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语转换的时机的分析介绍

双语转换的时机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握双语转换的时机在于熟悉双语转换的信号。转换的信号来自于汉语语言学研究中的理论成果,它包括:1. 话轮放弃信号表示结束的信号或手段,说话人想要结束谈话,转换话轮。当然,在对话式双语转换过程中,常出现话轮转换过早、打断说话人的一番话的情况。比如还是那期双语节目《我要创业》片段:王林:[汉]刚毕业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吧,我有一年失业。

第三节 双语转换的时机

双语转换是在 “可能的过渡点”TRP上进行的。这些过渡点要求主持人应该在话语中以某种方式表示出 “我” 这轮的结束或还需继续。把握双语转换的时机在于熟悉双语转换的信号。

转换的信号来自于汉语语言学研究中的理论成果,它包括:

1. 话轮放弃信号

表示结束的信号或手段,说话人想要结束谈话,转换话轮。包括:

(1)语词信号:“好吧”、“就说这些”或语法语义完整的问句。

(2)语音信号:音高音强的降低,即音调下降、停顿、嗓音歇息(即语流减速),语句最后几个音节脱落。

(3)体态信号:注视对方,点头,手势停止。

(4) 以协商或选择的方式,即主持人在一个话轮结束时指定另一个人开始说话,转换话轮。

2. 话轮继续信号

当说话人还想继续说下去时,表示还需继续的信号或手段,这些信号一般出现在可能出现的TRP上。

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语教学》节目主持人赖世雄教授讲解介词in和on的用法时,生动风趣地说:

两个介词都是“在”的意思,前者in表示“在……之中”,例如,She is standing in the room.(她站在房间里。)而介词on则表示“在……之上”,我们只能说:“ I’m walking on Wangfujing street.(我正在王府井大街上走。)”而不能说:“I’m walking in Wangfujing street。”

话轮到此,主持人如果说,“不能用in这个介词,大家记住了吗?”就是用问句作话轮放弃信号。

但是,如何帮助大家牢记它们的用法?话轮继续或放弃?如果继续话轮,主持人的功力就显现出来了。

当主持人把后一句“大家记住了吗?”改为:“大家想想看,我们怎么可以在大街中行走呢?”一句反问句,就是运用了“话轮继续”信号,自问自答,才有了下面一段精彩的话:

除非我们愿意被飞驰的汽车轧成碎片,这实在太可怕了。我们在表达走路的时候,千万不要用in这个介词。

于是,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充满个性,让人印象深刻,达到了诙谐幽默的教学与传播双重效果。

当然,在对话式双语转换过程中,常出现话轮转换过早、打断说话人的一番话的情况。更需要在“话轮过渡点”上给对方以继续或结束的信号。选择过渡点很关键。比如还是那期双语节目《我要创业》片段:

王 林:[汉]刚毕业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吧,我有一年失业。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大学毕业就失业,这当时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所以家里头也没办法,那时候可能是我最黑暗的时候,那时我大概一个月……

主持人:[汉语打断、插话]那时候你没想到创一下业呀,一年的时间?

[主持人打断嘉宾过早,急于拉回到主题上,探听他关于创业的选择。]

王 林:[汉]只能是给一些媒体写一些稿子,挣一点稿费。最惨的时候是一个月我大概挣了25块钱,那是最惨的时候。

主持人:[汉]那个时候怎么不想去做点小买卖,多挣,比25块钱多挣一点?

王 林:[汉]哦……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去办照,但我想,这个创业怎么去理解。我得承认传统媒体不太关注创业者,它更关注成功者。但我不能理解,就我接触到的可能也是我个人的一种偏好,我接触过大量辉煌过,然后又急速衰落的。原来有一个很厉害的公司,叫巨人集团,就是史玉柱的公司,那个史玉柱我很熟,而且在他辉煌的时候,我去采访他而没有采访得到。当他完全失败的时候,我去采访他,然后我和他谈了2个小时。

主持人:[汉语插话]他们失败的时候,接受你采访的时候,都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主持人试图引导嘉宾谈谈自主创业之艰难。]

王 林:[汉]我觉得对于我来说,采访一个失败者比采访一个成功者更具有挑战性,更刺激。就是……[谁知嘉宾思路还是没有跟着主持人思路走,主持人的插话无效。]

主持人:[汉语打断、插话]更刺激?[用重复表示希望对方继续,但此处

插话意义不大。]

王 林:[汉]对,因为,因为我,我,我大概能够总结出失败者,中国的企业的失败者,有一个相对来说是共同的一个毛病,就是……

主持人:[汉语打断、插话]是什么呢?[仍旧是意义不大的插话。]

王 林:[汉]他们认为在一个行业里成功了,然后他就可以做所有的行业,这是第一;第二,他们认为,他们是打工的出身,他们是技术人员,一旦成功了,谁都可以去作老板,这又是第二个误区。不是所有人都能当老板的,不是所有人……

主持人:[汉语打断、插话]那你觉得唐越能不能当老板?[又一次打断嘉宾]

王 林:因为我跟他第一次见面,我没办法去评价一个我第一次见面的人。我只听他的经历。

虽然在《我要创业》整个双语节目中这一部分对话不是双语,但是可以给我们一个不小的启发:主持人一定要善于利用过渡信号,如:加连接词,加语气词,重复,加速语流,提高嗓音等。这些信号一般出现在可能出现的TRP过渡点上以阻止对方的发话,但是,选择这个过渡点首先必须礼貌得体,紧扣话题。

打断、插话是一门艺术。何时何处插话?首先是倾听。主持人要善于倾听,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拉里·金(Larry King)说,“谈话的首要规则是听,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的谈话者,你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好的听者”(2)

在多人参与对话的节目里,主持人要想有如意的接话人,也要善于利用过渡信号,起到指定说话人的作用,从而充分发挥自己在话轮转换中的主动权,使节目有序地顺利进行。

主持人:[汉]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国际双行线》,[转英语]Welcome to our show!今天我们台上这几位嘉宾,都有点相似,都很年轻,而且都是男性,那我先请他们自报一下家门,给我们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你们都在哪里工作,多大岁数,好不好,请这位先生,请。

唐 越:[汉]我姓唐,叫唐越,英文名叫……中国南京人,今年29岁。我

去年创立了一家公司叫e龙,elong.com。

主持人:[汉]观众席上有很多观众听了e龙以后都“哇”了一声,你在那个公司的职位是……?

唐 越:[汉]我是e 龙公司的创始人,现在也是e龙的董事长,并且也是e龙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主持人:[汉]好,谢谢!

Byron:[英]Ok , 我叫 Byron Constable,是“互动行销”公司的创始人,我们公司是三年前创办的,现在有60多人。

主持人:[英]谢谢,欢迎来参加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汉]刚才那两位嘉宾都是两大公司的创始人,这位嘉宾您也是?

王 林:[汉]我不是公司的,我是……哦,咱们是同行,《北京青年报》的要闻版的编辑,我叫王林。

主持人:[汉]刚才你说你是29岁,[转英语]Byron 你多大了?

Byron:[英]31岁。

主持人双语转换的话语主体形式就是双语轮流转换,正在说话的人对话轮的转换拥有一定的控制权,可以指定下一轮话语的接替者,同时还可以指定话语的内容;也可以指定话语的内容,不指定话语的接替者。主持人拥有双语转换与衔接的控制权。它要求主持人:

(1)敏感预测对方话语终止的恰当位置,主动进行汉语或英语的衔接。

(2) 具体表明话语终止的位置,明确邀请或暗示对方用英语或汉语衔接。

(3) 消除跨文化交流障碍,立即双语转换补救突然出现的交流空白现象。

小结与思考

研究双语转换正是因为它是单语播音主持中不曾出现的一个难题,却又是提高我们双语驾驭节目能力的一条必经之路。如何熟悉双语转换信号,把握转换时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对双语转换规律的敏感与自觉的程度。

【注释】

(1) 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36页,转引自吴郁:《节目主持艺术探》,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页。

(2) 拉里·金:《因人因时因地的谈话艺术》,转引自王群、曹可凡著:《谈话节目主持艺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