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的父亲

我们的父亲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的父亲刘飞 刘翔 刘霞 刘星父亲离开我们三年了。我们几个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了五十年左右,五十年的血肉相亲,完全可以说我们与父亲已经融为一体、生死相依了。人们常说“孩子是父亲的影子”,是的,我们在父亲的影响下,虽远不及父亲,但都大学毕业、学有所成,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对人正直善良,怀有一颗爱心。父亲是爱我们的,我们也深深地爱着父亲。父亲是我们的“天”,和父亲在一起,我们什么都不怕。
我们的父亲_萤光集

我们的父亲

刘飞 刘翔 刘霞 刘星

父亲离开我们三年了。因为太爱父亲,我们谁都不想再回忆再唤起失去父亲的伤痛,都想把对父亲所有的情感和思念深深地封闭在自己的心灵里,不为他人所知,使父亲只与我们同在。但是有时又想说点什么,于是写在纸上以慰亲人。

我们几个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了五十年左右,五十年的血肉相亲,完全可以说我们与父亲已经融为一体、生死相依了。现在要写父亲,亦可以说是我们最熟悉最了解的话题。

贯穿父亲思想情感一生的有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是农民情结,二是文人情结。

img87

1980年,流萤与妻子儿女在兰州黄河铁桥留影。

农民情结缘于他出生在甘肃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的出生地会宁,是个有名的穷地方,那里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生活条件极其困苦,外国人把它称之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地方”。就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造就了父亲一生不怕苦、不怕累、勤奋朴实、坚韧不拔的性格,与此同时也育成了他对农民乃至所有受苦人深切同情、关怀的情感世界,进而使他立志要为他们做好事做善事,这成为他一生的追求与实践。

在他生命历程的各个阶段,从搞新闻到搞党政工作,这种深重的农民情结从未忘怀,总是心里想着农民,尽最大的努力为甘肃农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常有家乡人来家里。每当来人,父亲总要问及庄稼怎样,年景怎样,能不能吃饱饭。得到回答很好,父亲就高兴,得到回答不好,就忧心忡忡。他经常挂心农村的生产和农民的生活。会宁的青江驿小学教学条件很差,父亲知道后,就想办法跑有关部门,努力为学校争取资金改善教学条件。引洮工程是多年父亲念念不忘的事情,因为它是解决甘肃中部干旱山区缺水的最好办法。在父亲去世前两天,当时的省委书记苏荣去医院看望他,他仍强打精神与书记谈甘肃工作,其中说得最多的仍是引洮工程,父亲躺在病床上虚弱艰难地说:“这是甘肃人民盼望了几十年的事情,你们办了一件好事。”如今引洮工程已经施工建设,父亲在天之灵一定会为之高兴。

img88

流萤在练习书法

文人情结缘于他幼年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他四五岁就开始读古书,学诗词,后来上中学、读大学,到参加工作,直到生命的终结,都与传统文化结下了很深的情缘。他一生喜欢看书,特别是文史类书籍。文史让人厚重、使人深刻、教人睿智,这最终形成了父亲作为文人的优秀品质。表现之一是他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他一辈子无论干什么工作都特别认真勤奋,除了患病,几乎从未休息过。他常说,“我是甘肃人,我要为甘肃老百姓做事”。离休以后,他不在家里享清福,而是为了向外界宣传甘肃,使人们了解甘肃,主动创议承担了建设兰州碑林的文化盛举。在建设兰州碑林的近十年间,他不辞劳苦、奔波跋涉,为碑林筹集资金、收集资料。这是一种信念,就是为了国家、为了甘肃的兴旺发达,为了人民群众,完全没有考虑个人得失。当碑林建成后,参观者对碑林赞不绝口的同时,都说爸爸为甘肃做了件大好事。表现之二是他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做法,不为他人所左右,甚至冒着极大的风险,顶着极大的压力都在所不顾。如在《甘肃日报》任副总编辑时,他顶着压力,扣压了上级要求省报转载的、受“左”的思潮影响而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反对包产到户的张浩来信,因为他深知农民是喜欢包产到户的。表现之三是他宠辱不惊,豁达乐观。他所处的时代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他总是坦然面对,从不得势骄狂,失意气馁。“文革”前他曾是《甘肃日报》总编室主任,“文革”中被下放到农宣队。1972年从农宣队调省农林局农业处当一般干事,他仍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安排,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过了几年,农林局的同志说,哎呀,老流,我们才知道你原来是省上的大秀才啊!爸爸从不骄傲,总是和气待人,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没架子。表现之四是他清正廉洁、不谋私利。父亲对钱财看得很淡,总说够用就行了。对自己对家人都是如此。他常说:对公家的事我胆大包天,对自己的事我胆小如鼠。离休以后,他在建设兰州碑林的过程中,经手两千多万元建设经费,他告诫所有创建碑林的同志:建筑材料要好,质量要保证,一分钱回扣都不准收!为建碑林,碑林筹建处聘请了几位退休的工作人员,并给予了一定的补助金,而他自己分文不取。

无论是农民情结还是文人情结,归结到一个字,这就是“爱”。父亲的爱是深沉的、热切的、宽容的、无私的。因为爱,产生了责任、尊重、胸怀、境界,这就是父亲的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魅力!他常对我们说他一辈子做了三件事:一是忠于职守地完成组织上交办的各种任务;二是注重培养人才;三是无论在什么单位,都想方设法地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他一辈子做了数不尽的好事,人们都说他是个好人。有一个叫李基的叔叔,被错划为右派,在困难时期接受改造时曾经三次面临死亡,幸被人救活。平反后,父亲费了不少劲,帮助李基叔叔解决了工作和生活问题。

如果说父亲对国之爱、民之爱至深,那么对家人的爱就更是无微不至了。父亲对母亲对我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其爱之深无以言表。父亲母亲为了记录我们的成长过程,时常为我们拍摄一些生活照,并为我们每人备了一本相册。“文革”时期,为了躲避抄家,父亲说家里的什么都可以不要,但一定要随身带上家里的这几本相册,那上边是温馨家庭的生活写照,比什么都珍贵啊!五十多年来,父亲对我们的爱无时无刻不在辉映着我们温暖着我们。除生活上的关心外,还常教导我们要学有所成,要有事业心,多做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可以说我们最最深切最最刻骨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父爱”。如果要让我们每个孩子都来讲父亲对我们的爱,恐怕永远也讲不完说不尽!大到人生教诲,小到生活琐事。人们常说“孩子是父亲的影子”,是的,我们在父亲的影响下,虽远不及父亲,但都大学毕业、学有所成,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对人正直善良,怀有一颗爱心。

父亲是爱我们的,我们也深深地爱着父亲。这种爱根本无法用别的爱所代替。父亲就像一只母鸡,时刻呵护着我们。父亲是我们的“天”,和父亲在一起,我们什么都不怕。父亲活着的时候,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洒满了阳光、充满了温馨,其情也切切、其乐也融融。如今父亲丢下了我们,我们家完全改变了样子。好在母亲还健在,她虽然已经年逾八旬,仍带着我们坚强地生活着。五十年的血肉相连、心心相印,转变为三年的魂牵梦绕、日夜思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即使这样也无法阻断父亲在天之灵对我们的护佑,也不能了却我们有生之年对父亲的爱恋。

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时时显现在我们面前,他的言行时时激励着我们,我们要像父亲一样做人做事。

我们思念我们的父亲!

我们深爱我们的父亲

2008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