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故事 上天行星回到我们观察的是地球的兄弟们

上天行星回到我们观察的是地球的兄弟们

时间:2022-01-24 励志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上天之触回到我们观察银河的深空前哨。太阳风暴不仅导致壮丽的极光,还会扰乱地球的磁场,使得罗盘偏离正常指向,击毁数十亿美元身价的卫星上携带的电子设备,甚至可能使我们的电灯全部熄灭。更大的小天体可能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巨大的陨击坑,甚至可能造成导致众多生命灭绝的灾难性事件。部分物质会以“宇宙线”的方式到达我们这里,它们可以产生考古学家常用于进行远古遗迹时间测定的放射性碳。宇宙线还可能引发闪电和云系的形成。
上天之触_上天之触毁灭与

上天之触

回到我们观察银河的深空前哨。周围的景致是那么地宁静、清澈,极端的美丽。看起来什么都不会发生。漂浮在真空之中,我们感到那么地孤独,就好像回到了那个主宰我们的行星——地球。这些星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根本不可能接触到它们。遥远的距离使得任何太空飞船都望尘莫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之外也有人,假如有的话,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之中曾经有人,或是将来会有人来到我们这里。我们与遥远宇宙的联系似乎只有美丽、温和的星光,我们可以赞赏宇宙、研究宇宙,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奔向宇宙深处,更没有办法去直接触摸它的一切。

即使在我们的邻近空间,太阳系,也存在类似的疏远感。太阳用光和热温暖着我们,但我们却对此毫不留意。1.5亿千米[6]——太阳直径的100倍,或地球直径的一万倍——看起来根本不会影响到我们。月球和行星,在空中的运动曾经是那么的令人迷惑(现在我们从引力和轨道理论已经可以完全理解),但是看起来对我们的世界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到它们那里去,近距离进行观测,甚至可以登陆,我们仍然可以对它们不予理睬,反过来,它们对我们当然也是一样。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各种发现的故事说明这种孤立主义的观点是与事实完全相反的。我们的感觉是十分有限的,而且我们的生命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与天体的时间相比也实在太过短暂,因此掩盖了天空与我们发生作用的各种方式。实际上,如果没有这些来自天的影响,生命本身就不可能发生。

我们首先从站在海边观看海水涨落开始,水面的升降与月球的位置和月相同步,可以直接感受到38万千米之外那个卫星的引力影响,比它更遥远的太阳也会施加少量的影响,使得这个周期有所修正。然而,不仅仅只是观赏,潮汐其实还影响到生命的结构,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生命的诞生。地球上有潮汐,但潮汐却不限于地球,它们的产物可能存在于太空中的其他地方,也有可能正在出发前来探索我们的世界。

在潮汐现象中,太阳显示的力量不大。但是,北方的居住者会告诉你更多太阳在夜间照亮夜空的奇迹,北方之光高挂夜空,就像一个个明亮的炮弹划过天空,在空中摇曳,这都是由于太阳发出的原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加速冲撞我们的大气而造成的。太阳风暴不仅导致壮丽的极光,还会扰乱地球的磁场,使得罗盘偏离正常指向,击毁数十亿美元身价的卫星上携带的电子设备,甚至可能使我们的电灯全部熄灭。当这个风暴减弱下去——大约持续十年,地球就没那么热闹了。如果没有太阳的磁场效应,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根本就不会产生。此外,还有更多看不见的影响,每一秒钟都有数十亿个来自太阳深处核反应炉的亚原子粒子穿过我们的身体,幸好都是无害的。实际上,太阳一直在触摸着我们,而我们对此才刚刚开始有所了解。

现在将目光移往行星。环绕太阳运行的是地球的兄弟们,从最靠近太阳的水星,到遥远的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排位老三。它们都是太阳的卫星,共同起源于45亿年前。与月球一样,它们通过引力影响着我们,同样也会对整个地球施加拉扯作用甚至改变地球的轨道,但是由于它们距离太远,产生的影响难以测量。在数亿年的时间里,由于轨道扁率的变化,导致日地距离也会先在一个方向,然后在另一个方向发生改变。由于这个原因,再加上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鼓胀形状施加的力而产生的地球自转轴2.6万年周期的晃动,我们的季节和气候都因接受太阳热量的变化而产生缓慢的变化。冰期就是这种变化的后果。

行星,尽管看起来十分温和,似乎很值得去旅行,但实际上它们常常并不那么友好。它们都是在众多环绕原始太阳运转的小天体彼此之间持续碰撞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并非百分之一百的有效,而是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留下了众多由石块和金属组成的小行星,在太阳系的外围区域则留下了众多冰态的彗星。彗星的本体俗称“脏雪球”,直径从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太阳系中有两个彗星聚集区。其中一个在海王星轨道之外,位于一个扁平而较厚的盘状区域,它们因为分布太过稀疏而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行星。另一个区域则远在太阳系的边疆,这里有大量在太阳系形成过程中被巨行星们“踢”出去的天体,最远可以到达太阳和最近恒星的一半距离处。如果这些天体的轨道是一个扁长的圈状,它们就可能在某一时刻回到太阳身边,其中的部分冰受热变成气体,同时释放出部分尘埃,形成壮观的彗尾。

由于行星的引力作用而造成的小行星之间的碰撞常常会将其碎片甩向地球。它们与地球大气碰撞并发热的过程中,首先表现为夜空中的一道亮光——流星。如果碎片足够大,就可能以陨星的形式砸向地面,很多博物馆中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更大的小天体可能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巨大的陨击坑,甚至可能造成导致众多生命灭绝的灾难性事件。彗星剥落出来的小石块和尘埃颗粒会产生定期出现的流星雨,甚至出现令人惊叹的流星暴雨。彗星也可能以恐怖的力量直接撞击我们。发生在其他行星表面的巨大撞击事件如果能量足够强大,也可能使其表面的岩石飞离行星,其中一部分也有可能飞向地球,这就好像是给我们提供了廉价的“空间探索项目”,我们在地面上就可以收获来自月球或火星的岩石。甚至附近的恒星也可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它们的引力可能扰动外围的冰态彗星,使它们有机会飞向我们。

太阳日复一日地照耀着我们。它的内部是一个高度受控核聚变机,不停地把氢燃料转变成氦,同时产生巨大的能量。在未来经历了数十亿年的漫长时间之后,燃料耗尽,太阳也将逐渐发生变化。它可能会一度膨胀到可以吞下水星的轨道、金星的轨道,甚至可能连地球也不放过。然后,它又会平静地收缩成一个冷而致密的球体,其尺度可能只与一个普通的行星相当。其他恒星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较少见的大质量恒星会爆炸,使周围的气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外飞射而出。部分物质会以“宇宙线”的方式到达我们这里,它们可以产生考古学家常用于进行远古遗迹时间测定的放射性碳。宇宙线还可能引发闪电和云系的形成。它们都来源于数千光年以外死亡了的恒星。

如果靠得足够近,这样的大爆炸事件产生的辐射对生命而言是致命的,甚至可能已经在地球的历史上导致了多次生物大灭绝。普通的恒星可能要近到30光年左右才起作用,但是罕见的特大质量恒星的爆炸,则可能在数千光年之外就会伤害到我们。不必怀疑,因为我们甚至用肉眼就可能直接看到数十亿光年之外的此类事件。这些已被摧毁了的恒星仍然十分危险。恒星爆炸除了在周围留下稠密的遗迹之外,其中心会被压缩到一个只有几十千米的区域之内,变成一个磁场强度高达地球磁场万亿倍的中子星。这些极端星体及其磁场的变化可以发出强大的射电脉冲,甚至数万光年之外仍可察觉,它们会毁坏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也会干扰通信。

人和上天的最后一项联系是:我们自己就来源于上天。所有能够形成原子的亚原子粒子都是在开创我们这个宇宙的大爆炸之中产生的。所有较重的化学元素都产生于恒星的演化和爆炸过程中,甚至爆炸产生的能量也是最终形成行星所必需的。我们不仅生活在宇宙之中,我们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和宇宙的所有其他部分一起,我们就是宇宙,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整体,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得以诞生,得以生存,并在生命中理解和欣赏它们的美丽。

【注释】

[1]关于肉眼可见恒星的数量,通常认为全天肉眼可见恒星的数量为6 000多颗。

[2]射电就是无线电(radio),是天文学领域对无线电的专业用语。

[3]与原作者联系得知,此处使用“数十亿颗”是因为考虑到银河系的大部分星光被尘埃所遮蔽,作者估计能看到的恒星约为数十亿颗,而不是银河系应有的2 000亿颗。

[4]译注:退行(recession)意为“远离我们而去”。

[5]译注:这种红移又称为“宇宙学红移”,它是空间膨胀造成的,与纯粹由星系自身运动造成的“多普勒红移”不同,更多的了解请参考有关宇宙学文献。

[6]译注:原文喜用英制单位,原文在这里的表达是1亿英里,为阅读方便,译文将其改为公制单位,后文均做类似处理,不再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