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阴历3月23是侗族的什么节

阴历3月23是侗族的什么节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 节庆习俗侗族节日丰富多彩,从内容上划分,既有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也有庆贺性节日,都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此项活动也由此演变为一项节日民俗活动。(四)青节通道侗族把插秧的时节称为“青节”。关于节日的来源,侗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榕江侗族称春节为“达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
节庆习俗_中国侗族

第七节 节庆习俗

侗族节日丰富多彩,从内容上划分,既有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也有庆贺性节日,都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生产节日

(一)扫阳春

扫阳春是新晃扶罗、李树等地侗族中姚姓的特殊风俗。内容是除秽祛恶,祈求风调雨顺。节日的时间是每年正月十五日。扫阳春这一天,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会聚到河边,姑娘身着盛装,包着挑花彩帕,撑着花伞;小伙子穿着对襟新衣,围着青布头巾。仪式开始时,由寨上主持人领着两个姚姓壮小伙,抬着一根刚砍下的竹子,连枝带叶,从寨头起向参与者横扫而去,人群则不顾一切向麦田奔跑,以免被后面追来的竹竿绊倒,抬竹竿的人奋力往前追,口里还大声喊着“是非口舌”“蛇虫蛊毒、乌烟瘴气、打牌赌博全扫掉”等语,一些年纪较大的人跟在后面沿路插上写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字样的彩色三角旗。被撵的人如谁跑不快而绊倒,则被认为是不吉利。整个活动从寨头到寨尾,最后扫向溪边,焚香烧纸,把一切邪恶送入河内,扫入万丈深渊。

关于扫阳春的来历,侗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侗族姚姓有个祖先,家里很穷,给头人当长工,那头人是个刻薄鬼,每年都要克扣工钱。有一年,长工回家过年,向头人讨工钱时,从正月初一讨到十五,一文都没有得到,长工气愤地往家走。当他走过头人的庄稼地时,看见自己种的“阳春”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而自己辛辛苦苦一年却拿不到一文钱。一气之下,砍来一根竹竿,把“阳春”一阵横扫,出了一口怨气,便离开头人家到外地谋生去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祖先,祈求幸福,每年到正月十五这天,都举行“扫阳春”的活动。此项活动也由此演变为一项节日民俗活动。前来参加活动的青年男女在河的两岸相互对歌,互赠定情礼物,倾吐爱意。

(二)吃塞田坝水粑

许多侗族地方在农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都有用甜藤、野蒿菜和糯米做粑粑吃,或招待来客、分送亲友的习俗。目的是提醒人们注意塞好田坝水,为春耕作好准备。二月二是镇远等地侗族的修桥补路节,侗家人拿着粑粑和酸味冻鱼到桥上去敬桥。这天可以随意砍别人的树来架桥,别人也不会骂,若要骂,越骂就意味着砍树者越发财。

(三)三月三

在一些侗族地区三月三时,家家户户做黄草粑粑(三月粑),表示三月三后,农忙季节即将开始。这天已出嫁的姑娘要回娘家走亲访友,以黄草粑粑作为节日礼物馈赠亲友,孝敬老人。镇远报京侗族这天要集中到报京大寨,唱歌、跳芦笙,集会三天三夜。三月三是农忙即将到来的时候,青年男女互相用歌勉励:“三月三,工也要做,花也要采,一来做工来养老,二来采花少年玩。”

(四)青节

通道侗族把插秧的时节称为“青节”。这时哪家开秧门插秧,亲友都会来帮忙。“青节”开始,新婚人家还要把新媳妇接来插秧,插完秧再回娘家。

(五)祭牛神

又叫“洗牛身”或“祭牛生日”。时间不一,有的在农历四月初八,有的在农历六月初六。传说这一天是牛的诞生日,哪怕农活再忙,也得让牛休息一天,喂以青草和稀饭,有的还喂黑糯米饭。放牛到河边给牛洗澡,杀鸡、杀鸭,用酒肉陈于牛圈门上,烧香化纸祭牛神,表示对牛长年为侗家辛劳的敬谢。关于节日的来源,侗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天上的贯公(天神)看到凡人很苦,于是叫天牛下凡传话:“公赐你们三日一饭而饱”。可是天牛下凡后,一路上被凡间的景色迷住了,忘乎所以,把话错传为:“公赐你们一日三餐不饱”,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苦难。贯公盛怒之下,将天牛贬下人间给人犁田。天牛负罪来到人间,勤勤恳恳为民出力,使得家家户户禾谷满仓,吃穿不愁。为了答谢牛的帮助,一些村寨把四月初八定为牛的生日或“祭牛节”;一些村寨则把六月初六定为“祭牛节”。

(六)种棉花节

都柳江沿岸的侗族,四月初八这天,新郎相约自己的伙伴,带上黑糯米饭、酒、腌鱼、腌肉去丈母娘家种棉花,进行野餐,饭后或种完棉花的休息时间,男女青年可唱歌,谈情说爱,尽情欢乐,减轻和消除疲劳。

(七)吃新节

传说古时候的侗族都种糯谷,产量低,要到10月才能收割,青黄不接时间长,侗家人只得找野菜来充饥。后来有一个杨姓款首带领款民种玉米获得成功,请全寨人都来尝新。此后,大家都学会种夏粮了。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事件,大家决定过吃新节。由于夏粮成熟期的迟早不同,因而纪念的日期也有差异。有的地方在六月六,有些地方在七月十二至十五,但均选择在禾苗打苞、抽穗时的吉日举行。节日的前一天,家家都到田里捉鱼,到田地里采摘一些稻谷、玉米,煮成熟食,或与旧米一起煮,与鸡(鸭)、鱼一起先祭奉祖先,然后合家围桌而餐。祭品多以鱼为主。有些地方还举行斗牛活动,或举行歌会,并集体杀牛宴请宾客。这天,严禁妇女纺棉花,以免引来风灾,粮食减产。

二、年节和娱乐性节日

(一)侗族春节

受汉族影响,各地侗族也过春节,并且十分隆重。农历年底,侗族村寨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家家忙着打年粑、酿年酒、杀年猪、张贴春联、打扫卫生。侗族的春节和汉族一样也俗称“过年”,有大小年之分,但与汉族的小年不完全相同,汉族过小年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相传是“敬灶神”。侗族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又叫“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过年快结束时回家探亲团圆。这天,除过年的食品外,侗家还用几个粑粑夹着酸肉敬奉姑婆,作为“飨年”,并用甜酒祭奠,说是有的姑婆、姑母不会喝烧酒,就饮甜酒,反映了侗族人家具有尊重妇女的传统美德。

各地侗族的春节活动既有相同内容,又有地方性的特点。

三江侗族农历十二月三十过大年,除夕当天宰猪杀鸡鸭祭祀祖先,又用酸汤煮鱼祭奠一大王。正月初一的清晨用烧肉和酸肉祭祖。同乐地区的杨姓侗族初一时除用酸肉外,还以甜酒祭祖,到达摩娘娘庙(萨堂、圣母祠)去祭祀。同乐独峒一带的侗族放鞭炮驱逐“野鬼”;马胖一带的吴姓侗族不设祖宗神龛,除夕这天,杀猪宰鹅,首先去祭祀飞山庙杨公祠,然后祭祀土地庙和萨坛,最后在火塘边烧香摆饭桌吃晚饭,在饭桌前说几句请祖宗一起过大年的话。初二后,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请吃油茶或喝酒,寨上吹芦笙,唱侗戏,进行“月也”集体交游。

榕江侗族称春节为“达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就开始打年粑、酿酒、打扫卫生。喂牛的人家要为牛备足年料。二十七、二十八日杀年猪,三十日贴春联、门神。小伙子给未婚妻送礼,新郎迎接新娘回来共度佳节(因侗族新娘有不落夫家之俗)。除夕之夜,家家燃香点烛,摆设供品敬祭祖先。大年初一零时,鸣炮送旧迎新。初一早上用茶水祭祖,传说此时是祖先的“斋时”,晚上才供奉酒肉。当天不往屋外倒水和垃圾,表示全年财喜不外出。初一饭菜均吃前一天做好的,意为上年剩下的,以示年年有余。除夕晚上和初一整天不请客。初二这天,寨上妇女到萨堂祭祀“萨岁”祈求保佑,兄弟请已出嫁的姐妹回来吃饭,同时亲友也可以互请。初三以后寨中开始玩龙舞狮、演侗戏、“哆耶”“行歌坐月”、芦笙会、唱大歌等,节日中充满了欢乐气氛,直至正月十五把龙送下海,春节结束。

(二)过侗年

流行于榕江、通道、三江等地。内容是缅怀祖先,祭祀农耕。相传侗族祖先远道而来,原以打猎为主,后学会开荒种田,从事农耕而获丰收,秋后举族欢庆,从此世代相传为侗年。也有的地方相传杨姓祖先是一位将军,因被派远征,担心在春节前不能回家团圆,族人商议,决定在他出征前提前过年。侗年的时间,不同地区不一致。榕江瑞里、本里、保里一带选在摘禾后的十月,俗称过“禾蔸年”(侗话“记年高棒”)。榕江往里选在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后的辰、戌两日,如先遇上辰日即以辰日为年(即大年初一),卯日为年三十晚。如遇戌日则以戌日为年。过侗年一般为7天左右。榕江县七十二寨除过侗年外,还过春节,俗称“陪年”,侗语称“记年卡”,即过汉年。新年前,家家打扫房前屋后,杀年猪、打年粑等。新年期间,寨上举行大规模的踩堂对歌、跳芦笙和斗牛活动。

通道侗年,节日的主要内容是“吃冻”,即以吃冻鱼为主,其他美酒佳肴也应有尽有,犹如过春节,所以称为过侗年。吃冻的日期各地不同,李姓、杨姓是农历十一月十一日。相传杨姓祖先有八兄妹依次各吃一天。青年去做客可以村连村、寨连寨地吃去,一路吃冻鱼,一路唱歌。吃冻鱼也有一些禁忌。有的地方禁吃黄鳝,传说因古代侗族在迁徙中要躲避官兵,恰好官兵看黄鳝打架去了,人们才得以逃生,故把黄鳝当做救命恩人。

锦屏侗年据说是纪念当地侗族迁徙事件演变而成民间的一种传统节日。当时,这里的侗民受到统治者的压迫,每到年关时都要遭受兵匪的扰乱,有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这种情况下,有贤之士提出预先过年,在大家的赞同之下,都请来亲戚,吃一顿团圆饭。当时已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后来,当地人就把这天定为过侗年的日子。节日之时,除各家各户打糍粑、酿酒、杀猪、宰羊、杀鸡杀鸭、祭拜祖宗、同吃团圆饭外,还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唱山歌、踩歌堂、打篮球、赶花园、“鞍瓦”(侗语,即放牛大打)等。

(三)茶歌节

茶歌节是青年男女欢歌聚会的节日,每年两次,流行于通道一带。一次是农历七月十五日。当黄豆、芝麻成熟时相互邀约聚在一起尝新,大多是农忙时相互帮过忙的人聚在一起,规模比较小。另一次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正是中秋节,规模较大,青年男子几乎全部出动,歌声通宵达旦,热闹欢快。青年男女们在茶歌节前,要去赶集买东西,准备茶歌会的月饼、瓜果之类的礼物。茶歌节晚上,青年们可以到处走村串寨,有约无约的均可以任意游逛,纵情歌唱。无论走到哪个寨子,也不管有没有认识的人,都会有姑娘接待,都会有油茶吃。

(四)八月八

在榕江县车江上游、从江县停侗、黎平县的水口等地较为盛行。这天,各寨集体杀牛,接待宾客,有的还举行斗牛活动。榕江县车江一带,新郎还给岳父送礼或订婚的青年给未婚妻送礼。晚上,青年小伙子买上鸭肉、糖、米等到“姑娘堂”去与姑娘们“行歌坐月”,谈情说爱,共食夜宵。姑娘则拿葵花瓜子、煮花生来招待小伙子们,一直唱歌玩乐到深夜,甚至到天亮才散。车寨则在八月十五日过此节。榕江腊酉的都江寨要过三天节。先是各姓家族吃一天,后是吴、陈、杨三姓家族联合吃一天,最后一天是各家招待亲友。相传,历史上杨、陈、吴三姓长老相邀至大溪口,杀牛盟誓结为兄弟。所以,杀牛过八月八的习俗相沿至今。

(五)黎平四寨侗族摔跤节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是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四寨村的侗族传统摔跤节。四寨摔跤节起源于唐宋时期,是侗族先民们劳动之余一种简单的赛力气活动。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成为了四里八乡侗民们热衷的体育竞技活动。摔跤节开赛地点放在这一带中心村寨四寨村。节日期间,还有“社堂”祭祀,以及大歌、侗戏、“哆耶”舞表演等活动。摔跤节的场面十分热闹,邻近县及各乡镇的各族群众两万余人前来观战,参赛者并不在乎输赢追求的是拼搏精神。

(六)大戊(雾)梁歌会

侗语称梁蒙,梁即山梁,蒙是侗语的雾,意为云雾山。大雾梁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的大高坪苗族乡地了村和黄柏村之间的蒙冲界,海拔890米。传说古州(今贵州榕江)扪龙因家境贫穷,来到湖南通道牙屯堡肖家(后改姓吴)种田,与肖家女儿产生了感情,两人经常相约上山对歌叙情。他们的事被发觉后,扪龙被肖父赶回了古州。从此,人隔两地,相见困难。肖女因思念扪龙,托人捎信(其实是一包内装火炭、棉纱、小虾、大虾、芝麻、黄豆等东西的食物信)到古州。扪龙接到信后,经歌师解密,连夜赶到牙屯堡,但遭到嫌贫爱富的肖父拒绝。两人相约,趁夜私奔,在渡五通河(今牙屯堡河)时,遇山洪暴发,双双遇难,化作两座石山相依相偎在一起。为了纪念他们,当地青年男女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戊”日(大戊日),都要上山对歌谈情,渐演变为习俗。每到这一天,湘桂黔三省(区)边界数千名各族男女青年,汇集于此举行歌会,谈情说爱,寻觅知音,称“大戊(梁)歌会”,也被誉为“侗家情人节”。

(七)新晃、芷江、玉屏赶坳

赶坳是北部侗族地区的盛大节日,亦称“玩山”。坳场一般选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山坳处,著名的坳场有玉屏的禾梨坳、尖坡坳、冲首溪坳、烂坳、楠木坳等。赶坳是当地侗族的一种传统习俗和民间歌会,也是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寻找伴侣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每次赶坳为期一天,如禾梨坳赶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倒数第18天,即农历的“四大土王戊”日。按民间旧俗,不能动土,不能动锄镰。赶坳场上,除青年男女的对歌外,还有斗鸟、赛马等活动。参加者多则上万,少则数千。

(八)锦屏、剑河、天柱高坝歌节

该节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高坝歌场位于锦屏、剑河和天柱三县交界的高坝大寨后龙坡。高坝上节寨属剑河,下节寨属锦屏。歌场距锦屏县城35公里。歌节一般在农历七月二十日举行。届时,方圆百里的侗族男女老少云集高坝,欢度节日。赛歌往往持续三天三夜,且难分胜负。

三、宗教性节日

(一)二月二

盛行于榕江县车江一带,家家做红蛋给小孩戴。有的拿酒肉、红蛋去供祭古树、井水、古石等。有些妇女因无子女或子女夭折及有女无子,或因家里灾难较多,这天她们就要去设置象征意义的“指路碑”和“架桥”给行人走。并在“桥”头或“指路碑”脚用木棒插上1只公鸡头和埋下3个红蛋,表示积了功德,以免灾消难,早生贵子。

(二)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一些侗族地区称为粽粑节或祖婆节,与汉族地区的过法大致相同。节日期间,家家包粽子、杀鸡、杀鸭,门旁挂艾叶、菖蒲,房屋四周洒雄黄酒,避免毒蛇、毒虫进入室内。祭祀祖先,相互请客。有些地方新郎在这天给岳父送礼、男青年给未婚妻送礼。礼物包括:一只活鸭、一腿肉、一斤白糖、一斤大蒜、一挂粽子和两瓶酒。有的地方还举行“爬龙船”(赛龙舟),热闹非凡。

(三)社节

流行于各地侗族,是祭祀社王的节日,分春秋二社。春社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社节饮食除节日佳肴外,必须煮社饭。社饭用糯米、籼米各半,煮至半熟,拌入鲜蒿菜、葱、蒜、腊肉丁、猪油、食盐,以文火焖熟。有的地方社日这天男女老少汇集社场赛歌娱乐。相传侗家人历史上大多缺粮,春社后进入春荒阶段,社饭拌蒿菜,有以瓜菜度荒的意思。现在做社饭则是作为一种美食,仍保持传统的制作方法,但作料增多,如拌以油炸豆腐丁、炒黄豆、炒花生、香葱等,更为可口。迁入侗族地区的汉族也多受侗族习俗影响。

四、纪念性节日

(一)祭峒王

农历三月初三是祭祀供奉在当地飞山庙的峒王杨再思的日子。相传杨再思当过诚州(靖州)刺史,掌管十峒,俗称峒王或飞山令公。今飞山庙遍布侗族地区,都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祭祀活动。此外,侗族人民也在农历六月初六到飞山庙祭祀,民间相传六月初六杨再思大破飞山;或说这天是杨再思的忌日;也有说这天是飞山被官兵攻破,杨再思逃离飞山的日子。

(二)合鼎罐

通道侗族认祖归宗的纪念性节日。通道侗族中有一些族姓,凡分居在各地的子孙,都要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派代表到祖居地聚会,称为“认祖宗”。每一个代表都要带上原始的信物,有的是鼎罐破片,有的是竹筒破片。相传侗族祖先在迁徙离散时,打烂一口鼎罐,有的是破开一个竹筒,各持一片逃生。为追宗认祖,分散到各处的同宗子孙们,便带着所持的破片作为信物来合鼎罐或合竹筒相认相聚。至今,侗族中还保留着一句习惯语,见了同姓,先问一句:“你是哪个鼎罐的?”

(三)乌饭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侗族的乌饭节,流行于大多数侗族地区。乌饭节在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杨姓的姑娘节。这天,侗家人要蒸黑糯米饭吃。相传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一位女英雄宜娘。靖州飞山脚下至今还有宜娘城、宜娘坟等遗迹。宜娘的哥哥因反官被捉,关在柳州城,宜娘前去探监,问哥哥从前的勇力还在不在,哥哥答道:“在牢里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没有力气可使。”宜娘心生一计,回家蒸了3斗6升乌糯米饭送去。她哥哥吃了3斗6升乌糯米饭,浑身有了力气,便挣脱了枷锁,宜娘又取出藏在饭箩中的柳叶刀,兄妹两人杀出了监牢,逃出了柳州。后来民间受《杨家将演义》一书的影响,把宜娘说成是杨八妹,于是她哥哥就成了杨文广。节日这天,凡是杨家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过乌饭节,而且姑娘们都要讲和平时不一样的话,叫做“姑娘话”。

(四)林王节

流行于锦屏县寨母等处的节日。相传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林宽发动起义,领导侗族农民反对官府的掠夺和压迫。起义军常常以粽粑做干粮,因此,以后每年的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卯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粗如碗大、长似手臂的大粽粑,并带着酒肉,到林宽栽的枫树下,举行祭奠仪式聚餐,唱《林王古歌》,以示纪念,并沿袭成俗变为节日。

五、其他

(一)老人节

主要流传在从江县高增乡的小黄村与贯洞镇的龙图村等侗族村寨。侗族老人节是以老年人怀旧、叙旧、忆旧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以村寨为单位,一个寨子的男性老人,与另一个寨子的女性老人,各自相约上“老人山”,去过他(她)们自己传统的老人节。老人节纯属老人自己的节日,没有晚辈参与,不许子女参加,老人们把“老人山”当成他们老人自己的天下,他(她)们在那里,彼此可以无拘无束,开心地玩,开怀地笑,这是他(她)们一年一度盼来最自由、最舒心、最快意的日子。

(二)娶亲节

主要流传于贵州省剑河县磻溪乡小广地区的前锋、光茫、团结3个侗族村寨。据当地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小广地区有王、文、潘、杨、龚五姓,不管姓王姓文,姓潘姓杨,同寨的男女不准结亲,能开亲的地方有几十里甚至上百里之遥,来往极不方便,途中要经过许多大小河流,有时择定了婚嫁的佳期,因突发洪水,无船可渡或有船难渡而被错过。加上路途遥远,山高路险,毒蛇猛兽常出没伤人,每遇这种情况,喜事也办成伤心事。加之小广人口发展得快,女大十八嫁不出去,男大十八找不到爱人。后来,小广侗寨有两个德高望重的寨老,一个叫告峦包,一个叫海恋岁,他俩招集寨众在傅年隆(地名)仓脚杀猪议约,在芙隆芽(地名)门前宰牛定款,在盘岑登(地名)杀红公鸡吃鸡血酒,在岭底下打破大白碗起誓,破除远嫁远娶的老规矩,就近在本寨开亲,只要不是同姓同宗,哪怕两家人只隔一条阳沟,“上寨的可以为妻,下寨的可以为婿”。在简地辣(地名)立岩。因为十月天气暖和,第一个卯日又是适宜嫁娶的黄道吉日,当年全寨70多对适婚的青年男女都在这一天完婚,婚后家家有儿有女,大吉大利。从那以后,小广地区要结亲嫁女的人家,为求吉利,都沿用立岩改规,当年70多对青年男女完婚的日子,即农历十月头卯日,作为婚嫁良辰吉日,从而形成了这一地区独有的“娶亲节”。

【注释】

[1]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90~ 291页。

[2]载道光《直隶靖州志》卷十。

[3]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编:《侗款》,岳麓书社,1988年,第40~41页。

[5]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74页。

[6]吴定国:《贵州黎平“天府”侗族生育习俗》,载罗廷华、王胜先主编:《侗族历史文化习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

[7]黔东南州文化局编:《民间文学资料集》第1辑,第75~77页。

[8]转引自张民:《侗族婚姻家庭》,载严汝娴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中国妇女出版社,1986年。

[9]刘锋、龙耀宏主编:《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8页。

[10]张民:《榕江县三宝侗族婚姻调查》,载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贵州民族调查》(之四),1986年8月。

[11]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编:《贵州妇女问题调查专辑》,第96页。

[12]傅安辉、余达忠:《九寨民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9页。

[13]杨国仁:《侗族的迎宾仪式——拦路》,《黔东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