推荐广州都督宋璟代替自己担任宰相职务。宋璟也精于吏治,执法不阿,成为唐玄宗治国的一位得力助手。正如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所说:“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开元初期,由于唐玄宗采纳了姚崇等人的建议,废弃了任意赏赐官爵的“任人唯亲”的陈规陋俗,能够“任人唯贤”“量材授官”,信用姚崇、宋璟等比较正直、比较有作为的大臣,善于听取他们的正确意见,因此能够进行一些改革,促进了当时封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使唐朝进入极盛时期。

三、革除弊政,上“十事”建议

公元713年,刚刚即位的玄宗皇帝到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讲武(类似现代的军事检阅)。按照传统,皇帝出巡,方圆300里内的州郡长官都要去朝见。姚崇因得罪睿宗和太平公主,被贬到同州(今陕西大荔县)任刺史。姚崇去朝见的时候,玄宗正在打猎。玄宗问他会不会此道,他说从小就会,到20岁时,常以呼鹰逐兽为乐,虽然老了还能行,于是姚崇就参加了玄宗的打猎行列。他在猎场上追逐自如,很得玄宗的喜欢。罢猎之后,玄宗征求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姚崇侃侃而谈,不知疲倦。玄宗听了,说道:“你应该做我的宰相。”姚崇想试探一下唐玄宗的真实想法,没有行礼谢恩,也就是没有马上答应。玄宗感到很奇怪。姚崇说:“我有十点意见要奏明皇上。陛下如果做不到,那我就不能做这个宰相。”玄宗要他说说看。

姚崇不紧不慢地说:“自垂拱以来,朝廷以严刑峻法治理天下;我恳请圣上,改成以仁义先行,可以吗?”玄宗说:“我衷心希姜望这样做。”姚崇接着说:“朝廷自从在青海被吐蕃战败以来,从来没有后悔之意;我请求数十年内不求边功,可以吗?”玄宗答应照办。“第三,自从则天太后临朝称制以来,往往由宦官代表朝廷发言;我请求今后不要让宦官参预公事,可以吗?”玄宗说:“这个问题我考虑很久了。”“第四,自从武氏诸亲窃据显要官职,继之以韦庶人(中宗的皇后,被清除后去掉皇后称号)、安乐公主(中宗、韦庶人的女儿,与韦庶人一起被铲除)、太平公主用事,官场秩序很混乱;我请求以后不准皇亲国戚在朝廷要害部门做官,以前凡是有斜封、待阙、员外等巧立名目任命的官吏一律撤销罢免,可以吗?”玄宗说:“我早就想这样做了。”“第五,近来,亲近佞幸之徒,触犯法律的,都因为是宠臣而免于惩处;我请求以后依法办事,可以吗?”玄宗说:“我对此早已切齿痛恨了。”姚崇说:“第六,近年以来,那些豪门贵族,不断地向上送礼行贿,以至公卿、方镇也这么干;我请求除租、庸、调等赋税之外,其他一切摊派都要杜绝,可以吗?”玄宗说:“我愿意这么做。”“第七,太后造福先寺,中宗造圣善寺,上皇(指睿宗)造金仙、玉真观,皆耗费百万巨资,百姓受苦;我恳请陛下禁止建造寺观宫殿,可以吗?”玄宗说:“我每次看到这些现象,心里就感到不安,又怎么敢再这样做呢?”“第八,前朝皇帝玩弄大臣,有损君臣之间互相尊敬的常礼;我希姜望陛下对朝臣们以礼相待,可以吗?”玄宗说:“事情就应该这么做,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第九,以前大臣们直言进谏者,有的丢了性命,从而忠臣都感到灰心沮丧;我请求陛下,凡是做臣子的,都可以犯颜直谏,无所忌讳,可以吗?”玄宗说:“我不但能够容忍大臣这样对待我,而且还可以按照他们的忠言去做。”“第十,吕氏家族几乎危及西汉的生存,马、窦、阎、梁也使东汉大乱,外戚乱政,后世感到寒心,而我们当今的外戚专政,则更加厉害;我请求陛下将我朝的这种事情写在史册上,永远作为前车之鉴,成为万世不能重犯之法,可以吗?”玄宗听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良久才说道:“这真是刻骨铭心的一点啊!”

这就是著名的“十事”建议,也称十项治国建议。此中可以发现姚崇的机智和过人的谋略。他看准时机,在玄宗要任命他做宰相之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建议,使玄宗对他更加佩服。结果,他的建议逐条被采纳,而且官复原职,姚崇靠他的智慧取得了胜利。从唐玄宗、姚崇君臣二人围绕“十事”建议一问一答来看,他们都具有比较清醒的政治头脑,成了“千载一遇”、情投意合的圣君、贤相。被唐玄宗采纳的这“十事”建议,都是极有价值的治国之道。针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种种弊政,将十项治国建议综合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国家既要行仁政,又要以法治国,而行法必自身边违法者开始。这十项建议包括了缓和剥削、用人唯贤、刑罚得当、反对宗教迷信等方面的内容。它成了玄宗开元时期的重要施政纲领。

玄宗正式任命姚崇为宰相后,“以天下事委姚崇”,使其独当重任。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政简刑清、赋税宽平、百姓富庶,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

北宋司马光在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时,对姚崇提出“十事”建议持半信半疑的态度,所以只是极为概括地写了几句,这未免有点儿拘谨。姚崇在武则天时期,曾做过相王(即后来的睿宗)府长史,早就认识相王的儿子李泌隆基;被贬到遥远的异地他乡后,再次见到已即帝位的李泌隆基,他将自己多年的亲身感受,当面向皇上陈述,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对于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及她们党羽的胡作非为,他更是深恶痛绝。姚崇是唐王朝的一个能臣,也是一个头脑清醒、注重实际、怀有理想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看来,唐朝要振兴,就必须清除掉那些多年积存下来的流弊,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强盛起来。

四、反对佛教,破除迷信

自武则天以后,佛教盛行。上自皇帝、皇后、达官贵人,下至豪绅富户,无不利用宗教捞取好处。公主、外戚争相出钱建造寺院,大量度人为僧尼,许多劳动人手流入寺院,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矛盾。对此,姚崇深知其弊,便极力加以抑制。

中宗时,信佛之风更为流行,一些富户纷纷出家。因为按当时制度,凡出家人,即可免除赋役。姚崇在做了玄宗的宰相之后,就提出要改变这种状况。他上书玄宗,指陈崇佛之弊,并劝谏玄宗禁止妄度。他提出的理由是:对佛教的信仰,主要是在内心的虔诚,而不在于外表的形式;以往一些信仰佛教的帝王权贵,都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只要心怀慈悲,做的事有利于人民,使人民得到安乐,就是符合佛教的要旨,何必妄度坏人为僧尼,反而破坏了佛法呢?玄宗听取了姚崇的意见,下令暗中进行调查,将12000多冒充的和滥度的僧尼还俗为农。后又规定,今后禁止创建佛寺,禁止文武百官与僧人、尼姑、道士来往,禁止民间铸佛、写经。对于宗教流弊,姚崇直到死的时候,也还是持反对态度。他在遗嘱里猛烈地抨击了佛教,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戳穿了佛教僧徒所宣扬的一些预言;他坚持佛即是觉的观点,信仰在乎内心,只要行善不行恶,就可以了;他无情地揭露了那种将佛教的宣传当作事实的无知行径,以及那种抄经写像、破业倾家、施舍自身、为死人造像追福等愚昧风俗。他指出,这都是“损众生之不足,厚豪僧之有余”;他嘲笑了那些所谓通才达识之士,也不免于流俗,成了上述种种怪现象的俘虏;他认为佛教的宗教活动,乃是有害于苍生的弊端。他要他的子侄们警惕,不要上当,在办他的丧事时,即使不能完全摆脱佛教陈规陋习的束缚,在斋祭、布施方面,也只可略事敷衍,不必铺张浪费。这种着眼于实际的求实精神,对宗教所持的否定态度,离无神论已不太远了。

开元五年(717)正月,玄宗决定到东都洛阳去。这不完全是为了巡幸,而是因为关中收成不好。皇帝去东都,可以减轻其粮运负担。不巧,就在这时,太庙的四个房屋倒塌了,这在当时成为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许多人认为是不祥之兆,应停止去洛阳。玄宗召见宰相宋璟等人,问他们这是什么缘故。他们解释说,太上皇去世还不到一年,三年的丧期未满,不应该行幸;大凡灾异的发生,皆为上天的告诫,陛下应当遵守礼制,以答复上天,还是不要去东都了吧!玄宗听后犹豫不决,又问已经引退的姚崇:“太庙无故崩塌,这是不是神灵告诫我不要去东都呢?”姚崇不以为然地说道,山上的石头年久腐朽了,姜尚不免要崩塌下来,更何况房屋的木材。太庙殿本是前秦苻坚时建造,隋文帝创建新都,将北周宇文氏殿移到这里,建造此庙,唐朝又利用了隋朝的旧殿,积年累月,朽木难支,故而倒塌,太庙塌坏的时间与陛下的行期相合,没有必然联系。姚崇将太庙的建造历史讲与玄宗,他的解释正合乎玄宗的心意。玄宗信服,终于促成此行,从而为百姓减少了许多运粮之苦。

开元九年(721),姚崇以72岁的高龄死去。当时,国家经济状况比较好,社会上厚葬成风。三朝宰相姚崇却不随波逐流。去世前,他告诫子孙不准崇佛敬道,不准为他厚葬。他要求子孙在自己死后,只穿平常的衣服,不要抄经写像。对于所谓为亡人造像是为其追福的说法,姚崇认为那都是虚妄之谈。他最后嘱咐子孙:“吾亡后不得为此弊法。”更值得指出的是,他不但自己反对宗教迷信,也要求子孙后代走这一条路,其用心可谓深远。姚崇这么勤俭地安排自己及子孙后代的丧事,虽属于个人及家庭私事,但针对的却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无疑起到了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的作用。

五、灭蝗抗灾,造福人民

开元三年(715),山东(泛指崤山以东,大致包括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发生蝗灾,灾情十分严重。当时老百姓受迷信思想束缚,认为蝗虫是神虫,不敢捕杀,而是在田旁烧香祈祷,眼看着蝗虫漫天横飞,吃掉一片片庄稼。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姚崇立即上奏玄宗,引《诗经》及汉光武诏书,证明蝗虫是可以捕杀的;历朝历代以来,有时候所以捕杀不尽,那是由于人不努力。只要齐心协力,就可除尽蝗虫。玄宗听后,面露难色,说道:“蝗是天灾,是由于德政不修所致,你要捕杀,能行吗?”姚崇委婉而有力地劝道:“捕杀蝗虫,古人行之于前,陛下行之于后,除害安农,这是国家的大事,请陛下认真考虑。”玄宗终于被说服了。当时朝廷内外议论纷纷,皆以驱蝗为不便,或以为蝗虫众多,不能除尽。玄宗说:“我已同宰相讨论过此事,决定驱蝗,今后谁再反对,即行处死。”反对捕蝗的议论暂时平息下来。

接着,如何有效地消灭蝗虫,成为姚崇日夜苦思冥想的问题。他不止一次地率员奔赴山东受灾地区。经过细致的观察,姚崇基本上了解了蝗虫的生活习性。不久,他上书玄宗:“蝗虫怕人,容易驱逐;禾苗和庄稼都有主人在,所以保护的人必定会很卖力;蝗虫能飞,夜间见火,必定飞往;捕杀时,只要在田旁设置火堆,在火边挖掘大坑,蝗虫定会自投罗网,那时边焚边埋,一定可以除尽蝗虫。”玄宗采纳了姚崇的建议,派遣御史分道督促,发动蝗区民众一致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地推行焚瘗之法——即用火烧土埋的办法灭蝗,还规定他们把各州县捕蝗勤惰情况上报。实践证明,姚崇倡导民众用焚瘗之法消灭蝗虫的效果很好,山东地区当年农业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第二年,山东地区又发生蝗灾。姚崇按照老办法,派专使到各地捕杀。此时,朝廷内外议论又起。有些地方官员对捕蝗态度消极,认为捕蝗会遭灾祸,朝廷派往各州县的督察大员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玄宗也怀疑捕蝗工作能否再进行下去,又同姚崇商量。姚崇坚决主张劝民捕蝗,他说:“有些官吏们死抠书本,根本不懂得变通之道。凡事有时要违反经典而顺乎潮流,有时又要违反潮流而合权宜之计。”姚崇列举了历史上一再出现的蝗灾,后果都很可怕。又说:“今山东蝗虫,孳生之处,遍地都是,倘若农田没有收成,人民必定会四处迁移,事关国家安危,不可再拘守常规。纵使除之不尽。也比养着成灾强得多。陛下好生恶杀,此事不用你下诏,请允许我下文处理就行了。如果除不得蝗虫,老臣身上所有的官爵,请陛下一概削除。”玄宗见姚崇说得如此坚决,而且再三权衡利弊,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

在捕蝗过程中,姚崇面对的阻力是相当大的。当朝的另一位宰相卢怀慎劝阻姚祟不要管这种事,搞不好要招祸。他说:“蝗虫是天灾,怎么可以用人力来制止呢?外面的议论,都认为捕杀蝗虫是不对的。况且杀虫太多,有伤和气。现在如果停止的话,还来得及。姜望公三思而后行。”姚崇力驳其谬,列举古代帝王及孔子为例,证明为了人的安全,在不违礼制的情况下,是可以杀生的。他坚定地说道:“如今蝗虫极盛,只有加以驱除,才可消灭;如果放纵蝗虫吞食禾苗、庄稼,则其所过之处都要为之一空。我们怎么能够坐视山东百姓饿死而不管呢?这件事我已同皇上商量好了,请你以后不要再说。倘若因此而得祸,我愿意独自承担,与你无关。”

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刺史倪若水拒不执行捕蝗命令,还说什么:“蝗乃天灾,应通过修德来感动上天。”并以“十六国时汉国皇帝刘聪既除不得,为害更深”为借口,拒绝应命。姚崇得知后勃然大怒,他在牒报中严厉批评倪若水:“古时州郡有好官吏,蝗虫即不入境。如果修德可以免除蝗灾,那么你那里蝗灾的出现,就是无德造成的了!现在你身为朝廷命官,怎么能坐视蝗虫吃食禾苗而忍心不救呢?要是因此而造成饥荒,你将何以自安?”姚崇还说道:“刘聪是著名的昏庸之君,当今皇上贤明仁德,拿刘聪来与当今皇上相比,岂不是大不敬吗!”倪若水十分害怕,不敢再抗命,只好急忙指挥捕杀蝗虫。结果证明,他所捕杀的蝗虫共达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使当地未出现饥荒。

姚崇身为宰相,他为国家和百姓的利益着想,发起和领导了历史上这次非同寻常的捕蝗活动。在这件事情上,姚崇不仅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而且表现出了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智慧。灭蝗的结果,既减轻了灾情,又纠正了当时禳祭蝗虫的世俗迷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姚崇倡导民众灭蝗的事迹,对后世产生了良好影响,受到了一致的肯定和赞扬。例如,除了《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作了详细记述和肯定之外,明代进步历史学家李泌贽在《史纲评要》中也因此赞颂他是“救时宰相”。

六、严于律己,不谋私利

姚崇作为武则天、睿宗和玄宗的三朝宰相,不仅智慧过人,而且能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他一生严于律己,不谋私利,清正为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武则天长安四年(704),姚崇因母亲年事已高,上表太后,请求解职回原籍侍养老母。武则天难违其意,即拜他为相王府长史,罢知政事。同一月,武则天又令姚崇兼知夏官姜尚书事,同凤阁鸾台三品。姚崇对此深感不安,立即上书:“我侍奉相王,不便于管理全国的兵马军队等事。而且这样对相王也没有好处。恳请陛下解臣之职。”武则天深受感动,便改任姚崇兼春官姜尚书(相当于礼部姜尚书),令其掌管国家典礼等事。

唐玄宗开元时期,姚崇虽身居宰相要职,但他并没有自己的宅第,全家人住在一个很偏远的地方。他上朝处理政事后往往不能回家,只得就近住在一个叫极寺的寺院里。因此,有时就不得不在寺院里处理政务。有一次,姚崇得了疟疾,只好叫家人到极寺来照料他。在寺里,他还带病协助源乾曜处理政务。据《资治通鉴》记载:“姚崇无居第,寓居极寺,以病(疟疾)谒告。上遣使问饮食起居状,日数十辈。源乾曜奏事,或称旨,上辄曰:‘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乾曜常谢实然。每有大事,上常令乾曜就寺问崇。”源乾曜和姚崇接触比较多,对于姚崇严于律己、勤俭廉洁的作风十分敬佩。他奏请玄宗让姚崇搬进四方馆(属中书省)住,仍然可以让家人进入照料。玄宗当即批准。姚崇感到四方馆豪华,又藏有公文,不便病人住进去,坚决谢绝。玄宗感动地说:“朝廷设四方馆,就是要让大臣居住。我让爱卿居住于此,是为国家社稷着想啊!我恨不得让你住进宫中,住进四方馆又何足推辞呢?”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中,姚崇这种身居要职而能严于律己、不谋私利的精神,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早在开元二年(714),玄宗令魏徵知古任吏部姜尚书,往东都洛阳,负责考选取士。魏徵知古也是当时的一个名人,他原为姚崇所引荐,后来与姚崇并列相位。姚崇有两个儿子在东都任职,知道魏徵知古是自己父亲提拔过的,就想请魏徵知古为自己谋取私利。后来魏徵知古到长安,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报告给了玄宗。有一天,玄宗装作不经意地问姚崇:“你的儿子才能与品德怎么样?现在做什么官?”姚崇很坦率地介绍了两个儿子的情况,说他们为人贪欲,又不谨慎。他估计两个儿子在东都会走魏徵知古的门路。玄宗原以为姚崇要为儿子隐瞒,在听了姚崇的话后,很是高兴。玄宗又问姚崇,他是怎么知道的。姚崇答道:“魏徵知古本是小吏,我保护过他、提拔过他,并引荐为宰相。我的两个儿子一定以为魏徵知古会出于感激我的心理,为他们开后门,答应他们的请托,容忍他们为非作歹。”玄宗听了,更加佩服姚崇。同时,他又觉得魏徵知古太不给宰相姚崇面子了,遂鄙薄魏徵知古的为人,要罢他的官。姚崇请求玄宗说:“我的儿子在外面胡闹,犯了法,陛下赦免了他们的罪已是很万幸了;若是因为这件事而罢了魏徵知古的官,天下必定以为陛下是出于对我的私人感情而这样做,这会连累了陛下的声誉啊。”玄宗见姚崇说得情真意切,便没有处罚魏徵知古。

作为“救时宰相”,姚崇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冲破传统观念,坚韧不拔,政绩可观,是很值得称道的。有一次,姚崇问紫微(中书省)舍人齐瀚:“我作为一个宰相,可以比得上历史上什么人?”齐瀚没有回答。姚崇问:“能否比得上管仲和晏子?”齐瀚说:“管、晏之政,虽然不能施行到后世,但还可以保到他们自己死的时候;你的政令,随时都在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问:“那么究竟可以和谁相比呢?”齐瀚对他说:“你可以算得上是个救时之相。”姚崇听后感到很高兴,遂投笔写道:“救时之相,难道就容易得到吗?”

姚崇一生言行一致,多有善举,不仅为当时人所赞许,而且也影响到了后代,后来,唐宪宗问宰相崔群:“玄宗之政,先理而后乱,何也?”崔群回答说,玄宗用姚崇、宋璟则理,用李泌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对姚崇和宋璟的为政还念念不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姚崇的业绩是卓著的,对促成“开元盛世”的历史功绩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姚崇历事四帝,政坛波诡云谲,不知多少大臣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他却能进退俗如。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清廉的作风,不仅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使政敌对他无懈可击,善始善终,成为一代名相。

(王振富)

本文主要资料来源:《旧唐书》卷九六,《姚崇传》;《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

李泌年少聪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