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赫哲族文学

赫哲族文学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玉民创作的中篇小说《乌苏里船歌》是赫哲族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小说,填补了赫哲族没有小说的空白。
民族文学创作_中国赫哲族

第二节 民族文学创作

一、赫哲族民间文学创作

赫哲族民间文学的创作也就是口头文学创作,口头文学主要是用赫哲族传统的“伊玛堪”的说唱形式表达出来,创作者主要的思想和意境是传扬民族历史、歌颂伦理道德、崇尚英雄人物等。其内容反映了赫哲族在旧社会精神生活的各层各面,如对英雄和亲人的纪念,对萨满和神灵的崇拜及对正义和爱情的热烈追求,对幸福和光明的无限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恐惧、憎恨等等。口头文学在不同时期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创作者,不同时期的创作者有不同的思想和世界观。他们在捕鱼、狩猎的劳动过程中所经历的事件和感悟的思想及在劳动中对真善美追求的灵感的闪现和浪漫的幻想即是口头文学创作的源泉。赫哲族认为“万物有灵”,因而,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是赫哲人口头文学的创作想象的翅膀,成就了“伊玛堪”脍炙人口的篇章。如《木竹林莫日根》《木都里莫日根》《希尔达鲁莫日根》。

二、赫哲族戏剧家乌·白辛的文学创作

1963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在全国公演后,这部电影便乘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声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然而,它的编剧乌·白辛却一直不被人注意。直至“文革”开始,这部电影被点名列为“毒草”,而作者也随着这株“毒草”走进了历史,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不朽的艺术总是不能埋没在过去的尘埃中的,“文革”结束后,《冰山上的来客》重获新生,红遍神州大地,久映不衰。它的编剧,这位很有才华的赫哲族著名戏剧家乌·白辛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成为已故的文坛巨星。

乌·白辛(1920~1966年),原名吴宇宏,赫哲族,祖籍乌苏里江支流毕拉河畔的红石子村。17世纪中叶,其父随同祖父一同迁往吉林省响水河子经商。乌·白辛出生于吉林市松花江畔的西关果木园胡同4号,一个用木栅栏围成的小院子里。青少年时期在吉林市和立文中学读书。他在剧团当过演员,后参加革命,在东北民主联军先后任记者、文工团编剧、副团长,参加过抗美援朝。20世纪50年代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导,先后到新疆、西藏等地采访,他的足迹遍湖南、广东及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采写了大量的随笔和散文,并创作了著名的短片《在帕米尔高原上》《风雪昆仑驼铃声》等纪录片、艺术片,写下了著名的红色经典影片《冰山上的来客》。正当他精力充沛创作正旺的鼎盛时期,赶上“文革”,可惜这位很有才华的赫哲族戏剧家不幸在“文革”时被迫害致死,年仅46岁。

1958年乌·白辛从八一电影制片厂调入哈尔滨话剧院,这是他主要的创作阶段,使他的创作进入黄金时代。他先后创作了话剧《印度来的情人》《黄继光》《雷锋》,歌剧《映山红》《焦裕禄》,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散文随笔《从昆仑到喜马拉雅》和诗歌《九月的歌》《南行草》等。

由于乌·白辛没有生长在赫哲族聚居的地区,他的青壮年时期又在非赫哲族中走南闯北,因而,他的创作题材几乎是非本民族题材,这是生活环境所决定的,但他以热情、诚挚的笔触讴歌了祖国各族人民的辉煌的发展历程。据有关资料得知,乌·白辛曾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乌苏里江及其他赫哲族聚居区采访,话剧《赫哲族婚礼》(1963年)就是采访回去后创作的。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部关于赫哲族题材的话剧作品。他的成名作,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是他文学成就的顶峰,将伴随着他永远在人们心中闪亮。

三、赫哲族作家孙玉民的文学创作

赫哲族作家孙玉民出生在全国赫哲族人口最集中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青年时期捕鱼劳动的生活经历给了他浓郁而丰富的生活体验,积累了丰厚的创作底蕴,他的文学创作始终根植于本民族的土壤中,这使他的文学创作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一)创作情况

黑龙江畔赫哲乡的青山绿水培育了他山水般的灵性,迷人的赫哲族渔乡生活给了他创作的灵感。1983年,赫哲族青年作家孙玉民以其散文处女作步入文坛。《故乡的迎春花》取材于赫哲族姑娘在春寒料峭时顶凌捕鱼的生动感人的故事。在故事的叙述描写中,赫哲姑娘的笑脸与崖畔初绽的迎春花相映成趣,使篇章充满了清纯馨香的诗意和青春的气息,给人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因而,这篇散文一经在《同江文艺》上发表,立刻在全县产生了轰动。黑龙江作家协会非常重视赫哲族文学萌芽时期的创作,特派时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秘书长组联处处长,著名诗人中流到同江县委宣传部了解其创作情况,并为师、传授、扶持、帮助,推荐他到黑龙江省文学院读书,成为黑龙江省文学院第五届青年作家班中成绩最优异的一名学员。有文学前辈的关照、指导和培养,使他如虎添翼,在文学作品上的成就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黑龙江武警报》《北方文学》《黑龙江经济报》《三江晚报》《东北风》《中国民族报》《民族文学》《文艺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几十家报刊发表百余篇小说、散文、诗歌等。如:散文《中流三次来赫家》《燃烧的爱》,中篇小说《迷恋的东方》,组诗《边防情思》《放牧云朵》,小说《你好,捕鱼的赫哲人》等,深受广大读者、作家、文学评论家的喜爱和赞扬。

孙玉民创作的中篇小说《乌苏里船歌》是赫哲族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小说,填补了赫哲族没有小说的空白。这在赫哲族文学史上写进了浓重的一笔,拓荒的一犁。《乌苏里船歌》以赫哲族渔民驾船去乌苏里江捕鱼为背景,形象地描述女记者与赫哲族渔民在一只行驶在黑龙江上渔船里夜晚过夜时的微妙情感,反映了赫哲族渔民美好善良的道德情操。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悬念迭起,使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引人入胜的魅力,为赫哲族文学增添了一道彩虹般亮丽的风景。

21世纪,赫哲族作家孙玉民的文学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高峰。2002年2月他在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民族文学》上发表中篇小说《迷恋的东方》。《中国民族报》为全景式检阅新时期以来56个民族作家和作品所凸显的辉煌成绩,开辟了《走近少数民族作家》专栏,孙玉民的散文《傍水而居在渔乡》及作家介绍唯一代表赫哲族作家被入选此栏发表和推介。此后,又在《中国民族报》连续发表了散文《“繁荣”号驶向幸福路》《抗争的号角“口弦琴”》,小说《最后一次狩猎》。

在《文艺报》上发表散文《穿越时空的心缘相握》《鱼尾弹奏的琴声》等,在《民族文学》上发表小说《神秘的依尔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散文《山水间摇来一个渔船上的民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散文《心愿》等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碧绿的明冰》,诗集《赫哲人献你一束花》,长篇报告文学《边陲经济的忠诚卫士》,这些作品得到了中国文学界较高评价。

(二)获奖作品

1998年10月12日,孙玉民的散文《故乡的迎春花》荣获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当代黑龙江省散文作品评奖”佳作奖。1998年12月,小说《你好,捕鱼的赫哲人》在黑龙江省第六届“黑土地杯”征文评奖中荣获二等奖。2005年4月12日,中篇小说《乌苏里船歌》荣获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黑龙江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奖”三等奖。2004年12月,诗歌《冰上人家》荣获“全国中华得雨杯短诗短文征文比赛”优秀奖。2009年9月,散文《祖国,赫哲人亲爱的母亲》荣获由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风采60年”主题征文三等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