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藏高原牧人之家

青藏高原牧人之家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经济文化丰收在望的青稞藏族在农业方面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的畜牧业在西藏经济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阻碍了高原藏人以采集业为求生的道路,无霜期的短暂,使植物类食品匮乏,人们只能把生存希望寄托于游牧生产,游牧经济遂成为高原藏族人民唯一的出路。这种特征也已经渗透到西藏人民日常生产活动的各个细节。
经济文化_中国藏族

第一节 经济文化

img23

丰收在望的青稞

藏族在农业方面有悠久的历史。1977年,在昌都县澜沧江畔发现的卡若遗址表明,4000多年前藏族先民就开始了定居的农耕生活。西藏农业可以分为高原农业与低地农业两大类。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荞麦、油菜等是高原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具有耐寒、耐旱等特点。低地农业主要分布在藏东南低海拔地区,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鸡爪谷及各种蔬菜,区域特色明显。“二牛抬杠”是一种很古老的的耕作方法,在一些偏僻乡村至今也能偶尔见到这种古老的耕作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手扶拖拉机为主的新型农业机械和农用动力普遍代替了传统的牛力、人力。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良种化及精耕细作化水平逐渐提高,给藏区农业传统注入了现代化活力。

农民在春耕之前依照传统选择吉祥日举办仪式。在这一天的上午,男人们赶着饰有红缨和哈达的耕牛,驾驶着拖拉机;妇女和儿童端着“切玛”,背上香草,提着青稞酒,身着盛装,聚集在村边平坦的耕地上;村里老人在地中央起“桑”,祝福新的一年获得好收成。犁手们用糌粑和青稞酒敬“三宝”(佛、法、僧),在接受大家的祝福之后,犁手们赶着耕畜开犁,妇女们围着香烟缭绕的“桑”载歌载舞。春耕仪式标志着春耕生产拉开了序幕。春耕仪式是古老的,但拖拉机的介入使古老之中附带着现代气息。同时,透过这种独特的农事活动仪式和严肃活泼的场面,也能够感受到一种民族性格和生活态度。

img24

牧人之家

西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拥有0.8亿公顷草地。历史悠久的畜牧业在西藏经济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世50年代初,牧业产值在农牧业总产值中占三分之二。游牧——靠天养畜,是西藏传统牧业的基本方式,顺其自然地形成了牧业生产习惯。从高山草甸草场到高原宽谷草原草场,畜种结构随草场类型的变化相应地由以牦牛为主转为以绵羊为主;在海拔较低的地区,黄牛、犏牛也有一定的数量。西藏牧业至今存留着较多传统习惯,这与草原畜牧业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分散、封闭的状态也是其重要原因。人类第一次大分工,藏族人民选择的是畜牧业经济,局部地区虽然也有农业、狩猎,但它们都无法脱离对畜牧业经济的依赖,农业、狩猎业未能单独生存下来,成为独立的、支撑一方天地的经济形式,藏族的所有经济形式都不得不与牧业经济挂钩,以游牧业、农牧业、林牧业的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阻碍了高原藏人以采集业为求生的道路,无霜期的短暂,使植物类食品匮乏,人们只能把生存希望寄托于游牧生产,游牧经济遂成为高原藏族人民唯一的出路。在西藏,只占1.2%土地面积的河谷平原,却占了全西藏耕地的56%,虽然这1.2%的土地坡度平缓,土层深厚,气候宜人,灌溉便利,但土地的局限性、高原农林作物品种的局限性、科技生产水平的局限性,使它无法提供足够维系人类生存的食品,也不能提供御寒防冻的衣物,以及其他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品。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身体中需要补充大量热能,纤维性的农产品难以满足这种需要,而且,面对寒冷和风雪,只能依赖厚实多绒的兽皮来御寒保暖,结果农业对畜牧业的依赖成为必然,畜牧业成为高原的主体经济形式,农业则成为一种补充。畜牧业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为人类提供低层次的,较稳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它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很小,独立性较强。在无法进行农耕的高海拔地区生存,生产就只能围绕着牛羊——放牧、打毛、挤奶、捡粪。为了保证牛羊有足够的草吃,必须不断轮换草场游牧。青藏高原以外的许多牧区(如新疆和内蒙古)现在都实现了定居,那是因为低海拔地区的牧草可以长得较高,同一草场的蓄草量可以供给牲畜一年四季的需要。青藏高原却因为高寒气候,草的生长期长,蓄草量少,又不可割草贮存,所以只有游牧方式才可保证畜牧需要。牧民们把草场分为“冬窝子”“夏窝子”等不同季节的牧场,一年搬迁好几次,一生搬迁上百次。

img25

牧民的家

img26

冬窝子

民族手工业是西藏的三大传统产业之一。在新石器时代,西藏的手工业就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兽形罐,其制作工艺受到文物工作者的高度评价,器物线条流畅圆浑,制作精美,造型古朴生动,器形多样,设计独具匠心,刻画纹饰丰富,彩绘图案漂亮美观,这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西藏的手工业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在广大农村牧区,民族手工业一直是农牧民家庭的重要副业,产品具有很强的自给性。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专业性的手工业者很少,大多只是业余爱好者。在20世纪50年代,西藏的专业性民族手工业工匠达8000多户,涉及40多个行业,1000多种产品。民族手工业的生产普遍属于个体方式,生产规模较小,技术条件比较简陋。直到1953年拉萨地毯厂建立,才真正拉开西藏民族手工业规模化生产的序幕。经过50多年的建设,拉萨地毯厂已成长为现代化新型民族手工业企业,产品远销欧洲、北美及南亚地区。地毯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标志之一,装饰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还作为纪念品赠送香港特区政府

从西藏农牧业和民族手工业,我们可以看到缓缓流过的民族文化之流,永远向前,姿态从容不迫。这种特征也已经渗透到西藏人民日常生产活动的各个细节。

img27

琳琅满目的小商品

很多人认为西藏人民缺乏经商传统,存在轻商意识,其实这是很片面的看法。从历史上看,西藏商品市场发育不充分,主要是农牧民家庭经济活动滞留在封闭的自给自足状态中,而不是农牧民不愿意卖出多余产品和买入各种生活用品。实际上,西藏也具有悠久的商贸活动传统和广泛的商品交换基础,康巴人以善于经商著称,芒康的邦达家族是其典型代表。西藏的贸易形式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盐粮交换是农牧民之间产品交换最主要的方式,主要发生在藏北牧民与卫藏农民之间。每年秋季农畜产品收获之后,藏北牧民便携带食盐及酥油等畜产品到农区换回粮食、茶叶及生产生活用品。农牧民之间的产品交换,采取直接的物物交换形式,青稞是重要的等价物。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和青稞货币化的现象,迄今在一些农牧区还能够看见

img28

店主

商人介入的交换过程是生产者之间物物交换的发展,商人进入农牧区开展交易活动带有季节性和流动性。在藏北牧区,毛茶交换是牧民与商人之间贸易的重要内容。牧民用羊毛及畜产品与商人的茶叶及百货用品交换。介入这一交易活动的商人有私商、寺商和官商。私商主要来自康区,康巴人善于经商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官商是地方各级政府经营的商业,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主要控制大宗农畜产品的收购和出口。

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节奏缓慢,以草原畜牧业为根基演进、传递的经济传统,同样显得节奏缓慢,因此形成了藏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时间概念相对粗放、悠闲劳动,牧歌伴随缓缓移动的畜群,是西藏经济传统最具特征的节奏感。传统经济中的现代因素日益增长,现代化的基因已经植入农牧业、民族手工业等传统经济之中,但传统经济在农牧区仍有深厚的基础,并维持着自然经济的惯性,形成了本土化与现代化的一种交融。

由于自然环境严酷,随遇而安成为藏族家庭经济生活一种普遍的态度。从生活在藏东高山峡谷中的农民,到生活在藏北辽阔草原的牧民,虽然经济生活环境有很大差异,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明显不同,但安然自得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是相同的,而且都显示出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在一些比较偏僻的乡村,家庭经济具有很强的自给性,通过家庭内的分工和经济规模来实现社会分工和规模经济的效果。半农半牧是一种典型的家庭经济结构,许多家庭紧靠房子围上一片菜园子喂养猪、牛、羊和鸡。生产上的互相合作,也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在分散的牧业点上,一般是关系亲密的几家人相互照应,相互帮助,共同放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