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生活方式

精神生活方式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但是,社会经济状况与精神生活之间的这种关系仍受到社会制度的强有力的制约。精神生活的贫乏和空虚会导致不良社会后果的产生,应当引起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精神生活方式_现代社会

三、精神生活方式

精神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这一本质决定了人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高级的精神生活需求。精神生活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精神生活能使人的归属感得到满足。人不能孤立于世界而生活,任何人都必须归属于一定的群体,都具有归属感。与群体的其他成员进行交往,能使这种归属感得到满足。第二,精神生活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寄托。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与情感交流,男女之间的情爱,闲暇时间中的娱乐与欣赏等等,都会使人感到生活的充实和精神上的满足。第三,精神生活能满足人的创造性需求。人具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取得成就的需要。闲暇时间的创造性活动能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正因为精神生活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就成了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

精神生活的内容包括:(1)获得群众信息(看报纸、杂志、电视,上网,听广播等);(2)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3)社会交往;(4)宗教活动;(5)业余爱好与创作;(6)参加或观看文艺、体育活动、旅游等。

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造成精神生活的内容与形式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和价值观不同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关系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精神生活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用于精神生活的时间也逐渐增多。但是,社会经济状况与精神生活之间的这种关系仍受到社会制度的强有力的制约。在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人际关系却越来越淡薄,精神生活越来越空虚,不得不借助于赌博、性等感官的刺激来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与其受教育程度和价值观也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比较高,而价值观的不同则会产生对精神生活内容的不同评价和追求。

人的精神生活是一种客观需要。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以及人们身上多余的精力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条件。人们总是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当正当的精神生活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时候,一些不正当的精神生活就会乘虚而入。精神生活的贫乏和空虚会导致不良社会后果的产生,应当引起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现代化进程正在深刻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值得指出的是,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并不必然给人们带来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现代社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并且为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化和人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它又给人们带来了激烈的竞争,紧张的生活,人际关系的淡化,精神压力的增大,精神生活的空虚,精神疾患的增加,等等。据日本企业1999年对高科技人员的调查,35岁到60岁的男性离家出走者逐年增多;因精神紧张患胃溃疡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的人5年内翻了一番;自杀人数则从1.1万增加到1.5万人。[2]1996年12月在莫斯科举行的欧洲“琼浆玉液计划”研讨会向全球发出警告: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在发达国家迅速蔓延,有可能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号”病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精神疾患也呈明显增长之势。20世纪50年代我国城乡精神病患病率仅1.3%—2.8%,80年代锐升至10.54%。[3]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在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使现代人生活得更健康快乐,更符合人的本性,这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