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典型的回族经济社区

典型的回族经济社区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处于这一经济社区中的回民大多从政、经商,或从事工业及科技学术工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区的回族,其经济模式属于城镇街区经济社区。这些地区的回族经济社区多位于交通要道旁,其区域虽不大,但位置十分重要。运输业及采矿业是云南回族经济社区的主要产业。
典型的回族经济社区_多元融通的回族文化

二、典型的回族经济社区

在回族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结构中,历来就具有重视商业的观念和传统。首先,在宗教方面,伊斯兰教崇尚商业,《古兰经》、“圣训”中有大量鼓励商业活动和商业经营的教诲。其次,回族的先民们本身就是商人,他们以商人的身份进入中国,在南方和中原的一些大城市从事商业活动。这种注重商业活动和擅长商业经营的素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被继承下来,成为今天回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是客观环境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作为外来民族的回族,在土地占有方面,远远不及汉族人那样多,回族的农作技术也普遍不及中原汉族农作技术那么发达、先进,比较起来,回族人对单一的农业结构难以适应,所以他们在农业生产方面不具有优势,因而从土地当中取得的回报率低。迫于生计,回民只得在商业领域中去获取基本的生活资料。

因此,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现在,凡是有商业通道或商业沿线的地方,都有回族人的脚印,在所有的商业领域内,也都有回族人参与。即使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被认为是社会地位低下的行业,比如屠宰业、皮毛业等,回族人也多有涉足。山东济宁是历史上鲁西南地区的皮毛集散地,汉族从事这种行业的人屈指可数,但是回族人却没有这种心理障碍,加工、贩运皮毛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在此行业中发展,并形成了非常独特的经营优势。

在大的范围内,回族没有形成自己民族的共同经济生活区域,没有形成整体的经济体系,也没有形成民族的经济中心,只是在各个地域上呈现分散经营状态,但也显示着经济上的优势。在西北地区,甘肃临夏、洮州有不少回民从事长途贩卖、饮食等小本生意。临夏八坊回民与邻近地区的临潭旧城回民,多以藏区牧民为经营对象,他们以超出常人的毅力,不惧艰险,深入草地,从事对藏贸易,成为富甲一方的著名商户。民国年间,临夏市的历届商会会长,多由回民担任。在一些非穆斯林地区,回族商人也取得了优势地位,比如西藏拉萨的八角街地区、甘肃拉卜楞地区等,如今聚集了为数众多的回族商人。八角街的商人结构中,回族商人一度占到60%左右,由于回族穆斯林的大量涌入,形成了新的回族聚居小社区。在某些行业里,回族人甚至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垄断经营,如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回族人就垄断着珍宝玉器古玩业,在中原山东、河南以及西南地区的云南等地,回族多无耕田务农的习惯,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以做小生意,尤其是经营风味小吃为主,逐渐发展为有特色的行业。

img54

扬州仙鹤寺内的古井———相传已有近800年历史

img55

中外穆斯林聚会

尽管回族的商业经营呈现分散状态,而且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等都有所不同,但分散于全国的回族经济社区却处于不断形成、稳定和发展壮大的态势,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城镇街区。处于这一经济社区中的回民大多从政、经商,或从事工业及科技学术工作。牛街在历史上曾有许多回民从事屠宰业,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终于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回民经济社区。目前,在西安、广州、天津、呼和浩特等城市都有这样的回族经济社区。

第二,西北回族经济社区。如银川、灵武、吴忠、临夏、兰州、张家川、西宁、民和、循化、湟源等地,回族穆斯林多从事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饮食业与工业,近几年从事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工作的人数比例也在上升。在商业区内,沿街布满了日用百货商店、土产杂品店、食品店和各种饮食店。商店里货物齐全、色彩鲜艳、琳琅满目,挂有清真标志牌的饮食店几乎隔几步就有一家。此外还有专设的市场,如牛羊毛皮市场、药材市场、调料果品市场、建筑材料市场、屠宰牛羊肉市场、劳务市场等。有的回族城镇社区由于其商业经营特点,而被称为“牛街”“羊市”“珠市”等。

第三,散布于新疆、内蒙古牧区或半农半牧区的回族经济社区。在新疆的回族经济社区内,主要以小商业、小手工业及驮运业为主。小商业主要为宰卖牛羊肉、开饭馆、摆小摊等,尤其以经营饮食业的人为多。如清光绪至民国年间,呼图壁县城南关一带,是过往商旅、驮运的交通要道,也是回民经营的商贸市区,有名的清真饭馆及各种风味小吃摆满街道两旁。昌吉县的洪家街修建于清末,这条街上由回族人制作的油糕、火烧、油塔等风味小吃,非常有名。回族的小手工业包括油坊、磨坊、糖坊、粉坊等行业,早在清光绪末年,呼图壁县城关一带的加工油、糖、粉等的小作坊及草料铺全系回民经营。辛亥革命后,昌吉县最有名而且规模较大的面坊和油坊均由回族人经营。据1957年乌鲁木齐市对工商界回民开作坊人数的一次调查,全市经营清油的有8户,其中6户是回民,占总户数的75%;制糖业共18户,回民11户,占总户数的61.1%。驮运业主要是靠马、骆驼、骡做交通和货运工具。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古城奇台回族的驮运业非常兴盛,他们往来于晋、陕、甘、津、迪化、外蒙古等地,贩运布匹、皮毛、药材、烟酒、糖等货物,有时也驮运军粮军草。总之,回族在新疆的工商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区的回族,其经济模式属于城镇街区经济社区。在社区内,回族主要从事饮食服务、长途贩运(驮运业)、手工业(主要是粮油食品加工,如糕点制作、制糖、面粉加工)、畜产品加工(如皮革加工),以及其他行业,如牙行、地皮业,还有人做医生、教师和从政;在郊区乡镇聚居的主要从事农、牧业(养殖业),并兼营商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呼和浩特的经济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保持原有的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行业外,回族人几乎遍布了所有的厂矿企业和单位。

img56

中国回族穆斯林与海外穆斯林的友好往来

第四,云南及西南一些省的回族经济社区。这些地区的回族经济社区多位于交通要道旁,其区域虽不大,但位置十分重要。在这些社区中,农田不多,回族务农不足以谋生,他们中有许多人便从事商业、运输业及采矿业。运输业及采矿业是云南回族经济社区的主要产业。云南多山多矿,因而在明代,回族的采矿业就十分繁盛,有“无矿不回”之说,可见在当时回族人已在这些领域中,成为一支生力军。到了清代中期,各规模较大的矿点都多已形成新的回民居住村镇,几乎每个回族村寨都有回民走厂办矿,有些村寨的男人几乎全部以开矿为业,并靠开矿致富。除采矿业外,马帮运输也是云南回族经济的又一大行业,他们驮运土特产到邻国缅甸、越南、暹罗(泰国)贩卖,并交换异国物品返回云南,例如将缅甸棉由腾越运至滇西一带,获利颇丰,由此也开通了“西南丝绸之路”,这种长途运输也扩大了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贸易。除采矿业、运输业外,云南回族传统的手工业还有制药业、制瓷业、食品业、制革业、珠宝业、木行业。在云南回族经济社区中,沙甸回族以善于经商而闻名。沙甸处开远、蒙自、建水、个旧四县的中心,为发展工商运输业提供了优越条件。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沙甸经济兴起的时期。此时,由于滇越铁路修通,个旧大锡可以直运海防,由香港向外出口。个旧市区人口剧增,市场繁荣,从而带动了沙甸的经济发展。因为大锡生产需要木炭、大米、黄豆、蔬菜等,沙甸便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贩运的小商小贩,进而发展到30余户商人,垄断了个旧锡矿所需的大米和木炭的供应。沙甸人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优势,走向富裕。目前,沙甸已成了乡村里的城市。有人曾分析过,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沙甸在地理位置上占有了一个经营这些事业的优越条件。其二是沙甸人性格上具有经营这些事业(如甘蔗榨糖、牛马运输、行商走贩、边疆垦殖)并能取得成功的条件,即能吃苦耐劳,勇敢,冒险性强,个人独立生活性强,没有依赖家庭生活的坏风气。

img57

中外穆斯林在宁夏永宁纳家户清真寺内合影留念

img58

回族穆斯林喜庆节日

广西回族主要聚居在桂林及其周围的县,还有柳州、南宁等地,与汉族杂居,其社会经济发展与汉族大致相同,但也有着本民族的经济特色。传统的手工业以竹器业为主,另外还有清真饮食业、杂货、土产业、牛羊屠宰业、牙行、中医药业等。到近代以来,广西回族的商业才开始发展起来,形成了一批近现代工商业城市,如梧州、南宁等。在西南的贵州,由于商业、采矿业不发达,在经济上也就以农业为主。

第五,华北、东北及东南各省农村的回族经济社区。这些地区的回民多与汉族杂居,仅有一些回族聚居的乡和村落。由于这些地区的人口、经济、文化都较为密集,所以回族经济社区的土地也就更少,而且由于这一带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分工也颇为复杂,因此这一类型的回族经济社区中居民的职业分布也十分繁杂。除务农外,他们往往兼顾季节性的商贩活动,规模较大者有贩卖粮、布、盐、牛羊等,资金短缺者则推炭、卖菜、卖瓜果及面食等,其居民多为小农、小商、小贩。在一些较大的商业城市,如上海、南京等地,回族人经营的珠宝玉器行业却颇为繁荣,甚至出现了垄断经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