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欧洲人如何看待《赵氏孤儿》

欧洲人如何看待《赵氏孤儿》

时间:2022-06-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欧洲人如何看待《赵氏孤儿》杜哈德在《中国通志》发表马若瑟的法译本时,已经对《赵氏孤儿》和中国戏剧进行过简单的评论,提出:中国戏剧不遵守“三一律”,无法和当时欧洲的戏剧相比。但另外一些作家和批评家却对《赵氏孤儿》给予很高的评价。赫德因此认为,在情节结构上,《赵氏孤儿》与古希腊悲剧《厄勒克特拉》十分相似。事实上,《赵氏孤儿》的正面影响是主要的。

欧洲人如何看待《赵氏孤儿》

杜哈德在《中国通志》发表马若瑟的法译本时,已经对《赵氏孤儿》和中国戏剧进行过简单的评论,提出:中国戏剧不遵守“三一律”,无法和当时欧洲的戏剧相比。

所谓“三一律”,是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编剧理论的产物,它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并在同一个地点展开。“三一律”被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当作不可违反的规定而极力推行,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剧坛占据统治地位。

所以,当欧洲的戏剧理论家以“三一律”的法则观看《赵氏孤儿》时,自然是批评多于肯定。例如伏尔泰的朋友阿尔更斯(Marquis d’Argens,1704—1771)侯爵仅仅肯定了《赵氏孤儿》的某些情节,而更多的是对这个剧本的责难。他提出,《赵氏孤儿》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其间一定隔得很远,可是作者随随便便堆在一起,违反了一切的或然规律,而且剥夺了观众的部分快感”。

他还认为,在《赵氏孤儿》中,出现了许多本来不该在舞台上表演的场面。例如公主是用裙带自缢死的,韩厥是自刎死的,假孤儿(程婴的儿子)是被剁了三剑死的,公孙杵臼是被拷打以后撞阶死的,最后屠岸贾是被钉上木驴,细细剐上三千刀慢慢死去的。他认为这些场面都很激烈、很恐怖、很血腥,不应该在舞台上出现,而应该事后追述。(www.guayunfan.com)还有,我们说过,中国戏曲中角色登场需要“自报家门”。在《赵氏孤儿》中,屠岸贾上场就说“某乃晋国大将屠岸贾是也”,程婴上场就说“自家程婴是也,元(原)是个草泽医人……”阿尔更斯认为,让演员这样作自我介绍简直太可笑了,是对观众说的吗?是对自己说的吗?中国戏剧作家的创造力竟然如此贫乏,竟然不知道如何把演员介绍给观众。

他还提出,在欧洲的戏剧里,说白戏里完全没有歌唱,有歌唱的戏则完全没有说白。但《赵氏孤儿》却把歌唱和说白“奇奇怪怪地纠缠在一起”。

但另外一些作家和批评家却对《赵氏孤儿》给予很高的评价。例如欧洲第一个《赵氏孤儿》改编本的作者英国作家哈切特(William Hatchett)指出:

我们必须承认,杜哈德给我们的那个中国悲剧,是很粗糙、很不完善的,可是我觉得这里有些合情合理的东西,连欧洲最有名的戏剧也赶不上。

英国文学批评家理查德·赫德(Richard Hurt)对《赵氏孤儿》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他认为,这本戏的“动作”应当跟复仇事件接得更近些,这里的“动作”指的就是演出场面。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认为在复仇之前的二十年时间里,也就是元杂剧中的主要情节“搜孤救孤”,应当用追述的口吻,而演员入戏“现身说法”应该在更接近作品的结尾处才展开。这里同样没有摆脱“三一律”的影响。

但是,赫德却没有像阿尔更斯那样否定《赵氏孤儿》。他认为,这个故事所描写的赵氏孤儿的复仇,跟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有相似之处。

在《厄勒克特拉》中,阿迦门侬被妻子和她的情夫密谋杀害。多年以后,阿迦门侬的女儿厄勒克特拉和儿子俄瑞斯忒斯为报父仇,杀死母亲。厄勒克特拉的行为被弗洛伊德归结为“恋父情结”。这其中,阿迦门侬被害死之后,他的儿子——俄瑞斯忒斯不正是由一位老师傅拯救而脱险了吗?俄瑞斯忒斯不是由这位老师傅带往另一地方掩藏起来、抚育成人的吗?俄瑞斯忒斯长大成人以后不正是也回来替父报仇吗?赫德因此认为,在情节结构上,《赵氏孤儿》与古希腊悲剧《厄勒克特拉》十分相似。

在形式方面,阿尔更斯曾经批评《赵氏孤儿》中把歌唱和念白混杂在一起。赫德却提出,这些掺杂在戏剧中的歌唱,“提炼而为壮丽的诗句,也有些像古希腊悲剧里的和歌”。阿尔更斯批评《赵氏孤儿》中的自报家门手法拙劣,赫德却认为这是一种简朴、单纯的结构手法。他还说,中国在地缘上离欧洲很远,互相没有来往,竟然有与他们如此相似的戏剧,这说明“一般通行的原则可以产生写作方法的相似”。

他的基本结论是,《赵氏孤儿》是成功的作品,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可以和古希腊悲剧相比。他的主张,对《赵氏孤儿》及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赵氏孤儿》的正面影响是主要的。马若瑟的法译本问世以后,曾三度被转译成英文,四度被改编上演,被改编的作品依发表时间先后分别是:

1741年英国哈切特(William Hatchett)的《中国孤儿:历史悲剧》

1752年意大利梅塔斯塔齐奥(Matastasio)的《中国英雄

1755年法国伏尔泰(Voltaire)的《中国孤儿》

1759年英国阿瑟·谋飞(Arthur Murphy)的《中国孤儿》

1781年德国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埃尔佩诺》

先来看看《赵氏孤儿》的第一个欧洲改编本——哈切特的《中国孤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