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杨家将戏曲全集

杨家将戏曲全集

时间:2022-06-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结束语各位朋友,我们说过,杨贵妃的话题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这个专题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还想对《长生殿》作者洪昇的生平做一点补充。结束语和《长生殿》《赵氏孤儿》相比,杨家将戏曲不是一个作品,而是一个作品群。焦赞因杀死王钦若女婿谢金吾被发配沙门岛,任堂惠奉命暗中保护。当他们行至三岔口时,和开店的刘利华发生误会,引起任堂惠和刘利华夜间摸黑打斗。

结束语

各位朋友,我们说过,杨贵妃的话题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短短的四集中,我们从贵妃芳名讲起,直到贵妃之死,以及她死后的传说,都进行了重新阐释。特别是刚刚讲到,维系李杨爱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二人对道教的迷恋,他们共同修道以求长生不老,所以互相之间谁也离不开谁,谁都不能找另外一个人代替对方。这些讲述,都有“揭秘”的味道。但同时我们也说了,这些讲述,不是要你相信,而是要你思考、要你读书。如果思考的结果、阅读的结果是你不认同我的说法,也没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争论。世上没有绝对的历史真实,相信我们的争论会进一步接近真实,仅此而已。

同时,我们也多次讲到,古典名剧《长生殿》在选材方面是很“任性”的。作者要美化和仙化杨贵妃,所有的史料都要为我所用,有利于我的就用,不利的就抛弃不用。《长生殿》的成功说明:历史剧不是历史,它完全可以成为“任人打扮的女孩儿”。当然了,这个“女孩儿”你把她打扮得怎么样,好看吗?漂亮吗?大家接受吗?这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在这个专题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还想对《长生殿》作者洪昇的生平做一点补充。

众所周知,洪昇和清康熙年间另一著名剧作《桃花扇》的作者、山东人孔尚任被并称为“南洪北孔”。有意思的是,不仅这两部书都是历史剧,而且“南洪北孔”都为他们的作品付出了代价。孔尚任被罢官是因为写《桃花扇》,而洪昇被革去国子监生,以及后来酒醉失足落水而死,都是因为《长生殿》的缘故。(www.guayunfan.com)这两次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长生殿》经多次修改后,终于搬上舞台而一炮走红。但到了第二年八月,却因在佟皇后的丧期内上演《长生殿》,而酿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案件。观看演出的许多名人都被革职,洪昇本人则被抓进监狱,放出来后被国子监除名。时人有“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之句。洪昇在京师不快,不得已于康熙三十年返回故乡杭州。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江宁织造曹寅,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集南北名流为盛会,演出《长生殿》。曹寅对洪昇礼遇有加,让洪昇独居上座。三天后《长生殿》演毕,洪昇自江宁返钱塘途中,酒后登舟,堕水而死,享年六十岁。

我个人的看法,演《长生殿》之祸其实是一场文字狱。因为尽管洪昇想把这个剧本写成爱情主题,但作品难免涉及“安史之乱”。那些对安禄山及其麾下的北方叛军的描写,很容易使清朝的统治者产生联想,以为作品有影射之嫌。而洪昇之死,和传说中的李白之死一样,都是溺水而亡,又为我们这些后来人平添了些许无奈的感慨。

朋友们,关于杨贵妃与《长生殿》的话题到此就告一段落。谢谢大家!结束语

关于《赵氏孤儿》的话题就要结束了。当我们回顾与这出七八百年前产生的戏剧有关的话题时,还要说上最后几句。

“戏”者戏也,戏剧的本质就是虚拟、假扮。然而,就连熟悉戏剧本质的理论家们也不禁会“看《三国》流眼泪,替古人担忧”。无论到什么时候,人们也离不开文学,离不开艺术,离不开故事,离不开戏剧。因为,文学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经典往往在不经意中产生。纪君祥不可能想到,他的某一次情感宣泄,他讲述的这个故事,竟然在几百年的时间后、几万里的空间内,还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他没有司马迁那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雄心壮志,也没有《红楼梦》作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感慨。总之,他没有想到要“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然而,他的名字,也应该进入第一流作家的行列,让人们永远铭记。

在各种经典里面,戏剧经典最容易被移植被改编,但却不容易被颠覆被超越。经典的核心和主要框架一定要保留下来,否则就称不上经典。所有的戏剧经典,无论是莎士比亚还是王实甫、汤显祖、纪君祥,他们的作品,都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被移植被改编的命运,但改编的作品毕竟难以超越原作。(www.guayunfan.com)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要借这句话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成功的文学总是相似的,失败的作家却各有原因。所有成功的文学经典一定都具有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超越种族,能够打动所有人心弦的艺术力量。说到这里,我不禁慨叹:当前有出息的文学家实在太少了!我不禁要问:何时才能产生新的文学经典?

关于《赵氏孤儿》的话题就此打住,谢谢大家!结束语

和《长生殿》《赵氏孤儿》相比,杨家将戏曲不是一个作品,而是一个作品群。这个作品群,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从北宋的“里儿野竖”就开始流传,经过南宋的话本,元杂剧,明代的戏曲、小说,到清代宫廷的连台本大戏,再到京剧和其他许多剧种,逐渐丰满起来的。直到现在,还有新的杨家将故事被编出来。

作品中的主人公,也不是一人一事,而是一个大家族。其中,男性人物主要有杨业、杨六郎、杨四郎、杨宗保、杨文广和焦赞、孟良及寇準等人;女性人物主要有佘太君、柴郡主、穆桂英、杨排风和八姐、九妹等人。

在南宋的杨家将话本中,应该已经有了后来的“金沙滩”故事的雏形。到元杂剧中,把宋辽战争和忠奸之争交织在一起,奠定了后来杨家将戏曲、小说的基本走向。

在这个基本走向之下,杨家将戏曲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流传至今的元代杨家将戏只有五六种,但现在戏曲舞台上,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剧目竟然达到三百多出。(www.guayunfan.com)从杨令公碰死李陵碑的故事,生发出了元杂剧的《八大王开诏救忠》和《孟良盗骨》乃至后来的《潘杨讼》。从《孟良盗骨》,至少生发出《五台会兄》和《洪羊洞》两部戏。从元杂剧中杨四郎失踪,到明代戏曲、小说中招赘番邦,再到晚清的《四郎探母》,再到后来的《八郎探母》《女探母》《双探母》《三关排宴》,竟然形成了杨家将“探母”系列剧目。

描写“杨六郎私下三关”的故事,元杂剧有《谢金吾》,晚清生发出了《双吊孝》《探地穴》《寇準背靴》。就连大家所熟知的《三岔口》,也是从“私下三关”派生出来的。焦赞因杀死王钦若女婿谢金吾被发配沙门岛,任堂惠奉命暗中保护。当他们行至三岔口时,和开店的刘利华发生误会,引起任堂惠和刘利华夜间摸黑打斗。

在杨家将戏曲中,同一个题材,不同的剧种,在改编、移植的时候,剧名、故事、人物、演法都不尽相同。最终形成了杨家将戏曲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剧作家观念、水平的参差不齐,便形成故事内容的雷同与自相矛盾并存,以及不同作品的主旨大异其趣这种现象。至于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的剧本里叫不同的名字,在杨家将戏曲中更是司空见惯。

杨家将戏曲是历史剧,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用“×实×虚”的量化原则去套杨家将戏曲是不合适的。除了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之外,其他的杨家将成员几乎都是虚构的。尤其是杨门女将,佘太君、柴郡主、穆桂英等人,谁是她们的“原型”根本找不到。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二十一“小说戏文”条云:

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南人喜谈如汉小王(光武)、蔡伯喈(邕)、杨六使(文广),北人喜谈如《继母大贤》等事甚多。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而人有之;痴 女妇,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为“女通鉴”,有以也。

“女通鉴”这个说法,形象地描摹出杨家将戏曲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同时也揭示出了民间文学、口述历史和历史真实的明确分野。文学艺术不能够和史书强行对接,戏剧形象和她们所依据的素材,是不断被编入戏剧的。因此,我们不需要勉强为她们寻找“原型”,而更应当从这些戏剧形象身上,深刻认识文学的本质和发生演变的规律。

关于杨家将戏曲和宋辽战争,到这里就告一段落。我们对历史剧的介绍与品评,也告一段落。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