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时间:2022-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文初稿可谓是写作提纲的细化和扩展,简单地讲,按照索引把有关资料按照主题的要求串联起来,包括各资料之间必要的衔接语言的加入,初稿的第一稿也就基本完成了。初稿的撰写是最后定稿的基础,不仅仅是论文的实质内容的基础,而且是论文的精细结构、具体论证方法以及写作技巧的基础,同时也是论文规范格式的基础。

资料准备充分,思路也清楚,成文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成文就是用文字形式把头脑中的理念和外部的有关文献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文字进行表达。论文初稿可谓是写作提纲的细化和扩展,简单地讲,按照索引把有关资料按照主题的要求串联起来,包括各资料之间必要的衔接语言的加入,初稿的第一稿也就基本完成了。一般认为,论文的撰写时间要大大短于论文搜集资料的时间,甚至可以“一气呵成”,但是由于学生初次写作论文,这一阶段的时间在整个论文写作中占的比例往往比正式写作要长一些,同时一般也不会一蹴而就。

初稿的撰写是最后定稿的基础,不仅仅是论文的实质内容的基础,而且是论文的精细结构、具体论证方法以及写作技巧的基础,同时也是论文规范格式的基础。它既是前述工作的总结和表述,同时也是对选题、搜集资料、主题以及论点的补充、完善和修正。初稿的撰写是一个由思想观念到书面现实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必须认真对待,不能因为是“初稿”就放松要求。一篇草率撰写的初稿,不仅仅因为以后需要较大的修改而耽误论文最后定稿的时间,同时因为产生“先入之见”会影响论文最后定稿的质量。

初稿的撰写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经常遇到问题,需要不时停下笔来。在写作中由于思维受激发而变换认识的角度,或者产生新的观点,这是常有的事,这时需要重新审视材料、选择视角以及重新进行构思,在通过认真思考、理清思路、完善想法的基础上再继续动笔。成文过程中的分析资料,是在前面步骤中已经对资料进行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直接目的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完善论文的各分论点,最终是为了对已经确立的主题进行补充,使其基础更加坚实,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这时通常分析资料的顺序是:首先阅读关于写作中使自己困惑的某个问题的较全面的评论性文章二三篇,对该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阅读比较有代表性的或比较经典的文献,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翻阅一些其他文献作为补充。总之,这个阶段主要是翻来覆去地精读,而不是泛读,特定的某些相关资料,深刻领会其含义,找出其关键点,并进一步分析不同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逐步完善自己的中心观点以及分析问题的特殊思路,并在逻辑上论证自己观点具有更大的合理性。这个过程是一个深入钻研和思考的艰苦历程,同时也是一个认识不断细化的过程。

第一稿经过多次修改、补充以及润色,学生比较满意,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可改的了,稿子已经达到了论文的最基本的要求(包括实质内容和格式的要求),就可以按照写作计划把稿子正式交给老师审阅了。这时的稿子称为初稿,初稿的完成标志着撰写论文第一阶段的结束,然后进入下一阶段——修改并定稿。

初稿经老师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己修改、完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从多个方面修改论文,甚至同一个地方修改多次也是很正常的。在修改过程中,学生应主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中心论点及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是否恰当、有说服力,论证是否逻辑严密,段落结构是否完整,句子词语是否妥当,文章格式是否规范,等等。当然,除了文章的结构、文章的基本理论观点的修改外,学生还要仔细斟酌文章的语言风格、词语的运用,认真核对打印排版中的错误。这样不断反复,最后经过老师和学院的批准,认为稿子已经达到了论文答辩的要求了,学生才可以定稿。

在动笔成文阶段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写作期间,学生与指导老师应有多次接触,不能一个人埋头写作,自行其是。除了遇到一些疑问和困难时要向导师请教外,平时也要不断地向导师汇报自己的论文进展情况,以及自己的心得。这既是接受导师的指导,也是就论文的相关问题与导师平等地交换意见。这样可以保证写作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以免初稿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全面修改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时间紧张,甚至无法按期毕业。二是初稿决不是“粗稿”,也不等于“草稿”。把草稿的第一稿交给老师审阅,这实际上是把指导老师当成了“保姆”,让老师来包办代替学生的工作。由于这时的论文草稿往往词不达意,逻辑混乱,甚至错字连篇,老师很难阅读,根本无法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思路和观点,从而也就无法对论文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即使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往往也是学生自己就可以想到的,根本体现不出老师指导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