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一个没有曲的“元曲”法译本

一个没有曲的“元曲”法译本

时间:2022-06-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没有曲的“元曲”法译本清康熙二十六年7月23日,法王路易十四选派的第一批六名耶稣会传教士中的五位乘船到达宁波,他们临行前都被授予法国科学院院士。也就是说,有不少西方人并不认为中国没有“悲剧”。他评价的只是一个极不完美的节译本!儒莲使用的也是《元曲选》本。虽然马若瑟的法译本是无曲的“元曲”,但故事情节是完整的,而且有对白和动作提示,俨然是一个剧本。

一个没有曲的“元曲”法译本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月23日,法王路易十四选派的第一批六名耶稣会传教士中的五位乘船到达宁波,他们临行前都被授予法国科学院院士。其中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和张诚二人得以进京直接在康熙御前供职。他们向康熙进献了当时欧洲先进的天文仪器,向康熙讲授几何学和算术。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7月4日,二人进献的奎宁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疟疾,一时龙颜大悦,不仅为他们在皇城西安门内赐地建房,而且任命白晋为特使出使法国,赠送法国国王珍贵书籍一批。路易十四非常高兴,决定再派白晋回中国,将不少珍贵的礼物送给康熙。此外白晋还带了一些新的耶稣会传教士和他一起赴中国,在这批人中就有马若瑟。

马若瑟(Joseph Henri Mariede Prémare),1666年7月17日出生,1683年加入耶稣会(法国教区)。1698年3月7日,马若瑟和白晋等人登上前往中国的轮船,经过整整八个月的航程,于11月7日抵达广州。此后他主要在江西传教,活动在南昌、建昌、九江等地。他还去北京在白晋身边工作过两年。不过马若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中国语言和文学,而把传教的任务交给助手。1724年天主教在中国被禁,马若瑟被流放广州,1731年在广州完成了《赵氏孤儿》的翻译,1733年迁居澳门,1736年在澳门去世。算来,马若瑟在中国居住了将近四十年。

说到法译本《赵氏孤儿》的出版,还有一个小插曲。马若瑟最重要的,也是他本人积多年心血完成的著作是《汉语札记》。这本书经过一番周折在一百年后才正式出版,受到国际汉学界很高的评价。他翻译的《赵氏孤儿》原来是当作“礼物”送给朋友傅尔蒙的,完成这部译作大概只用了七八天。他在给傅尔蒙的信中说:“如果您认为它值得出版,您可以用您的名义印出来,用不着担心人指责您剽窃,因为朋友之间一切共享,因为我给您了,因为如果您费心校阅它的话,您的贡献是最大的。”

但是阴差阳错,耶稣会的送信人却把稿件交到了另一个汉学家杜哈德手中。杜哈德当时正在编辑《中华帝国全志》(简称《中国通志》),就把法译本《赵氏孤儿》发表在1735年出版的《中国通志》第三卷上。傅尔蒙见到此剧发表后十分气愤,就以马若瑟的亲笔信为证,公开指责杜哈德侵权。这场版权纠纷闹腾了一阵子,当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www.guayunfan.com)马若瑟精通汉语,对诸子百家无所不读,还通读过《元曲选》中的一百个剧本。那么他为什么独独选中了《赵氏孤儿》呢?大概是因为,在中国戏剧中,《赵氏孤儿》比较合乎法国悲剧的要求。这一点,只要看法文本的题目“赵氏孤儿:中国悲剧”(Tcho⁃chi⁃cou⁃eulh;ou,L’orphelin de la Maison de Tchao,tragédie chinoise)就可以明白。“悲剧”是来自西方的戏剧范畴和美学范畴,清雍正年间,汉语里还没有“悲剧”这个词。

大家知道,关于中国有没有悲剧的问题,曾经在学术界引起过广泛的论争。否认中国有悲剧的学者往往使用西方悲剧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戏剧。可是,最早认定《赵氏孤儿》是“悲剧”的,恰恰是西方人。也就是说,有不少西方人并不认为中国没有“悲剧”。

马若瑟选择《赵氏孤儿》的另一个原因,大概是被剧中人物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所打动。不要忘了,他是一个传教士,教会一贯主张用悲剧人物的英雄品格教化世道人心。同时,《赵氏孤儿》中没有一个女角色,全剧唯一的女性——公主在第一折开始已经自尽。这与十八世纪耶稣会所主张的悲剧中应当彻底排除爱情,甚至尽量不要有女性角色相吻合。

马若瑟的法译本,只把《赵氏孤儿》的科白翻译出来,而对唱词全部删去不译,成了“无曲”的元曲。原因是他认为这些唱词西方人根本看不懂。本来,“唱”是中国戏曲重要的抒情手段,唱念做打,以“唱”为首,不然就不能成为戏曲。看来,马若瑟根本不了解元杂剧的“曲本位”特点,也不知道、不理解北方观众“听戏”的习惯。那么,每当要出现令人激动的抒情场面时,马若瑟的译本如何处理呢?我们知道,在元杂剧的楔子中,赵朔在自尽前有两段唱词,马若瑟是这样翻译的:

赵朔:啊,公主,在这灾难中该怎么办?(他为自己的命运悲歌)

在韩厥自尽前,也有几个唱段,马若瑟的翻译是:

(他唱),(他唱),(他还是唱,望上帝惩罚屠岸贾)

马若瑟的法译本当然是不准确的、不完整的,元杂剧的灵魂——“曲”被马若瑟阉割掉了。晚清驻欧洲使官陈季同是第一个指出这个法译本缺陷的中国人,他在《中国人的戏剧》(1886年)中指出:

当我读到马若瑟神父那个极不完整的译本(译者省略了原作中的所有诗句,因此感人至深的片断都消失了)时,面对这一残缺的作品,我不由地问自己:如果伏尔泰有机会更了解我们的文学,他会怎样评价它的价值?他评价的只是一个极不完美的节译本!

到1834年,另一位法国汉学家儒莲将《赵氏孤儿》全文译出,才弥补了这个缺憾。儒莲使用的也是《元曲选》本。这个事实说明,对欧洲产生巨大影响的《赵氏孤儿》,只能是科白俱全的《元曲选》本,而绝不是只有唱词的元刊本。

虽然马若瑟的法译本是无曲的“元曲”,但故事情节是完整的,而且有对白和动作提示,俨然是一个剧本。所以发表以后,不但在戏剧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而且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出现了或褒或贬的不同声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