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西藏佛教的复兴_唐宋民族史

西藏佛教的复兴_唐宋民族史

时间:2022-07-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西藏佛教的复兴_唐宋民族史公元7世纪,佛教开始传入吐蕃。这一时期,在西藏佛教史上称为“前弘期”。佛教从本教中吸收了很多为当地百姓所愿意接受的东西,发展成为西藏化的佛教,它的流传范围也不仅限于西藏地区。近代史上,国内外一部分学者称西藏佛教为喇嘛教。西藏佛教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西藏佛教史上把公元973年作为西藏佛教兴起的标志、“后弘期”开始的年代。噶当派对西藏佛教其他宗派都有重大影响。

西藏佛教的复兴_唐宋民族史

公元7世纪,佛教开始传入吐蕃。在吐蕃王室的大力扶持下,佛教在西藏社会中流传、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势力。公元9世纪中叶,达磨赞普大规模灭佛,焚经驱僧,毁寺捣佛,其中一小部分幸存的僧人逃至阿里、安多(青海)及喀木(西康)等地致使卫藏地区佛教绝迹。这一时期,在西藏佛教史上称为“前弘期”。但是,佛教在吐蕃社会经过二百多年的传播与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灭佛前,佛教僧侣在社会上已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接受百姓的供养,享受免差免税的特权,在政治上还掌握着王朝的大权。这个曾经左右吐蕃政治、经济的佛教势力,随时都在准备恢复已失去的统治地位。

公元10世纪以后,独霸一方的封建割据势力,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扩大领地范围,进而统一西藏,除发展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外,迫切需要精神武器,而当时盛行的本教已无法适应统治者的要求。所以,公元9世纪中叶前已植根于西藏社会的佛教,又得到重新发现、认识和扶植。而吐蕃的人民群众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频繁战乱,也迫切需要休养生息。为此,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的轮回之说,以及“极乐世界”等,颇为百姓所接受,到公元10世纪后半期,佛教又重新在西藏得到传播和发展。

佛教与本教在延续近二百年的斗争中,相互吸收,彼此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佛教从本教中吸收了很多为当地百姓所愿意接受的东西,发展成为西藏化的佛教,它的流传范围也不仅限于西藏地区。只因发祥地为西藏,故而称为西藏佛教。近代史上,国内外一部分学者称西藏佛教为喇嘛教。西藏佛教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山南地区的封建领主意希坚赞[2],以桑耶寺为中心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他既是“阿达”(领主),又是“寺主”,把持着著名的桑耶寺。为利用佛教巩固统治,意希坚赞派出以鲁梅·楚城喜饶为首的十人,到当时佛教较为盛行的多康(今西宁一带)学佛取经,在卫藏各地,重建、新建了大批寺院,发起了复兴佛教的运动。西藏佛教史上把公元973年作为西藏佛教兴起的标志、“后弘期”开始的年代。

就在同一时期,吐蕃王室的后代,欧松的四世孙意希沃,在阿里地区的古路建立地方政权,他既是执掌政权的封建头人,又是虔诚的僧人。他先后派人到印度、克什米尔等地学习佛教经典,还请来不少印度僧人到当地传播佛教,建立寺院。(www.guayunfan.com)通过意希坚赞的“下路(多康)宏法”和意希沃的“上路(阿里)宏法”,[3]嘛喇教在短短的一二百年间,在西藏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占据了统治地位。到公元11世纪中叶,由于封建农奴制社会有了较大发展,各地封建农奴主阶级的地位日渐巩固,彼此之间已经有力量争夺权势与地盘,不同封建领主各自御用的佛教之间,门户之见日益鲜明,西藏佛教开始形成一些教派。现将主要教派分别介绍于下:

噶当派  噶,藏语指佛语;当,指教授。噶当,意为将佛的一切语言和三藏教义,都摄在该派始祖阿底峡所传的“三士道”次第教授之中,并据以修行。

公元1042年,孟加拉僧人阿底峡应阿里古格王室之请入藏传教,住托林寺,著《菩提道灯论》,开示“三士道”次第。公元1045年,拉萨附近堆龙(今堆龙德庆)地方富豪仲敦巴·甲哇迥乃到阿里迎请阿底峡到卫藏传教,并拜他为师,学习九年,尽得其传。公元1056年,仲敦巴应藏北当堆地方之请,在拉萨河上游的热振地方传教,建立热振寺。后来,以热振寺为基础,逐渐形成噶当派。

噶当派主张僧人修习应循渐进,重视戒律和寺院组织。由于自阿底峡入藏后,大力整顿原有佛教,使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所以这一教派自公元11世纪中叶建立后,势力发展得很快,寺院遍及西藏各地;公元12世纪末叶,噶当派曾和山南地区雅隆觉卧地方势力相结合,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寺院集团势力。

噶当派对西藏佛教其他宗派都有重大影响。如噶举派初祖玛尔巴曾从阿底峡受教;塔布噶举创始人塔布拉杰,其弟子都松钦巴、帕木竹巴,其再传弟子止贡巴、达垅塘巴,以及萨迦派四祖萨班等人,都曾向噶当派学习。

萨迦派  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因该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土色灰白而得名。又因此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俗称花教。

该派创立于公元11世纪,创始人是昆·贡却杰布。其后,教主由昆氏家族世代相传。贡却杰布曾从卓弥译师学法,公元1073年在后藏仲曲河岸山上建萨迦寺(白宫,亦称古绒寺)传教。其子贡噶宁布,二十岁即任萨迦寺主持。他学识渊深、博闻多才,因使该派体系确立,势力发展,被称为“萨钦”(意为萨迦派大师),并尊为“萨迦五祖”的初祖。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藏,是西藏和蒙古王室建立政治联系的第一人,他还是藏族著名的文学著作《萨迦格言》的作者。第五祖就是元朝第一任帝师,被封为大宝法王的八思巴。

噶举派  噶举,藏语意为佛语传承,汉译口传。因该派重视师长口传、门徒心受的传教方式而得名。僧人穿白色僧衣,俗称白教。

噶举派一开始,就有两个传承,一个是由玛尔巴、米拉日巴、塔布拉杰一系传下来的塔布噶举;一个是由琼波南交传下来的香巴噶举。二者在印度同源,传至西藏后,因传播地区不同,规模、势力也大不相同。

香巴噶举,由琼波南交创立。琼波南交先学本教,后学宁玛派大圆满,又去印度学密教,后在后藏香地(今南木林)建立一百零八寺。公元14至15世纪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及弟子克主杰等人,都曾从此系僧人学习。其后势力衰微,对藏族社会的影响不大。

塔布噶举派的创始人是玛尔巴。他曾多次赴印度、尼泊尔,向著名佛教学者学习,返藏后在家乡授徒传教,其教法尽传其主要弟子米拉日巴。米拉日巴的弟子以热穷和塔布拉杰为上首。热穷十九岁去印度,返藏后仍师事米拉日巴,后又奉米拉日巴之命,重去印度学习,并将他在印度所学之法献给米拉日巴。从此,由米拉日巴所传授的这一部分密法,名为“胜乐耳传”,由热穷所传授的那一部分密法,名为“热穷耳传”。塔布拉杰早年学习噶当派教法,三十二岁时向米拉日巴学习。他将噶当派的“道次第”和米拉日巴的“大印”相结合,于公元1121年创建岗布寺,形成塔布噶举系统,后分出许多支派,有“四大八小”之称。四大支为噶玛、蔡巴、拔戎、帕竹。帕竹噶举又分出“八小”支,即止贡、达垅、主巴、雅桑、绰浦、修赛、叶巴、玛仓,此外尚有其他更小的支系。

公元11世纪中叶至13世纪后半期,还形成了宁玛派。宁玛,藏语意为古、旧。因该派遵循前弘期所传之密宗,继承公元8世纪吐蕃时代佛教的旧传承,所以被称为旧派。又因该派僧人戴红色僧帽,俗称红教。

佛教在西藏前弘期、后弘期所传的显教经论,并无区别。只是密宗的传承有所不同,当密宗传入吐蕃时,汉地禅宗也传入吐蕃,并曾占有较大优势。因此,前弘期所传的密宗中,受禅宗的影响较深。达磨禁佛后,本教盛行,佛教不能公开存在,但密宗仍得由家族世代相传,故与本教互相影响,因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后弘期各新源所传密宗有明显区别。该派在后弘期之初较为分散,无固定寺院及严格的僧伽组织,到公元11世纪有“三素尔”出现,始形成与其他教派相类似的宗派。

“素尔”系一家族名称。公元11世纪前半期有一名叫释迦迥乃者,通称素尔波且,意为大素尔。他首先整理旧密宗典籍,建立乌巴龙寺,因而又被称为乌巴龙巴。他一生独身,有养子名喜饶札巴,通称素尔琼,意为小素尔。素尔琼曾在嘉卧地方修行多年,因而又被称为嘉卧巴。他的儿子释迦僧格,曾建卓浦寺,因有卓浦巴之称,为“三素尔”之一。

在各教派形成的过程中,均修建了一些寺院。以寺院为文化中心,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城镇,农牧民可以从事交换活动,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