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马文化发展集团如何

白马文化发展集团如何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马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郑本法摘 要:白马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颇具魅力,且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文章认为,有效保护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当务之急;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关键问题;永续利用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不变主题。所有相关白马人的人为现象,都是白马文化。白马人可能是氐人后裔。白马人春节期间表演面具舞蹈“池哥昼”是其特有习俗。
开发和利用_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论文卷

白马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郑本法

摘 要:白马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颇具魅力,且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文章认为,有效保护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当务之急;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关键问题;永续利用白马文化,是白马文化的不变主题。作者还就利用白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建议:摆正白马文化保护与白马旅游发展的关系;树立白马旅游的鲜明形象;解决旅游第一要素“行”的问题;解决旅游核心要素“游”的问题;在总体规划下,提高旅游者的参与性;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把利用白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大项目抓,采取多种渠道,切实解决问题。

关键词:白马文化 有效保护 旅游开发

一、白马文化是有关白马人的人为现象

在甘肃文县与四川平武、松潘、九寨沟县交界的深山老林里,生活着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族群,计有20000人。文县铁楼藏族自治乡白马河两岸的13个村寨中就有3000多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民族识别时,他们被暂定为待识别的藏族。人们称他们“白马藏族”,而他们自称是“白马人”。白马文化首先是以“白马”为符号,由白马人创造出来的。

从广义上说,白马文化就是白马人的人化。所有相关白马人的人为现象,都是白马文化。如:白马人的历史遗迹、建筑雕塑、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献记载、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都是其涵盖范围。

白马文化源远流长。白马人可能是氐人后裔。《诗经·商颂》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自战国至秦汉时期,氐人分布在今天的甘肃东南地区及其邻近的陕西西南、四川西北。其部落繁多,各有称号,互相统属,其中以白马氐最大。如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汉代在氐人居住较集中的甘陕川交界处设武都郡,置甸氐道、刚氐道、湔氐道,以利统治。氐道者,“氐之所居”之谓也(《汉书·地理志》)。三国时蜀汉与曹魏皆争氐,以扩充自己的实力。氐人归曹时,曹操曾把50000多氐人迁至扶风、天水,以防其成为蜀汉之力,遭到氐人反对。西晋王朝为了化解矛盾,就荐“出还陇右”“反其旧土”(《晋书·地理志》)。后因氐人分裂,有的归蜀汉,有的属曹魏,有的则避开魏蜀夹击,逃到深山老林。现在的白马人很可能就是那些逃难者的后裔。氐人杨氏建前后仇池(仇池山高大险峻,传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出生之地)、武都、武兴、阴平等地方政权,白马人风光达数百年的历史。他们在那里安营下寨、狩猎耕耘、繁衍生息、创造业绩。

白马文化博大精深。单是白马人沙嘎帽上插的白雄鸡翎就有很多学问。白马人的沙嘎帽,是一种用羊毛毡制作的盘形白毡帽。帽上插1~4根白色的羽毛。有人说,那鸡毛随风飘动,鱼骨牌闪闪发光,有镇怪辟邪之功能;又有人说,白马人的祖先氐人作战时,以鸡毛为标志,便于区分敌我,帮助同类;更多的人则认为,那是为了纪念雄鸡救寨、拯救白马人的功绩所致。

传说,一次夜深人静时,官兵偷袭白马山寨,大白公鸡发现敌情,几声高叫,唤醒了睡梦中的白马人。经过奋战,白马人保住了山寨。从此,世世代代的白马人都自愿在自己毡帽上插着白雄鸡翎,以铭记雄鸡救命之恩。久而久之,积习成俗,沿袭至今。现在,白雄鸡翎虽然仅仅是一种装饰,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既象征着白马人的英勇顽强,又象征着白马人的纯洁美丽,更象征着白马人扬善抑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白马文化丰富多彩。它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历史上的传承,也有现代人的创造。

白马人有自己的语言。如孙宏开将白马语与藏语2000多个词做过比较后认定,同源词仅有556个,占27.1﹪;异源词多达1495多个,至少占72﹪。他据此得出结论——“白马人话有自己的基本词汇和语法体系”,其语言是“独立的”。

白马人有自己的服饰。如上述头上戴的插有白雄鸡翎的沙嘎帽,被白马人称为“腰缠万贯”的白马姑娘们使用的绣花腰带,以及妇女身上穿的由数十种布料做成色彩绚丽夺目的服饰。

白马人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其传统民居房屋是用土夯筑或用木柱搭建墙壁、用石块固定木板覆盖屋顶的沓板房。那横跨白马河、以两岸青山做背景的廊桥尤其别致。

白马人有自己的饮食习俗。具有白马人乡土风味的烟熏腊肉;光滑细嫩、入口凉爽、麻辣酸香味俱全的洋芋糍粑和荞凉粉;有“上酥下丸腰里硬”之讲究的“十大碗”。

白马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崇尚禁忌。如他们崇尚白色,崇拜山、水、树、石,信仰自然神;忌讳外族人称他们“番子”、“蛮子”。忌讳狼吞虎咽地进食,严禁从距火塘很近的碗柜前走过,忌讳与外族人通婚。

白马人有自己的婚庆丧礼、迎宾仪式、歌舞表演、传说故事。白马人独具特色的婚俗与其能歌善舞的习俗融为一体,既原始古朴、注重礼仪,又生动活泼、别有情趣。特别是那悠扬动听、热情甜蜜的歌曲,那原始古朴、欢快活泼的圆圆舞蹈,那粗犷豪放、歌舞并举的池哥昼,充分展示着白马人的聪明才智。

白马人喜欢唱歌。逢年过节时唱,喝酒时唱,劳动时也唱。其歌曲粗犷豪放、古朴原始,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分为酒歌、劳动歌、生活歌、风俗歌、情歌等类。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以酒歌、劳动歌为最。远自白马人的历史及其祖先的丰功伟绩,近至五谷丰收、男欢女爱、亲人团聚;大到太阳、月亮,小到石头、小草,几乎都为酒歌范围。现在的酒歌,多是旧曲调填新词。劳动歌有《耕地歌》、《播种歌》、《锄草歌》、《割麦歌》、《背粪歌》、《砍柴歌》、《采药歌》、《养蜂歌》、《狩猎歌》、《打墙歌》等,生产劳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

白马人最喜欢的集体舞蹈是圆圆舞(又名火圈舞)。舞时,手拉手,肩并肩,围成一个大圆圈,并有歌曲与舞伴随。其舞步简练明快,时徐时疾;歌声有时高亢粗犷,有时婉转悠扬。尤其是晚上,全村男女老少围着熊熊的篝火跳圆圆舞,气氛更显热烈动人。据说人们手拉手围成的圆圈象征着白马寨和城池,其舞表达了他们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坚不可摧的顽强精神。

白马人春节期间表演面具舞蹈“池哥昼”是其特有习俗。池哥头戴凶猛狰狞、上插锦鸡翎的木雕彩绘男性面具;反穿羊皮袄,足蹬牛皮靴;左手持刀,右手持牦牛尾,跳在最前面。其舞姿粗犷古朴,雄健刚劲。主要舞蹈动作有杀野猪、打老虎、剥猴皮。池姆头戴端庄秀丽的木雕彩绘女性面具,身穿宽袖对襟长裙,手持花手巾,紧跟池哥之后跳。她们时而双手合掌,时而别腰转体,轻盈飘逸,婀娜多姿。主要舞蹈动作为做家务或干农活。两位池玛扮成夫妻,丈夫头戴草帽,身穿麻布长衫,妻子身穿白马妇女的服饰。排在最后的是由儿童装扮的池玛的孩子即猴娃子。他们脸上抹黑,破衣烂衫,动作滑稽,是表演队伍中最活跃的。池哥昼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上得到广大观众和舞蹈专家的普遍赞誉。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和日本等国外电视台都曾播放其表演盛况。2006年,池哥昼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引起了相关专家的高度重视。

白马文化颇具魅力。白马文化深藏白马河两岸的深山老林里。这里交通闭塞,似乎与世隔绝。也许正因为如此,白马文化才被保存得那样完美,才具有唯一性、垄断性、不可替代性的地位;才使人感到新奇,迫不及待地前往参观游览,探索它的奥秘。再加上这里地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栖息地,自然生态环境极其优美。其人文美与自然美的有机结合,更能显出白马文化的珍贵价值及其无穷魅力。当你走进白马河谷,一条河流奔腾不息,两岸青山相映成趣;那些悠悠转动的水打磨,那些镶嵌在高山之巅而又错落有致的白马民居,那些身着民族服饰而又待人热情、特别真诚的白马人……无不使人着迷。

白马文化是可变的。比如传统的白马人的民居是板屋木墙或板屋土墙式的楼房。一般三层,底层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储藏杂物和粮食。中层除了卧室,还有一间大厅。厅里有锅庄(火塘)和神龛,是全家做饭、进餐和聚会之地。这样住房为全木(或土木)结构:以原木为架,用绳索捆紧;再用木柱由低到高排列成序作为墙壁(或干打垒土筑为墙),前面留门,以便出进;再以刀劈松木使之形成长方形板,盖成斜坡分水形房顶,状如鱼鳞;木板两端压以重石,以防被风吹毁。这种传统民居并不美观,更不卫生、舒适。之所以如此,为白马人当时的生活环境所致。他们地处高山,交通不便,从山下运输砖瓦决非易事,且无必要的经济支付能力;就只好就地取材,为所能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白马人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其民居建筑风格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如今的白马民居一般为两层,二层有阴阳台和栏杆(或栏板),与南方吊脚楼相似。一层住人,二层既可放杂物、粮食,也能住人。畜圈和厕所则改建在后院里。这种民居多为砖混结构,房顶的木板也为青瓦代替。

二、有效保护是白马文化的当务之急

白马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甘肃特色文化大省的重要体现之一,更是文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保护白马文化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建设文化甘肃的大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白马文化的保护并不尽如人意。

白马人虽有自己的语言,但却缺乏文字,很少有自己的文献载体。而熟悉白马文化的老年白马人相继去世,缺乏知识的青年白马人对白马文化罕有兴趣。因此,白马文化存在着后继乏人的危机。

交通闭塞是白马文化得到较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也是白马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进步相对缓慢,物质生活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白马人所处的山寨,高寒阴湿。其农作物不但品种少,而且产量低。2008年发生的“5·12”大地震,更使白马人雪上加霜,极度贫困。许多人至今还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连过去“早搅团,午干馍,晚上杂面跑不脱”的日常生活也难以维持。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白马文化失去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扩大和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白马人已经走出或将要走出白马河,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务工挣钱或创业发展,借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多的外地人则将走进白马河,为白马人带来新的价值观念、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生活习俗、新的建设资金;与此同时,白马文化也必然受到市场经济和不良文化的冲击而被扭曲、破坏甚至消失。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积极抢救和有效保护白马文化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正确认识白马文化的保护目标,做好保护白马文化的科学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明确白马文化的保护目标,做好保护白马文化的科学规划,是有效保护白马文化的必要前提。既然白马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那么,对白马文化的保护就绝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儿。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其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通过规划,明确哪些是白马文化资源,哪些不是;哪些白马文化资源应先保护,哪些白马文化资源应后保护,以及应当怎么样保护,做到保护有据、保护有序。

其次,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白马文化的传承人,对白马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而又深入的调查,摸清白马文化的“家底”,科学界定白马文化的保护范围。白马人聚居的地理区域及其人口分布,白马人的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白马人的传统建筑风格及其演变趋势,白马人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有关白马人的文献记载、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特别是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池哥昼”等,都属白马文化的保护范围。

第三,要及时研制有效保护白马文化的政策法规,使对白马文化的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结合白马文化的实际,研制《甘肃白马文化保护条例》,提交给相关机关批准实施。该条例除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进行实施,还应纳入陇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文县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作为当地相关大政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体现其应有的地位和权威。

第四,要建立健全白马文化的保护组织,使对白马文化的保护责任落实到人。特别是要对白马文化的承载地白马河及其两岸深山老林的白马山寨进行整体保护,使外地来游人只要进入白马河流域,就能感受到浓重的白马文化氛围。陇南市政协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到文县铁楼乡视察,与当地白马人一起探讨保护白马文化的路子。他们撰写的《关于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情况的视察报告》,对白马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是值得称道的。2008年底陇南市成立的白马文化研究会和2009年春召开的首届陇南市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研讨会,更是陇南市对白马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

第五,要重视对保护白马文化的宣传教育。可利用各种形式的相关会议或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电脑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当地白马人对白马文化有亲切感、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把保护白马文化作为自己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本分;使陇原儿女对白马文化倍加珍惜,把积极抢救和有效保护白马文化看作一件非常荣耀的事;使相关领导同志和相关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和文化、旅游部门对保护白马文化格外重视,把积极抢救和有效保护白马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六,要列出专项经费,对白马文化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配备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电脑等必要的保护设备。对白马文化传承人和保护白马文化有功人员,除了授予必要的荣誉称号,还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借以迅速营造和形成浓重的保护白马文化的良好风气。

三、合理开发是白马文化的关键问题

在这里,之所以提“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是因为“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既是“有效保护白马文化”的继续,又是“永续利用白马文化”的前提,属于密切联系“有效保护白马文化”与“永续利用白马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是白马文化从“有效保护”到“永续利用”的关键问题。

白马文化在“开发”之前冠以“合理”二字,表明“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是“有效保护”白马文化的继续。为了合理开发白马文化,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其一,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方针。邀请民俗、文化、历史、规划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前往白马河进行考察和调研。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白马文化的“家底”,明确哪些白马文化资源应先开发,哪些资源当后开发,哪些暂时不开发而留给后人开发,做到开发有据和开发有序。

其二,坚持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既要展示白马文化的原汁原味,又要美化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使白马文化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一致,融为一体。白马河既是白马文化的承载地,又是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极其优美。白马文化有文化生态平衡问题,大熊猫栖息地有自然生态平衡问题,白马文化生态与周围自然生态也有生态平衡问题。因此,白马文化的开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开发应和谐一致,融为一体,共同保护,彼此受益。当前白马河里建了多处水电站。其建筑风格与白马人的传统建筑风格相悖,实在是大煞风景。特别是水电站的修建,使河水改道,原有的水生动植物因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濒临灭绝,更不足取。此举已引起当地白马人的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希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管管这件事。

其三,走区域联合开发的路子。甘肃文县白马河的白马人与四川的九寨沟、松潘、平武等县,特别是平武白马路的白马人紧邻。他们在历史上原本一体,同族同根。后来由于各归其行政所辖,逐步形成相互差异。因此需要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双方的同异。从源头说,二者的历史传统、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崇尚禁忌、文学艺术、传说故事等文化符号一样。从流变说,二者又有较大差异:四川虽开发得早,但有变味;甘肃虽开发得迟,却原汁原味;开发早的好处在于聚集了人气,有经验积累;开发迟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保持白马文化的原汁原味,而且能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使自己在更高的起点上腾飞。二者应当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形成互利双赢的格局。

其四,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保护白马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白马文化。而利用白马文化的关键又在于开发白马文化,使之具备产业优势。文化产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白马文化的开发,一定要遵循市场导向的开发原则,瞄准市场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

其五,遵循名牌战略的原则。文化产品同其他商品一样,要有名气,让市场认可,使购买者觉得“物有所值”。只有这样,才能开拓文化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方面,白马人的沙嘎帽和雄鸡救寨的故事、咂杆酒和酒歌唱、池哥昼的表演及其面具制品等都应当是大有作为的。

白马文化在“合理”之后跟随“开发”二字,既表明“有效保护”白马文化的直接目的是“合理开发”,又表明“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是“永续利用”的前提。这是因为:

只有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才能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避免对白马文化的开发性破坏和因破坏性开发而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只有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才能为永续利用奠定好坚实的基础,避免白马文化因开发不当而走样、变味,降低白马文化的自身价值和应有品位;

只有合理开发白马文化,才能使白马文化在保护过程中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得到保护,充分体现和逐步提升白马文化的使用价值和应有地位。

四、永续利用是白马文化的不变主题

白马文化有效保护的最终目的在于永续利用,白马文化合理开发的直接目的也在于永续利用。如果白马文化不可永续利用或不能永续利用,那么,白马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就因缺乏目的性而变得毫无意义或一钱不值。

在这里,“利用”之前冠以“永续”二字,表明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目的;而“永续”之后跟随“利用”二字,则表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永续利用”白马文化,才能达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白马文化的目的;只有“永续利用”白马文化,才能充分展示白马文化的珍贵价值和应有品位;也只有“永续利用”白马文化,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白马文化的行为。

无论白马文化的科学研究、有效保护,还是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都离不开白马人。因此,白马人既应尽科学研究、有效保护白马文化的义务,又当有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白马文化的权利。怎样利用白马文化资源,使他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呢?这是前往考察者不应回避也回避不了的一个问题。

从2008年10月到今年2月,笔者和同事先后到白马河4次。2009年正月十五就是在那同白马人一起度过的。白马人以最隆重的礼仪接待了我们。当我们走向白马山寨的时候,他们远远地就鸣放起了三眼铳和鞭炮,敲锣打鼓表示欢迎;当我们进入白马山寨后,他们为我们跳池哥昼和圆圆舞,边唱祝酒歌边向我们敬咂杆酒,还用夹带核桃仁的馒头、手抓羊肉、烟熏猪骨头肉和“十大碗”招待我们,为我们讲述白马人的历史和传说故事;当我们告别时,他们搀扶着我们,送了一程又一程,唱了一曲又一曲……此情此景,令人动容。当时,同行的我院原科研处长穆继光研究员拉着我说:“我真想哭!”我没理他,因为我早已泪流满面了。我们可为这些热情朴实而又身陷贫困的白马人做些什么,能不能帮助白马人将白马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呢?

在这方面,四川平武县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早在1986年,他们就成立白马人族属研究组织,举办族属讨论会,编辑出版研究文集,还创办研究杂志。在国家停止采伐林木后,过去以采运木材为业的白马人转向旅游开发。在政府投资解决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他们兴建风情园和旅游接待点,走出了一条自我造血、脱贫致富之路。省政府还把其风情节作为全省旅游的主要节庆活动之一。

甘肃能否借鉴四川经验,利用白马文化、促进旅游扶贫呢?回答是肯定的。事实上,陇南市和文县对白马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卓有成效的成绩。如:将池哥昼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根据白马民俗编排的火把面具舞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得到成功展示;白马文艺节目又多次在国家和全省的文艺赛事中获得大奖;发表了白马文化研究论文,还出版了相关书籍。而如何利用白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做到白马文化与旅游扶贫的有机结合,使白马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则是需要认真研究、尽快解决的一大课题。

五、利用白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

日前文县政府委托兰州大众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研制白马河旅游业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其意在利用白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对此开明之举,我们是乐意接受、非常欢迎的。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形成了基本思路。

首先,要摆正白马文化与白马河旅游(以下简称“白马旅游”)的关系。白马文化是白马旅游的灵魂。白马旅游只有以白马文化为灵魂,才能使其对外来旅游者更具魅力。白马旅游是白马文化的载体。白马文化只有以白马旅游为载体,才能得到较好地传承、弘扬和展示。白马文化与白马旅游的有机结合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只要把这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科学运作,使之良性互动,就能达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白马文化和做大、做强、做精白马旅游,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目的。

其次,要树立白马旅游的鲜明形象。旅游形象是诱发人们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旅游状态和姿势,是公众对旅游区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总体看法和具体感知。形象好的旅游区,既有令人赏心悦目的旅游风貌,又有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既有比较健全的旅游功能,又有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形象是旅游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旅游经营的无形资本,是吸引人们向往开发建设、投资商贸、旅行游览的巨大动力。旅游形象的塑造是以旅游区特色为基础和根据的。既然白马旅游的灵魂是白马文化,白马文化理所当然地是白马旅游的主题。由于白马河属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因此大熊猫也是白马旅游主题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白马旅游的主题形象应确定为“白马之源,熊猫故里。”

第三,要解决旅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行”的问题。刚刚修建成的白马滨河公路宽度不够,应按标准设计,重新进行修理;滨河公路通往山寨的公路以及村寨的游步道也当规划设计,分步实施;还应打通文县金子沟通向平武县夏家沟的过山隧道(只几公里),缩短两县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将白马旅游融入九寨旅游圈内,以形成南有九寨沟自然生态旅游、北有文县白马文化生态旅游,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双子星”格局。

第四,要解决旅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游”的问题。对白马山寨进行整体保护,逐步将其改造成既突出“白马之源,熊猫故里”主题形象,又功能不尽相同的旅游景区。新修建筑,其风格不得与原建筑风格相悖。文县领导提出在总体规划前提下,先选一两个白马山寨作为旅游接待基地,是可行的。文县白马人企业家赵广田积极修建白马风情寨,把白马文化与旅游扶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为创业之举,应予大力支持。

第五,要在旅游规划基础上提高旅游者的参与性。此举,对于延长外来游人的滞留时间,增加白马人的综合效益很有意义。要倡导开办“白马人家乐”,解决旅游要素中的“住”、“吃”、“购”、“娱”问题。要努力营造“白马人家”氛围,充分体现“乐”的实质。让外来游人住白马人家房,吃白马人家饭,穿白马人家衣,干白马人家活,购买白马人家物,唱白马人家歌,跳白马人家舞,做白马人家友,甚至于当一两天白马人,参与一次白马人的婚俗。如把外来游人的参与性活动摄制成光盘卖给游人,定会受到游人青睐,也会给的当地带来可观的效益。

第六,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把利用白马文化促进旅游开发作为大项目来抓,采取多种渠道,切实解决问题。政府负责规划设计、招商引资、形象宣传、人才培训方面的事;企业走多元所有、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路子;市场需求决定着资源整合、产品设计、资金投入、人才配置。只要各级主要领导同志、有识之士、社会各相关行业和相关部门,达成共识、营造氛围、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就会使利用白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这一项目的实施由可能变为现实。

由于白马文化是大文化链,白马旅游是大产业群,因此,“政府主导”尤其重要。四川正在紧锣密鼓地干,甘肃决不可丧失良机。建议省政府汲取九寨沟属地旁落的教训,列出专项资金,对这一利国利民的大项目进行大力扶持,尽快使白马文化在其故乡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白马人.http://baike.baidu.com/view/1158358.htm

2.孙宏开.历史上的氐族和川甘地区的白马人——白马人族属初探.民族研究,1980年第3期

3.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白马藏人族属问题讨论集,1980年印行

4.平武县白马人族属研究会.白马人族属研究文集,1989年印行

5.朱振明.羌族与白马藏人文化比较研究.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

6.黄英.“白马藏人”族源探析.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7.刘启舒.文县白马人.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年出版

8.段丽波、闵红云.白马氐与白马羌辨.思想战线,2008年第5期

(作者简介:郑本法,1948年生,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兰州大众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198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旅游社会学研究,是我国最早步入这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学者之一;著有《旅游社会学》等专著,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