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十年的辉煌之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十年的辉煌之路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品牌出版社,树立一个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出版社。这些图书的出版大大提高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整个出版业的地位,赢得了学术界的赞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十年的辉煌之路_现代公共关系案例教程

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十年的辉煌之路

(一)着重塑造出版社的品牌形象

任何组织要在竞争中屹立不倒,首要手段是塑造组织的品牌形象,当今时代是一个情感消费的时代,人们只有对组织产生了信赖认可的情感因素之后才会购买其产品。如果能将这种情感持续下去,那这个受众就会变成该组织的忠实受众。

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品牌出版社,树立一个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出版社。

1.打造品牌图书

出版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来自于它所出版的书,书籍就是出版社的产品。坚持出版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文社科图书也就是高质量的产品,能得到海内外学术界人士的一致认同,相反如果出版的书籍产品以庸俗书籍为主,不能从精神层面与受众产生共鸣,那出版社就无法获得良好的知名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本部以出版学术人文图书为主,其主要有珍稀文献和大学人文系列、中医文化系列等图书。这些图书注重现实影响,注重人文关怀,同时具有时代性和独特风格,因此很受读者的喜爱。《英汉对照译注》是全国第一本中学英语教材同步译注读物,《重点难点解析与训练》也是国内第一种在中央电视台做配套讲座的教辅读物。这些图书的出版大大提高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整个出版业的地位,赢得了学术界的赞誉。

2.实行人才培养品牌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品牌实施战略还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品牌化,出现了一批名策划人、名编辑等。如在出版社策划、组织珍稀文献方面的何林夏,策划“温故书坊”等一系列图书的刘瑞琳,策划组织“中国大学讲演录”等图书的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郑纳新,策划“中医”系列图书的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龙子仲。出版社先后培养出了“全国出版十佳校对”、“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中国书刊发行奖”奖项得主,可谓人才济济,群英荟萃。

人才培养的品牌化还体现在人才引进机制的灵活性和对人才理念的教育。广西师大社早在1999年就率先打破事业编制的束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来共同创业,出版社已与企业化接轨,本部自聘用制的员工占全部员工的70%以上,五个控股公司的自聘用制员工更占到全部员工的90%以上。2001年,一次就面向全国选拔招聘了50多名新员工,用近半年的时间作了全面的培训,充分体现了出版社对人才储备的高度重视[19]。为了聚集人才,出版社设立人力资源部,建立了人才数据库,将岗位要求和人才特点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人尽其用。

广西师大社提倡人人平等、民主管理,提倡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同时也是社会的服务者和奉献者。每位员工初进社都要接受出版职业教育。除了学习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出版职业价值观,做一个“激情创业,锐意革新,勤出好书,服务大众”的广西师大出版人。

3.积极参与慈善活动

广西师大出版社由一个地处偏远地区的地方小社成长为具有较大知名度的出版社,并在读书人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就是坚持品牌战略的结果。

出版社是文化产业,既然是产业就需要赚取经济利润,但同时又要为文化服务,需要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发挥社会公民的意义,这也是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广西师大出版社从1995年开始资助广西贫困地区女童班学生,与广西教育出版社合作资助广西桂林市龙胜县泗水乡泗水中学女童班,从1998年开始独自资助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保桓中学民族女子班,以一帮一或一帮二的形式结对子、认干亲,使员工主动参与资助活动,奉献一片爱心,能真切感受到帮助他人所带来的愉悦。

(二)市场营销推广

1.传播手段的多样化

品牌形象的塑造还需要进行内外的宣传和营销推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市场营销推广方面也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品牌维护和拓展。

以出版社的名义组织各种公益培训和营销活动。广西师大社是第一个在全国书市现场举办大型“爱心回馈”抽奖活动出版社;举办全国大书城柜组长培训班、龙行天下营销培训;主办全国学术图书发行研讨会、全国民营书店发展研讨会,主办各种新书发布、作者恳谈会、与图书主题有关的小型讲座。

2010年,出版社北京公司举办了“理想国年度沙龙活动”,邀请了25名在华文世界有影响力的作家、学者参加,活动期间举办了2场专题论坛、13场沙龙,吸引了近7 000名青年听众。因为强调了活动的公益性质,所有嘉宾出场是义务的,虽然活动经费花的很少,但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同年还举办了“读者接待日”活动,这为国内出版界提供了一个范例;举办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术人文图书巡展”活动,也受到桂林各高校的欢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利用新媒体进行图书的网络宣传,形成了一个坚固的网络舆论宣传阵地,与读者增强了反馈,加深了互动和交流,增进了感情联络。比如在门户网站读书频道上频频做图书选载、连载,运用论坛发帖;在新浪、搜狐、腾讯、天涯等设立多个博客,访问量在业内持续占前5名,也吸引了一些作者主动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投稿。2010年网络微博盛行,出版社也抓住这个传播速度快、信息沟通顺畅的新媒体在新浪、搜狐、腾讯开设了微博,成为联系社内外的有效纽带。现在新浪微博标注“粉丝”已达到27 000多人。

为了与读者、客户增进感情,加深了解,出版社还在各种场合进行了终端促销活动,如在各种书市、订货会上举行文艺演出、抽奖活动,赠送雨具、文具、水果、鲜花,在重要书店设立文化形象大使、导购员,数次举办面向各类书店业务员的全国性培训等。牢牢树立了出版社在人们心目中热情、活跃、健康、奋进的良好形象。

2.发行渠道的创新

在发行渠道方面,出版社自创办时起就建立了大学书店,在运营过程中逐渐增加门市网点,扩大经营范围,使之成为出版社的一个形象展示的窗口和销售途径。早在1994年,出版社就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选中一家民营书店作为教育图书的代理,统一销售出版社的图书。这一举措直接催生了全国教育图书发行联合体,也为后来社科图书的发行起了很大的示范和先导作用,这也形成了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一种无形资产。

(三)广西师大出版社的集团化经营

2009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成立,这既是我国首家地方大学出版社集团,也是广西首家出版集团,给正在转企改制的许多出版社提供了榜样和示范效应。集团包括10多个下属企业和控股公司、参股公司,是一家跨地域、跨领域发展的综合性出版企业,建构了涵盖图书出版、期刊出版、电子音像出版,照排印刷、图书批发及零售、咨询策划、广告等业务为一体的经营链条。社里在保证下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同时,进行规范管理,以保证整体的有序、健康发展。在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化经营的路程中,还规划了其服务区域覆盖全国,立志走向世界。出版集团多次派人参加国际书展和版权贸易,引进上千种图书的版权,同时也很重视版权输出,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与欧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地的教育、出版、文化研究机构往来十分频繁,和一些国家、地区在图书、电子出版领域的合作日趋紧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