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网】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中心组2009年第六次集中学习综述

【红网】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中心组2009年第六次集中学习综述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error_msg":"Access token invalid or no longer valid","error_code":110}
    9月21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在图书馆大成厅召开了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全体校领导、副处级以上干部、全体辅导员、各支部书记和关工委、老年科协负责人参加了学习。校党委书记刘强同志主持学习。省委讲师团主任郑昌华教授就六个“为什么”中的第一个“为什么”作了专题宣讲报告。
  
    郑昌华教授说,“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就是集中回答“举什么旗”的问题。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郑教授指出,一个政党、民族需要旗帜的引领。旗帜就是方向,就是行动指南,它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励人们实现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具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旗帜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担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旗帜的历史使命。在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被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所接受,它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第二,为什么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郑教授说,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一元化是规律性现象。重视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有深厚根源的文化现象;资本主义国家也特别重视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四个多样化进一步发展需要指导思想一元化。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意识形态。
  
    第三,为什么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郑教授说,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需要在四个方面继续探索创新:一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方面;二是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意识形态与社会多元化思想文化的有机结合方面;三是在实现共产党长期执政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结合方面;四是在实现社会发展活力与社会稳定和谐的有机结合方面。
  
    刘强书记总结说,郑教授的报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涉猎中外,贯通古今,使我们澄清了模糊的观念,深化了思想认识,引发了理性思考,提升了理论水平。这堂理论课不仅仅使我们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时对于我们进一步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六个“为什么”的学习教育提供了一堂非常精彩的示范课。

    [稿源:红网][作者:曾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