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童年知识的普及

童年知识的普及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当整个社会认识到童年的价值和重要性,才能构建起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关于儿童以及童年生活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也为我们守卫儿童的童年提供了现实的路径。因此,普及童年的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家庭、学校的儿童童年的实践理性与能力,是现代社会守卫童年的必然选择。
童年知识的普及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二、童年知识的普及

儿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童年时期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个层面掌握儿童成长的一系列相关知识,既是优化童年生活环境的重要前提,又是守护儿童童年的必然要求。只有当整个社会认识到童年的价值和重要性,才能构建起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社会环境。尽管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关儿童以及童年方面的思想资源相当丰富,从“赤子之心,纯一无伪,无智巧,无技能,神气自足,智慧自生,才能自长,非有所加也。大人通达万变,惟不失此而已。”到“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从“发现儿童”的卢梭,到吟咏“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华兹华斯;从在“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间作犹疑、痛苦选择的弗洛伊德,到将儿童命名为“本能的缪斯”的布约克沃尔德;从通过“童年”建立“梦想的诗学”的巴什拉,到把儿童尊奉为哲学家的费鲁奇;从《童年的秘密》到《童年的消逝》……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我们认识童年、感悟童年,为我们走出童年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关于儿童以及童年生活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也为我们守卫儿童的童年提供了现实的路径。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和丰富的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理论,大多还只是以理论的形态存在于文献之中,还没有从思想理论的神坛步入社会日常生活中,现实社会的儿童生活场景中还看不到这些思想理论的身影,大多数儿童的父母还不具备完整的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一些儿童的父母还没有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性特点的意识,基本上还是凭借着经验和直觉抚育儿童,儿童社会化的思想理论还是以碎片化的形态出现在儿童生活的场域中,童年的相关知识还没有成为社会普遍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还没有成为儿童具体生活场景中的普遍的认识和社会行为。因此,普及童年的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家庭、学校的儿童童年的实践理性与能力,是现代社会守卫童年的必然选择。只有当儿童、童年的知识与理论变成整个社会的具体行动,儿童生活、童年才能走出困境。

儿童社会化的理论、童年知识是一种缺乏刚性的抽象的理论,是儿童社会化理论研究者创造和使用的语言,是经过理性思维、逻辑论证加以支持的系统语言,是理性反思与论证的集合,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形式,不是具体儿童社会化实践的表征,儿童社会化理论虽然可以给社会实践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想象力,给儿童社会化实践以启发,但却不能给社会实践提供具体的操作性知识。尽管有些学者从完美主义的视野出发,认为好的理论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功能,即解释、规范和指导。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功能还应当有机地结合。但是从现实看,儿童社会化理论实现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并不是容易的事。因此,儿童社会化理论研究应该关注现代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应该为社会提供行之有效的优化儿童童年生活环境的路径和对策。

儿童社会化知识、童年知识的普及,需要加强儿童与成年人及家长之间沟通、对话、交流。儿童社会化理论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的沟通、对话和交流的关键是二者之间要有“共同语言”。需要众多家长真正理解儿童社会化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性特点。正因为如此,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一些理论和政策基本都需要概括简化为标语、口号等形式,便于理论在实践中的理解和接受。例如,将党的基本路线概括简化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教学理论中将教学过程中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概括简化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种概括简化本质上是理论语言转化的一种形式,目的是让理论以一种最贴近实践的语言形式产生影响和作用。就现代社会环境条件下儿童的童年生活状况而言,只有不断提高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的关于儿童社会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水平,提高每个家庭、学校、社会科学养育儿童的能力,才能应对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变化对于儿童童年生活的挑战,才能使成人社会对待童年的态度和行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