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越南京族特有乐器独弦琴

越南京族特有乐器独弦琴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年9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该影片还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剧本单行本。在随后出现的“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中,李英敏受到了冲击,被下放广西“劳动改造”20余年。其中《夜走红泥岭》于1981年获得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奖。他深入京族三岛,
当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_中国京族

第三节 当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一、李英敏

李英敏,原名何世权,1916年出生于广东肇庆县,祖籍广西北海,祖上以打鱼为生。李英敏的母亲王四姑是个有文化的汉族女子,李英敏的父亲则有幸接受高等教育,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堂(即中山大学前身),曾加入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参加过黄兴领导的钦廉州和镇南关(今友谊关)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后在革命军中担任秘书等职。较好的家庭条件使得李英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1927年,他考上合浦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受五四运动和大革命风暴的影响,他小学时代在具有革命思想的冯道先老师的指导下,既读古典章回小说,也读新文艺作品,如鲁迅的《呐喊》、郭沫若的《女神》等。高中时期是他文学创作的起步阶段,他学习写作诗歌、散文、游记、小说、民间故事,积极向大刊物投稿。1935年,从廉州中学高中师范科毕业后,他先后在西场中心小学和合浦一中当教员和职员。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在邹韬奋主编的《生活日报》上以“微晨”的笔名发表了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并获奖,文才初露。因年代久远,且时逢战争年代,该文章没能保存下来。同年9月,李英敏参加了进步组织“中国青年抗日同盟”,旋即又被党组织安排回家乡北海开展地下工作,开始投身革命。1937年春回到家乡,他以中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有组织的活动。是年9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6月,李英敏调离钦廉地区去海南岛的敌战区工作,从此以笔名“李英敏”工作。海南岛10年游击战争生涯,使他从一介书生磨炼成文武双全的革命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李英敏奉命调入中国文化部电影局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开始他作为作家的职业生涯。1952年8月,他结合自己10年游击生活的积累先后创作了剧本《椰林曲》(与陈残云合著)、《南岛风云》等。《椰林曲》冲破了当时许多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写“情”的禁区,细腻地描写林妈一家的恋人情、夫妻情和父女情。剧本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大胆地闯入了一个禁区,写一名老共产党员,不敢接受穿越敌人封锁线的任务后成了可耻的叛徒,而另一个渔民出身的伪甲长在关键时刻反而挺身而出在掩护游击战士穿越敌人封锁线时壮烈牺牲,这也是中国第一部描写革命战争中人性的复杂的电影。该片1957年上映,令观众耳目一新。写于1954年的电影剧本《南岛风云》,是取材于海南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小分队的故事。剧本不仅仅展示鲜血和痛苦,更可贵的是进入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索,对人类情感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195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放映后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反响。周恩来总理当面对作者说:“影片不错,生活气息很浓,很动人。”[1]该片获得了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该影片还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剧本单行本。此后,对《南岛风云》好评如潮。李英敏于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也应邀多次在《大众电影》和《人民日报》上发表谈创作经验的文章。《南岛风云》成为李英敏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这使他不仅声名鹊起,还达到其一生文艺事业的顶峰。

在随后出现的“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中,李英敏受到了冲击,被下放广西“劳动改造”20余年。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仍坚持文学创作,写出不少小说作品。从1958年到1966年的8年间,他的作品有电影文学剧本《五指山之歌》,中短篇小说40多篇,散文和报告文学数十篇,长篇小说《秋霜红叶》(与陈残云合著),长篇小说《王国兴传奇》,长篇小说《小手枪》。十分遗憾的是,这些小说除了少量发表以外,多数未来得及整理的原稿,就在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中被抄,永远消失了。

1978年他被平反恢复工作后,进入创作高峰期。当年11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椰风蕉雨》,除两篇散文外,共收入9个短篇小说:《椰风蕉雨》《夏朗》《红林朝晖》《举旗人》《金色的道路》《夜走红泥岭》《红小鬼与黑少佐》《姨母》《除虫菊》等。其中《夜走红泥岭》于1981年获得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奖。

1979年5月,李英敏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副局长,1981年升为局长,主要从事群众文化的领导工作。他不仅忙于政务还忙于文艺创作。如报告文学《五月的鲜花》《五指山上飘红云》《红树林里的战斗》《椰岛英风》,出版电影文学剧本《夏朗》《南国红豆集》(与陈残云合著)等。短篇小说《夜走红泥岭》、报告文学《五指山上飘红云》等4篇作品均获1979年中国作家协会、中央民委优秀作品奖;《群众文化论文集》获文化部群众文化学会荣誉奖,论文集《群众文化大好春光》获1984年文化部特别荣誉奖。《五指山上飘红云》于1986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报告文学奖。长篇纪实文学《椰岛英风》获1987年广西铜鼓奖。

1985年,68岁的李英敏从北京离休,回到广西南宁定居,但他仍然笔耕不辍,创作《冯白驹的故事》《赵司马仔》《走出大森林》及以海南女英雄刘秋菊为原型创作的小说《红树林传奇》等。他还写了一本《奋战二十三年海南岛》和一本传记文学《椰岛英风》,主编了两辑《珠乡人物志》,还出版《李英敏作品选》等,为家乡编写县志、党史资料,并集资修建烈士碑、纪念馆等,热心公益事业。

李英敏一生历任广东合浦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及特派员,六万山粤桂边地区抗日游击队指挥员、政委,海南琼崖纵队、区党委宣传部部长,《海南党报》主编,新华社海南分社社长,北京中央电影局支部书记、局长,文化部社文局第一副局长,国家群众艺术馆馆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局长(副省级待遇),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理事,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广西文联第三届名誉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正是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宠辱不惊的个人经历及执著的创作信心,成就了李英敏作为京族作家在京族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苏维光

苏维光(1931~1999年),img217尾岛人,京族民间歌手、诗人、作家,京族文学与文化的整理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其家庭文化气息较浓,父亲是苏锡权。他从小喜爱唱歌,由于文化素质较高(高中毕业),能编会写,被保送到广东省民族学院学习。他深入京族三岛,搜集了大量的民歌和民间故事。1979年出席了全国民间歌手、诗人座谈会。1983年,他创作的民歌《京族三岛的今昔》获广西首届少数民族创作优秀作品三等奖。1988年,与人合编的《京族民间故事选》获广西首届民间文学优秀成果奖。1987年获得“广西民间歌手”称号。历任中共江平乡委员会副书记、防城各族自治县文化局副局长、防城各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他出身于渔民家庭,熟悉京族渔民生活和京族民间文学。他钻研京语民歌格律,与裴永彬合写《京族民歌格律》;与阮成珍、裴永彬、符达升、过伟合写《京族婚礼与婚礼歌》歌词;与过伟合写《京族唱“哈节”》《京族独弦琴》《京族海上渔业生产与海歌》等。

苏维光创作的诗歌多为民歌体,是京族第一个诗人,是京族有史以来第一个把口头文学变成书面文学的人。苏维光作为新中国“翻身得新中国成立”的京族渔民诗人,在那个年代多写短小诗歌,多为配合具体“中心工作”而作。其中比较有审美价值的有《京族民歌选》中的《掷木叶》《满园春·舞花棍》等短诗。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的叙事长诗《石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长诗通过京族渔家女石花和翠珠姑嫂俩的对比描写,在嫂子翠珠“落后”“保守”的衬托下,塑造了石花“战恶浪、夺丰收”的“英雄”形象。

作为一个京族文学与文化的整理者,他的主要成就是对京族民间文学的搜集、京语民歌的翻译和创作。他参加了《京族民间故事选》《京族民歌选》《毛南族、京族民间故事选》《毛南、京、仡佬、回、彝、水六族故事选》《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京族歌谣》的编选工作,翻译了《京族民歌选》中不少京语民歌。他与人合作出版9本专著,如《京族文学史》《京族风俗志》《京族民间故事选》等,一生致力于挖掘、整理、创作京族的传统文化艺术。

三、阮成珍

阮成珍(1939~),女,生于山心岛,京族作家,诗人苏维光之妻,民间歌舞艺人。从小喜爱民间音乐,跟老艺人黄成金学艺,嗓音甜美圆润,擅唱《问月》《摇网床》等抒情性京族民间歌曲。1952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妇女劳模会。1959年进县文工团当演员。曾创编整理《灯舞》《采茶》《跳乐》等京族民间舞蹈。她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其传唱作品广见于《京族民歌选》。由于“文革”期间中断了京族的文化传承,20世纪80年代打破“不能唱歌”的枷锁时,不少年轻人已经不会“唱哈”了。现代流行文化的大量涌入,更是冲击了“哈歌”“哈舞”薄弱的根基。年逾古稀的“哈妹”阮成珍,将自己唱的“哈歌”录成磁带,但求以歌引歌,不遗余力地传播京族文化。

四、潘恒济

潘恒济(1938~),江平镇人,曾任教师、防城县教育局副局长、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等职,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他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诗作,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陆续发表《海上花市》《青青的竹林》等。《青青的竹林》回忆了“我”在如诗如画的壮族山村的童年生活,该作品获得广西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他与人合写的诗集有《野果》《心境》等,还与莫振芳共同创作叙事长诗《斩龙传》。

五、莫振芳

莫振芳(1949~),出生于img218尾岛,曾任小学教师、校长,历任防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东兴市边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共东兴市常委、办公室主任,市政协副主席等职。他长期生活、工作在京岛渔村,熟悉本民族的民间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进行文学创作。出版了作品集《东兴如此多娇》、电视连续剧《金滩有缘》、诗集《活化石》《多情的北仑河》、叙事长歌《斩龙传》(与人合作)、小说《考试》《乌龟的传说》《赶鸭妹》等。他的重要作品是与潘恒济合作的叙事长诗《斩龙传》。《斩龙传》是继苏维光的《石花》之后的又一首京族诗人用笔创作的叙事长诗。长诗叙唱京族青年阮大川在未婚妻海丹丹被吃人的白龙卷走后,历尽艰辛找到“金镖”杀死白龙,白龙尸碎三段化为京族三岛的故事。这是当代作家对京岛传说的再创作,这种再创作首先是把爱情与除恶结合起来,赋予爱情以超自然的力量。

六、陈琦芳

陈琦芳(1935~),男,笔名群力,广西防城人。《防城县志》副主任兼主编,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整理了不少京族民间传说和故事,完成130万字的《防城县志》,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主编《防城各族自治县概况》一书,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从事文学写作20多年来,每年都在报刊发表作品30余篇。

七、苏维芳

img221

在授课的苏维芳 摄影:田 静

20世纪60年代,苏维芳响应抗美援越的号召应征入伍,经过集中培训后调到前线当越语翻译。战事结束后,他回到广州军区,在继续与越南语言文字打交道的同时,又被前后三次送入高校学习中文。回到防城港后在公安部门工作,曾担任防城港市公安局副局长职务。

从2001年开始,苏维芳将自己已经放下近40年的喃字重新拾起来。良好的中文基础,精通京族喃字和越南文字,这缺一不可的三个条件,让苏维芳理所当然成为京族中唯一一个喃字古籍整理工作者。为了抢救京族文化,搜集、整理京族古籍,2002年退休后,他的足迹踏遍了京族三岛,致力于保护喃字这一京族文化遗产。在走访过程中他发现,要想寻找到完整的喃字记载的史歌、民歌等书籍已经很难,只能做到寻访一些老人,凭他们的记忆,让他们唱一些京族古老的民间故事,不会唱的就讲。他再把这些片段整理、记录下来。

“文革”期间许多古籍被焚毁,一些古籍也随着人员的迁徙流落到了海外。为找到这些珍贵的文献,他还曾经只身往返于越南和中国之间,花重金买下或复印这些文献。例如,苏维芳想起家里一位老祖宗有一本叙事歌本《金云翘传》,但他的后人已经搬到越南芒街了。于是,他联系上芒街的这位亲戚,希望能买下或借来这本书。但对方也很珍惜,不愿意出卖。他便自己出钱请这位亲戚带着书回到中国,把书复印下来。

几年下来,苏维芳走访了600多人次,共收集了100多本歌本,2000多首民歌,抢救出的京族历史、民间文化资料超过30万字,已完成了20余本歌本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在广泛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苏维芳编写了《京族喃字传统民歌集》(一、二两部),翻译了京族的一部古代叙事歌集——《宋珍歌》;他整理写成的京族唱哈词,是哈妹排练节目时的必备资料;他与苏凯、黄德坤等人收集整理了喃字本的《京族喃字史歌集》,被翻译成了越文和中文。后来,由相关专家加上国际音标注释及润色,《京族喃字史歌集》于2007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填补了我国京族古籍文献整理领域的空白;古籍本《宋珍》《京族英雄杜光辉》《金云翘新传》等已经整理完成。目前,香港大学出版社正在与他联系,准备出版《京族“哈节”祭文与有关文献》。

除了对京族古籍文献、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翻译,苏维芳还致力于喃字的传授、推广与研究工作。2002年以前京族三岛能认识喃字的仅有七八人,且都是60岁以上的师父。 2003年,在自治区的支持下,苏维芳义务开课教授京族文字——喃字,同时培养新一代哈妹。经过他几年的努力,如今京族三岛喃字的传承人已经增加到了30个。

作为一个民间自发的文化拯救活动,苏维芳得到了很多机构和单位的重视,也得到了很多关注喃字的人的支持。每年还有很多海外志士及留学生来img222尾了解、学习喃字,京族一些年轻人也加入到喃字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中。如广西民族学院的小伙子罗海雄,广西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东兴市宣传部工作的京族小伙子苏凯等。现今苏维芳手头所有的打印或校样稿,基本出自苏凯之手。

2009年2月,防城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了“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7月29日,防城港京族“哈节”开幕式前一天,该研究中心在img223尾岛揭牌,由苏维芳任主任。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收集、整理京族的史歌、民间传说等编辑成书,还有培训喃字的传人,研究疑难喃字、喃字与汉字的关系以及与语言的关系等。不到10年的工夫,京族喃字的整理研究工作从无到有,从认识不足到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支持与参与,苏维芳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正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支撑着他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执著,他对喃字这一京族文化遗产的保留与发展所作的努力,功在千秋。

八、孙进

孙进(1950~),新中国成立后京族三岛第二个大学生。在走出家乡40年、成功下海在商界打拼出一片天地后,他于2000年初把多年辛苦创办的“武汉南华通讯电子贸易公司”交给助手,自己回到京族聚居区,创建了小龙庄京族风情村。他与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京族文化研究基地;开设京族文化风情展示厅;花重金买来独弦琴等一些历史文物、生活用品及喃字古籍,开设了京族文化展示厅。他一门心思重新创业,筹建了京族文化表演队,挖掘京族传统歌舞;建立京族文化推广技术中心,开办独弦琴、喃字培训班……他是把京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的民间带头人,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九、何宗就

何宗就(1952~),出生于img224尾村,1970年参加工作,1972年在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系学习,1975年毕业后到中央电视台工作。自1983年起,历任播送部主任、技术管理办公室主任、台长助理。于1998年在北京广播学院研究生班毕业。1998~1999年在中共中央党校中青年理论宣传干部培训班学习。2000年1月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现任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副台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央电视台电视技术期刊《现代电视技术》主编。他主编了《数字时代的电视声音》等著作,发表了《中央电视台技术现状与发展思考》等论文。何宗就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期间,主要从事电视技术和管理工作,参加了第一套彩色电视中心系统和计算机控制播出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工作;组织完成了彩电中心播出系统工艺设计、数字付费电视、卫星全球覆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等技术工作和亚运会、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重大活动的电视转播工作。1996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何宗就为京族文化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等作出了贡献。

十、苏明芳

img225

苏明芳

2008年苏明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防城港市、东兴市的人大代表。几年来,苏明芳了解群众心声、调查民情的足迹遍布海岛和山区、城里和乡下,为乡村道路建设、边境民族地区发展等问题奔走呼号,写成了多个建议、议案递交各级代表大会。

富裕后的京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上有了更多的需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每年参加两会时苏明芳都要呼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苏明芳认为,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但是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些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语言、音乐等文化呈现出逐步消逝的趋势。因此很多文化遗产有待发掘、抢救、归纳、入库,并进一步分析、整理。他意识到京族文化是人口较少的民族的文化,只有做好保护、收集、整理、突出特色这些工作,才能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支持、保护和传承,进而促进文化的深入保护和传承。

苏明芳不仅是京族唯一的代表,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防城港市的唯一代表,所以他肩负更多的重任。苏明芳带来的议案不只是关于京族文化保护的,还有不少看起来跟他本民族没有任何关联的议案。比如要求国家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行民族地区关税返还试点改革,支持港口、口岸、道路交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国家支持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给予投资、贸易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希望国家批准设立防城港物流保税中心的建议;要求国家加大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对东盟的综合运输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的建议;要求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广西北部湾临海工业的支持等等。

苏明芳说自己在京族聚居地img228尾村是个最小的“村官”,但是,他对民族文化认识的高度,对民族文化所做的贡献,又超越了一个村官的领域。他同时又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大代表,他希望,在接下来的3年里,他可以为京族、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出更多的建议、做更多的实事。

十一、陈钦平

img229

陈钦平

陈钦平,男,20世纪60年代生,生于防城港市,籍贯img230尾。现居深圳,任中国唱片深圳公司副总经理,资深音乐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作为一个长期居住在深圳的京族人,他从未忘记对京族文化的宣传。由他作曲的《北部湾今歌》是他奉献给家乡防城港的赞歌,里面包含金滩、白鹭、金花茶等许多防城港元素。该歌曲的MTV是防城港人创作的首部音乐MTV,以北部湾风俗、风光、风情为主题,讴歌春潮涌动、风生水起的北部湾,其中以防城港市为重笔。音乐片植入了很多京族文化符号,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领略到了京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陈钦平致力于策划各种大型文化活动,如“风情北部湾”广西沿海城市优秀摄影作品展、深圳“三月三”广西民歌文化节等。他在整合广西文化资源、宣传京族地区文化、发现歌艺人才、扶持艺术新秀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十二、张永志

张永志(1967~),京族第一位书法家。署名正阳生、京家墨客、寻墨是金、寻墨视今等。他自幼好学,喜用手指、树枝在海滩和沙丘上写字,从而一生结缘于金石书画和文学。20世纪80年代初,入南宁书画夜校,受广西书画名家的教诲并全身心涉入书海。1989~1993年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系,并以优异成绩毕业。20多年来,苦心临读古今名家碑帖、作品,用功甚勤,尤潜心于隶书、行草,并常涉足于篆刻、书论等,形成了古朴奇雅、狂放洒脱、秀逸多变的书风。书法作品在省级及全国、国际大展大赛中获金奖、特别奖、银奖及一、二、三等奖等近百次,数百幅作品在海内外各地展出、收藏;作品、简历等已载入《当代书法家精品》《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大观》(世纪珍藏版)、《中国硬笔书法家大辞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大典》等数10部大型辞书和作品集。书法作品、论文、散文等发表于各级报刊,论文曾入选并出席广西书法研讨会。先后举办过5次个人书展,广西电视台、《南宁晚报》等多家媒体对展览做了报道,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广西日报》以《天涯何处无芳草——记京族第一位书法家》为题对其从艺事迹作过专题报道。90年代起,策划组织各类书画展览数十次,自办书法培训班,并不断地组织本市书画家、爱好者开展各种形式的书画交流活动,为防城港市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荣获“港口区建区十周年贡献奖”。先后被中国文联、国家人事部艺术委员会、世界文化艺术鉴定中心等单位授予“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著名书法艺术家”“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当代中国书画收藏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现为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广西书法家协会理事、广西防城港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防城港市书画院院长、防城港市港口区文联主席、《天堂滩》杂志主编等。出版有《张永志书法作品集》。主编出版《防城港市书画三十家》。

十三、林秀贵

林秀贵重回京族学校并担任校长职务后,在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的同时,本着弘扬京族优秀文化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更充分地体现教学工作中的京族特色,更好地传承京族优秀文化,他结合京族学校实际,增加了竹竿舞、独弦琴等具有京族特色的教学内容,开设了越语课,举办了独弦琴、京族歌舞、竹竿舞等兴趣班,同时增加了学校的民族校史室。学校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接待过韩国、越南等学校的师生,宣传了京族文化,结下了国际友谊。林秀贵于2009年被评为防城港市优秀校长。他目前正在制定一个“京族文化传承计划”,包括师资培训、双语教学、独弦琴培训、竹竿舞教学、编写推广乡土教材、举办校园文化节等内容。在硬件方面,林秀贵还规划建设民族文化宣传长廊、京族雕塑、民族教育展示厅等,目的是让孩子们走近京族文化,让京族文化走进校园,营造一种传承京族文化的良好氛围。在校领导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京族学校已成为传承京族文化的重要教育基地。

十四、苏海珍

img234

苏海珍

苏海珍(1973.7~)女,其父苏维光,其母阮成珍。苏海珍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曾考入广西艺术学校读中专,主修独弦琴专业。毕业后在钦州市歌舞团(原钦州地区北部湾歌舞团)工作,任独奏演员。1990年起在全国各种音乐赛事中屡获奖项,并多次参与国内外各种文化演出。先后师从王能、韦京宇等老师,并得到国内知名的独弦琴权威何绍老师的点拨,传授技艺;后又自费赴越南河内拜名师,先后师从河内国家歌舞团著名的独弦琴手黄秀老师,以及河内音乐学院资深的独弦琴演奏家清心老师。苏海珍在京族独弦琴的推广宣传工作中功不可没,她出版的第一张专辑《海韵魅影》,以海景风貌为主题,是中国第一张独弦琴专辑。该专辑乍听虚幻缥缈,了无边际;细品平实自然,音律井然,优美的旋律将欣赏者带进阳光、月夜、海滩的美妙神韵之中。除了宣传推广独弦琴,苏海珍还致力于独弦琴技艺的传授、京族原生态民歌的发掘等。2010年4月,由苏海珍、黎春玲、赵霞等组成的“京族哈妹组合”闯入第十四届CCTV青歌赛团体赛决赛。苏海珍目前正在收集整理传统的京族曲目,准备再出一张纯粹京族风情的独弦琴弹唱光盘。她在传承京族独弦琴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把独弦琴的演奏声音和京族歌曲广泛传播出去,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有机会欣赏到京族音乐。

十五、唐晓媛

唐晓媛(1987~),女,生于防城港市防城区,11岁便师从独弦琴演奏家何绍、王能老师,开始独弦琴的专业学习。13岁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少年舞蹈班,15岁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17岁被选为“奥运宝贝”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文艺演出,2005年考取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中国乐器表演专业。她于2006年参加“和谐中华—— 首届民族之花”选拔活动,成为“京族之花”,并赢得全国总决赛才艺冠军。2007年5月荣获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全国青联颁发的第五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奖”;2007年应邀参加挪威、尼泊尔“世界音乐节”。唐晓媛以其靓丽青春的形象、独树一帜的独弦琴才艺,成了京族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京族的形象大使。她一次次弹起独弦琴乐曲《蓝色梦岛》,把独弦琴美妙的声音传向世界,让世人认识了京族和京族文化。

十六、苏春发

苏春发最大的贡献在于积极致力于京族独弦琴艺术的传承并培养了一大批独弦琴艺术的后继者。在1996年上海旅游节上,作为京族民族特色表演,苏春发和他的独弦琴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受到了空前的关注;2000年,在参加第十届农民艺术节表演、《东西南北中》节目录制之后,苏春发和他的独弦琴更是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一时间,各方媒体纷纷前来采访和交流,这期间也不乏英国、日本、韩国、挪威等很多国外的媒体和学者。

从1994年起,他利用闲暇时间,自费组织起了独弦琴培训班,授课地点就在他家的一楼大厅,平时学生们想练琴随时都可以来他家。遇到家境特别贫困的学生,苏春发还自己出钱帮他们买琴。至今苏春发已经免费培养了200多位学生,这些学生当中,有的还在小学读书,有的已经是单位的文艺骨干。他在自家的三层楼房顶上安装了三个高音喇叭,闲时就弹琴给全村人听,img237尾岛沉浸在音乐的天堂里。他是目前中国制作独弦琴最多的人,做一把独弦琴只需要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至今已经制作了几百把。

2008年,苏春发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族独弦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十七、吴晓

img238

京族第一位女博士——吴晓

吴晓(1962.11~),女,生于防城港市,原名、笔名吴小凤。1990~1994年在南宁市任中学历史教师,1994年7月,考入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读研究生,在广西著名太平天国史和客家文化研究专家钟文典教授的指导下,以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取得了优异成绩。1997~1999年在广西师范学院任教。2000年考入云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攻经济史,取得了丰硕成果。2003年获博士学位,当年即被广西师范学院管理科学学院评为副教授,2006年12月晋升为教授。

吴晓的学科专业是中国经济史,研究方向为中国商品经济史、区域经济史。她在经济史、商品经济史、区域经济史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显示了较深的学术造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她先后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广西民族研究》《学术论坛》《改革与战略》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她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6项,2004年主持的课题《宋明广西海上陶瓷之路研究——兼论广西与东南亚诸国的贸易往来》获国家级西部课题立项。2003年出版了《经济史论丛》,获广西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出版的《明清广西商品经济史研究》一书,是吴晓五年辛勤研究的成果,在广西经济史研究上达到了新的水平,获第九次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其研究成果论述深刻,史料丰富,填补了广西经济史研究的空白,对开展广西古代经济史这一分支学科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中国经济史学界尤其是在广西经济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她计划再出一本《广西经济通史》,欲重新梳理广西经济发展的脉络与方向,为今后广西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除了学术研究,吴晓还从事教学工作,担任其他社会职务,参政议政,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她现为旅游文化方向的硕士生导师,是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广西儒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广西东南亚研究会理事,是广西自治区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和农村减负增收等方面曾提出相关议案。2004年3月,被聘为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社会监督员。2006年7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区人民政府聘为首批立法咨询员,并获行政执法监督证书。2007年3月,被聘为中央直属无党派联络员。2007年4月,被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列入“专家百人团”。现挂职任南宁市良庆区副区长。她以渊博的知识及人格魅力得到了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敬重。

【注释】

[1]李英敏:《闻鸡起舞》,《广西党史》,1997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