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平等互利扩大对外交流

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平等互利扩大对外交流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外开放是长期的、根本的战略决策。实行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就会失去根基,就会丧失中国特色,甚至会使中国成为他国的附庸。实行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党内和国内有些人对实行开放政策曾存在各种疑虑。对外开放要大胆,要敢闯。
坚定不移实行对外开放,平等互利扩大对外交流_修史资政育人研究. 2015 年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对外开放的思想,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四大又把对外开放、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内容和规模逐步扩大,已经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对外开放是长期的、根本的战略决策。任何国家、社会、地区、领域,只有同周围发生交流和交换的关系,才能得到发展。因此,邓小平提出改革也是开放,他说:“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提出用两个开放来反对两种关门,认为改革是两个开放政策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强调:“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到七十年。到那时,更不会改变了。即使是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所以,开放是更为根本,更具战略意义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的。实行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吸引资本主义国家资金、技术,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它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矛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不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就会失去根基,就会丧失中国特色,甚至会使中国成为他国的附庸。对此,邓小平曾警告说,搞现代化建设,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是必要的,但并不容易,有一些人还是老殖民主义者的头脑,他们企图卡住我们穷国的脖子,不愿意我们得到发展。所以,我们一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要坚持毛泽东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这就指明了自力更生方针的内在核心。当然,独立自主不等于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等于盲目排外。在向外国学习的过程中,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是我们要遵守的原则。要在引进技术、提高创新上下功夫,以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发展的起点等。

实行对外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党内和国内有些人对实行开放政策曾存在各种疑虑。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吸收外资,合资经营,不可能损害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权,只会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再过三十年、五十年、七十年,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发展了。等到那一天,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发展得更加强大了,更不怕冲击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了”。他还强调,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我们不能允许产生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他说:“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开放会有风险,那就是会带来一些资产阶级腐朽的东西和消极的影响。西方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会腐蚀某些人的灵魂,但我们不怕。邓小平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政策和国家机器有力量去克服这些东西。他告诫我们,在坚持对外开放,发展经济合作,利用外资和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可忘掉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绝不可放弃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决不可放任各种腐朽的、有害于人民的东西自由泛滥。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会动摇,政权在手,有国家的有力干预,又有正确的政策,所以权衡利弊指出对外开放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对外开放要大胆,要敢闯。中国的对外开放道路是试出来的、闯出来的。邓小平曾经用“杀出一条血路来”来鼓励创办经济特区。这其中既包含着创办经济特区的艰难,也体现着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胆略和气魄。邓小平多次说过,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再造几个香港,看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否则,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对于上海的开放,邓小平惋惜道:“上海开发晚了”,“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为此,他敦促中央和上海加快开放和开发浦东。在邓小平的主持下,浦东后来者居上,在全国形成了“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的局面。

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当代的中国,尽管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就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讲,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继承关系,认为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还提出有些经济制度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因此,我们必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验,为我所用,完善自己。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自身优势,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