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干部“恐慌”意识与做好高校学生工作
学生处 张国强
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人类思想的快速进步和变革,当今大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这个自主、创新的知识团体,追求着张扬个性、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当然,这有益于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然而,思想和人格的自由与开放,也意味着大学生会受到多样的思想与环境的影响,这就促使大学生个体思想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何管理和带领一个个性多样、思想各异的学生群体就成为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作为学生工作干部,需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去面对人生,为达到学习、生活、事业的制高点而努力。而如何让更多的学生信服、继而听从,如何阻止学生误入歧途,如何避免学生事故的发生,是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有干部的“恐慌”意识。
一、“恐慌”意识的内涵与内容
干部的“恐慌”意识指的是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领导能力,以适应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对于学生工作干部来说,增强自身的恐慌意识就需要我们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的行为特点,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和服务的能力与本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水平和技巧。“恐慌”意识的核心价值在于居安思危,即安中思危、安中防危,能从福中看到祸,此乃治国兴邦之道。
“恐慌”意识是一种态度,首先其展示出的是一种危机意识、效率意识。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即成功和危险是相辅相成的,成功有时是危险将至的信号。人人向往稳定繁荣,但繁荣稳定易使人志得意满,甚者骄傲放纵。故成功时居福安之境应时刻怀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意识。《吕氏春秋·慎大》中说:“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其次,“恐慌”意识体现一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中庸意识。《孝经》中说:“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把两极转化的态势辩证地结合起来,此乃“恐慌”意识的真谛。
学生工干部的“恐慌”意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知识“恐慌”意识
学生工作干部需要有知识“恐慌”意识。知识“恐慌”意识是与本领“恐慌”意识相辅相成的。当今社会,知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当今的大学生,朝着多才多艺、知识技能储备丰富的方向发展。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出色的才能,如何能受到这样一个团体的认可与信服呢?只有提高自身的知识“恐慌”意识,才能培养学习的习惯,做到在生活中牢记学习,并且能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同时知识素养的提高可以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这就显现了本领“恐慌”意识是以知识“恐慌”意识为前提和基础的。曾有人形象地把工作能力比作斧刃,学识和经验比作斧背,斧背越厚,斧刃越锋利。工作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知识的储备的。作为学生的领导者,工作能力的高低是尤为重要的。而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呢?显然,光靠平时经验的积累和摸索是不够的。一个优秀的学生工作者,也是一名优秀的经验借鉴者。而如何寻求可借鉴的经验呢?这就需要不断汲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做到科学地管理、高效率地工作,提高学生工作的系统性和预见性。
诚然,知识的汲取是提高工作能力的良药。但有了知识不代表就有了本领。从知识到本领还有个过渡过程。而确保这个过渡过程的顺利进行就需要有实践的意识。学会学以致用,把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一个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将工作系统化、模式化,科学地提高学生工作的工作效率,是干部必备的能力。
2.危机“恐慌”意识
干部的危机“恐慌”意识是学生工作的一个关系重大的部分。团体群聚生活提高了事故发生的可能。而要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干部的危机“恐慌”意识。要提前意识到潜在危险的存在,继而做好充足的防范措施,化解可能的危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的建设与进步息息相关。呵护与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是社会每个公民的责任,学生工作者更是首当其冲。近年来,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非典”、“甲流”的肆虐、不法势力的侵蚀和危害等成了学生成长的隐患。作为干部,必须有足够的危机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及时预见危机发生的可能,化可能为无,为学生建立一个坚实的堡垒,阻止一切非安全因素的袭击和侵害,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成长的空间。干部的危机意识应不仅针对整个学生群体,也需要针对一些学生个体。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群体,心智还在成长阶段,是非好坏的判断能力以及自制力都不成熟,而他们追求张扬、自由、开放的特性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发生变化,导致迷茫、颓废、堕落甚至误入歧途。这就需要学生工作者发挥应有的作用,引导他们走过迷茫期,重新以现代知识青年应有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去面对大学生活。而干部要及时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必须有忧患意识,本着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及对学生的忧患之心,及时洞察学生情绪、行为、思想的变化,并针对学生的个性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化解矛盾,解决困难,让学生可以健康地成长。
二、增强学生工作干部的“恐慌”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现在高等学校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之中,被市场经济所包围,每时每刻都会受到错误和腐朽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出现诸如入校学生多样化、在校学生思想多元化等状况。虽然学校多年来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仍要常怀“恐慌”意识。
1.增强“恐慌”意识是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技术一打就垮,没有可靠的接班人不打自垮。国际风云复杂多变,西方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接班人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市场经济的弱点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也在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对学生工作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我们要增强“恐慌”意识,使自己具有更坚定的政治立场、更敏锐的洞察力、更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更全面的综合素质来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
2.增强“恐慌”意识是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发多样化、复杂化,学生工作干部不再具有信息的主导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传统意义上管理者、教育者和被管理者、被教育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使大学生同社会环境的接触更加紧密,往往会出现在学生们中广泛传播的重要信息,学生工作干部因一时没有发现而难以应对的情况。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诸多挑战,所以需要我们增强“恐慌”意识,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3.增强“恐慌”意识是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改革的重点逐步放在了制度创新、结构改革和机制创新上,“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贯彻到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生工作干部作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体之一,对新体制和新环境必须能够适应,同时也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其次,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要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能够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此外,管理工作的逐步规范化使得我们的工作要有章可循,必须按章办事。
教育部一位领导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在中国,只要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那么境内外的反动和敌对势力就一刻也不停止对于我们这个制度的破坏和捣乱。现在我们可以从事实了解到,敌对势力破坏和捣乱的招数越来越多。“法轮功”邪教组织、民族分裂势力、恐怖组织和宗教极端势力不断向高等学校渗透,使我们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我们作为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警觉,必须常怀“恐慌”意识,真正地意识到工作的紧迫性。在庞大而看似严密的工作体系当中,稍微有一点纰漏之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样的局面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和发生。所以,根据每时每刻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我们每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常感知识“恐慌”,常找能力差距,常思本领不足,努力地加强学习,常怀危机“恐慌”意识,积极应对突发事件,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只有这样,我们在有“恐慌”意识的同时,才能进一步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自己的岗位上按照学校要求做好每一件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校守好、守住、守牢阵地。
三、增强干部“恐慌”意识的主要措施
作为学生工作干部,提高自身的“恐慌”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提高自身的“恐慌”意识呢?
(1)增强“恐慌”意识就是要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此才能保持头脑清醒。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中的困难;既要看到形势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为宗旨去增强“恐慌”意识,着眼于国内和国际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准确把握当今时代的特点,明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任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路线方针。同时,能够制定出适合本学校大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推动本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台阶、出成果。
(2)增强“恐慌”意识就是要通过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危机就是本领的危机,最大的“恐慌”就是知识的恐慌。每时每刻出现的新问题都会给我们带来新课题,而要完成这些课题,克服工作中的难题,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所作出的决定当中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全党加强学习,使我们党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政党。现在,在学生工作的对象、工作特点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责任使然,要求学生工作干部要克服浮躁的心理,增加自己知识的积累,扩大自己的知识内存。我们要向理论知识要高度,向历史知识要深度,向专业知识要精度,向百科知识要广度,向前沿知识要新度。“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和应用相促进,言论和行动相统一。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实际要不断地对自身提出学习的任务和要求,使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工作水平提高的要求,适应学校发展建设又好又快的要求。
(3)强化“恐慌”意识教育是增强“恐慌”意识的有效手段。在过去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恐慌”意识的教育也有所涉及,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对“恐慌”意识的教育呈现出片面化、间断化、形式化、不系统、不深入等特点,缺乏震撼力。基于此,我们应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提高广大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建立一种“恐慌”意识教育机制,使该教育向全面化、持续化、制度化、系统化、深入化方向发展,切实增强“恐慌”意识教育效果。
以往在讲形势时多倾向于讲大好形势,对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讲得少,甚至刻意回避,总认为问题讲多了不好,担心起负面作用。所以造成许多青年人对形势报告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报告的内容多是讲大好形势,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形势报告不能完全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当今是个信息社会,青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有些问题即使我们不讲,青年也可能会了解,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好形势固然鼓舞前进的信心、鼓舞士气,但问题和困难同样可以激发斗志。因此,我们认为形势报告应该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系统全面反映事物的原貌,提升感染力、说服力。学校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课外时间组织学生采取各种形式走进社会,进行社会调查、技术下乡、爱心帮扶、勤工俭学、支农、支边等活动,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形式。学生们从课堂上获取宏观的形势教育,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微观验证,以此可以使青年获取理性和感性两方面的教育。
(4)增强“恐慌”意识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以及对学生的爱心。冯友兰曾经说过:“人要勇于承担责任。”马斯洛也曾说过:“每次承担责任,就是一次自我实现。”只有对学生有了责任感,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做好学生工作,全方面地完善工作,洞察危机发生的可能。而作为一个干部,对学生有了爱心,就能更周到地为学生着想,这就意味着会自然而然地主动为学生化解危机,呵护他们的成长。同时,干部需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工作素养,提高危机察觉和应对的能力,要扎实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近期思想动态和突发事件,做到情况早了解、问题早发现、危机早预防、事故早避免,坚决扼杀危机发生的可能。当然,这又离不开对社会形势的把握与对学生心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危机存在的根源,从根本上化解危机。
(5)增强“恐慌”意识,必须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锤炼党性。“恐慌”意识是一种价值理念,同时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孟子·告子下》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增强“恐慌”意识要增强忧患意识,不仅要能在艰苦的革命活动中锤炼自己,更能在成功的革命实践中提升自己,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素质,经受住各种“糖衣炮弹”、诱惑和考验,锤炼党性。
(6)增强“恐慌”意识要与自身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提升能力,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积经验、长本领,不断拓宽视野,以一种宽广博大的视角观察世界,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提高自身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增强对形势判断的准确性、前瞻性。要通过实践养成健康的人格特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业务素质,提升团队精神与交往能力;要增强法制观念,规范工作程序;立足本校学生工作大局,拥护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立足学生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升总揽学生工作全局的能力。
作为学生工作的管理者,提高自身的“恐慌”意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了“恐慌”意识,工作能力的提高才有可能。因此,学生工作干部要把“恐慌”意识化为行动上的自我提升和工作完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周学锋,姚德利.公共危机状态下大学生教育与管理探讨——以2003年“非典”为例[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N].光明日报,2007-04-10(9).
[3]韩振峰.论领导干部如何增强“三种意识”[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冯刚.科学发展观高校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时勘.危机突发事件的心理预警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3(4).
[7]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8]周瑞麟.莆田局树立“本领恐慌”意识[N].中国邮政报,2008-04-22.
[9]任平原.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J].新长征,2007(5).
[10]郝文清,大学生忧患心理的现状分析与忧患意识的培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